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4—1536 【介紹】: 明湖廣郴州人,字子元,以所居有燕泉,稱燕泉先生。李東陽弟子,學問廣博。弘治六年進士,授兵部主事,累遷員外郎、郎中。正德初,出為河南參政。歷太仆卿,尋以右副都御史巡撫云南。嘉靖初為吏部侍郎。大禮議起,大臣相繼去位,孟春上疏力爭,復號召群臣伏闕號泣。奪俸調(diào)南京工部,引疾歸,屏居著述。有《何文簡疏議》、《馀冬序錄》、《何燕泉詩》、《家語注》。
滄海遺珠
何孟春(1474-1536)字子元,湖廣郴州人,李東陽弟子,學問廣博。弘治六年(1493)進士,歷官至云南巡撫,禮部侍郎。謚文簡,著有《何文簡疏議》《何燕泉詩集》《馀冬詩話》《孔子家語注》等。。
明詩紀事·丁簽·卷六
孟春字子元,郴州人。弘治癸丑進士,授兵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出為河南參政。擢太仆少卿,造本寺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云南。遷南兵部侍郎,召拜吏部侍郎,以議大禮,出為南工部侍郎,尋削籍。隆慶初,贈禮部尚書,謚文簡。有《燕泉集》十八卷。 (《馀冬敘錄》:丁丑八月之夕,夢侍涯翁坐。翁拂箋欲書,趣春檢詩稿,仿佛記其一首二句云:「金花燦爛錦云香,上界飛書到幾行?!挂蛐膭樱幌驹倌?,而自續(xù)云:「風雨忽驚吹面冷,不教清夢看成章?!褂谑撬煨?,可異也。 田按:子元及西涯之門,觀所著《馀冬敘錄》,于西涯詩話緒論,娓娓不倦,并夢中亦續(xù)西涯詩稿,可謂服膺不忘矣。惟才力稍弱,句調(diào)平易,而學殖既深,亦自遠于俗調(diào)。今所傳《燕泉集》十卷,乃其六世孫惟文搜逸輯錄。觀《馀冬敘錄》所列之詩集不一見,知非當日完帙也。)
維基
何孟春(1474年—1536年),字子元,號燕泉,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人。明朝政治家,官至吏部左侍郎。大禮議事件人物。弘治、正德年間其祖父何俊,曾任云南按察司僉事。父親何說,任刑部郎中。何孟春少年時,曾游學于李東陽門下,學問淵博。弘治六年(1493年),登癸丑科進士,授兵部主事。言官龐泮下獄時,何孟春上疏論救。明孝宗下詔修建萬壽山毓秀亭、乾清宮西室,役使軍士九千人,合計費用一百多萬兩。何孟春上疏直言極力進諫。清寧宮火災,何孟春亦上萬言書,此后晉升員外郎、郎中,出京管理陜西馬政,其治理清楚,歸還后,呈上治理弊端方略并彈劾巡撫大臣不稱職。正德初年,出京擔任河南參政,廉潔奉公,升為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卿。武宗駕臨宣府,何孟春馳馬疏諫,此后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撫云南,隨后討伐平定十八寨蠻阿勿、阿寺等叛亂,奏請設立永昌府,增設五個長官司、五個守衛(wèi)司。此后論功,蔭一子,何孟春堅持推辭不接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5—1545 【介紹】: 明湖廣石首人,字崇象,號陽峰。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累進左諭德,出典南京鄉(xiāng)試。官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卒于官。生平與物無競,天下稱為長者。有《陽峰家藏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崇象,石首人。正德辛未進士,改庶吉士累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贈少保
維基
張璧(1474年—1545年),字崇象,號陽峰,湖廣荊州府石首縣(今湖北石首市高陵鎮(zhèn))人。正德辛未進士,嘉靖間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弘治八年(1495年)湖廣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會試第一百八名,二甲第六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嘉靖元年(1522年)任經(jīng)筵講官。二年七月升侍講,升左諭德,六年十月升侍讀學士,七年十二月以父喪守制回籍。服闋,十二年五月復除原職,經(jīng)筵日講如故。十四年二月與侍講學士蔡昂主考禮部會試,五月升太常寺卿,仍兼舊職掌院事,十五年九月升禮部右侍郎兼學士,佐理部事。十六年二月升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經(jīng)筵日講如故。十八年二月選置東宮官僚,兼詹事府少詹事。嘉靖十九年(1540年)六月,遷南京禮部尚書,二十二年六月改任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赴任北京,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九月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nèi)閣。此時正當大學士夏言、嚴嵩相持之際。二十四年(1545年)七月加太子太保,八月張璧卒于官,在任不足一年。朝廷賜祭葬,謚文簡。
