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徐學禮(1541年—?),字子立,號蓮渠,留守中衛(wèi)官籍,直隸靈璧縣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一百三十五名,三甲第二百三十八名進士。初授山西臨汾縣知縣,官至河南府知府。
人物簡介
許一敬,字思禮,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今屬龍海市)人,萬歷癸未進士。弱冠即知名于經(jīng)笥,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順天鄉(xiāng)試第十七名舉人,萬歷十一年(1583年)聯(lián)捷癸未科進士。授江西建昌府推官,內(nèi)擢戶部主事,出榷滸墅關。在官公廉不阿,惠政有聞。憂慮國事成疾,路經(jīng)山東時,卒于齊河縣。
人物簡介
【生卒】:1543—1633 【介紹】: 明浙江嘉善人,字禮原,號改亭。隆慶五年進士。授句容知縣,清賦額,減雜徭,課農(nóng)桑,百廢俱舉。萬歷年中起督操江,擢南京工部尚書,每遇旱潦,必請賑貸,并出家財助賑。有《丁清惠公遺集》。槜李詩系·卷十四
賓字禮原,晚號改亭,嘉善人。隆慶辛未進士,為句容令,擢御史,歷南大理、太常、鴻臚、僉都,提督操江,凡九任。轉北京工部侍郎,尋晉南京工部尚書。前后在留都三十年,革債弁、科減月糧之弊,除上江二邑廂坊僉役之條,浚浦口諸河以利涉,廣京口外塢以通漕,復鎮(zhèn)江石橋勒船禁以救溺,疏丹陽朱巷濫泥河洪以溉田。治南北四百里孔道,甃石,蔭榆柳以便行旅。其居官實政,大抵如此。尤好行德于鄉(xiāng),老而彌篤。年八十有八,買小舟渡江謁孔林。性儉樸,臥榻無重茵,下置一雞,比曉聞即起。卒贈太子太保,謚清惠。維基
丁賓(1543年—1633年),字禮原,號改亭,浙江嘉善人,軍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九十一名,三甲四十七名進士,隆慶六年(1572年)授句容知縣。萬歷八年(1580年)六月考選,授山東道試御史,張學顏揭發(fā)遼東巡按御史劉臺受賄。張居正讓丁賓往遼東搜尋劉臺罪證,丁賓力辭,忤張居正之意去官。丁賓自奉儉約,住屋低矮簡陋,張居正曾說他“迂闊”。萬歷十九年(1591年)薦起為御史,再以丁憂離職。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五月起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三十一年四月升為南京太常寺少卿。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二月升南京鴻臚寺卿,八月為南京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四十年八月召拜工部左侍郎,擢拔為南京工部尚書。天啟元年以病乞休歸,五年加太子太保。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為《元亨療馬集》作序。天啟五年(1625年),捐出糧食三千石振濟貧民。崇禎六年(1633年),卒。享年九十一歲,謚清惠?!?a target='_blank'>明史》評其:“強直無所附麗,不為執(zhí)政所喜,則以此遠之?!?/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盧學禮(1543年—?),字立甫、立夫,號趨庭,直隸大名府東明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六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九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進士。授南召知縣,調山西臨汾縣知縣,以外艱去職。服除,乃補東阿縣,浹歲召擢兵部武選司主事,升員外郎、車駕司郎中,出為兗州府知府。期間與易登瀛修《兗州府志》,延請于慎行纂,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刊刻,共五十二卷。復丁繼母憂,服除,復除湖廣襄陽府知府,二十八年七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整飭兆岷兵備。與敕使忤,竟拂衣歸,歸不數(shù)月病逝。
人物簡介
字元禮,德清人。萬歷庚辰進士,累官大理寺丞有姑孰集南征集中林草維基
章嘉楨(1552年—年?),字元禮,號衡陽,浙江省湖州府德清縣人,民籍,治《詩經(jīng)》。由府學生中式浙江鄉(xiāng)。第四十九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十名。萬歷八年(1580年)中式萬歷八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七名進士,授湖廣蒲圻縣知縣,任內(nèi)發(fā)動民眾筑圩治水,政績卓著,補當涂知縣。擢拔為兵部主事,再移禮部。萬歷二十年,吏部尚書陳有年調為己用,后歷官文選員外郎。因顧憲成案牽連,解職歸里。
人物簡介
伯禮,字節(jié)之,號讓伯,太仆敏功子。萬歷中太學生。太仆卒官,有賻四百金,以遺命筑寶應堤。生平負奇任俠,事母以孝聞。好讀異書,行文饒有風骨??脱嗔?,無所遇而卒。當是時,西吳鮑應選、江右歐陽瑛俱游都下,與伯禮為文字交。時兩生俱無子,伯禮出橐裝為兩生買妾,開別館以授之。兩生各舉一子,故伯禮之卒也,天下名士為執(zhí)筆吊誄者數(shù)十百人,而兩生之文尤佳。其孤洪業(yè),扶喪南歸,沈司馬思孝采輿情撰議,私謚曰貞孝。所著《剩言》一卷,《春秋羅纂》十卷,皆不傳。
人物簡介
