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許筠(1569年—1618年),為朝鮮王朝中期的文臣和政治人、詩人、小說家。出生江原道江陵,本貫陽川許氏。字端甫,號蛟山、惺所,又號白月居士。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篈弟,舉進士第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1 【介紹】: 明安慶桐城人,字康侯。萬歷二十六年進士。累官國子監(jiān)祭酒,天啟時官禮部右侍郎,以魏廣微言其與左光斗友善,奪職。崇禎元年起為吏部侍郎,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帝欲族袁崇煥,如寵疏救,得免者三百余口。累官至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四年乞休歸。
維基
何如寵(1571年—1641年),字康侯,號芝岳,直隸桐城縣(今安徽省樅陽縣)人,進士出身。何如寵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登戊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累遷國子監(jiān)祭酒。天啟初年(1621年)升任禮部右侍郎,協(xié)理詹事府。天啟五年(1625年)廷推左侍郎。因與左光斗同鄉(xiāng),被魏忠賢讒言奪職。崇禎元年(1628年)起用為吏部右侍郎,尚未上任即升禮部尚書。同年十二月,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累加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后乞休歸里。崇禎十四年(1641年)卒。福王時,追贈太保,謚文端。

人物簡介

維基
劉四端(16世紀—17世紀),曾用名牛鳴殿,字心統(tǒng),河南汝寧府光州息縣人。劉四端是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進士,擔任趙城知縣,期間愛護人民、教育十子,并裁減當?shù)伢A站冗費,節(jié)省千兩;兩年后調(diào)任臨汾,得趙城人民建生祠祭祀。之后他升任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上疏減免遼東稅收舒緩民力,不久改任山西巡按御史,轉(zhuǎn)為陜西副使、山西右參政、山東參議和陜西右參政,執(zhí)政都能平和得人心,堅守法規(guī)不偏不倚。致仕后,他在息縣清水港捐款建造石橋,又布施鄉(xiāng)里、撫恤孤寡,惠及社群。

人物簡介

維基
胡士相,字端甫,號星海,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萬歷十九年辛卯科舉人,三十二年甲辰成進士,初知江陰縣,調(diào)授弋陽縣知縣,弋陽故多盜,士相嚴保甲法,盜風頓息。升刑部主事、刑部山東司郎中。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薊州人張差持棍闖宮,由此產(chǎn)生梃擊案,刑部十司會審張差一案,胡士相為主審官之一。改工部郎中。天啟六年五月,升江西右參政,分守湖西道。奸民請開礦部,檄至,覆寢其事,眾議建魏忠賢祠,士相持不可,請蠲袁州積逋,建義倉,積粟備水旱。修城堞,興學校,奉優(yōu)旨,賜金增秩。崇禎元年二月,升為廣西按察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青門,一作字上宇,號青門。吳中行侄。萬歷三十二年進士,授編修。崇禎六年進建極殿大學士。七年改中極殿。時帝懲諸臣積玩,政尚嚴核,宗達調(diào)劑寬嚴間,裨益殊多。卒謚文端。
維基
吳宗達(1572年—1636年),字上于,號青門,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洗馬橋(今武進市)人,祖籍宜興縣北渠里(今閘口鎮(zhèn))。探花。出身官宦世家。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戌科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崇禎三年(1630年)升禮部尚書,六月兼東閣大學士。崇禎八年(1635年)五月歸里。謚文端。著有《渙亭存稿》。

