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7—1005 【介紹】: 宋同州合陽人,字道成。雷有鄰弟。以蔭補漢州司戶參軍,署萊蕪尉。以揭發(fā)知監(jiān)奸贓,代知監(jiān)事。召為大理寺丞。歷戶部、度支、鹽鐵副使,江南、嶺外茶鹽制置使。李順起事,官峽路隨軍轉(zhuǎn)運使、同知兵馬事,調(diào)遣軍備,規(guī)劃戰(zhàn)事。累拜瀘州觀察使、知益州,鎮(zhèn)壓王均起事。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親征。召拜宣徽北院使、檢校太保。
全宋文·卷一三○
雷有終(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陽(今陜西合陽)人。以父德驤蔭補官。太平興國中知密州,徙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后歷度支、鹽鐵副使,領(lǐng)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茶鹽制置使。李順起義時,命為峽路隨軍轉(zhuǎn)運使、同知兵馬事。拜右諫議大夫,知益州。改知許州、并州。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審刑院,授戶部使。王均據(jù)蜀叛,朝廷以有終為瀘州觀察使,知益州,兼川、陜兩路招安捉賊事。事平,加保信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召拜宣徽北院使、檢校太保。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8—1007 【介紹】: 宋濟州鉅野人,字元吉。太宗太平興國初進士。歷大理評事、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至道初,拜右諫議大夫、知審官院。真宗時累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讀學(xué)士。不喜趨競,所至無顯譽,備顧問不能有所啟發(fā)。
全宋詩
呂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宗太平興國初舉進士,解褐大理評事、通判洋州。淳化初,直昭文館,知制誥。至道初,拜右諫義大夫,在審官院。真宗時歷和襄、升州,擢翰林侍讀學(xué)士。后為集賢院學(xué)士,遷刑部侍郎。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一八
呂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平興國初舉進士,解褐大理評事。歷殿中侍御史,知貝州,換右補闕,同判吏部南曹,遷起居舍人。淳化初,判戶部勾院,直昭文館,知制誥。至道初,拜右諫議大夫、知審官院,出知襄州、壽州。真宗即位,復(fù)知襄州,移升州。后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讀學(xué)士。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見《宋史》卷二九六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9—1020 【介紹】: 宋開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吉州通判,歷淮南轉(zhuǎn)運副使、戶部判官、權(quán)判大理寺。知廣州,召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邊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天禧初,進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jiān)修國史。真宗朝未嘗除仆射,此為殊命,敏中略無喜色,如處平昔,門闌寂然,宴飲不備。三年進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諳曉民政,善處繁劇。卒謚文簡。
全宋詩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開封(今屬河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歷知制誥、樞密直學(xué)士,以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三年,為河北、河?xùn)|宣撫大使。四年,拜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xué)士。坐事罷相,以戶部侍郎出知永興軍。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復(fù)拜同平章事。天禧元年(一○一七)加吏部尚書,進左仆射,監(jiān)修國史。四年卒,年七十二。謚文簡,累贈燕王。有文集十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二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太宗朝,官至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代兼知樞密院事,河北、河?xùn)|安撫大使。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xué)士。以事貶知永興軍。景德初復(fù)兵部侍郎,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大中祥符中,權(quán)東京留守。五年,復(fù)拜同平章事。天禧初,進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jiān)修國史。三年,進左仆射、昭文館大學(xué)士。四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謚文簡。有文集十五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0—1013 【介紹】: 宋開封浚儀人,原名繼隆。太祖乾德中,以材武補右班殿直。太宗時歷任南作坊使、巡檢、都監(jiān)、監(jiān)軍等職。雍熙三年從曹彬北征,以功超授崇儀使,為易州駐泊都監(jiān)。鎮(zhèn)守高陽關(guān)、保州、定州、鎮(zhèn)州等地,屢勝契丹軍。真宗時官至四方館使、遙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0—1005 【介紹】: 宋潞州上黨人,字霸圖。李處耘子。以蔭補供奉官。從征后蜀、南唐、北漢,累建戰(zhàn)功。歷任監(jiān)軍、都監(jiān)等職。太宗時,歷任侍衛(wèi)馬軍都虞候,滄州、定州、河西行營等地都部署。征西夏,擒趙保忠(李繼捧)。真宗即位,加使相,解兵權(quán)。咸平四年,以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判許州。卒謚忠武。
