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商代孤竹國君。墨胎氏,名初,字子朝。封于孤竹,故號孤竹君。伯夷、叔齊之父。
竹魯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瑯邪東莞人。為下邳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蜀陳留人,字元雄。吳壹族弟。以豪俠稱于時。入蜀,為領(lǐng)軍。劉禪時遷驃騎將軍,假節(jié),封綿竹侯。
竹承構(gòu)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玄宗開元末為宣州刺史,務(wù)輯奸宄,黜貪黷,境內(nèi)以清。繼班景倩為牧,不易其政,時號“班、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與李白、孔巢父、韓準(zhǔn)、裴政、張叔明居徂徠山,日沉飲,號竹溪六逸。
竹夢松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建康溧陽人。仕南唐李后主為東川別駕。工畫人物、士女、宮殿、臺閣,巧絕冠代。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翥,字子翔,號咸聱子,又號銅陵逸民、桐竹君。仁宗慶歷、皇祐間布衣,好植桐竹。有《桐譜》一卷。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九三○
陳翥,字子翔,號咸聱子,又號銅陵逸民,池州銅陵(今安徽銅陵)人,仁宗時布衣。閉戶著書,雖家人,非時不見,時稱「閉門先生」。好植桐竹,又號桐竹君。著有《桐譜》一卷(存)。見《桐譜》,《明一統(tǒng)志》卷一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傳,字竹溪(《淳熙三山志》卷三五),建安(今福建建甌)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jìn)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曾官屯田郎中(《蘇魏公集》卷三一《職方員外郎陳傳可屯田郎中制》)。今錄詩三首。
耶律撒剌竹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遼皇族。道宗清寧中,累官殿前都點(diǎn)檢,與耶律重元謀亂。時帝獵灤河,重元軍倉卒戰(zhàn)敗。撒剌竹在獵場,劫獵夫援之,戰(zhàn)死。
潘祖仁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三五二
潘祖仁(一○四六——一一三六),字亨父,自號竹隱老人,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好學(xué)能文,退隱不仕。善于教子,其子良佐、良貴等皆有名于時。紹興六年卒,年九十一,特贈朝奉大夫。見《敬鄉(xiāng)錄》卷二、《金華先民傳》卷一○、《紫微集》卷二○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安州安陸人,字明略,號竹林居士。廖正古弟。神宗元豐二年進(jìn)士。哲宗元祐六年,召試館職,除正字。直聲頗著,出知常州。紹圣間,貶信州玉山監(jiān)稅,入元祐黨籍。有《竹林集》,一云有《白云》、《云溪》二集。
全宋詩
廖正一,字明略,號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陸)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jìn)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為秘書省正字。六年,除秘閣校理(《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之一二)。紹圣二年(一○九五),知常州(《咸淳毗陵志》卷八)。入黨籍,貶監(jiān)玉山稅,卒。有《白云集》、《竹林集》,已佚?!?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一一六有傳。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
廖正一,字明略,號竹林居士,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元豐二年進(jìn)士,歷秘書省正字,出知常州。嘗居言路,因入元祐黨籍。有《白云》、《云溪》二集,已佚。見《東都事略》卷一一六,《宋詩紀(jì)事》卷二七,《元祐黨人傳》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6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幼槃,號竹友。謝逸弟。工詩文,兄弟齊名,同學(xué)于呂希哲,時稱二謝。嘗為漕司薦,報罷。以琴棋詩酒自娛,終身勵行,老死布衣。有《竹友集》。
