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64,分7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秋意
秋容
秋陰
有秋
秋思
經(jīng)秋
秋千
深秋
驚秋
如秋
秋成
秋心
秋冬
秋露
入秋
《國語辭典》:秋意  拼音:qiū yì
秋天蕭條的景象。唐。顏真卿〈贈僧皎然〉詩:「秋意西山多,別岑縈左次?!固?。韋應(yīng)物 夜直省中詩:「河漢有秋意,南宮生早涼?!?/div>
《漢語大詞典》:秋容
(1).猶秋色。 唐 李賀 《追和何謝銅雀妓》:“佳人一壺酒,秋容滿千里?!?宋 陸游 《秋陰》詩:“陂澤秋容淡,郊原曉氣清。” 明孫仁孺《東郭記·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看秋容一片荒郊寫,盡處霜紅葉,愁來不可遮。”參見“ 秋色 ”。
(2).悲愁的面容。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 竹子 ﹞秋容憔悴,殆不可支?!?/div>
《國語辭典》:秋色  拼音:qiū sè
秋天的景色。北周。庾信周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冠軍伯柴烈夫人李氏墓志銘〉:「秋色悽愴,松聲斷絕;百年何幾?歸于此別。」唐。杜甫玉華宮〉詩:「萬籟真笙竽,秋色正蕭灑?!?/div>
《駢字類編》:秋陰(秋陰)
唐 韋應(yīng)物 效何水部二首 其二 夕漏起遙恨,蟲響亂秋陰。
唐 孫翃 奉酬張洪州九齡江上見贈 悵別秋陰盡,懷歸客思長。
唐 李商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袞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唐 羅隱 漢江上作 云生岸谷秋陰合,樹接帆檣晚思來。
《國語辭典》:有秋  拼音:yǒu qiū
農(nóng)家秋收豐盛?!稌?jīng)。盤庚上》:「若農(nóng)服田力穡,乃亦有秋?!?/div>
《國語辭典》:秋思  拼音:qiū sī
秋日寂寞凄涼的思緒。唐。李紳〈移九江〉詩:「異鄉(xiāng)秋思苦,江皋月華吐。」
《分類字錦》:經(jīng)秋(經(jīng)秋)
祖詠 詩 經(jīng)秋無客到。
分類:
《國語辭典》:秋千  拼音:qiū qiān
以兩條等長的繩索或鐵鍊,分別橫拴板塊的兩端所制成的游戲器材??汕昂髷[蕩。宋。歐陽修漁家傲。紅粉墻頭花幾樹〉詞:「天欲暮,流鶯飛到秋千處。」也作「鞦韆」。
《國語辭典》:鞦韆  拼音:qiū qiān
一種游戲器材。在ㄇ形的高架或樹干上懸系兩條等長的繩索或鐵鏈,底邊分別橫拴于一塊平木板的兩端,人可站立或坐于板上,兩手握繩或鏈,利用身體力量前后搖蕩。《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在馬上抬身一望,正見墻內(nèi)鞦韆競就,歡鬨方濃?!埂都t樓夢》第六三回:「這里眾人且出來散一散。佩鳳偕鴛兩個去打鞦韆頑耍?!挂沧鳌盖锴А?。
《國語辭典》:深秋  拼音:shēn qiū
晚秋。指入秋已久的時節(jié)。如:「深秋時節(jié),天候漸寒,敬請多加珍重?!?/div>
《漢語大詞典》:驚秋(驚秋)
(1).秋令驀地來到。 唐 韋應(yīng)物 《府舍月游》詩:“橫河俱半落,泛露忽驚秋?!?唐 無名氏 《落葉賦》:“見一葉之已落,感四序之驚秋?!?br />(2).喻迅速凋零衰敗。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壯年雙鬢已驚秋?!?宋 蘇轍 《次韻王適送張耒赴壽安尉》:“緑鬢驚秋半欲黃,官居無處覓林塘?!?/div>
《韻府拾遺 尤韻》:如秋
徐瓚詩: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
《國語辭典》:秋成  拼音:qiū chéng
秋天農(nóng)作物的收成。唐。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也作「秋收」。
《漢語大詞典》:秋心
秋日的心緒。多指因秋來而引起的悲愁心情。 唐 鮑溶 《怨詩》:“秋心還遺愛,春貌無歸妍?!?宋 張耒 《夏日五言》之十一:“庭除延夜色,砧杵發(fā)秋心。”
《駢字類編》:秋冬
唐 元稹 春月 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帶霜。
《韻府拾遺 冬韻》:楚詞款秋冬之緒風(fēng)
分類:秋冬
《漢語大詞典》:秋露
(1).秋日的露水。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秋露未凝,歸神太素?!?隋 薛道衡 《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師,秋露凝甘,遍於竹葦?!?唐 杜甫 《移居公安敬贈衛(wèi)大郎》詩:“水煙通徑草,秋露接園葵。”
(2).指清酒。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湛若秋露,穆如春風(fēng),疑宿云之解駮,漏朝日之暾紅,初體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掃空。” 明 高啟 《次韻答朱冠君游西山之作》:“玉壺一雙秋露傾,唯此可以忘吾情?!?金檀 輯注:“《庶物異名疏》:‘薌林秋露, 向白恭 酒名?!?br />(3).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元 張憲 《孥弟走馬歌》:“金龍五爪蟠彩袍,滿背真珠撒秋露?!?/div>
《國語辭典》:入秋  拼音:rù qiū
時序進(jìn)入秋季。如:「時序雖已入秋,氣溫仍居高不下。」唐。韓愈〈與孟尚書書〉:「未審入秋來眠食何似,伏惟萬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