人物簡介

簡介
河南省南陽府南陽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唐順王朱宙栐之子。隆慶五年,襲封唐王。崇禎五年去世,謚號唐端王。孫子朱聿鍵繼承為唐王。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四一
歐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為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為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志乘,頗饜士論。晚年遨游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志》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范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為底本。
陳經(jīng)正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經(jīng)正(1574年6月23日—?),字敷奎,號端瀛,福建泉州府晉江縣軍籍。陳經(jīng)正以《詩經(jīng)》中萬歷十九年(1591年)福建鄉(xiāng)試舉人第四十八名,曾擔任藍山縣縣學教諭,二十九年(1601年)會試中式第一百六十二名,成第三甲第八十九名進士,初授開化縣知縣,調(diào)繁烏程,擢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
彭端吾(?—?),字元莊,號嵩螺,河南歸德府夏邑縣人。萬歷二十九年辛丑科進士,授中書舍人,考選山西道御史,三十七年巡按南直隸兩淮鹽政,又巡按漕運,四十年巡按四川。萬歷四十四年四月,升山西道御史彭端吾為陜西參政。天啟三年三月,升行人司右司副彭端吾為光祿寺寺丞。五月,光祿寺寺丞彭端吾為本寺少卿。十月,光祿寺少卿彭端吾為太常寺少卿。五年(1625年)四月,通政使司右通政彭端吾自陳乞休,命著致仕。
李養(yǎng)志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養(yǎng)志(1575年—?),字端向,號聶許,直隸永年(今河北)人,明朝官員,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大理寺丞。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授章丘縣知縣,升監(jiān)察御史,巡按陜西,治理貪吏,官至大理寺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6 【介紹】: 或作恩格得里。后金(清)蒙古族人,博爾濟吉特氏,隸滿洲正黃旗。初為蒙古巴岳特部臺吉,明季歸附努爾哈赤,授三等子?;侍珮O時仍受信賴。順治間追謚端順。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履端,字旋吉,號元思,直隸華亭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年(1612年)與兄拱端、弟軌端三人同時考中舉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進士,授晉江縣知縣。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分校鄉(xiāng)闈,識拔黃道周,有知人之譽。知束鹿縣,整治惡徒,為避滹沱河水患,改建新城。秩滿,授兵部主事。尚書王永光因災異陳言,魏忠賢疑心是履端之謀,奪其職。崇禎改元,召復故官,病卒。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儲懋端(1582-1677)字孔規(guī),號象巖。性好書,尤喜三唐詩。自制詞曲工麗,音律得絕傳。其詞見《聽秋聲館詞話》。

人物簡介

維基
姚祚端(1583年—?),字正初,號世所,浙江烏程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四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刑部觀政,次年任江都縣知縣,四十一年行取,四十二年考選,授四川道試監(jiān)察御史,四十七年實授,巡按陜西,天啟四年(1624年)升四川按察司副使,本年養(yǎng)病。五年起復福建道御史,京畿道刷卷,七年升太仆寺少卿,丁憂歸。崇禎初以考察降調(diào),崇禎四年降河南布政司照磨,官至南京太仆丞,晉升尚寶司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84—1626 【介紹】: 明浙江馀姚人,字真長,號白安。黃宗羲父。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授寧國推官。天啟初擢御史,力陳時政十失,忤魏忠賢,被奪俸一年。既而楊漣劾忠賢,被旨切責,尊素憤而抗疏。后又上疏論萬燝廷杖及河南進玉璽諸事,益忤忠賢意,被削籍歸。不久被逮入都下詔獄,臨行囑宗羲,謂學者不可不知史,當讀《獻征錄》。在獄中受酷刑死。南明弘光時追謚忠端。有《忠端公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真長,馀姚人。萬歷丙辰進士。除寧國推官,擢山東道御史。天啟末,卒于詔獄。贈太仆寺卿,追謚忠端。有集。
維基
黃尊素(1584年—1626年),字真長,號白安,明末官員,浙江馀姚縣(今余姚市)人。黃尊素官至御史,屬東林黨人,天啟年間因反對魏忠賢而死于詔獄,是“東林七賢”之一。黃尊素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中三甲進士,除寧國府推官,為官謇諤敢言,尤有深識遠慮。天啟二年(1622年)升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參劾魏忠賢閹黨不遺余力,上《士氣已竭》疏,天啟六年(1626年),受魏忠賢所害,入詔獄,被拷打致死,據(jù)說死狀凄烈,頭破血流。與黃尊素同時死難的還有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