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終教(終教)  拼音:zhōng jiào
中國佛教華嚴(yán)宗的判教學(xué)說,將闡釋眾生皆可成佛的如來藏系經(jīng)典,如《楞伽經(jīng)》等,判歸為五教中的第三類,謂之「終教」。《華嚴(yán)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一:「圣教萬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div>
《國語辭典》:蕊珠宮(蕊珠宮)  拼音:ruǐ zhū gōng
相傳為神仙所居之地。元。李好古《張生煮?!返谝徽郏骸副M都是金扉銀棟,不弱似九天碧落蕊珠宮?!姑?。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這的是天上蕊珠宮,怎做那陽臺春夢?」
《漢語大詞典》:事經(jīng)(事經(jīng))
記事的經(jīng)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古者,左史記事者,右史記言者。言經(jīng)則尚書,事經(jīng)則春秋。” 唐 常袞 《授李瀚宗正少卿制》:“祇服禮訓(xùn),甄詳事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論經(jīng)(論經(jīng))
講論經(jīng)典;評論經(jīng)書。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安禪合掌,説偈論經(jīng),滴海未盡,其書懸河,不窮其義。” 元 楊載 《奉題伯父雙峰樵隱》詩之四:“祇應(yīng)老崖谷,束帶尚論經(jīng)。” 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顧炎武》:“於同時(shí)諸君子,雖以苦節(jié)推 百泉 、 二曲 ,以經(jīng)世之學(xué)推 棃洲 ,至於論經(jīng)評史,亦不茍同也。”
《漢語大詞典》:俗書(俗書)
(1).通俗流行的書體。 唐 韓愈 《石鼓歌》:“ 羲之 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沈德潛 注:“隸書風(fēng)俗通行,別于古篆,故云俗書,無貶 右軍 意?!?清 顧炎武 《贈張力臣》詩:“削柎追 宜官 ,俗書嗤 逸少 ?!?br />(2).品格不高的書法。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十一:“ 元章 論 唐 人書,最不喜 柳 ,云 柳 出 歐陽 ,而為怪丑惡札之祖。自此世人始有俗書?!?br />(3).通俗流行而有別于正體的字。 宋 黃庭堅(jiān) 《山谷題跋·辨菴字》:“今俗書‘庵’字,既於篆文無有,又菴非屋,不當(dāng)從廣。”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俗書不可從者,謂古無此字,近人譌用者耳?!?br />(4).民間流行的通俗讀物。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今《百中經(jīng)》前所繪小兒樹,想沿於此。乃知俗書,亦有所本。”
(5).佛門指佛教經(jīng)典以外的書籍,如老子莊子等具有哲理性的書籍。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 遠(yuǎn) 引莊子為連類,乃似格義之?dāng)M配外書。 安公 聽 遠(yuǎn) 不廢俗書,則其通常令弟子廢俗書可知?!?/div>
《分類字錦》:真誥(真誥)
唐書藝文志:陶弘景真誥十卷。陸龜蒙寄懷華陽道士詩:見買扁舟束真誥,手披仙語任剔舲。
分類:經(jīng)典
《國語辭典》:偏方  拼音:piān fāng
1.流傳于民間,不見于正式醫(yī)藥書籍記載的藥方,多用于疑難雜癥?!度齻b五義》第一二回:「這先生名喚臧能,乃是個(gè)落第的窮儒,半路兒看了些醫(yī)書,記了些偏方,投在安樂侯處作幫襯。」也稱為「秘方」。
2.偏僻的地方?!缎绿茣>砭盼?。列傳。高儉》:「齊據(jù)河北,梁、陳在江南,雖有人物,偏方下國,無可貴者?!?/div>
《漢語大詞典》:道言
(1).法術(shù)之言。韓非子·和氏:“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誹,獨(dú)周乎道言也?!?王先慎 集解:“道言謂法術(shù)之言?!?br />(2).道教或佛教的學(xué)說、經(jīng)典。南史·隱逸傳上·顧歡:“佛言華而引,道言實(shí)而抑。” 唐 韋應(yīng)物 《起度律師同居?xùn)|齋院》詩:“安居同僧夏,清夜諷道言?!?元 張雨 《云霏分韻得作字》:“道言匪虛無,梵冊皆矩矱?!?br />(3).說話。《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女巫道:‘連我也不曉得緣故?!姥晕戳?,只聽得外面鼓樂喧天, 盧生 來行納采禮。”白雪遺音·玉蜻蜓·游庵:“道言未了 君卿 至。”
