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妓女。時詩人崔涯、張祜,每題詩倡肆,毀譽為時所重。涯為詩嘲端端,有“鼻似煙窗耳似鐺”句。端端再拜乞憐,乃重贈一絕,譽為“一朵能行白牡丹”。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太原人,徙京兆萬年。第進士。有名于玄宗天寶年間。與柳芳、陸據(jù)、殷寅友善。據(jù)嘗謂:“端之莊,芳之辯,寅之介,可以名世。”官終工部員外郎。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二
端。開元二十七年官崇文館校書郎。歷監(jiān)察御史。
人物簡介
【生卒】:711—784 【介紹】: 唐隴西成紀人,字端卿。性警敏,善文章。玄宗開元末進士。肅宗嘗嘆曰:“卿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故時稱“三絕”。乾元中,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姑臧縣伯。德宗幸山南,揆為入蕃會盟使,拜尚書左仆射。還,卒于鳳州,謚恭。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1—784 字端卿,郡望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滎陽(今屬河南)人。玄宗開元末舉進士,補陳留尉,擢拜右拾遺,累遷至中書舍人。肅宗乾元二年(759),遷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修國史。以構(gòu)求呂諲過,貶萊州長史,累年量移歙州刺史。又為元載所惡,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載誅,始拜睦州刺史。入為國子祭酒、禮部尚書。德宗建中四年(783)用為入蕃會盟使,拜尚書左仆射。次年還,卒于鳳州。贈司空,謚曰恭。新、舊《唐書》有傳。史稱揆“美風儀、善奏對”(《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唐詩紀事》卷二八記其聯(lián)句4聯(lián),稱其“筆力遒媚”。《全唐詩外編》據(jù)之錄入。全唐詩補逸
李揆字端卿,隴西成紀人。開元末舉進士,補陳留尉,擢右拾遺,累遷中書舍人。乾元初,兼禮部侍郎,轉(zhuǎn)中書侍郎,以構(gòu)求呂諲過,貶萊州長史,量移歙州刺史。又為元載所惡,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載誅,除睦州刺史,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興元元年卒,年七十四。(《全唐詩》無李揆詩)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揆字端卿。隴西成紀人。開元末進士。補陳留尉。獻書闕下。試中書。擢拜右拾遺。遷考功郎中知制誥。扈從劍南。拜中書舍人。乾元初兼禮部侍郎。遷拜中書侍郎平章事。貶萊州長史。入為禮部尚書。德宗幸山南。用為入蕃會盟使。拜尚書左仆射。興元元年。還至鳳州卒。年七十四。贈司空。謚曰恭。
人物簡介
【介紹】: 唐趙州人。登進士第。工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自校書郎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馬。有詩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5? 字正己,排行二,趙州(今河北趙縣)人。李嘉祐從侄。少時慕神仙,曾居嵩山學道。代宗大歷五年(770)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后因病辭官,居終南山草堂寺。德宗建中年間出為杭州司馬,不知所終。生平見《舊唐書·李虞仲傳》附、《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有《李端考》。端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才思敏捷,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人以為宿構(gòu)(《國史補》卷上)。