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高級漢語詞典》:會簽  拼音:huì qiān
在存檔或發(fā)出的文件上共同簽署
《國語辭典》:火簽(火籤)  拼音:huǒ qiān
舊時官署用來緝捕或傳訊人犯,令其火速到案的用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爺立即拈了一枝火簽,差原差立拿鳳鳴岐,當堂回話?!?/div>
《漢語大詞典》:柜簽(櫃籤)
指柜子的編號牌。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遴收役》:“每柜一人掌之,宜于各房科,擇老成諳練者若干名四季輪充,以掣名籤而定人,以掣柜籤而定所守。”
分類:柜子編號
《漢語大詞典》:紅頭簽(紅頭簽)
古時御廚中的一種食品。 宋 陸游 《南唐書·雜藝方士節(jié)義列傳》:“﹝御廚﹞食味,有鷺鷥餅、天喜餅、駞蹄餤、春分餤、蜜云餅、鐺糟炙、瓏璁餤、紅頭簽、五色餛飩、子母饅頭?!?/div>
《漢語大詞典》:漢票簽處(漢票簽處)
清 官署名。負責校閱漢文,擬寫票簽,記錄諭旨等事。《清會典·內(nèi)閣·漢票簽處》:“侍讀: 漢 二人,委署侍讀,掌校閲漢文本章,擬寫票籤之式?!?/div>
《高級漢語詞典》:便簽  拼音:biàn qiān
便條
《漢語大詞典》:插簽兒的(插簽兒的)
布置在對方內(nèi)部刺探情報或進行其他活動的人。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八:“這 李青山 是胡子的插簽兒的?!?/div>
《國語辭典》:草簽(草簽)  拼音:cǎo qiān
由舉行談判的雙方代表在條約的草案上簽署自己的姓名,表示雙方的代表對條約的草案本文已經(jīng)取得一致的看法。
《漢語大詞典》:代簽
由另一個人代替某人簽字。例如:由他來代簽這個合同。
《漢語大詞典》:簽補(籤補)
簽發(fā)補充。《元典章·圣政一·恤站赤》:“仰中書省通政院先將消乏逃亡人戶合併籤補,管站目頭因而典買本管站戶親屬,并聽完聚,價不追還。”
《漢語大詞典》:簽差(簽差)
簽發(fā)派遣。三朝北盟會編卷二四四引 宋 張棣 《金虜圖經(jīng)·用師》:“虜人用兵專尚騎,間有步者,乃簽差 漢 兒,悉非真虜人?!?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差拘》:“愚以為平?;閼?,發(fā)房簽差,照例均輪。”
《國語辭典》:簽訂(簽訂)  拼音:qiān dìng
訂立合約、協(xié)議,并簽名以示同意。如:「簽訂條約」、「房屋交易務(wù)必簽訂買賣合約,來保障雙方的權(quán)益。」《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廣九為英人請辦五路之一,二十五年簽訂草約,懸而未定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簽揭(簽揭)
貼簽寫出要點。 宋 制,為便于皇帝省閱吏臣奏札,以黃紙摘抄事由貼附進呈。宋史·張商英傳:“今天清日明,誅賞未正,愿下禁省檢索前后章牘,付臣看詳,簽揭以上,陛下與大臣斟酌而可否焉?!眳⒁姟?貼黃 ”。
《漢語大詞典》:貼黃(貼黃)
(1). 唐 代詔敕用黃紙,凡有更改,仍用黃紙貼在上面,叫做“貼黃”。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 唐 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紙貼之,謂之貼黃。蓋敕書用黃紙,則貼者亦黃紙也?!?br />(2). 宋 代奏札意有未盡,摘要另書于后,叫做“貼黃”。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今奏狀札子皆白紙,有意所未盡,揭其要處,以黃紙別書於后,乃謂之貼黃?!?宋 陸游 《代二府與夏國主書》:“貼黃:前件事宜,臣等雖已面陳,緣利害至大,陛下反覆省覽,故敢輒具此奏?!?br />(3). 明 清 時摘取奏疏中要點,黏附在奏疏后面,叫做“貼黃”。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貼黃:“﹝ 崇禎 ﹞命內(nèi)閣為貼黃之式,即令本官自撮疏中大要,不過百字,黏附牘尾,以便省覽?!?/div>
《漢語大詞典》:簽訣(籤訣)
猶簽詩。 明 沈自徵 《霸亭秋》:“[凈扮道士上]如今是小道改塑一箇泥神,被我造些籤訣,哄人來祈求,那些見鬼的一箇箇道有甚應(yīng)驗?!?清 褚人穫 《堅瓠秘集·簽訣》:“今人輒呼丑詩為籤訣。不知古人多有以詩占者?!眳⒁姟?籤詩 ”。
《國語辭典》:簽詩(籤詩)  拼音:qiān shī
神廟里筒中放竹簽,上面書寫號數(shù),另外用紙條寫詩語及號數(shù),卜者抽簽,依號碼尋查詩語以決算吉兇,這種詩稱為「簽詩」。也稱為「簽語」。
《漢語大詞典》:簽批
簽字批準。例如:簽批法案使其成為法律。
分類:簽字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