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韓元禮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四
韓元禮,慶元四年任鄞縣令。嘉定六年為浙東提舉,八年除直秘閣、知慶元軍府、兼沿海制置司公事,十二年擢大理少卿。見《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寶慶四明志》卷一、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6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初名一龍,字君錫。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第一。歷給事中,兼直學士院。嘉定六年進對,上言修德政,蓄人材,飭邊備。為湖南安撫使,撫安峒民,威惠并行,興學養(yǎng)士,湘人立石紀之。理宗時,累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以樞密使督視江淮、荊襄軍馬。
全宋詩
曾從龍(一一七五~?),初名一龍,字君錫,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授簽書奉國軍節(jié)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除秘書省正字。開禧初,出知信州。嘉定二年(一二○九),除起居郎。三年,為中書舍人兼國子祭酒。四年,擢給事中,尋權刑部尚書。七年,簽書樞密院事,改參知政事,尋提舉洞霄宮。起知建寧府。理宗寶慶初,為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紹定元年(一二二八),改知隆興府。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除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二年,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督視江淮荊襄軍馬,尋卒。事見《宋歷科狀元錄》卷七,《宋史》卷四一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九一五
曾從龍(一一七五——一二三五),初名一龍,字君錫,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四世從孫。慶元五年,擢進士第一,賜今名。授簽書奉國軍節(jié)度判官聽公事。遷兵部員外郎、左司郎中、起居舍人兼太子右諭德。開禧間知信州。召為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累遷權刑部尚書。嘉定八年,自禮部尚書除簽書樞密院事。端平元年,授資政殿大學士、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拜參知政事。次年三月,兼同知樞密院事。十一月,除樞密使,督視江淮軍馬。十二月卒。見《宋史》卷四一九本傳、卷四二《理宗紀》二及《宰輔表》,《宋歷科狀元錄》卷七。
趙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字仲禮。趙彥逾子。光宗紹熙四年進士。寧宗嘉定間知袁州,待士恤民,一出于誠。理宗寶慶初除直秘閣,為湖南提刑。以廉吏為真德秀稱于理宗,受賜御筆褒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6—1236 【介紹】: 宋臨安于潛人,字舜俞,號平齋。寧宗嘉泰二年進士。薦歷成都通判。累官監(jiān)察御史,上書理宗,請權歸人主,政出中書。劾罷樞密使薛極及其他得罪清議者,朝綱大振。擢殿中侍御史,遷吏部侍郎、給事中。史嵩之入相,進刑部尚書,拜翰林學士、知制誥。卒謚忠文。有《平齋集》、《春秋說》等。
全宋詩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號平齋,于潛(今屬浙江)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士,授如皋簿。繼中教官,調(diào)饒州教授。崔與之帥淮東,辟置幕府。后隨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龍州。理宗朝,召為秘書郎,以言事忤史彌遠,罷。彌遠死,以禮部員外郎召,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給事中。官至刑部尚書,翰林學士、知制誥。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齋文集》三十二卷?!?a target='_blank'>咸淳臨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傳。 洪咨夔詩,以《四部叢刊》影印宋刻《平齋文集》為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語口號、帖子詞等及從《詩淵》等書輯得集外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六九八四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號平齋,臨安府于潛(今浙江臨安西)人。嘉定二年中進士第,授如皋主簿,歷饒州教授、南外宗學教授。嘗應博學宏詞科,直院莊夏舉自代。出為淮東幕僚,歷成都通判、知龍州。入朝,為秘書郎,遷金部員外郎。直言政事,忤權臣史彌遠意,罷職而歸。彌遠死,召拜監(jiān)察御史。力請權歸人主,政出中書,復劾罷樞密使薛極等,一時朝綱大振。端平初,擢殿中侍御史,遷中書舍人,俄兼直學士院,復遷吏部侍郎、給事中,進刑部尚書,拜翰林學士、知制誥。三年卒,年六十一,謚忠文。著有《春秋說》三十卷(存)、《平齋文集》三十二卷(存)、《兩漢詔令》(存)。見《宋史》卷四○六本傳,《咸淳臨安志》卷六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永春人,字伯禮。留正子。歷官通判廣州,秩滿改知南康軍。后提舉浙西常平。時境內(nèi)大饑,恭悉力振恤,全活數(shù)十萬。又歷知紹興府、廣州,號稱循吏。以直徽猷閣奉祠,復起知建寧府。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六○