全宋詩
謝薖(一○七四~一一一六),字幼槃,號竹友,臨川(今屬江西)人。曾舉進(jìn)士不第,家居不仕(清《江西通志》卷一五一)。詩文與從兄謝逸齊名,時稱二謝。其名亦列入?yún)伪局小督髟娚缱谂蓤D》?;兆谡土曜洌▍伪局小吨x幼槃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一)。著有《竹友集》十卷,其中詩七卷?!≈x薖詩,以《續(xù)古逸叢書》所收影宋本(藏江西省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小萬卷樓叢書》本(簡稱萬卷樓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九四五
謝薖(?——一一一四),字幼槃,號竹友,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逸弟,工詩文,時稱「二謝」,亦為江西詩派詩人之一。嘗為漕司首薦,省閱報罷。終身勵行,不為世俗所污。以琴棋詩酒自娛。政和四年卒。有文集十卷。其事跡略見《謝幼槃文集》序跋、《江西詩派宗社圖錄》、《宋史翼》卷二六。
吳哲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吳哲,號竹西,徽宗時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2—? 【介紹】: 宋宣州宣城人,字少隱,號竹坡居士。高宗紹興十二年進(jìn)士。歷官右司員外郎、知興國軍,為政尚簡靜。秩滿,奉祠歸,入居廬山以終。有《太倉梯米集》、《竹坡詩話》。
全宋詩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隱,號竹坡居士、靜觀老人、蠅館主人,宣城(今屬安徽)人。早年兩次赴禮部試,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應(yīng)詔上書(《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對第三釋褐(《宋史翼》卷二七)時年六十一(本集卷二《悶題》注“壬戌歲始得官,時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為尚書禮、兵部架閣(本集卷六一《尚書六部架閣》)。十七年為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兼權(quán)實錄院檢討(同上書《實錄院種木》)。二十一年,出知興國軍(同上書《妙香寮》)。秩滿定居九江,約卒于紹興末,年近八十。紫芝為詩推崇梅堯臣、蘇軾,強(qiáng)調(diào)當(dāng)先嚴(yán)格律然后及句法,為蘇黃門庭后勁。但因集中多有諂諛秦檜父子之詩,被四庫館臣斥為“老而無恥,貽玷汗青”。有集七十卷,取黃庭堅“文章直是太倉一稊米耳”語,命為《太倉稊米集》,又有《竹坡詩話》一卷傳世。事見本集卷首宋陳天麟序。 周紫芝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太倉稊米集》文字最為整飭,故用為底本。參校清葉德輝跋明抄本(簡稱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圖書館)、清金氏文珍樓抄本(簡稱金本,藏上海圖書館)、清徐時棟跋抄本(簡稱徐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及《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等。詩集外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三五一二
周紫芝(一○八二——一一五五),字少隱,一作少蘊(yùn),自號竹坡居士、靜寄老翁,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家貧苦學(xué),紹興十二年第進(jìn)士,時年已六十一。十五年以迪功郎為掌禮兵二部架閣官。十七年以承議郎為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樞密院編修官,旋進(jìn)右宣教郎兼實錄院編修官。二十一年知興國軍。秩滿乞祠,居九江廬山以終。善詩詞,著有《詩讞》一卷(存)、《太倉稊米集》七十卷(存)、《竹坡老人詩話》三卷(存)、《竹坡詞》三卷(存)、《古今諸家樂府》三十卷、《毛詩解義》等。見《百拙翁墓志銘》(《太倉稊米集》卷七○),《宋史翼》卷二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姓氏》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2—1182 【介紹】: 宋僧。華亭(今屬上海)人,俗姓戚,字宜翁,號解空,別號竹庵。得法于本溪卿法師。高宗建炎初,主壽圣寺。紹興間,移主當(dāng)湖德藏寺,旋去。孝宗乾道七年,主北禪寺。后復(fù)歸當(dāng)湖。有《圓覺手鑒》、《竹庵集》、《山家義苑》。