謂說話迎合人意。莊子·漁父:“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成玄英 疏:“希望前人意氣而導(dǎo)達(dá)其言?!?陸德明 釋文:“道言,音導(dǎo)?!?/div>
《漢語大詞典》:知經(jīng)(知經(jīng))
(1).懂得堅(jiān)守常規(guī)、常道。 唐 柳宗元 《斷刑論下》:“知經(jīng)而不知權(quán),不知經(jīng)者也;知權(quán)而不知經(jīng),不知權(quán)者也……知經(jīng)者,不以異物害吾道;知權(quán)者,不以常人怫吾慮。”
(2).懂得儒家經(jīng)典。《宋史·張洞傳》:“ 仁宗 方嚮儒術(shù), 洞 在館閣久,數(shù)有建明, 仁宗 以為知經(jīng),會覆攷進(jìn)士 崇政殿 ,因賜飛白‘善經(jīng)’字寵之?!?/div>
《國語辭典》:本生  拼音:běn shēng
1.養(yǎng)子對親生父母的稱呼。如:「本生父母」?!端鍟?。卷五七。列傳。薛道衡》:「與道衡偏相友愛,收初生,即與孺為后,養(yǎng)于孺宅。至于成長,殆不識本生?!埂短坡?。卷一二。戶婚》:「若自生子及本生無子,欲還者,聽之?!固?。長孫無忌。疏義:「若養(yǎng)處自生子及雖無子,不愿留養(yǎng),卻遣還本生者,任其所養(yǎng)父母?!?br />2.人名。(Robert Wilhelm Bunsen,西元1811~1899)德國化學(xué)家。發(fā)明碳鋅電池、本生燈、鎂光燈,與克希何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始創(chuàng)光譜分析法。
《漢語大詞典》:密藏
暗中收藏;秘密收藏。晉書·孝友傳·盛彥:“婢忿恨,伺 彥 暫行,取蠐螬炙飴之。母食以為美,然疑是異物,密藏示 彥 ?!?span id="c0q6ik0" class="book">《南史·褚彥回傳》:“又有門生盜其衣, 彥回 遇見,謂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見?!?鄒魯 《中國同盟會》八:“又歲括金億萬,密藏諸陵墓中?!?br />佛經(jīng)名。密教之經(jīng)典。 宋 贊寧 大宋僧史略卷上:“密藏者,陀羅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諸佛菩薩所能游履也?!?/div>
《國語辭典》:真言  拼音:zhēn yán
1.真實(shí)誠摯的言詞。如:「酒后吐真言?!?br />2.宗教上稱俱有特殊力量的語詞或語句。《西游記》第七回:「如來即辭了玉帝眾神與二尊者出天門之外,又發(fā)一個(gè)慈悲心,念動真言咒語?!挂卜Q為「咒語」。
《漢語大詞典》:五藏
(1).亦作“ 五臧 ”。即五臟。指心、肝、脾、肺、腎。中醫(yī)謂“五臟”有藏精氣而不瀉的功能,故名。《素問·五臟別論》:“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span id="5fcpser" class="book">《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腎,苦主肝,甘主心?!?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王吉傳》“吸新吐故以練臧” 唐 顏師古 注:“臧,五臧也?!?宋 蘇軾 《石菖蒲贊》:“開心補(bǔ)五藏,通九竅,明耳目?!?br />(2).佛教的五類經(jīng)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凡圣咸會,賢智畢萃,復(fù)集《素呾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dá)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別為五藏?!卑?,佛教“五藏”尚有其他分類法,而前三類為經(jīng)、律、論三藏則同。參閱分別功德論等。
《國語辭典》:書經(jīng)(書經(jīng))  拼音:shū jīng
書名。相傳由孔子所授,記三代以上的典謨訓(xùn)誥。原本百篇,亡于秦火,其后有今文、古文二種。今文尚書系漢初伏生口授于晁錯,凡二十九篇;古文尚書系漢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在壁中所得的竹簡尚書,科斗文,共四十六卷。漢孔安國曾獻(xiàn)古文尚書于武帝,而未得立于學(xué)官,后遂亡失;至東晉時(shí),梅賾所獻(xiàn)之古文尚書五十八篇,其中二十五篇宋以來即疑其偽,然自孔穎達(dá)作五經(jīng)正義,即用梅本,至今仍為一般所誦習(xí)。也稱為「尚書」。
《國語辭典》:經(jīng)事(經(jīng)事)  拼音:jīng shì
1.平常的事?!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jīng)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quán)?!?br />2.佛教或道教為人祈神誦經(jīng)的法事?!督鹌棵贰返谌呕兀骸咐系指?,隨問有甚人家經(jīng)事,不敢應(yīng)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