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21,分122頁顯示  上一頁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贊禮
頂禮膜拜
三種禮佛
五功德──禮拜五功德
成過禮
相似禮
順實禮
不飲酒配禮
不必禮拜,應(yīng)常憶念第一義空
禮足
我慢禮
求名禮
身心禮
發(fā)智清凈禮
遍入法界禮
贊禮
【佛學(xué)大辭典】
(儀式)贊嘆禮拜賢圣也。
頂禮膜拜
【俗語佛源】
對人尊崇,敬畏直至,謂之頂禮膜拜。如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回:「一時轟動了吉州百姓,扶老攜幼,都來頂禮膜拜?!鬼敹Y是佛家最虔敬的禮拜儀式。其法,五體投地,以頂額觸地(或尊者之足),翻雙掌(表示承尊者之足)?!稓w敬儀》下釋道:「經(jīng)律文中,多云頭面禮足,或云頂禮佛足者: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之極也。」例如清·張岱《陶庵夢憶·阿育王寺舍利》:「余初見三珠連絡(luò)如牟尼串,煜煜有光。余復(fù)下頂禮,求見形相。再視之,見一白衣觀音小像,眉目分明。」頂禮亦作朝拜解釋。如《花月痕》第八回:「發(fā)愿朝山,航南海,涉峨嵋,前年頂禮五臺?!怪糜凇改ぐ荨?,當(dāng)為我國古代西北部族對敬畏者的禮儀,謂合掌加額,伏地跪拜。見于古書《穆天子傳》二:「吾乃膜拜而受?!购筮B用為頂禮膜拜。(李明權(quán))
三種禮佛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yán)孔目)
〔一、成過禮〕,謂禮佛時,身儀不正,而與輕慢相應(yīng),如碓上下,佛制有過,是名成過禮。
〔二、相似禮〕,謂禮佛時,身儀雖似端正,而與雜覺相應(yīng),是名相似禮。(雜覺者,謂覺知之念紛雜也。)
〔三、順實禮〕,謂禮佛時,身儀端正,而與正智相應(yīng),隨順實理,是名順實禮。
五功德──禮拜五功德
【三藏法數(shù)】
(出增一阿含經(jīng))
〔一、端正〕,謂因見佛相好發(fā)歡喜心,而生渴仰,以此因緣,來世即得相貌端正也。
〔二、好聲〕,謂因見如來相好已,三稱佛號,南無如來,以此因緣,來世得好音聲也。(梵語南無,華言歸命。)
〔三、多財饒寶〕,謂于如來所,而作大施散華、然燈而供養(yǎng)之,以此因緣,來世獲大財寶也。
〔四、生長者家〕,謂若見如來相好,心無染著,長跪叉手,至心禮佛,以此因緣,來世得生長者家也。
〔五、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謂由恭敬禮拜如來,所獲功德,來世得生善處,及于天上也。
成過禮
【三藏法數(shù)】
謂禮佛時,身儀不正,而與輕慢相應(yīng),如碓上下,佛制有過,是名成過禮。
相似禮
【三藏法數(shù)】
謂禮佛時,身儀雖似端正,而與雜覺相應(yīng),是名相似禮。(雜覺者,謂覺知之念紛雜也。)
順實禮
【三藏法數(shù)】
謂禮佛時,身儀端正,而與正智相應(yīng),隨順實理,是名順實禮。
不飲酒配禮
【三藏法數(shù)】
處事有則曰禮,五行之火亦主于禮,禮則防于過失,故以不飲酒配禮也。
不必禮拜,應(yīng)常憶念第一義空
【三藏法數(shù)】
謂不必拘于禮誦之功,但當(dāng)存心憶念正理,不謗三寶,不于修梵行人作惡留難,是即懺悔也。
禮足
【三藏法數(shù)】
謂行懺悔時,當(dāng)頂禮大比丘足,以見卑下至敬之禮也。
我慢禮
【三藏法數(shù)】
謂人禮佛,身雖設(shè)拜,無有敬心,外睹似恭,內(nèi)懷我慢,是名我慢禮。
求名禮
【三藏法數(shù)】
(又名唱和禮),謂人禮佛,但為要其修行名譽,詐現(xiàn)威儀,常行禮拜,而實無慇重之心,是為求名禮。又名唱和禮者,謂口雖稱唱佛名,心實馳求外境,是名唱和禮。
身心禮
【三藏法數(shù)】
謂人禮佛,口唱佛名,心存相好,身業(yè)翹勤,恭敬供養(yǎng),無有異念,是名身心禮。
發(fā)智清凈禮
【三藏法數(shù)】
謂人禮佛,慧心明利,達(dá)佛境界,內(nèi)外清凈,虛通無礙,禮一佛時,即是禮一切諸佛,禮一切諸佛,即是禮一佛。以諸佛法身,體本融通,故禮一拜,遍通法界。禮佛如是,禮法禮僧亦然,是為發(fā)智清凈禮。
遍入法界禮
【三藏法數(shù)】
謂人禮佛,想自己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諸佛不離我心,我心不離諸佛,性相平等,本無增減。今禮一佛,即遍通諸佛,如一室中,懸百千鏡,有人觀鏡,鏡皆現(xiàn)像,鏡無不照,影無不現(xiàn)。如是正觀,則功歸法界,德用無邊,是名遍入法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