全宋詩
釋可觀(一○八三~一一八二),字宜翁,號竹庵,俗姓戚,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得法于車溪卿法師。高宗建炎初,主嘉禾壽圣寺。紹興間,遷當(dāng)湖德藏寺。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主吳之北禪寺,時年八十九(生年據(jù)此推算)。淳熙九年卒(《釋疑年錄》據(jù)《釋門正統(tǒng)》七,亦卒于本年,然卒年九十一,則生年為一○九二,與前說異)。有《竹庵集》,已佚?!?a target='_blank'>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槜李詩系·卷三十
可觀,字宜翁,號竹庵,自稱法界庵主。云間戚氏子。十三祝發(fā),宗天臺教,歷錢塘南屏車溪等山。建炎初,住持海鹽當(dāng)湖鎮(zhèn)之德藏寺。退居竹庵。后復(fù)住延慶祖剎。入門適九日,因指座作詩。尋歸當(dāng)湖,鑿山月池,搆松風(fēng)臺。淳熙九年,年九十九,端坐而化。有《山家義苑》、《菊坡》等集。塔在德藏西北隅,為筑城所毀。邑令謝良弼夢一紫衣老僧曰:“我竹庵和尚也,以塔累公?!钡┤眨驗榭樦瘟⑹碇?。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可觀(一○八四——一一八二),字宜翁,號竹庵,俗姓戚,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年十六受戒,受法于車溪擇卿法師。建炎初主嘉禾壽圣寺,遷當(dāng)湖德藏寺,撰《楞嚴(yán)經(jīng)補(bǔ)注》。乾道中主姑蘇北禪寺,徙延慶寺,仍歸當(dāng)湖。淳熙九年二月卒,年九十九(《釋氏疑年錄》卷八據(jù)《釋門正統(tǒng)》云年九十一)。著有《園覺手鑒》、《竹庵草錄》一卷(存)、《山家義苑》二卷(存)。見《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三,《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三,《姑蘇志》卷五八,《吳中人物志》卷一二,《宋詩紀(jì)事》卷九三。
補(bǔ)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觀。字宜翁。華亭戚氏子。年十六具戒。聞車溪聲振江浙。負(fù)笈從之。一日聞舉唱云。般若寂寥。忽有悟入。如服一杯降氣湯。師聞而心服。玉慧覺有橫山。命師偕行。讀指要。至若不謂實鐵床非苦變易非遷。嘆曰。語言文字。皆糠秕耳。建炎初。主嘉禾壽圣。遷當(dāng)湖德藏。居閱世堂。為楞嚴(yán)補(bǔ)注。霅以祥苻延閱二載。以疾返當(dāng)湖南林。一室蕭然。人不堪之。乃曰。松風(fēng)山月。此我無盡衣缽也。乾道七年。丞相魏??。出鎮(zhèn)姑蘇。請主北禪。入門適當(dāng)九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已冷。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擊節(jié)不已。次以皇子魏王命主延慶。時已八十九歲。行李寂寥。人所嘆服。不二載仍歸當(dāng)湖。自題其像曰。維摩詰不壞于身。而隨一相老竹庵。壞與不壞。初無欠長。到處江山風(fēng)月。不是這個伎倆。淳熙九年二月。無疾而逝。師五住當(dāng)湖。皆退隱于竹庵。因以自號。大慧杲嘗過之。對語終日。嘆之曰。教海老龍也。師見齋房安像。即誡之曰。汝起居無禮。說無益語。少時焚香之敬。不補(bǔ)終日媟嫚之罪。其謹(jǐn)慎微細(xì)如此。觀塔。在德藏西北隅。為筑城所夷。知縣謝良弼。夢一紫衣老僧。謂曰。我竹庵也。以塔累公。謝尋訪。果得塔。因為繕治。復(fù)立石表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可觀,字宜翁,年十六依南屏出家,復(fù)從車溪卿有省。宋建炎初,主嘉禾圣壽,選當(dāng)湖德藏,補(bǔ)注《楞嚴(yán)》,一室翛然,人或不能堪,觀顧而樂之,且曰:“松風(fēng)山月,此我無盡衣缽也?!鼻榔吣?,丞相魏杞請主吳之北禪,入門適當(dāng)九日,指坐云:“胸中一寸灰已冷,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魏公聞之,擊節(jié)稱賞。嘗五住當(dāng)湖,皆退隱于竹庵,因號“竹庵”云。大慧嘗訪之,對語終日,退而嘆曰:“教海老龍也?!庇小吨疋旨?、《山家義苑》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