簡沛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簡沛(?—?年),江西瑞州府上高縣人,民籍。兵部郎中簡芳之子。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正德九年(1514年)聯(lián)捷甲戌科二甲第十八名進士,嘉靖元年(1522年)官至廣州府知府,升兩浙運使,后以貪贓被革職。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騰芳,新喻人。正德甲戌進士,累官南兵部右侍郎有蓉溪集
維基
簡霄(15世紀—16世紀),字騰芳,號蓉溪、蓉泉,江西臨江府新喻縣排江鄉(xiāng)人。簡霄是弘治十七年(1504年)江西鄉(xiāng)試舉人,正德九年(1514年)成進士,獲授石首知縣,十一年調(diào)任黃岡縣。十四年十一月,授山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嘉靖六年六月升任大理寺右寺丞,平反案件有聲。九年丁父憂歸,十二年九月服闋起補左寺丞。十二年十二月,他獲擢官僉都御史巡撫河南,十五年十一月,進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巡江,十八年六月與魏國公徐鵬舉發(fā)生爭端,被革職閑住。后升為南京兵部右侍郎,奉命護送慈孝獻皇后入葬顯陵,很快請求辭官回鄉(xiāng),不久去世,有《歷官奏議》及《政要蓉泉漫稿》流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0—1550 【介紹】: 明廣東饒平人,字希道,號程齋。弘治十五年進士。授檢討。累遷右副都御史,督糧儲于南京。后被彈劾罷職家居。自言能煉長生丹藥。因陶仲文薦,并得嚴嵩之助,召為禮部右侍郎。尋進禮部尚書。但食祿不治事,供奉藥物而已,士大夫以之為恥。
全粵詩·卷一八五
盛端明(一四七六 — 一五五六),字希道,號程齋。饒平(今屬大埔)人。明孝宗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解元,十五年(一五〇二)進士。歷官至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年八十一,卒于家。贈太子太保銜,謚榮簡。穆宗隆慶初,被褫官奪謚。有《程齋匯稿》等。《明史》卷三〇七、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維基
盛端明(1470年—1550年),字希道,號程齋,廣東潮州府饒平縣人,軍籍。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解元。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會試121名進士,選庶吉士,正德六年(1511年)九月授翰林院檢討,十四年八月升浙江按察司僉事、提調(diào)學校,致仕家居。世宗即位,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年十一月升南京尚寶司卿,六年十月升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八年四月進講孟子時,詞氣迫促,被侍班給事中劉世揚等彈劾,調(diào)南京尚寶司卿。九年二月升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升南京太常寺卿,十二年二月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被彈劾罷官,家居十年。嘉靖間,世宗好長生之術,盛端明自稱通曉藥石,通過陶仲文進獻長生藥,權臣嚴嵩,召為禮部右侍郎,二十四年閏正月以病告歸。不久起拜工部帶俸尚書,二十五年八月改禮部尚書,二十七年八月加太子少保,皆與顧可學一并任命。二人皆不務政事,只是供奉藥物。盛端明本負才名,卻以獻藥加官進爵,士人以為恥。盛端明心有不安,二十八年正月以年老引疾去,二十九年七月卒于家,年八十一。朝廷賜祭葬,謚榮簡。隆慶初年,因黨陶仲文褫官奪謚?!?a target='_blank'>明史》入佞幸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9—1555 【介紹】: 明陜西朝邑人,字汝節(jié),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采富陽茶魚,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為民。