陸夢履,字元禮,直隸昆山(今江蘇)人,明代政治人物,進士出身。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聯(lián)捷己丑科進士,授刑部主事。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主試云南,歷升郎中,遷荊州府知府。覲畢過家,父疾,留侍湯藥者六月,而父歿。服除,有修郤者持之,左遷山東運同。至則核課引,追逋丁,丈園畝,清編戶,鹽政一新。遷知雷州府,山東人詣臺請留,改守東昌府。時方旱蝗,河工復急,夢履一意拊循安集,歲不為災。尋遷沂州副使,東人又請留,再改東昌兵備。稅珰馬堂貪暴,士民聚眾焚其廨,擊殺其黨。夢履苦心調劑,請撫按奏減東稅三之一,而懲首亂一二人以彌禍。以兼攝三篆,積勞卒于官,東人立祠祀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東寧陽人,字彬卿,別號節(jié)庵。萬歷十四年進士。知蒲縣,擢御史,巡按兩淮鹽政。李廷機拜相,臺省九列皆具保疏,崇禮獨不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有政聲。卒謚定襄。維基
吳崇禮(1552年—1626年),字彬卿,又字體嚴,號節(jié)庵,山東兗州府寧陽縣人,軍籍,萬歷丙戌進士。吳崇禮家在寧陽縣城西街吳家巷(今寧陽縣城西街西南巷)。其貌不揚,然少穎悟。己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登丙戌科會試二百四十名,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山西蒲城縣知縣,調臨晉縣。二十年十月升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二十二年巡按江北淮揚兼巡兩淮鹽政。二十三年鳳陽淮安等處四十五州縣大水,上報賑災。二十四年二月巡按陜西,三十一年改巡按浙江,三十三年九月奉敕巡視兩關,三十五年七月升大理寺添注右寺丞,三十九年八月升右少卿。萬歷四十年(1612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整飭薊州邊備,巡撫順天地方。四十二年九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大山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六年考滿,四十六年閏四月升右都御史,仍兼兵部右侍郎、總督如故,五月帶管宣府巡撫,四十七年秋丁憂去職。天啟五年(1625年),累遷至兵部尚書。因與魏忠賢黨不和,改南京刑部尚書。天啟六年(1626年)卒。
人物簡介
字會之。萬歷中,以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時國本論起,臺省俱具,合疏諫。公方出按宣府,臺中知公同志,并列其名,遂俱賜罷。家居,與周文穆、全學士諸公為雅集,賦詩形于圖畫,一時傳之。泰昌改元,錄建言得罪諸臣,公已前卒。贈光祿寺卿。所著《太白樓稿》行世。維基
吳禮嘉(1552年—?),字會之,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民籍。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六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八十三名,登三甲第八十一名進士。十七年十月考選廣東道試御史,十九年巡按直隸,二十一年巡按四川,二十三年因播州楊應龍之亂,被革職為民。著有《太白樓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順天府固安人,字伯恭。萬歷二年進士。授涇縣知縣,以治最擢御史。疏陳時政,語多切直。出按浙江、山東,歷遷太常少卿。時稅使四出,好禮連疏極論其害,觸帝怒,謫為山西廣昌典史,未幾歸。維基
傅好禮(?—1613年),字伯恭,順天府固安縣(今屬河北?。R慶里人。萬歷甲戌進士,官至太常寺少卿。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三十三名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聯(lián)捷甲戌科進士,授陜西涇陽縣知縣。治最,升監(jiān)察御史,巡按浙江,又改巡按山東。不久,因病請歸。此后,朝廷召為光祿寺少卿,改太常寺少卿。因上疏抨擊神宗征稅苛政,被貶山西大同府廣昌(今淶源縣)典史。到任后不久即請歸,家居十五年后卒。天啟年間,追贈太常寺卿。《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劉汝立(1553年—?),字學禮,山東東昌府濮州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萬歷八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七十六名。授直隸清苑縣知縣,十三年七月選授四川道試監(jiān)察御史,十六年正月以終養(yǎng)乞致仕。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西太原人。萬歷八年進士。為刑科給事中,改戶科。前后劾罷兩尚書、兩都御史、一翰林學士。倭犯朝鮮,抗疏力諫議和之議。官至順天府尹,以停罷大內(nèi)所索珠寶,貶官。維基
萬自約(1556年—1605年),字崇禮,山西太原右衛(wèi)右所(今屬太原市)人,軍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進士。授唐縣知縣,擢刑科給事中,十七年十月除補戶科。前后劾罷兩尚書、兩都御史、一翰林學士。當事忌之,十八年二月外補陜西僉事。日本犯朝鮮,萬自約力諫和議。二十年十一月升尚寶司少卿,二十一年八月升光祿寺少卿,二十二年十一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二十三年九月改北太仆寺少卿,二十五年正月升太常寺少卿,二十六年四月官至順天府尹,二十七年七月以諫停罷大內(nèi)所索珠寶,連降四級,調外任用。揮庫藏羨余,裁不時之索,忤權貴,歸里。澹泊自甘,惟事詩文。卒年五十,士論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