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宗社  拼音:zōng shè
宗廟與社稷。古人用來代表國家。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若輩高爵厚祿,朝廷何負于汝,乃事事為斬滅宗社計?」明。胡廣《文天祥從容就義》:「北朝用其叛將、叛臣,入其國都,毀其宗社。」
《漢語大詞典》:廟社(廟社)
(1).宗廟和社稷。魏書·城陽王鸞傳:“古者,軍行必載廟社之主,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歸?!?span id="0y6vjf5" class="book">《宋史·寇準傳》:“奈何棄廟社,欲幸 楚 蜀 遠地?”
(2).以喻國家。 宋 文天祥 《議糾合兩淮復(fù)興》詩:“而今廟社存亡決,只看元戎進退間?!?/div>
《漢語大詞典》:齋郎(齋郎)
(1).掌宗廟社稷祭祀的小吏。 魏 始置,屬太常。 唐 宋 亦皆置之。 唐 韓愈 《省試學(xué)生代齋郎議》:“齋郎職奉宗廟社稷之小事,蓋士之賤者也?!?span id="5tbngx4"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四》:“ 紹興 初,嘗以兵革經(jīng)用不足,有司請募民入貲補官,帝難之。參知政事 張守 曰:‘祖宗時,授以齋郎,今之將仕郎是也?!?明 陶宗儀 輟耕錄·賊臣攝祭:“ 晉 邸入繼大統(tǒng),告祭太廟之頃,陰風(fēng)北來,殿上燈燭皆滅……時 全思誠 以國子生充齋郎,目擊之?!?br />(2).古代舞隊名。 宋 陸游 《春社》詩之四:“且看參軍喚蒼鶻,京都新禁舞齋郎?!?錢仲聯(lián) 校注:“按 周密 武林舊事卷二《舞隊》有‘十齋郎’?!?br />(3).掌宗廟社稷祭祀的小吏。 魏 始置,屬太常。 唐 宋 亦皆置之。 唐 韓愈 《省試學(xué)生代齋郎議》:“齋郎職奉宗廟社稷之小事,蓋士之賤者也?!?span id="1w4ne7x"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四》:“ 紹興 初,嘗以兵革經(jīng)用不足,有司請募民入貲補官,帝難之。參知政事 張守 曰:‘祖宗時,授以齋郎,今之將仕郎是也?!?明 陶宗儀 輟耕錄·賊臣攝祭:“ 晉 邸入繼大統(tǒng),告祭太廟之頃,陰風(fēng)北來,殿上燈燭皆滅……時 全思誠 以國子生充齋郎,目擊之。”
(4).古代舞隊名。 宋 陸游 《春社》詩之四:“且看參軍喚蒼鶻,京都新禁舞齋郎?!?錢仲聯(lián) 校注:“按 周密 武林舊事卷二《舞隊》有‘十齋郎’?!?/div>
《國語辭典》:持重  拼音:chí zhòng
1.主持喪祭或宗廟、社稷等祭祀之事?!秲x禮。喪服》:「持重于大宗者,其降小宗也?!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鄧攸始避難。」劉孝標注引《晉陽秋》:「七歲喪父母及祖父母,持重九年?!?br />2.擔(dān)負重任?!逗鬂h書。卷二一。任李萬邳劉耿列傳。任光》:「同心畢力,持重處正,鯁言直議,無所回隱。」《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荀彧》:「天子拜太祖大將軍,進彧為漢侍中,守尚書令。常居中持重,太祖雖征伐在外,軍國事皆與彧籌焉。」
3.行事穩(wěn)重,舉止不輕躁?!度龂尽>硪蝗?。魏書。鐘繇華歆王朗傳。王朗》:「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后宜選持重之將?!埂杜f唐書。卷一三三。列傳。李晟》:「將帥當持重,豈宜自表飾以啖賊也!」
《國語辭典》:民社  拼音:mín shè
人民與社稷。宋。蘇軾送張嘉父長官〉詩:「微官有民社,妙割無雞牛。」
《國語辭典》:玉斗  拼音:yù dǒu
1.玉制的酒器?!妒酚洝>砥?。項羽本紀》:「玉斗一雙,欲與亞父?!?br />2.文人對北斗七星的美稱。唐。李白秋夜宿龍門香山寺〉詩:「玉斗橫網(wǎng)戶,銀河耿花宮?!?/div>
《漢語大詞典》:漢鼎(漢鼎)
漢 代的鼎。為國之重器。亦用以指 漢 代社稷。 唐 司空圖 《雜題》詩之一:“若使只憑三杰力,猶應(yīng) 漢 鼎一毫輕。” 清 沈曰霖 《晉人麈·詩話·關(guān)侯祠聯(lián)》:“獨乩筆一聯(lián)云:風(fēng)裊餘煙悲 漢 鼎,花開三月憶桃園?!?/div>
分類:重器社稷
《漢語大詞典》:牲幣(牲幣)
犧牲和幣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后泛指一般祭祀供品。《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鄭玄 注:“ 鄭司農(nóng) 云:‘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小祀司命已下?!?玄 謂大祀又有宗廟,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岳,小祀又有司中、風(fēng)師、雨師、山川、百物?!?span id="cgxod9k" class="book">《孔叢子·論書》:“牲幣之物,五岳視三公而名山視子男?!?金 元好問 《樊侯壽冢記》:“以吉日壬辰合祭三世,牲幣來助者傾動州里?!?清 蔣士銓 《桂林霜·家祭》:“蘋蘩潔,牲幣俱,宜祀之辰籩豆舉?!?/div>
《漢語大詞典》:鐘簴(鐘簴)
見“ 鐘虡 ”。
(1).即鐘虡。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騁神形於鐘簴,舒恠物與雷電?!币槐咀鳌?鐘簴 ”。 明 屠隆 《曇花記·討賊立功》:“蕩寇已展云旗,搦管先成露布,報道鐘簴不移,更言廟貌如故。” 清 黃遵憲 《久旱雨霽丘仲閼過訪飲人境廬仲閼有詩兼慨近事依韻和之·四用前韻》:“撼門環(huán)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參見“ 鐘簴 ”。