嘉靖初,起復為山東參議。后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jié)儉。一生好學不倦,經(jīng)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shù)、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啟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范圖解》等。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六
邦奇字汝節(jié),朝邑人。正德戊辰進士,除吏部主事,歷員外,言事謫平陽通判,遷浙江僉事,以裁抑小官下詔獄,斥為民。起山東參議,改山西,乞休。起四川提學副使,人為春坊右庶子,謫南太仆丞。起山東副使,歷大理丞,進小卿,以右愈都御史巡撫寅府,入佐院事。造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改山西,引疾歸。起故官,督河道,遷刑部侍郎,改吏部,拜南右都御史,進兵部尚書,參贊機務,致仕歸,陜西地震死。贈太子少保,謚恭簡。有苑洛集》二十二卷。 (《四庫總目》:當正、嘉之際,北地、信陽方用其學提唱海內(nèi),邦奇不相附和,以著書馀事發(fā)為文章,不必沾沾求合于古人。而記問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呂、數(shù)術、兵法之為無不博覽精思,得其要領。 田按:正德中,汝節(jié)官浙江僉事,時中官采富陽茶魚貫民害,汝節(jié)作富陽搖哀之云:富陽江之魚,富陽山之茶,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吳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魚胡不生別縣,茶胡不生別都?富陽山,何日摧?富陽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魚始無。山難摧,江難枯,我民不可蘇?!剐」偻跆米嗳旯?jié)阻格上供,作歌怨謗。帝怒,逮至京,下詔獄,斥為民。)
維基
韓邦奇(1479年—1556年1月23日),字汝節(jié),號苑洛,陜西西安府同州朝邑縣民籍,洛南縣人,正德戊辰進士。嘉靖間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韓邦奇生于官宦家庭,其父韓紹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韓邦奇與弟韓邦靖同登戊辰科進士(會試第一百二十九名,廷試二甲五十七名),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升員外郎。正德九年(1514年)任浙江按察司僉事。任職期間,宦官王堂等至浙江,四處搜刮民財,強征富春江的魚產(chǎn)、富陽一帶的茶葉,邦奇作民歌《富春謠》一詩。王堂指控韓邦奇作歌怨謗。明武宗怒甚,下詔入獄,朝臣上書營救,最后被革職。嘉靖八年(1535年)為山西巡撫。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首輔周用任其總理全國河道,升調(diào)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不久,升南京兵部尚書。嘉靖二十九年(1549年)五次上書乞請解職獲準?!?a target='_blank'>關學編》稱他“文理兼?zhèn)?,象?shù)可與邵康節(jié),論道體乃獨取張橫渠”。嘉靖三十四年臘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發(fā)生嘉靖大地震,韓邦奇在地震時掉入火炕灶中,被活活燒死,與南京光祿寺卿馬理、郎中薛祖學、員外賀承光、主事王尚禮、進士白大用、御史楊九澤、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王維楨等同日遇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9—1542 【介紹】: 明陜西高陵人,字仲木,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正德三年進士第一,授修撰。因忤太監(jiān)劉瑾,引疾歸。瑾死后,以薦復官。嘉靖中因大禮議觸帝怒,下詔獄,謫解州判官,攝行州事,有政績。擢尚寶司卿,晉南京禮部侍郎,署吏部事。致仕歸。卒謚文簡。楠為薛敬之弟子,專守程、朱之說,以窮理實踐為主。官南都時,與湛若水、鄒守益共主講席。著作甚富,有《涇野子內(nèi)篇》、《涇野詩文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仲木,高陵人。正德戊辰賜進士第一,累官南禮部侍郎贈尚書謚文簡有涇野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十