其詩多酬贈送行之作,感嘆身世,又多出世之思,情調(diào)低沉,然遣詞造語洗練灑脫,有俊逸之氣。十才子多以五律見長,李端兼擅七言歌行,《贈康洽》、《胡騰兒》、《瘦馬行》等篇頗得李頎神韻?!堵牴~》、《拜新月》生動傳神,廣為傳誦。喬億以為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大歷詩略》卷四)?!?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其詩3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4。唐詩匯評
李端,生年年不詳,趙州(今河北趙縣)人。李嘉祐從侄。大歷五年(770)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以病辭官,居終南山草堂寺。出為杭州司馬。卒于建中、貞元之標。端為詩工捷,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李端詩集》三卷。《全唐詩》編詩三卷。
作品評論
李生養(yǎng)望未隆,含聲亟發(fā),詞華既艷,節(jié)調(diào)亦諧。今觀鄭(贈)都尉二首,迥駕時髦,綽有風人之旨,始疑終信,無怪人然。其在大歷諸子,置列最微,數(shù)分亦薄,而聲望遽華,幾與允言相并,雖坎?江外,亦復慕于中朝矣。唐音癸簽
李司馬端任胸多疏,七字俊語亮節(jié),開口欲佳,故當以捷成表長。《載酒園詩話又編》
初讀李端集,苦于平熟,遇其時一作態(tài),即新警可喜?!氂^之,終有折腰齲齒之態(tài),暫見則妍,效顰即丑。李詩自有正大時佳者,如《雪夜尋太白道士》:“出游居鶴上,避禍入羊中”,不在摩詰“飲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風”之下?!妒蓠R行》頗有少陵之遺?!峨s歌》長篇,宛似太白,中曰:“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最為警策。《近體秋陽》
中唐自劉、錢主風會,專務(wù)閑雅,不理奇杰,不咨高深,漠漠數(shù)十年。二皇甫差強人意,然詩不多。至端而翩然遒上,如《山下泉》、《過宋州》,奇逸高空,一時絕調(diào),七言尤妙。庶幾司空曙得相與頡頏,顧至于七言,則又遠不逮是矣。《大歷詩略》
李司馬正己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音、司空文明上。《唐詩箋注》
李端寫景極清幽,而意味卻少。
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京兆藍田人。肅宗乾元元年進士。代宗初,歷監(jiān)察御史。大歷六年,任高陵令。入朝為度支員外郎、比部郎中。十二年,以議楊綰謚忤旨,貶廣州員外司馬。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五
端。肅宗朝比部郎中。太常謚楊綰曰文貞。端持異議。帝惡其言丑險不實。貶巴州員外司馬。
人物簡介
【生卒】:732—792 【介紹】: 唐趙郡人,字公表。累歷臺省官,出為興元少尹,入為少府監(jiān),復出為泉、饒二州刺史,有能名。
人物簡介
【生卒】:?—804 【介紹】: 唐德宗時優(yōu)人。德宗貞元二十年,關(guān)中大歉,京兆尹李實方務(wù)聚斂進奉,百姓不堪其酷。輔端作戲語數(shù)十篇,訴秦民艱苦之狀。李實誣其誹謗國政,帝決殺之。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4 德宗貞元中優(yōu)人。二十年(804)京兆尹李實聚斂關(guān)輔百姓,輔端因作諷刺詩數(shù)十首,為實奏聞,德宗令決殺。當時言者稱其詩“詼諧以托諷諫”。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李實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成輔端詩1首。
人物簡介
