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0詞典 4分類詞匯 206
《國語辭典》:確定(確定)  拼音:què dìng
確實肯定。如:「候選人的名單已經(jīng)確定了?!?/div>
《國語辭典》:確定故意(確定故意)  拼音:què dìng gù yì
在法律上指行為人對于構(gòu)成犯罪的事實,明知并有意使其發(fā)生者,稱為「確定故意」。也稱為「直接故意」。
《國語辭典》:確定判決(確定判決)  拼音:què dìng pàn jué
法院對民、刑事訴訟案件的判決,如果情況是依法不得上訴,或已過上訴期限,或當事人舍棄上訴,撤回上訴,其判決已發(fā)生確定力,不得再行變更,稱為「確定判決」。
《國語辭典》:不確定故意(不確定故意)  拼音:bù què dìng gù yì
指行為人對于構(gòu)成犯罪的事實,預見其發(fā)生,而其發(fā)生并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也稱為「間接故意」。
《國語辭典》:決定(決定)  拼音:jué dìng
1.對事情做判斷與主張。《史記。卷三。殷本紀》:「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于冢宰?!埂稘h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丙吉》:「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決定大策?!?br />2.一定。《朱子語類。卷一三一。中興至今日人物上》:「若欲與湯進之同做,決定做不成,后來果如此?!顾?。陸游一百五日行〉詩:「眼中青山身后冢,此事決定君何疑?!?br />3.堅決的意志。如:「他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決定離開,看來是留不住了?!?br />4.對事情做出結(jié)論。如:「重要的提案,在今天的會議上必須有個決定?!?/div>
《國語辭典》:指定  拼音:zhǐ dìng
指明、派定。如:「指定飲料」、「指定用球」。《薛仁貴征遼事略》:「眾人持劍,方欲向前,那婦人不荒不忙,著手指定。」
《漢語大詞典》:指準(指準)
確定。 宋 京鏜 《滿江紅·中秋不見月》詞:“陰與霽,圓并缺;難指準,休分別。”
分類:指準確定
《國語辭典》:落實(落實)  拼音:luò shí
踏實可靠。如:「這個增產(chǎn)計畫訂得一點都不落實,叫人如何執(zhí)行?!?/div>
《國語辭典》:判決(判決)  拼音:pàn jué
法院以終結(jié)訴訟為目的,而就實體法或程序法上之權利義務關系所為具有拘束力之意思表示,因事件屬性之不同,可分為民事判決、行政判決與刑事判決。
《漢語大詞典》:止戾
(1).安定。《詩·小雅·雨無正》:“ 周 宗既滅,靡所止戾?!?毛 傳:“戾,定也?!?鄭玄 箋:“是時諸侯不朝王,民不堪命,王流于 彘 ,無所安定也?!?br />(2).確定。 宋 蘇軾 《祭歐陽伯和父文》:“斯文日化,躡風繫景,安所止戾。”
分類:確定安定
《漢語大詞典》:的定
必定;確定。朱子語類卷六六:“若是的定把卦爻來作理看,恐死了?!?/div>
分類:必定確定
《漢語大詞典》:鑿定(鑿定)
肯定;確定。 清 馮桂芬 《三啟李宮保》:“先陳所辦大略情形,姑勿鑿定。”《新華文摘》1981年第10期:“我又拖了一天,明天是鑿定要回去了?!?/div>
分類:肯定確定
《國語辭典》:肯定  拼音:kěn dìng
1.確認事物價值。如:「他在醫(yī)療方面的貢獻備受社會大眾肯定?!?br />2.表示同意、贊成。如:「多方權衡之下,甲方案被肯定,乙案被推翻。」
3.確定。如:「他們的情侶關系都還沒肯定下來,談結(jié)婚未免也太早了些。」
4.必定、毫無疑問。如:「雷電交加,看情形肯定會下一場大雨了?!?/div>
《國語辭典》:何時(何時)  拼音:hé shí
什么時候。《文選。潘岳。哀永逝文》:「戶闔兮燈滅,夜何時兮復曉?」《文選。江淹。雜體詩。古離別》:「黃云蔽千里,游子何時還?」
《國語辭典》:未定  拼音:wèi dìng
1.還沒安定。《文選。潘岳。西征賦》:「夜申旦而不寐,憂天保之未定?!?br />2.尚未決定。如:「這件事情還是未定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