楠字仲木,高陵人。正德戊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以議禮下韶獄,嫡解州判官。改南宗人府經(jīng)歷,就遷吏部郎中,歷尚賓卿、太常少卿,韶拜國子祭酒,攉南禮部侍郎。隆慶初贈禮部尚書,謚文簡。有《涇野集》三十六卷。 田按:涇野及第后,以忤劉瑾引疾去。厥后康封山以救李空同謁劉瑾牽連放斥,涇野輿封山滸西唱和,相得甚歡,能諒其心故也。講學輿陽明良知不合。時陽明倡學東南,當路者嫉之。癸未會試,主司發(fā)策有焚書禁學之議,涇野力辨而解救之,得不行。此皆盛德事,可以愧講學攻聲者。
維基
呂楠(1479年—1542年),字大棟,又字仲木,別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陜西高陵縣人,明代政治人物、學者。正德戊辰狀元,官至南京禮部右侍郎。父呂溥有隱德。呂楠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陜西鄉(xiāng)試第十。正德三年(1508年)成戊辰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據(jù)傳本科原取楊慎為第一,但楊因試卷為火所焚而落第(不過楊慎三年后再試,仍掄元)。曾任國子監(jiān)祭酒,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師事薛敬之,與湛若水、鄒守益主講三十馀年。呂楠因居涇水之陽(水北曰陽),別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9—1539 【介紹】: 明山東堂邑人,字伯潛,號玄庵。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翰林檢討,嘉靖時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晚年學宗王守仁,且融入佛道學說。卒謚文簡。有《讀易錄》、《尚書困學》、《前漢通紀》、《游藝集》、《玄庵晚稿》。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
孔暉字伯潛,堂邑人。弘治乙丑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以忤劉瑾改禮部主事。瑾誅,復故官,歷司業(yè)、侍講、庶子、侍講學士、尚寶司卿、南太仆少卿,進本寺卿。贈禮部侍郎,謚文簡。 (《國史唯疑》:詞林歲時會分韻唱酬,趙大洲《贈孫季泉》詩:「季子文章伯,王孫忠孝家。」又穆孔暉題南司業(yè)邸有「書聲山下月,詩思竹邊秋」之句,為崔子鐘嘆賞并膾炙人口,稱雅事。今寥寥絕響數(shù)十年,遂無談及,可歡也。)
維基
穆孔暉(1479年—1538年),字伯潛,號玄庵,山東堂邑縣人,明朝心學家、理學家,政治人物,弘治甲子解元,乙丑聯(lián)捷進士,官至太常寺卿。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一名(解元)。弘治十八年(150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檢討,為劉瑾所惡,調(diào)南京禮部主事。劉瑾敗,穆孔暉復官。歷升國子監(jiān)司業(yè)、翰林院侍講學士、太常寺卿。嘉靖十八年(1539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贈禮部右侍郎,謚文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0—1555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安卿,號東洲。屠湖子。正德六年進士。授御史。巡視居庸諸關。武宗遣使捕虎豹,僑力諫不可。累遷至左都御史。卒謚簡肅。有《東洲雜稿》、《南雍集》。(⊙》
甬上耆舊詩·卷八