【生卒】:770—836 【介紹】: 唐僧。天水人,俗姓趙。十歲出家,受戒于西明寺照律師,通《涅槃經(jīng)》于福林寺崟法師。德宗時被征,常出入禁中,與儒道論議。順宗親之若兄弟,恩禮特隆。憲宗時掌內(nèi)殿法儀,錄左街僧事。卒謚大達。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族趙氏。居天水。世為秦著姓。母張夢。梵僧謂曰當生貴子。即出舍利囊中。使吞之。及娩。見所夢僧。白晝?nèi)胧?。摩其頂曰。教法必賴以大興。言訖訖失所在。甫高顙深目。大頤方口。身六尺五寸。音吐如鐘。始十歲。以沙彌。事崇福寺道悟禪師。十七歲。受具戒為比丘。隸安國寺。學毗尼于崇福寺升律師。傳唯識論于安國寺素法師。究涅槃經(jīng)于福林寺崟法師。既而甫夢。梵僧以琉璃器。滿盛舍利。使吞之曰。三藏大教。盡納汝腹矣。自是妙智宏辨。囊括川注。而謁文殊于清涼。闡華嚴于太原。其聲聞之美。達于帝聰。德宗朝。出入宮禁。抗論儒道。詔賜紫方袍。歲時錫子異等夷。順宗在春坊。相與臥起。視若兄弟。恩禮特隆厚。憲宗御極。數(shù)幸其寺。常承顧問。待之不啻賓友。而甫儀范超邁。辭辯華贍。雖造次應(yīng)對。未嘗不推致佛乘。而揚搉玄理。由是天子益重其為人焉。乃迎真骨以祈靈。開秘殿以請福。錄左街僧事。凡十年。其闡揚涅槃唯識。課持瑜伽悉地。轉(zhuǎn)上所施。以崇飾塔廟。務(wù)極雕繪。而丈室單床。惟日誦金剛經(jīng)。默觀凈二而已。王公輿臺。壹以誠接。然豪門貴族。莫不瞻向。議者以為其有常不輕行。開成元年六月一日卒。其年七月六日。茶毗于長樂之南原。獲舍利圓瑩。謚大達。塔號玄秘。壽六十七。臘四十三。弟子僧尼千馀輩。會昌中。相國斐公休頌德樹碑原上。宋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端甫。俗姓趙氏。天水人也。世為秦著姓焉。初母張夫人夢梵僧謂曰。當生貴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誕所夢僧白晝?nèi)肫涫夷ζ漤斣?。必當大興法教。言訖而滅。既成人高顙深目大頤方口。長六尺五寸。其音如鐘。夫?qū)⒂扇鐏碇刑徼徤`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歟。始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禪師為沙彌。十七正度為比丘。隸安國寺。受具于西明寺照律師。學毗尼于崇福寺升律師。傳唯識于安國寺素法師。通涅槃經(jīng)于福林寺崟法師。甫又夢。梵僧以舍利滿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盡貯汝腹矣。自是經(jīng)律論無敵于當時。囊括川注逢源會委。滔滔然莫能濟其畔岸矣。夫?qū)⒂ブ觇挥谇樘镉旮事队诜ǚN者。固必有勇智宏辯歟。無何謁文殊于清涼。眾圣皆現(xiàn)。演大經(jīng)于太原。傾都畢會。德宗皇帝聞其名徵之。一見大悅。常出入禁中與儒道議論。賜紫方袍。歲時錫施異于他等。復詔侍皇太子于東朝。順宗皇帝深仰其風。親之若昆弟。相與臥起恩禮特隆。憲宗皇帝數(shù)幸其寺待之若賓友。常承顧問注納偏厚。而甫符彩超邁辭理響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雖造次應(yīng)對。未嘗不以闡揚為務(wù)。繇是天子益知佛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議事。當是時朝廷方削平區(qū)夏??`吳斡蜀潴蔡蕩鄆。而天子端拱無事。詔甫率緇屬迎真骨于靈山。開法場于秘殿。為人請福親奉香燈。既而刑不殘兵不黷。赤子無愁聲蒼海無驚波。蓋參用真宗以毗大政之明效也。夫?qū)⒂@大不思議之道輔大有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歟。掌內(nèi)殿法儀錄左街僧事。以標表凈眾者凡一十年。講涅槃唯識經(jīng)論。處當仁傳授宗主。以開誘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運三密于瑜伽。契無生于悉地。日持諸部十馀萬遍。指凈土為息肩之地。嚴金經(jīng)為報法之恩。前后供施數(shù)十百萬。悉以崇飾殿宇窮極雕繪。而方丈單床靜慮自得。貴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俠工賈莫不瞻向。薦金寶以致誠。仰端嚴而禮足。日有千數(shù)不可殫書。而甫即眾生以觀佛。離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無丘陵。王公輿臺皆以誠接。議者以為成就常不輕行者。唯甫而已矣。