楊汝明,字叔禹,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登紹熙四年進士第。歷官校書郎,嘉定八年官軍器少監(jiān),兼權左侍郎官、考功郎官。為起居舍人,禮部侍郎。歷瀘南帥,官至工部尚書。見魏了翁《瀘州贍軍田記》(《鶴山大全集》卷四八)、《哭楊尚書》(卷九一),《道命錄》卷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代蜀文輯存作者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夫,初名筠夫,字仲禮,居鄞(今浙江寧波)。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為由太府寺丞任放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四二)。起知袁州。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遷提點福建刑獄。事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7—1247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瞻叔,號著齋。高稼弟。寧宗嘉泰二年進士。知夾江縣,創(chuàng)同人書院。改知綿州,以防遏招收潰兵功,進直寶章閣。累官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退居吳中,日以著述自娛。卒謚忠襄。曾修孝宗、寧宗《日歷》。有《著齋文集》、《北門類稿》等。
全宋詩
高定子(?~一二四七),字瞻叔,號著齋,蒲江(今屬四川)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士,授郪縣主簿。歷知丹棱縣,知長寧軍、綿州。召為刑部郎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遷太常少卿,累遷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吏部尚書、修國史、實錄院修撰。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簽書樞密院事。三年,除參知政事。因忤時相致仕。七年卒。有《存著齋文集》,已佚。事見《續(xù)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一四,《宋史》卷四○七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三○四
高定子(?——一二四七),字瞻叔,號著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高稼弟。嘉泰二年舉進士,授郪縣主簿,調(diào)中江縣丞,歷知丹棱、夾江二縣,辟主管四川總領所文字,遷知長寧軍、綿州。入為刑部郎中,進司農(nóng)卿,兼樞密都承旨。歷起居舍人、兼中書舍人、權禮部尚書兼侍讀,擢拜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吏部尚書。淳祐二年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尋兼權參知政事。后辭官居吳中,日以著述自娛。淳祐七年八月卒,謚忠襄。著有《著齋文集》、《北門類稿》、《薇垣類稿》、《經(jīng)說》、《紹熙講義》、《奏議》、《歷官表奏》等。見《宋史》卷四○九本傳、卷四三《理宗紀》,《宋元學案》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7—1222 【介紹】: 金凈州天山人,本名習禮吉思,字瑞寧。初補尚書省譯史。使蒙古還,授開封府判官,尋拜鳳翔府路兵馬都總管判官。守城拒蒙古兵,矢盡,不屈死。
余端禮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年(1217)任兵部侍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7 【介紹】: 宋宗室,居馀杭,字履常,號南塘。以蔭補將仕郎。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任江西安撫司干辦等職。曾佐丞相趙汝愚擁立寧宗。歷通判嘉興府、知無為軍,有循吏名。寧宗嘉定六年,金國內(nèi)亂,獻料敵、備邊二策。理宗初,因疾去官,杜門著述。端平間,以禮部郎官召,復疏邊事及楮法。累官至權刑部尚書。卒謚文恪,一作文懿。于經(jīng)、子、《通鑒》、《杜詩》皆有注。有《介軒詩集》。
全宋詩
趙汝談(?~一二三七),字履常,號南塘,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太宗八世孫。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調(diào)汀州教授,召除太社令。寧宗開禧三年(一二○七)擢秘書正字。嘉定間通判嘉興府,改知無為軍、溫州,遷江西提舉常平。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遷宗正少卿。權吏部侍郎,升侍讀,以言去。三年,起知婺州(清康熙《金華府志》卷一一)。官至權刑部尚書。嘉熙元年卒。有《南塘集》九卷(《千頃堂書目》),已佚。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今錄詩十五首。
全宋文·卷六五六六
趙汝談(?——一二三七),字履常,號南塘,臨安府馀杭(今屬浙江杭州)人,太宗八世孫。年十五,以大父恩補將仕郎。登淳熙十一年進士第,歷添差江西安撫司干辦公事。佐丞相趙汝愚定大策。汝愚去國,與弟汝讜力上疏乞留汝愚,斬韓侂胄。歷湖北、江西提舉常平。理宗立,授江西轉運判官。端平初,任禮部郎官,改秘書少監(jiān)兼權直學士院,遷宗正少卿,權吏部、禮部侍郎,權給事中,權刑部尚書,嘉熙元年卒。后謚文懿。著有《》、《》、《》、《論語》、《孟子》、《周禮》、《禮記》、《荀子》、《莊子》、《通鑒》、《杜詩》等注及《南塘先生四六》。見《宋史》卷四一三本傳,《咸淳臨安志》卷六七。
和安禮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人。宣宗時為泰安州刺史。蒙古兵至,城陷,不屈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8—1237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華父,號鶴山。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累知嘉定府。史彌遠入相,了翁力辭召命,居白鶴山授徒講學。歷知漢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為兵部郎中,至權工部侍郎。遭誣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復職,擢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筑城修武備,興學校。曾上章論十弊,召還,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后除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卒謚文靖。有《鶴山集》、《九經(jīng)要義》、《師友雅言》等。
