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玉梁
(1).石橋的美稱。 晉 王嘉 拾遺記·岱輿山:“北有玉梁千丈,駕玄流之上?!?唐 張說 《石橋銘》:“玉梁架迴,碧沼涵空。” 明 夏完淳 《九哀·云中游》:“秋飆動(dòng)兮玉梁,芳草委兮河陽。”
(2).古代服帶上的玉飾。 北周 庾信 《春賦》:“馬是 天池 之龍種,帶乃 荊山 之玉梁?!?span id="kwe0y2w" class="book">《北史·陳順傳》:“ 魏文帝 執(zhí) 順 手曰:‘ 渭橋 之戰(zhàn),卿有殊力。’便解所服金鏤玉梁帶賜之。”
(3).指玉制的魚形佩飾。 宋 江休復(fù) 《江鄰幾雜志》:“ 長安 有寳貨行,有購得名玉魚者,亦名玉梁,似今所佩魚袋。”
(4).山名,即 安徽 東、西 梁山 。又稱 天門山 。 五代 齊己 《舟中江上望玉梁山懷李尊師》詩:“殘照 玉梁 巔,峨峨遠(yuǎn)櫂前?!?/div>
《漢語大詞典》:懸磴(懸磴)
石橋。文選·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跨穹窿之懸磴,臨萬丈之絶冥?!?李善 注:“懸磴,石橋也。”
分類:石橋
《國語辭典》:秦橋(秦橋)  拼音:qín qiáo
秦始皇為過海觀日所造的橋。參見「鞭石成橋」條。唐。李賀 古悠悠行:「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div>
《漢語大詞典》:秦梁
地名。一說 秦始皇 東巡涉水時(shí)從官提石所填的石橋。初學(xué)記卷五引 晉 郭緣生 《述征記》:“ 秦梁 ,地名也?;蛟?秦始皇 東巡,弗行舊道,過此水,率百官以下,人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今覩所累石,無造作之處。”
《漢語大詞典》:魚矼(魚矼)
可供釣魚用的小石橋。 宋 蘇軾 《江西》詩:“何人得儁窺魚矼,舉叉絶叫尺鯉雙。” 元 王逢 《園館雜事》詩之一:“竹樹藏山石作門,魚矼水帶洗花痕?!?清 金張 《叉魚謠》:“ 丁山 河口 朱老翁 ,自夸得儁窺魚矼?!?/div>
《漢語大詞典》:石杠
亦作“ 石矼 ”。 石橋。一說為置于水中供人渡涉的踏腳石。爾雅·釋宮:“石杠謂之徛?!?郭璞 注:“聚石水中,以為步渡彴也。孟子曰:‘歲十月徒杠成?!蛟唤裰瘶颉!?晉 左思 《魏都賦》:“石杠飛梁,出控 漳 渠?!?唐 皮日休 《憶洞庭觀步十韻》:“上戍看綿蕝,登村度石矼。” 清 曹寅 《雨夕送令彰還廣陵》詩:“陂蕩水連江,泥涂聚石矼?!?/div>
《漢語大詞典》:趙州橋(趙州橋)
原名 安濟(jì)橋 。俗稱 趙州 大石橋。位于 河北省 趙縣 城南 洨河 上。 隋 開皇 、 大業(yè) 年間名匠 李春 所建,為我國現(xiàn)存古代著名建筑之一。 明 湯顯祖 《邯鄲記·入夢(mèng)》:“驀過 趙州橋 ,蹬上這 邯鄲 道?!?span id="2qcge2m" class="book">《詩刊》1978年第2期:“ 中國 美麗的 洨河 上,那彩虹般的 趙州橋 呵,已經(jīng)屹立了七百個(gè)冬春!”
《漢語大詞典》:祖龍浮海(祖龍浮海)
傳說 秦始皇 于海中作石橋,海神為之豎柱, 始皇 求與相見,神言己貌丑,莫圖其形,當(dāng)與帝相見。 始皇 入海見海神,工人潛以腳畫其狀,海神怒,斥帝速去。 始皇 轉(zhuǎn)馬急返,僅得登岸,畫者溺死于海,眾山之石皆傾注。見《三齊略記》。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九:“ 祖龍 浮海不成橋, 漢武 尋陽 空射蛟?!?/div>
《漢語大詞典》:趕山鞭(趕山鞭)
威力巨大的神鞭。傳說 秦始皇 筑石橋,欲渡海觀日出處。時(shí)有神人,能驅(qū)石下海,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見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引《三齊略記》太平御覽卷七三引《齊地記》。《紅旗歌謠·水從天上飛下來》:“集體力量比天大,強(qiáng)過 始皇 趕山鞭。”《民間文學(xué)》1979年第4期:“除 孟姜女 故事外,拾糞老人還講了關(guān)于趕山鞭的傳說?!?/div>
《漢語大詞典》:平拱
我國有些石橋的拱形不是半個(gè)圓,而只是圓弧的一段,拱的弧矢和跨度相比要小的多,這樣的拱稱“平拱”。 茅以升 《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中的橋》:“我國石拱,一般都是半圓形,如 盧溝橋 ,但這個(gè)橋( 趙州橋 )的拱形卻不是半個(gè)圓,而只是圓弧的一段,因而拱頂在拱腳水平線上的高度,不是圓的半徑,而是大大小于半徑,這個(gè)高度叫做‘弧矢’。如按這橋拱形的圓弧說,圓的半徑應(yīng)當(dāng)是27.7米,但因只用了一個(gè)弧,拱的弧矢就只有7.23米,和拱的跨度相比,約五分之一,這樣的拱,叫做‘平拱’?!?/div>
《漢語大詞典》:石碽
拱形石或拱形石橋。 明 范守己 《登太華賦》:“汰僊汕之石碽兮,澲潏淈而泌渤?!?/div>
分類:拱形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