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詞典 2分類詞匯 20
《漢語大詞典》:糾聽(糾聽)
猶糾察。陳書·宣帝紀(jì):“凡諸辯決,務(wù)令清乂,約法守制,較若畫一,不得前后舛互,自相矛楯,致有枉滯。紆意舞文,糾聽所知,靡有攸赦?!?/div>
分類:糾察
《國語辭典》:中正  拼音:zhōng zhèng
1.不偏不倚?!抖Y記。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zhì)也。」宋。葉適答少詹書〉:「輕鄙中正平易之論,而多為驚世駭俗絕高之語?!?br />2.正直?!豆茏印N遢o》:「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埂稏|觀漢記。卷一五。申屠剛傳》:「性剛直中正,志節(jié)抗厲,常慕史?汲黯之為人?!?br />3.純正。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交五聲十二律也,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弧?br />4.職官名。秦末陳勝自立為楚王時所置,主掌糾察群臣的過失?!妒酚?。卷四八。陳涉世家》:「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br />5.三國魏開始立中正以區(qū)別人物出身的貴賤。參見「九品中正」條?!稌x書。卷四十五。劉毅傳》:「愚臣以為宜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語林。卷二。文學(xué)》:「中正,鄉(xiāng)曲之表也。藻別人物,知其鄉(xiāng)中賢愚出處?!?/div>
《國語辭典》:彈壓(彈壓)  拼音:tán yā
1.壓制、鎮(zhèn)壓?!痘茨献印1窘?jīng)》:「秉太一者,牢籠天地,彈壓山川。」《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洋人下鄉(xiāng)的時候,再由縣里同營里多派幾個衙役兵勇,幫著彈壓,免得滋事?!?br />2.品評、品題。宋。袁去華玉團兒。吳江渺渺疑天接〉詞:「登臨正要詩彈壓,嘆老去,都忘句法。」宋。陸游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詞:「平章風(fēng)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div>
《漢語大詞典》:豸冠
(1).即獬豸冠。《舊唐書·肅宗紀(jì)》:“御史臺欲彈事,不須進狀,仍服豸冠。” 宋 黃庭堅 《次韻郭明叔長歌》:“文思 舜 禹 開言路,即看承詔著豸冠?!?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惟監(jiān)司觀察之尊,豸冠繡衣之榮,或可稍為吐氣?!?br />(2).借指糾察、執(zhí)法的官員。
《漢語大詞典》:憲職(憲職)
負責(zé)彈劾糾察的都御史、御史一類官職。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上大怒曰:如此偏黨,豈堪憲職,候旨處分?!?/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方(執(zhí)方)
(1).按照常規(guī)辦事。 隋 王通 中說·周公:“子曰:‘通變之謂道,執(zhí)方之謂器?!?span id="f2hzvq9" class="book">《金史·董師中傳》:“凡正人多執(zhí)方而不通,獨 師中 正而通。”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師父不可執(zhí)方,還是診脈為穩(wěn)?!?br />(2). 隋 時糾察朝儀者持方木,謂“執(zhí)方”。隋書·百官志上:“元會,廷尉三官,與 建康 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監(jiān) 東 、 西 、 中華門 。手執(zhí)方木,長三尺,方一寸,謂之執(zhí)方?!?/div>
《漢語大詞典》:匡人
(1). 周 代官名。職掌巡行邦國,宣告法令和糾察邦治之官。《周禮·夏官·匡人》:“匡人掌達法則,匡邦國而觀其慝,使無敢反側(cè),以聽王命。”
(2). 春秋 衛(wèi)國 匡 地的人。 孔子 周游列國,途經(jīng) 匡 地。因 匡 人曾受 魯國 陽貨 的殺擄,而 孔子 的相貌又象 陽貨 ,故遭到 匡 人的圍攻。論語·子罕:“子畏於 匡 ,曰:‘……天之未喪斯文也, 匡 人其如予何?’”晉書·孔群傳:“ 羣 非 孔子 ,厄同 匡 人。”紅樓夢第五六回:“ 湘云 道:‘怎么 匡 人看見 孔子 ,只當(dāng)是 陽貨 呢?’”