全宋詩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為國子正,次年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一二○五),召試學士院,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改秘書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彌遠當國,力辭召命。丁父憂,筑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點刑獄,歷知遂寧、瀘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異論、朋邪謗國黜靖州居住。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遺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傳世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見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吳淵序、清繆荃孫《魏文靖公年譜》,《宋史》卷四三七有傳?!∥毫宋淘?,以《四部叢刊》影印宋開慶元年刻本為底本(此本有殘缺,據(jù)目錄,卷首即奪《游古白鶴山》、《和薛秘書紱聞鴉韻》、《和虞永康剛簡滄江鶴再誕雛》三詩,但實為傳世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吳鳳高翀刻本(簡稱吳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圖錄
魏了翁(1178-1237) 字華甫。蒲江(今屬四川)人。曾筑室白鶴山下。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鶴山詞》。
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登慶元五年進士第,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召為國子正,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召試學士院,改秘書省正字。明年,遷校書郎,以親老乞外,乃知嘉定府。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八年,兼提舉,遷轉運判官。十年,知瀘州,主管潼川路安撫司公事,后知潼川府。十五年召對,進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太常少卿、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即位,遷起居郎。會論濟王事忤時相,為言者所劾,詔降三官,靖州居住。紹定中復職奉祠,進寶章閣待制、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還朝,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六月之間,論奏二十馀上,皆當時急務。忌者合謀擠之,乃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未幾兼江淮督府,改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撫使。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詔贈太師,謚文靖,累贈秦國公。了翁窮經(jīng)博古,學術自成一家。著述甚豐,今存者有《周易要義》、《尚書要義》、《毛詩要義》、《古今考》、《經(jīng)外雜抄》、《鶴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事跡見《宋史》卷四三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8—1235 【介紹】: 宋建寧府浦城人,字景元,一字希元,后改作景希,號西山。一說原姓慎,避孝宗趙慎諱改。寧宗慶元五年進士,開禧元年中博學宏詞科。理宗時擢禮部侍郎、直學士院。史彌遠憚之,被劾落職。起知泉州、福州。端平元年,入朝為戶部尚書,改翰林學士、知制誥。次年拜參知政事,旋卒,謚文忠。立朝有直聲,于時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數(shù)十萬字。學宗朱熹。修《大學衍義》,稱可作《大學章句》之佐。慶元黨禁后,程朱理學得以復盛,與力為多。有《真文忠公集》。
全宋文·卷七一三五
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字景元,后更為希元,號西山,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登慶元五年進士第,授南劍州判官。繼中博學宏詞科,嘉定元年遷太學博士。歷遷校書郎、秘書郎、軍器少監(jiān),又遷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以權臣擅政,力請外任,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歷知泉州、隆興府、潭州。理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尋遷禮部侍郎、直學士院。在任屢進鯁言,為權臣史彌遠所忌,罷職歸。后復用,歷知泉、福州。端平元年召為戶部尚書,改翰林學士、知制誥,拜參知政事。二年卒,年五十八,謚文忠。德秀學宗朱熹,慶元黨禁后,程朱理學復盛,其力為多。著述繁富,今存《四書集編》、《大學衍義》、《讀書記》、《文章正宗》(輯)、《西山文集》等。見《宋史》卷四三七本傳。
伍禮厚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人。章宗興定中任吉州同知。蒙古兵陷吉,與妻墜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