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21,分122頁顯示  上一頁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禮數(shù)周到
禮順人情
禮俗所拘
禮無不答
禮賢好士
禮賢接士
禮賢遠(yuǎn)佞
禮義之邦
夔龍禮樂
老不拘禮
禮豈為我設(shè)
禮輕人意重
非禮不可入
發(fā)乎情,止乎禮義
禮義生于富足
《國語辭典》:禮數(shù)周到(禮數(shù)周到)  拼音:lǐ shù zhōu dào
禮節(jié)周全而不疏漏。如:「小李對人禮數(shù)周到,所以很受同事喜愛?!?/div>
《國語辭典》:禮順人情(禮順人情)  拼音:lǐ shùn rén qíng
禮為社會道德行為準(zhǔn)則,必須順乎人情?!逗鬂h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卓茂》:「律設(shè)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汝,汝必?zé)o怨惡?!埂睹魇?。卷五一。禮志五》:「禮順人情,可以義起。所貴斟酌得宜,隨時(shí)損益?!?/div>
《國語辭典》:禮俗所拘(禮俗所拘)  拼音:lǐ sú suǒ jū
為禮儀習(xí)俗所束縛,不得自由伸展。《文明小史》第四○回:「我們?yōu)槎Y俗所拘,就有教育熱心,也苦于無從發(fā)現(xiàn)?!?/div>
《國語辭典》:禮無不答(禮無不答)  拼音:lǐ wú bù dá
語出《禮記。燕義》:「君舉旅于賓,及君所賜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禮也。君答拜之,禮無不答,明君上之禮也?!怪敢环叫卸Y,另一方必應(yīng)回禮?!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上。樊英傳》:「妻,齊也,共奉祭祀,禮無不答。」亦指不無故受禮,必有所回報(bào)?!抖Y記。燕義》:「禮無不答,言上之不虛取于下也?!?/div>
《國語辭典》:禮賢好士(禮賢好士)  拼音:lǐ xián hào shì
有地位者能尊禮有才德的人,延聘有識之士?!?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二位先生這樣禮賢好士,如小弟何足道!」也作「禮賢下士」。
《國語辭典》:禮賢接士(禮賢接士)  拼音:lǐ xián jiē shì
有地位者能尊禮有才德的人,延攬人才為己所用?!短普Z林。卷一。政事上》:「(崇文)三年為蜀帥,惠化大行,不事威儀,禮賢接士?!挂沧鳌付Y賢下士」。
《國語辭典》:禮賢遠(yuǎn)佞(禮賢遠(yuǎn)佞)  拼音:lǐ xián yuàn nìng
敬重親近有才德的人,遠(yuǎn)離巧言諂媚的小人。如:「禮賢遠(yuǎn)佞是董事長的座右銘?!埂稏|周列國志》第五○回:「趙盾等屢屢進(jìn)諫,勸靈公禮賢遠(yuǎn)佞,勤政親民。」
《國語辭典》:禮義之邦(禮義之邦)  拼音:lǐ yì zhī bāng
崇禮尚義的國家。唐?劉禹錫〈為裴相公賀冊魯王表〉:「既示之以君親之道,又錫之以禮義之邦。寰海聞風(fēng),室家相慶?!姑?歸有光〈祈雨文〉:「邇者人心不古,吏道多端,遂以禮義之邦,化為夷鬼之俗?!?/div>
《國語辭典》:夔龍禮樂(夔龍禮樂)  拼音:kuí lóng lǐ yuè
夔、龍相傳為虞舜二臣,夔為樂官,龍為諫官。夔龍禮樂指可作為規(guī)范的禮樂制度。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出:「夔龍禮樂承先范,班馬文章勘墨鉛?!?/div>
《國語辭典》:老不拘禮(老不拘禮)  拼音:lǎo bù jū lǐ
年長者不必受禮節(jié)形式所限制?!?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古人云:『老不拘禮,病不拘禮?!弧?/div>
《國語辭典》:禮豈為我設(shè)(禮豈為我設(shè))  拼音:lǐ qǐ wèi wǒ shè
禮豈能束縛我。語出《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籍嫂嘗歸寧,籍相見與別?;蜃I之,籍曰:『禮豈為我設(shè)邪!』」后引喻不為禮教流俗之見所拘。
《國語辭典》:禮輕人意重(禮輕人意重)  拼音: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
相傳唐太宗時(shí)云南土司緬氏進(jìn)貢一只白天鵝,不意途中天鵝飛了,只好將鵝毛連同詩作「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進(jìn)呈太宗。后形容禮物輕薄卻情意深厚?!?a target='_blank'>鏡花緣》第五○回:「他這禮物雖覺微末,俗語說得好:『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恢缓脗鋫€(gè)領(lǐng)謝帖兒,權(quán)且收了。」也作「禮薄情意重」、「禮輕意重」。
《國語辭典》:非禮不可入(非禮不可入)  拼音:fēi lǐ bù kě rù
凡是不合于禮的事情,皆不采納。唐。元稹《鶯鶯傳》:「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風(fēng)容,內(nèi)秉堅(jiān)孤,非禮不可入。」
《國語辭典》: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止乎禮義)  拼音:fā hū qíng,zhǐ hū lǐ yì
本是儒家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批評觀念。語出《詩經(jīng)。大序》:「故變風(fēng)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后用以指男女交往應(yīng)有的規(guī)律。如:「情侶約會最好能發(fā)乎情,止乎禮義,不要踰矩?!?/div>
《國語辭典》:禮義生于富足(禮義生于富足)  拼音:lǐ yì shēng yú fù zú
衣食富足則重禮義。漢。王符《潛夫論。愛日》:「孔子稱庶則富之,既富則教之。是故,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顾巍Pl(wèi)涇〈潭州勸農(nóng)文〉:「奸宄起于貧窮,禮義生于富足。故愿父老轉(zhuǎn)相告語,率其子弟勤身從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