字安卿,中進士,以才授御史,出巡居庸關。時承平日久,武備俱廢。公至,周覽關險,愾然曰:此國家之北門也。因繕治城堡障隧,實軍伍火器,嚴舉刺諸,邊將常若臨大敵。同事多謂公喜事,公不為止。武廟命公擒生虎,使者日數(shù)輩,公抗疏曰:虎,惡獸也,生致之,必攖其爪牙。陛下徒取玩一時,固不惜民命耶?且非萬乘所宜近。語甚切直,事得寢。命按江右。寧庶人濠蓄異謀,既久賕結(jié)中外,顧獨心憚公。使所厚鎮(zhèn)守,畢真赍重裝自浙饋之。公怒責其使,拒不納。至則與撫軍孫忠烈公深相結(jié),謀先鋤其逆黨,會以憂去。嘉靖改元入臺,首疏請日視朝、接群臣、親賢圖治、諸論列、慷慨標持甚峻。會與選曹忤,出公知保定府。陽曰畿輔重地,非屠御史往不可耳。公至,即按治大猾。有總兵陳瑾橫甚,役使郡縣。公曰,國典具在,太守固非總兵屬吏也,不為屈。黨瑾者遂調(diào)公知延平,歷外至廣東布政使,俱有廉直名。凡入覲者四,未嘗持一物饋遺。留為光祿卿,數(shù)遷至刑部尚書,改左都御史。自公執(zhí)邦憲,益以風裁自持。凡遣御史出,務擇其人還臺,嚴稽功實,不徒應虛文,諸御史無敢犯者。平居提挈綱維,涵蓄細碎。至于臨大事決大疑,屹然岳立。茍系國體,以身當之,無沮色。人以趙清獻、吳文恪二公擬之。嘉靖乙卯元日,大霧,水盡冰。占曰:災在大臣。是日,公感疾不起,上痛惜謚,贈祭葬甚厚。自后欲用都御史,輒問曰:能似屠僑否?其見重乃爾。所著詩文若干卷。公謚簡肅,為襄惠公族子,俱以進士為御史,自尚書改都御史,晉宮保。東沙張公亦為文定公族父,俱以提學歷官南京兵部尚書,并稱名臣,亦一時之盛也。
維基
屠僑(1480年—1555年),字安卿,號東洲,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正德辛未進士。嘉靖間官至左都御史。弘治十七年甲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一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會試第一百六十六名,二甲七十名進士,授試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后任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直隸御史、巡視居庸諸關,當時明武宗遣中官李嵩等人捕虎豹,屠僑力言不可。此后擔任云南道御史。正德十六年(1521年)任福建道御史、京畿道御史、保定府知府、福建延平府知府。嘉靖九年(1530年)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嘉靖十年(1531年)任山東按察使。嘉靖十二年(1533年)任廣東右布政使,同年改福建左布政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任光祿寺卿、大理寺卿。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刑部右侍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刑部左侍郎。次年改南京刑部尚書。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回本部擔任刑部尚書。同年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贈少保,謚簡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0—1563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靜中,號石塘。弘治十八年進士。初授禮部主事,改刑部。嘉靖時,歷官應天、順天府尹,累官至吏部尚書。時侍郎徐階為帝所信任,前尚書皆推讓之,淵獨以己為前輩,遇事獨斷。夏言為首輔,淵亦以后輩視之。后議夏言獄,忤帝意,又為嚴嵩所扼,遂乞歸。
甬上耆舊詩·卷十二
字靜中,號石塘。生而莊,不疾趨,不茍笑。弱冠為諸生,時太宰屠襄惠公居里中,部使者為之樹表。屠公夢一偉文夫立表下,自釋所服授之。旦日遇公,與夢合。中進士,授刑部主事。時逆瑾擅國,嘗折辱諸曹不以禮。適部中失囚,同舍郎俱詣瑾請罪蒲伏,公獨無所謝。瑾曰:此郎貌似夫子,遇辱不驚,固賢者。卒謝罷。公以是諸曹俱稱為聞夫子。及瑾,敗對簿尚不服。公執(zhí)筆數(shù)之曰:瑾,造偽符璽,私蓄甲兵,當大逆。瑾遂語塞伏誅。楊文襄公一清,心重公,改公吏部郎中。值上計,有墨吏二人。賂上所幸朱寧,冀免斥。尚書陸公完畏寧,意猶豫。公執(zhí)不可,竟斥之。歷南通政、應天府尹。故事,守備中官受民詞,率下府屬,治吏奉行惟恐后。公曰:中貴人安得受民詞,幕吏安得為中貴人議獄?此非奉詔不可,悉罷之。嘉靖初,張璁、桂萼俱以南部郎議大禮,合上意,召入京。兩君從,公請舟往。公謝曰:君命召,不俟駕,安得舟行?兩君為色沮。尋改尹順天,遷太常卿。上齋宿南郊,適有嘩者,命太常奏治,眾大恐。公入曰:百執(zhí)事俱在昏夜,莫可主名,乞?qū)捴?,事得寢。進南兵部侍郎,薦武臣馬永等十馀曹,后多為名將。再進南刑部尚書。公知中官侵部權,時受告密,民間顧以細事爭持牒控部。乃諭諸曹曰:官有常紀,中官固不得侵部,即部亦不得侵有司。自今有大事,必由通政司達部,小者悉付有司,庭中為肅然。公視爰書,嘗至丙夜不寢,家人以為請。公嘆曰:此疑獄也。少年吏深文入之,吾思為求生,忽不自知其疲耳。九廟災,公上疏自陳,璁擬旨令致仕去。上曰:朕方用淵,淵非老非病,奚使致仕?卒留之。由南吏部召為刑部尚書,從上意也。刑部諸郎曹多暇,時聚飲偃,息不赴部。公至,則以籍付門者,使記諸郎入舍先后。于是諸曹俱折節(jié)勤事,公為身先之。日論報上十馀章,無留獄。五年,晉吏部尚書。公竊嘆曰:使臣得先十年居此官,尚可自效。今事權去矣,臣何能為?