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臘八粥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宋時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謂之臘八粥。見天中記。又清嘉錄卷十二曰:「案荊楚歲時記,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魏臺訪議漢以戌臘,魏以丑臘,以臘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諸國志云:天竺國十二月十六日為臘,而唐書歷志以十二月為臘月,故八日為臘八。吳自牧?xí)鴫袅讳浽疲菏掳巳账略褐^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shè)五味粥,名曰臘八粥。又夢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二月初八日諸僧寺送七寶五味粥于門徒斗飲,謂之臘八粥,一名佛粥。陸放翁詩: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周密武林舊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臘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為之。又孫國敉燕都游覽志云: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又吳曼云江鄉(xiāng)節(jié)物詞小序云:杭俗臘八粥一名七寶粥,本僧齋供,今則居室者亦為之矣。詩云:雙弓學(xué)得僧廚法,瓦缽分盛和蔗胎。莫笑今年榛粟少,記曾畫粥斷齏來。而九縣志亦皆云:十二月八日以菜果入米煮粥名曰臘八粥?!估罡ED八粥詩曰:「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diào)和,五味香糝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華飾。此風(fēng)未汰除,歉歲尚沿襲。今晨或饋遺,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饑民兩寺(時開元瑞光兩寺官設(shè)粥廠救濟(jì)貧民)集。男女叫號喧,老少吞聲泣。問爾泣何為?答言我無得。此景親見之,令我心悽惻?;恼卸觅c最下策。慳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極。所以經(jīng)費(fèi)艱,安能按戶給。吾佛好施舍,君子貴周急。愿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此志虛莫償,嗟嘆復(fù)何益。安得布地金,憑仗大慈力。眷焉對是粥,跂望蒸民粒。」
【俗語佛源】
我國在南北朝定夏歷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見《荊楚歲時記》。我國佛教徒認(rèn)為,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八日成道的,謂之「臘八節(jié)」。印度人善于煮粥,尤以乳糜為上。關(guān)于臘八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成道前夕。《佛本行集經(jīng)》介紹說:釋迦出家前,經(jīng)過六年苦行,毫無收獲,于是放棄苦行,接受了牧牛女奉獻(xiàn)的乳糜,恢復(fù)了體力,走向以智慧求解脫的正道。粥因而受到僧家的重視,所謂「粥名良藥,佛所稱揚(yáng),義冠三種,功標(biāo)十利」。(五代·齊己《粥疏》)文獻(xiàn)記載的臘八粥最早見于宋人筆記。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記載:「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埂?a target='_blank'>夢梁錄》、《武林記事》中亦有類似記載。臘八粥亦名佛粥,用精美果蔬雜料煮成,可口而又滋補(bǔ),民間喜食。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錄有具體的配置方法,可以參閱。還有一種說法,臘八粥是從「打齋飯」發(fā)展而來的。古代寺僧用籮筐沿門索食,挑回寺內(nèi)。食之有余,則將飯菜曬干收藏。到臘八節(jié)早上,用以制成粥,回報信施者,并為之祝福。故而,民間有「千日打齋飯,一日臘八粥」之說。(李明權(quán))
瓔珞粥
【佛學(xué)大辭典】
(飲食)雜糅野菜,加米而造之,菜牽連如瓔珞,故名。永覺賢禪師詩曰:「每挑野菜根,和汝瓔珞粥?!?/div>
僧多粥薄
【俗語佛源】
「僧」與「粥」是很有緣分的。據(jù)《佛本行集經(jīng)》等記載,釋迦太子出家后,苦行六年,精疲力竭。他悟到單純的苦行不能解決生死煩惱,便放棄苦行,接受了牧牛女蘇耶妲奉獻(xiàn)的乳糜,又洗去了污垢,決心用智慧去成道。「乳糜」即乳粥,相傳古印度人善于煮粥。粥因此而受到僧人的看重。五代僧齊己著有《粥疏》,稱「粥名良藥,佛所稱揚(yáng);義冠三種,功標(biāo)十利。」寺院中一般早餐用粥,粥又名「小食」。俗語「僧多粥薄」,比喻人多東西少,不夠分。如《醒世姻緣傳》第六二回:「師爺?shù)南媸强吹靡姷臇|西,再要來一個撞席的,便就僧多粥薄,相公就吃不夠了?!褂肿鳌干嘀嗌佟埂H鐓怯裾隆稄募孜鐟?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二十:「臨時政府只要設(shè)立五個部,粥少僧多,怎能容納這么多要做官的人呢?」(李明權(quán))
十利──粥有十利
【三藏法數(shù)】
(出摩訶僧祇律)
律云:佛住舍衛(wèi)城時,難陀母作食,先飯比丘,然后自食;復(fù)作釜飯,逼上飯汁自飲,即覺身內(nèi)風(fēng)除,宿食頓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復(fù)用胡椒蓽茇調(diào)和,以奉世尊。由是佛聽比丘,從今日后,許食粥,有十種利。時世尊即說偈曰:持戒清凈人所奉,恭敬隨時以粥施,十利饒益于行者,色力壽樂辭清辯,宿食風(fēng)除饑渴消,是名為藥佛所說,欲生人天常受樂,應(yīng)當(dāng)以粥施眾僧。(梵語難陀,華言善歡喜。)
〔一、資色〕,謂資益身軀,顏容豐盛,故云資色。
〔二、增力〕,謂補(bǔ)益尪羸,增長氣力,故云增力。
〔三、益壽〕,謂補(bǔ)養(yǎng)元?dú)猓瑝鬯阍鲆?,故云益壽?br />〔四、安樂〕,謂清凈柔軟,食則安樂,故云安樂。
〔五、辯說〕,謂滋潤喉吻,論議無礙,故云辯說。
〔六、除風(fēng)〕,謂調(diào)和通利,風(fēng)氣消除,故云除風(fēng)。
〔七、消宿食〕,謂溫?zé)溒⑽福奘诚?,故云消宿食?br />〔八、辭清〕,謂氣無凝滯,辭辯清揚(yáng),故云辭清。
〔九、除饑〕,謂適充口腹,饑餒頓除,故云除饑。
〔十、消渴〕,謂喉吻沾潤,渴想隨消,故云消渴。
油粥
【三藏法數(shù)】
油粥者,謂以荏酥麻等油,和于米粟,煮為粥也。
胡麻粥
【三藏法數(shù)】
胡麻粥者,謂取胡麻子,和于米粟,煮為粥也。
乳粥
【三藏法數(shù)】
乳粥者,謂以牛馬等乳,和于米粟,煮為粥也。
麻子粥
【三藏法數(shù)】
麻子粥者,謂以黃麻子,和于米粟,煮為粥也。
薄粥
【三藏法數(shù)】
薄粥者,或用米,或用粟,煮為稀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