全宋文·卷一三四
李繼隆(九五○——一○○五),字霸圖,上黨(今山西長治)人,處耘子。以父蔭補供奉官。乾德中為果、閬監(jiān)軍。累遷環(huán)州團練使,護高陽關(guān)屯兵。從曹彬征幽州還,知定州。淳化四年改領(lǐng)靜難軍節(jié)度。至道二年為靈環(huán)十州都部署。真宗繼位,改領(lǐng)鎮(zhèn)安軍節(jié)度、檢校太傅,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解兵柄。從真宗幸澶淵,加開府儀同三司。景德二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二五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1—999 【介紹】: 宋大名宗城人,字君憲。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知桃源縣,通判潁州。淳化二年,以明練刑章,為審刑院評議官。李順起事時,受命充陜西至益州路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宋、潭、桂、涇諸州,所至以嚴(yán)明剛果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2—1011 【介紹】: 宋莫州清苑人,字繼明。孫行友子。以蔭補殿直。歷監(jiān)軍、都巡檢使。精悍知兵,嚴(yán)毅整眾,然性剛使氣,專任刑罰。真宗景德元年,帝至澶淵,命為駕前西面邢洺路馬步軍鈐轄兼天雄軍駐泊,兼管勾東南貝、冀等州鈐轄,駐魏城,拒契丹。大中祥符中,掌閤門、客省、四方館使。四年,為新城都巡檢,尋卒。
孟玄玨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2 【介紹】: 五代宋初邢州龍岡人。孟昶次子,孟玄哲弟。少善射。后蜀廣政十三年封褒王,二十三年領(lǐng)閬州保寧軍節(jié)度,加檢校太傅。歸宋,為千牛衛(wèi)上將軍。太宗太平興國九年,出為宋、曹、兗、鄆都巡檢,改右屯衛(wèi)上將軍。淳化元年,為右神武統(tǒng)軍,出知滑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子遷。少篤學(xué)有文采,事五代吳越王錢俶,為通儒院學(xué)士。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以賓佐隨俶朝宋。俶與仁冀?jīng)Q策納士,且薦其才能。六年擢衛(wèi)尉卿,與李昉等治盧多遜與趙廷美交通事。知撫州卒。
全宋文·卷七九
崔仁冀,字子遷,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篤學(xué),事吳越王錢俶,為通儒院學(xué)士,拜丞相。太平興國三年俶與仁冀?jīng)Q策納土于宋,太宗授仁冀淮南節(jié)度使,累擢衛(wèi)尉卿、判大理寺、知撫州,卒。見《咸淳臨安志》卷六五,又《十國春秋》卷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3—1028 【介紹】: 宋并州孟縣人,字垂范。李謙溥子。少有才略。以蔭補衙內(nèi)指揮使。歷知潭、滄等州,為鎮(zhèn)、定、高陽三路行營兵馬都監(jiān)。仁宗即位,領(lǐng)康州防御使。洞知人情,有訟面訊立斷。善撫士卒,皆得其用。在河北二十余年,事功最多。澶淵之盟后,對使臣往來儀制、費用等亦多所裁定。
全宋文·卷一三九
李允則(九五三——一○二八),字垂范,并州盂縣(今山西盂縣)人。濟州團練使謙溥子。少以蔭補衙內(nèi)指揮使,改左班殿直。擢閤門祗候,累遷供備庫副使、知潭州。后歷知滄、瀛、雄州,遷東上閤門使、獎州刺史。又歷四方館引進使、高州團練使。天禧二年,以客省使知鎮(zhèn)州,徙潞州。仁宗即位,領(lǐng)寧州防禦使。天圣六年卒,年七十六。允則在河北二十馀年,事功最多。參見《宋史》卷三二四本傳,《隆平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3—1013 【介紹】: 宋汀州寧化人,字仲賢。鄭彥華子。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初仕南唐為校書郎。入宋,累官陜西轉(zhuǎn)運副使。會歲歉,誘豪民出粟三萬斛,活饑民數(shù)萬。真宗時,曾獻(xiàn)《河西隴右圖》,敘地利本末,反對放棄靈州。數(shù)任陜西轉(zhuǎn)運使,參與抵御西夏及遼戰(zhàn)役。官終兵部員外郎。工詩,善篆書。有《江表志》、《南唐近事》、《談苑》等。
全宋詩
鄭文寶(九五三~一○一三),字仲賢,一字伯玉(《永樂大典》卷七八九四引《臨汀志·進士題名》),寧化(今屬福建)人。仕南唐至校書郎。入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補修武縣主簿,改通判穎州,知州事。淳化二年(九九一),授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加工部員外郎,對西北地區(qū)經(jīng)濟頗多策劃,后因減鹽價虧損國課,貶藍(lán)山令。真宗咸平中召掌京南榷貨。大中祥符初改兵部員外郎。六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東都事略》卷一一五),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七有傳。今錄詩十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九
鄭文寶(九五三——一○一三),字仲賢,寧化(今福建寧化)人,一說襄城人。仕南唐至校書郎。入宋登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第,除修武主簿,遷大理評事、知梓州錄事參軍事。召試翰林,改著作佐郎,通判潁州。授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前后自環(huán)慶部糧越旱海入靈武者十二次,曉達(dá)蕃情,習(xí)其語。其后屢任陜西、河?xùn)|、京西轉(zhuǎn)運使,官至兵部侍郎。大中祥符六年卒,年六十一。能詩,善篆書,有集二十卷,又撰《談苑》二十卷、《江表志》三卷(存)、《南唐近事》一卷(存),《江南馀載》二卷(存)。《宋史》卷二七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3—1016 【介紹】: 宋南劍州沙縣人,字光遠(yuǎn)。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衡州軍事推官、靜安軍節(jié)度推官。素善射,平李順軍,當(dāng)城一面,親射中數(shù)百人。以知州張雍薦,改掌書記。真宗大中祥符間歷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復(fù)失地四百余里,復(fù)置澧州武口等砦以控制之。仕終秘書少監(jiān)知廣州。