《漢語大詞典》:司過(司過)
(1).掌糾察群臣過失的官吏。晏子春秋·問上十:“是以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祿,司過薦罪,而祝宗祈福,意者逆乎!” 張純一 校注:“司過,官名,內(nèi)史也?!?span id="7aguldw" class="book">《史記·趙世家》:“ 武靈王 少,未能聽政,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span id="vgcy792" class="book">《漢書·陳勝傳》:“以 朱防 為中正, 胡武 為司過,主司羣臣?!?br />(2).糾正過失。《呂氏春秋·自知》:“ 湯 有司過之士?!?高誘 注:“司,主也。主,正也。正其過闕也?!?span id="s92wn2s" class="book">《舊唐書·儒學(xué)傳下·邢文偉》:“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司過之史,徹膳之宰。史之義,不得不司過。”
《漢語大詞典》:月課(月課)
(1).每月考查、考核。魏書·李彪傳:“陛下幼蒙鞠誨,圣教之躋,及儲宮誕育,復(fù)親撫誥,日省月課,實勞神慮?!?br />(2). 明 清 時每月對學(xué)子的課試或?qū)ξ涔傥渌嚨目夹!?span id="9sicsiy" class="book">《明史·職官志四》:“儒學(xué)官月課士子之藝業(yè)而奬勵之。”《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六回:“ 同 通 州縣,本有月課,現(xiàn)在攷較他們,也不過同月課一個樣子?!?span id="vypgdxs" class="book">《清史稿·選舉志一》:“教官考校之法,有月課、季考,‘四書’之外,兼有策論……訖於 嘉慶 ,月課漸不舉行?!?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馬端敏公被刺:“ 同治 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為 兩江 總督月課武職之期, 馬端敏 公 新貽 親臨校場閲射?!?br />(3). 宋 代規(guī)定御史糾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太學(xué)諸生置綾紙:“ 鄭昭先 為臺臣,倏當(dāng)言事月謂之月課。 昭先 純謹人也,不敢妄有指議?!?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 朱應(yīng)元 既為御史,月課乃首劾 李俊明 ,公論大不平?!?張晉藩 王超 《中國政治制度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七節(jié):“ 宋 朝在允許御史‘風(fēng)聞彈人’的要求下,明令御史每月必須奏事一次,叫作‘月課’。如上任后百日內(nèi)無所糾彈,則罷黜作外官,或罰‘辱臺錢’。這種規(guī)定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御史彈劾權(quán)的濫用?!?/div>
《國語辭典》:巡鋪(巡鋪)  拼音:xún pù
宋元時用來巡邏、防盜、防火的哨亭。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這早晚更深夜靜,見一個人走將去,那廝必定是賊,拿到巡鋪里吊起來,天明送到官司中去請賞!」《孤本元明雜劇。騙英布。第三折》:「英布云:『隨何在那里?』小軍云:『被我拿住,見今鎖在巡鋪里了。』」也稱為「軍巡鋪」。
《漢語大詞典》:司聰(司聰)
(1).謂司聽察。指彈劾糾察。左傳·昭公九年:“女為君耳,將司聰也。” 晉 陶潛 《酬丁柴?!?/a>詩:“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逯欽立 校注:“司聰,為皇帝聽察民隱。” 唐 元稹 《楊汝士授右補闕制》:“我國家設(shè)司諫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傾聽之始,命爾司聰之榮?!?br />(2).官名。 新莽 設(shè)置。負責(zé)聽察臣下過失。參閱漢書·王莽傳中。
《漢語大詞典》:糾禁(糾禁)
糾察和禁絕。周禮·天官·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 鄭玄 注:“糾,猶割也,察也?!?賈公彥 疏:“有過失者,已發(fā)則糾而割察之,其未發(fā),則禁之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鄉(xiāng)師》:“掌其戒令糾禁?!?span id="e9qmevq" class="book">《后漢書·張衡傳》:“此皆欺世罔俗,以昧埶位,情偽較然,莫之糾禁?!?/div>
《漢語大詞典》:司繩(司繩)
(1).負責(zé)頒行法令。 南朝 宋 謝莊 《宋明堂歌·歌黃帝》:“履建宅中寓,司繩御四方。裁化偏寒燠,布政周炎涼。”
(2).主持糾察的官員。 明 何景明 《何子·用直》:“故直節(jié)之士,邦之司繩而國之強御也。故司繩不得職,則邪枉行矣?!?/div>
《國語辭典》:視察(視察)  拼音:shì chá
1.巡視考察?!稌?jīng)。堯典》:「平在朔易」句下唐。孔穎達。正義:「視察北方歲改之事。」
2.一種職位的名稱,擔(dān)任巡視考察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彈曲(彈曲)
猶司直。專門負責(zé)糾察官吏不法行為的官員。三國志·吳志·孫晧傳“是歲姦情發(fā)聞,伏誅”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俶 表立彈曲二十人,專糾司不法,於是愛惡相攻,互相謗告。彈曲承言,收繫囹圄,聽訟失理,獄以賄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