夫?qū)⒂{橫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歟。以開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脅而滅。當暑而尊容若生。終夕而異香猶郁。其年七月六日遷于長樂之南原。遺命荼毗得舍利三百馀粒。方熾而神光月皎。既燼而靈骨珠圓。賜謚曰大達。塔曰玄秘。俗壽六十七。僧臘可數(shù)。門弟子僧尼約千馀輩。或講論玄言?;蚣o綱大寺。修禪秉律。分作人師五十。其徒皆為達者。會昌中相國裴公休。為碑頌德焉。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俗姓趙。天水人。母張夫人夢梵僧謂曰。當生貴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誕。所夢僧。白晝?nèi)肫涫?。摩其頂曰。必當大興法教。言訖而滅。既成人。高顙深目。大頤方口。長六尺五寸。其音如鐘。始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禪師為沙彌。十七受具于西明寺照律師。學毗尼于崇福寺升律師。傳唯識于安國寺素法師。通涅槃經(jīng)于福林寺崟法師。甫又夢梵僧。以舍利滿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盡貯汝腹矣。自是經(jīng)律論。無敵于當時。無何謁文殊于清涼。眾圣皆現(xiàn)。演大經(jīng)于太原。傾都畢會。德宗皇帝。聞其名徵之。一見大悅。常出入禁中。與儒道議。論賜紫方袍。復詔侍皇太子于東朝。順宗皇帝。深仰其風。親之若昆弟。相與臥起。恩禮特隆。憲宗皇帝。數(shù)幸其寺。待之若賓友。常承顧問。雖造次應(yīng)對。未嘗不以闡揚為務(wù)。繇是天子益知佛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議事。以開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脅而滅。茶毗。得舍利三百馀粒。賜謚曰大達。塔曰玄秘。
人物簡介
德宗、憲宗時人。憲宗元和元年(806)春,在越州作詩送日僧空海歸國?!逗敕ù髱熑返谄呔硎铡逗敕ù髱熣齻鳌分写嫫湓?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洺州廣平人。劉伯芻子。憲宗元和十一年進士。穆宗長慶三年官太常博士,以駁韋綬謚議知名。文宗大和中,官至左司、吏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生卒】:?—約853 【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字端士。文宗大和初進士。累辟使府,后官至吏、戶二部員外郎。宣宗大中四年,擢禮部侍郎,五年,知貢舉,號為得士。其年冬,遷義成軍節(jié)度使。移鎮(zhèn)武昌,卒于鎮(zhèn)。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愨字端士。太和初進士。大中朝拜禮部侍郎。出領(lǐng)方鎮(zhèn)卒。
人物簡介
張姓。隸業(yè)明州之德潤寺。平生專以持誦法華經(jīng)為恒業(yè)。咸通二年。趺坐以逝。頃之而蓮華青色出其口者七莖。近遠爭睹。以為希有。葬之東山。屢發(fā)光影。及二十馀年。眾復啟其封而視之。顏貌如生。于是迎歸其寺。加漆布。而奉安于真身院。寺即吳太子太傅都卿侯闞澤讀書堂也。額德潤。即澤字云。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讀誦篇第八之二
釋遂端。姓張。不知何從而來。德潤寺求師。其為人也質(zhì)直清粹不妄交游。師授法華經(jīng)。誦猶宿構(gòu)。人皆駭嘆。至乎老齒勤而無懈。十二時間恒諷不輟。咸通二年忽結(jié)跏趺坐而化。須臾口中出青色蓮華七莖。遠近奔走皆至觀禮。邑人同心造龕窆于東山之下。二十馀年墳塋屢屢光發(fā)。后開視之形質(zhì)如生。眾迎還寺漆纻飾之。今號真身院存焉。伊寺者吳太子太傅都鄉(xiāng)侯闞澤書堂。后舍為伽藍。其題額取澤字也(今普濟寺是也)。 系曰。端終口出優(yōu)曇缽華是乎。聞諸輪王出世海中道上方生是華。今像末豈有是邪。通曰。為感其人而應(yīng)則不可以時拘也。譬猶麟非中國之物。感明王而至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