全宋詩
陳世卿(九五三~一○一六),南劍沙縣(今屬福建)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調(diào)東川節(jié)度推官,歸為秘書郎,遷太常丞。歷兩浙、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累官秘書少監(jiān)。代知廣州。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4—1001 【介紹】: 宋濟州鉅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端拱初為右拾遺、直史館,上《御戎十策》。遷知制誥,判大理寺。至道元年為翰林學(xué)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凡詔命不當(dāng)者多所論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強邊防、減冗兵冗吏、嚴(yán)格選舉、沙汰僧尼、謹(jǐn)防小人得勢等五事。預(yù)修《太祖實錄》,以直書史事,降知黃州,后遷蘄州卒。在官以剛直敢言稱。工詩文,提倡詩學(xué)杜甫、白居易,文學(xué)韓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闕文》。
全宋詩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授成武縣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九八八)應(yīng)中書試,擢直史館。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九九一),為徐鉉辨誣,貶商州團練副使。五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學(xué)士,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真宗即位,復(fù)知制誥。咸平元年(九九八)預(yù)修《太祖實錄》,直筆犯諱,降知黃州。四年移知蘄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殘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三有傳?!⊥跤韨犜?,前十一卷以《四部叢刊》影印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配呂無黨鈔本《小畜集》為底本,校以清光緒會稽孫星華增刻本(簡稱孫本)、清乾隆平陽趙熟典刻本(簡稱趙本)、上海涵芬樓影印江南圖書館藏經(jīng)鋤堂鈔本(簡稱經(jīng)鋤堂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宋文鑒》等書引錄。第十二卷以孫星華增刻本《小畜外集》為底本,參校上海函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影宋寫本(簡稱影宋本)、杭州大學(xué)圖書館藏清抄本(簡稱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叢編》等書引錄。第十三卷錄集外詩及斷句,其中《吳郡志》所收《赴長洲縣作》三首,已合并編入《小畜集》同題詩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誤收他人詩三首(其中二首為杜甫詩),已刪去。
詞學(xué)圖錄
王禹偁(954-1001) 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人。宋史有傳。有《小畜集》、《五代史闕文》,存詞一首見《花庵詞選》。
全宋文·卷一四一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平興國八年登進士第,授成武主簿。次年除大理評事、知長洲縣。端拱二年拜右司諫、知制誥,未幾判大理寺事。為徐鉉雪冤忤旨,貶商州團練副使。移解州,差知單州。召為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至道元年,兼翰林學(xué)士,坐謗訕,罷知滁州,移知揚州。真宗即位,召還,復(fù)知制誥。咸平初預(yù)修《太祖實錄》,以直書史事,出守黃州。四年,徙蘄州,病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存)、《小畜外集》二十卷(今存七——一三卷)、《五代史闕文》一卷。另有《承明集》、《奏議集》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4—1010 【介紹】: 宋開封浚儀人,字祐之。石守信子,石保興弟。為太祖二女婿。太祖、太宗時,自諸將軍至節(jié)度使。真宗景德初,改武寧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契丹入寇,真宗將往澶淵,命保吉等為排陣使。遼騎數(shù)萬驟至,保吉不介馬而馳當(dāng)其鋒,遼人引去。改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加檢校太師。卒謚莊武。頗有武干,而好治生射利,性尤驕倨,所至峻暴好殺。
全宋文·卷一四○
石保吉(九五四——一○一○),字祐之,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守信子。以蔭補天平軍衙內(nèi)都指揮使,尚太祖第二女。歷諸鎮(zhèn)節(jié)度,曾知河陽、大名府。終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加檢校太師。大中祥符三年卒,年五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五○《石守信傳》有附傳,又見《金石萃編》卷一二九《石保吉碑》。
易延慶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筠州上高人,字馀慶。以蔭入仕,歷知臨淮縣。太祖乾德末,以父喪廬墓側(cè)。太宗時,擢大理丞。以擅離職葬母去官。母平生嗜栗,遂植二栗于墓前。蘇易簡、朱臺符為贊美之,時稱純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