(2).借指社稷王朝。 明 徐復(fù)祚《投梭記·應(yīng)聘》:“ 王敦 志圖大寳,手移鐘簴?!?明 夏完淳 《討降賊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邁五三?!?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安鐘簴於震蕩之后,豈曰謀身不臧?”《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質(zhì),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3).指鐘或鐘聲。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豈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鳴者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十四:“鐘簴蒼涼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div>
《漢語大詞典》:鐘虡(鐘虡)
亦作“ 鐘簴 ”。 一種懸鐘的格架。上有猛獸為飾。周禮·考工記·梓人:“若是者以為鐘虡,而由其虡鳴?!?孫詒讓 正義:“説文·虍部云:‘虡,鐘鼓之柎也,飾為猛獸?!粗^臝屬之獸。” 漢 蔡邕 《隸勢》:“鐘簴設(shè)張,庭燎飛煙。”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九:“終當使係嗣死於鐘虡之間,大子斃於金酒之中。”新唐書·于公異傳:“鐘簴不移,廟貌如故?!?br />飾以猛獸形象的懸樂鐘的格架。 漢 班固 《西都賦》:“列鐘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闈?!?span id="ss94pgx"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獻帝初平元年》:“ 董卓 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 雒陽 及 長安 銅人、鐘虡、飛廉、銅馬之屬以鑄之?!?/div>
《漢語大詞典》:秋報(秋報)
(1).古代秋日祭祀社稷,以報神祐。詩·周頌·良耜序:“良耜,秋報社稷也?!?漢 班固 《白虎通·社稷》:“歲再祭之何?春求秋報之義也?!?br />(2).秋季得到的報答。指收獲。 宋 黃庭堅 《按田》詩:“春秧百頃秔,秋報十倉穫?!?/div>
《漢語大詞典》:明社
指 明 朝。社,社稷,舊時用作國家的代稱。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 明莊烈帝 既為迂儒所誤, 明 社遂屋?!?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可惜這種盛舉,早已和 明 社一同消滅了?!?/div>
《漢語大詞典》:主后(主後)
古代主祭社稷宗廟的繼承人。禮記·王制:“天子諸侯祭因國之在其地而無主后者?!?鄭玄 注“謂所因之國先王先公有功德宜享世祀,今絶無后為之祭主者?!焙蠓褐缸陟隼^承人。 唐 韓愈 《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無子,以 公武 子孫 紹宗 為主后?!?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銘》:“無男子,以弟之子 至安 為主后?!?br />同“ 主后 ”。 墨子·非攻中:“喪師多不可勝數(shù),喪師盡不可勝計,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后,亦不可勝數(shù)。” 孫詒讓 間詁:“后與后,字通?!?/div>
《漢語大詞典》:社主
(1).古謂社稷之神。管子·侈靡:“夫事左中國之人,觀危國過君而弋其能者,豈不幾於危社主哉!”史記·封禪書:“於 杜 亳 有三社主之祠、 壽星祠 ?!?span id="d9jxnex" class="book">《史記·封禪書》:“ 秦 巫,祠社主、 巫保 、 族纍 之屬; 荊 巫,祠 堂下 、 巫先 、 司命 、 施糜 之屬?!?司馬貞 索隱:“社主,即上文三社主也?!?br />(2).古謂土地神的神主。 清 王鳴盛 蛾術(shù)編·說制七·社主:“《淮南·齊俗訓(xùn)》云:‘ 有虞氏 社用土, 夏后氏 社用松, 殷 人社用石, 周 人社用栗’,《五經(jīng)異義》云‘論語“ 夏后氏 以松, 殷 人以柏, 周 人以栗”,謂社主也。’”按,《淮南子·齊俗訓(xùn)》“ 殷 人之禮其社用石” 高誘 注:“以石為社主也?!?/div>
《漢語大詞典》:脤膰
古代祭社稷和宗廟用的肉。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鄭玄 注:“脤膰,社稷宗廟之肉,以賜同姓之國,同福祿也?!?賈公彥 疏:“分而言之,則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廟之肉……而《公羊》《穀梁》皆云:生居俎上曰脤,熟居俎上曰膰,非 鄭 義耳?!?/div>
《漢語大詞典》:越紼(越紼)
謂不受私喪的限制,在喪期參加祭天地社稷的典禮。紼,柩車之繩。禮記·王制:“喪,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為越紼而行事?!?鄭玄 注:“越,猶躐也。紼,輴車索。” 孔穎達 疏:“未葬之前,屬紼於輴,以備火災(zāi)。今既祭天地社稷,須越躐此紼而往祭之,故云‘越紼’。云‘紼,輴車索’者,以停住之時,指其繩體則謂之紼,若在涂人挽而行之,則謂之引?!?span id="6gakp3k" class="book">《后漢書·禮儀志上》:“大喪,唯天郊越紼而齋?!?span id="npl8eln"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八年》:“如有不虞,雖越紼無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