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唐悊,字端仲。張邦基之表舅。事見《墨莊漫錄》卷一、八。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山東人,字子正。王瓘子。好讀書,長于寫真及山水、花竹等。寫真宗貌無及之者,敕入圖畫院,不受,特授奉職,轉(zhuǎn)右班殿直。
王友端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工畫獵犬,世不多見。兼善花鳥。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徐端甫,義烏(今屬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三十七名。事見《月泉吟社詩》。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姚正子,字夢午,初名端禮,以字行,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七歲學(xué)《小戴禮》,能言其要領(lǐng)。年四十六(《嘉靖府志》作三十六)始舉于鄉(xiāng),卒年四十九。事見清光緒《慈溪縣志》卷二五。
全宋文·卷八○八八
姚正子,慶元府慈溪(今浙江寧波西北)人。與黃震同時同鄉(xiāng)。見雍正《浙江通志》卷四三。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天臺人,一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相傳神宗熙寧中游蜀,遇異人傳授丹法。嘗著《悟真篇》,授河?xùn)|馬處厚。元豐中卒,年九十九。
全宋詩
張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誠,號紫陽真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少好學(xué),游歷四方。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應(yīng)陸詵辟為四川節(jié)度制置使安撫司參議。傳說曾遇異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秘。八年,著《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豐中留偈而逝。事見《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詳說·張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傳。 張伯端詩,以影印明正統(tǒng)刊《道藏》洞真部方法類《修真十書·悟真篇》五卷本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悟真篇注疏》(簡稱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紫陽真人悟真篇拾遺》(簡稱拾遺),編為三卷。
詞學(xué)圖錄
張伯端,字平叔。天臺人。生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中,卒于神宗元豐中,年九十九。有《紫陽真人詞》。
全宋文·卷三○四
張伯端(九八四——一○八二),字平叔,后改名用成(亦作誠),號紫陽山人,臺州(治今浙江臨海)人。精通天文、地理、醫(yī)卜、形法。累試不第。熙寧間游成都,遇劉海蟾,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修煉于漢陰山中,丹成返臺州,傳道授徒。治平間訪扶風(fēng)馬處厚于河?xùn)|,以所著《悟真篇》授之。元豐五年趺坐而化,年九十九,為道教南宗第一祖。所著除《悟真篇》五卷外,尚有《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nèi)鍊丹訣》三卷、《金丹四百字》、《紫陽真人詞》等。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歷代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三洞群仙錄》卷二,《棲真志》卷四,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五九。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密州諸城人,字正道。幼讀書,游學(xué)汴京。后習(xí)繪事?;兆诔┞毢擦謭D畫院,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街道、橋梁、城郭。今存其所作《清明上河圖》,描寫當(dāng)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時節(jié)社會各階層生活景象,真實生動。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端行,生平不詳,與尹穡(少稷)有唱和。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1—1017 【介紹】: 宋閬州閬中人,字唐夫。陳省華長子。太宗端拱二年進(jìn)士。累官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刻《集驗方》于石,植樹鑿井。為交州國信使,卻贈遺,免擾民。建言折變收市苧布,公私交濟(jì)。充度支判官。真宗咸平四年,拜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詔同三司使議省煩冗文帳二十一萬余道,減河北冗官七十五員。景德中知樞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多立條約,著《監(jiān)牧議》。大中祥符五年充樞密使。九年,以疾優(yōu)拜右仆射、知河陽。卒謚文忠。有《請盟錄》。
全宋詩
陳堯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閬州閬中(今屬四川)人。堯佐兄。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進(jìn)士(《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解褐光祿寺丞、直史館,遷秘書丞。再遷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真宗咸平四年(一○○一),自樞密直學(xué)士遷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本官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兼領(lǐng)群牧。九年,罷知河陽。天禧元年卒,年五十七。謚文忠?!?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四有傳。今錄詩九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陳堯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閬州閬中(今四川閬中)人。端拱二年進(jìn)士第一,授光祿寺丞、直史館,歷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度支判官,廣南東、西兩路安撫使。咸平四年除同知樞密院事。景德元年簽書樞密院事;三年,以戶部尚書與王欽若并知樞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預(yù)修國史。大中祥符五年,除同平章事,充樞密使。七年,罷。明年,再為樞相。九年罷,命判河陽。天禧初卒,年五十七。有《請盟錄》三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四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