初夏公言方受眷,公數(shù)與抵牾。及夏坐法,而嚴嵩獨當軸,益橫。公遂乞身去位,卒于家,得年八十四。訃聞,上輟朝三日,贈少保,謚莊簡,祭葬有加。公天性儉素,退食尚書署十年,著一敝冠,位置有常,不失尺寸,朝食及日中無加豆,夕則飲水一杯。自為郎,位至太宰,海內(nèi)望其風節(jié),翕然推重。初遷南刑部時,張璁已入閣,屬公曰:仆往在南刑部,嘗題詩郎舍,公至,愿為我勒石,樹之后堂。公不答。后僚屬遞至,俱為張致殷勤。公從容曰:此部尚書堂也,紀法在焉。某待罪尚書,安敢以相君今日故為郎官勒石,卒不許。及遷吏部尚書,一日問諸郎曰:本朝太宰孰優(yōu)?對曰:無如蹇忠定。王忠肅公曰:固也。耿文恪方可否事。少宰從左右贊一辭,文恪宣言曰:天子建天官,一人耳,安得兩天官耶?宰正百僚,文恪近之矣。時徐公階為侍郎,以才名見重。前尚書時頗耑事,故公言及之。諸曹退,相語,謂公不讓三君子也。至一時,臺省俱推公憂君忠國,可寄股肱,為廷臣第一。史官亦稱其凝重深沈,毅然有守。歷官四十年,始終一節(jié),有古大臣風。而晚年未得盡其用,天下猶惜焉。
維基
聞淵(1480年—1563年),字靜中,號石塘,人稱“聞太師”,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明朝大臣,歷官四十五載,歷職有二十七任之多。弘治十八年(1505年),會試第二百八名,殿試二甲四十九名進士出身,初授禮部主事,后改為刑部主事。楊一清掌管吏部時,調(diào)淵稽勛員外郎。任考功郎中,改掌文選,遷南京右通政。嘉靖初年,擢應天府尹,后改任順天府尹。累遷南京兵部右侍郎,掌管部務。召為刑部右侍郎,后遷刑部左侍郎。進南京刑部尚書,后調(diào)任吏部。召為刑部尚書。周用逝世后,代任吏部尚書之職。聞淵雖耿直,但嫌過于獨斷。曾參與“大禮議”之爭。聞淵曾痛陳大宦官劉瑾的五大罪狀。聞淵七十高齡時,辭官獲準,回鄉(xiāng),居于月湖之畔天官第。八十四歲時,在家中逝世。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加封太子太保。卒贈少保,謚莊簡,葬于櫟社(今寧波)。
朱裳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2—1539 【介紹】: 明河南沙河人,字公垂。年十四為諸生,受學于崔銑。正德九年進士,擢御史,巡鹽河東,禁錢寧牟鹽利。嘉靖二年舉治行卓異,遷浙江副使。官至浙江左布政使。為官清廉,自號安貧子。居無賓堂,土壁席門,常素食,人稱長齋公。
維基
朱裳(1482年—1539年),字公垂,號安齋,直隸順德府沙河縣(今河北省沙河縣)人,軍籍。同進士出身。朱裳早年由顧潛舉薦、從學于崔銑,正德九年(1514年),登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巡鹽河南。期間反對錢寧遣人牟鹽利。此后巡按山東,彈劾鎮(zhèn)守中官黎鑒。之后出任為鞏昌府知府。嘉靖二年,舉治行卓異,遷浙江副使。嘉靖七年,升浙江右參政。次年改福建按察使。嘉靖九年,任浙江左布政使。嘉靖十二年,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迎章圣太后梓宮,中暑卒。隆慶三年(1569年),追贈戶部右侍郎、謚端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會稽人,字文玉。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刑部主事、侍讀、左諭德。嘉靖初與修《武宗實錄》,記載詳而不冗,簡而能盡,又校正焦芳所修《孝宗實錄》之訛謬。遷詹事兼翰林院學士,累擢為吏部左侍郎,仍兼學士。以憂歸,為胡明善等挾嫌論劾,不復出。
維基
董玘(1483年—1546年),原名董元,字文玉,號中峰,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軍籍。弘治乙丑榜眼,官至吏部左侍郎。董玘自幼聰穎異常,有神童之譽。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董玘年僅23歲連中會元(會試第一名)、榜眼(殿試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進士。正德年間,宦官劉瑾把持朝政,排斥異己,董玘被貶成安縣知縣,升刑部主事,改吏部。劉瑾伏誅后,董玘復舊職,擢侍讀,充經(jīng)筵講官,升侍講學士。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升吏部左侍郎。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月,董玘父親去世,董玘未能及時上報朝廷,丁憂守制,被御史胡明善揭發(fā),世宗詔命其以原官致仕回鄉(xiāng)。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董玘在家鄉(xiāng)病卒。穆宗即位后,追贈董玘禮部尚書,賜謚文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3—1543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子才。祖先本姓李。居蘇州葑門莊渠,因自號莊渠。弘治十八年進士。歷南京刑部郎中,治事直行己意,不為守備太監(jiān)劉瑯所屈。改兵部郎中,移疾歸。嘉靖初起為廣東提學副使,官至太常寺卿,尋致仕。卒謚恭簡。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學,主張理氣合一,而貫通諸儒之說,別擇尤精。有《大學指歸》、《六書精蘊》等。
維基
魏校(1483年—1543年),本姓李,字子才,一字子材,號莊渠,直隸昆山縣(今江蘇昆山市)人。歸有光之師。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聯(lián)捷乙丑科殿會試第七,殿試二甲第九名進士。正德初擔任南京刑部主事,后來升任為員外郎、郎中。為免劉瑾逼害,轉(zhuǎn)為兵部職方郎,不久就因丁憂返回。嘉靖初起家為廣東提學副使,丁父憂歸。服闋,補江西兵備副使,改督河南學政,三月后轉(zhuǎn)任大理寺少卿,明年轉(zhuǎn)國子監(jiān)祭酒,充經(jīng)筵日講。改太常寺少卿添注,八年,擔任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館,次年致仕歸鄉(xiāng)。二十二年卒,贈禮部右侍郎,謚曰恭簡。與胡世寧、李承勛、余祐善等人并稱“南都四君子”。
葛桂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葛桂,字子芳,號宜簡子,南直隸松江府上??h人,民籍。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應天府鄉(xiāng)試舉人,五年(1526年)聯(lián)捷丙戌科第三甲第十七名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歷官南京刑部郎中,官至廣東南雄府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5—1565 【介紹】: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圣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鑒古韻語》。
維基
孫承恩(1482年—1561年),字貞甫,號毅齋。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嘉靖年間,官至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延平府知府孫衍之子。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三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二甲進士,改庶吉士,八年十月授編修。嘉靖元年(1522年)奉使安南,適值安南發(fā)生內(nèi)亂,遇阻而返。丁父喪歸,服闋,五年五月復除原職。六年正月參與編纂《明倫大典》。擢左中允,充經(jīng)筵講官,十年七月主考南京應天府鄉(xiāng)試。十一年六月以母阮太孺人老疾,乞歸養(yǎng)。歸踰年,太孺人卒,享年七十有七。服闋起復原職,十六年八月與翰林院侍讀學士姚淶 主順天府鄉(xiāng)試,次月升翰林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印。十八年二月升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充經(jīng)筵日講官,十九年七月升禮部右侍郎,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經(jīng)筵日講如故,二十三年十一月改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二十四年充《大明會典》副總裁官,二十六年二月與吏部左侍郎張治主考丁未科禮部會試,二十七年二月升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正月被劾致仕解職。次年七月,召還故任。嘉靖三十年十一月(1551年)因擒獲叛亂邊民哈舟兒之事,論功加太子少保。上疏請求明世宗為皇太子選擇講官讀書,被擱置不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明世宗迷戀齋醮,孫承恩因不愿戴黃冠(作道士裝束)迎合,遂乞求致仕歸鄉(xiāng)。嘉靖四十年(1561年)八月去世。贈太子太保,謚文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