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1分類詞匯 7
《國語辭典》:編年(編年)  拼音:biān nián
1.以年為綱,按年序紀(jì)錄史事?!豆騻鳌k[公六年》:「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后為年。」《新唐書。卷一九四。卓行列傳。元德秀》:「穎士尤罪子長不編年而為列傳,后世因之,非典訓(xùn)也。」
2.指編年體。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家》:「所在史官,記其國事,為紀(jì)傳者則規(guī)模班、馬;創(chuàng)編年者,則議擬荀、袁?!?/div>
《國語辭典》:春秋  拼音:chūn qiū
1.泛指四時?!对娊?jīng)。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漢。鄭玄。箋:「春秋猶言四時也?!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于是春秋改節(jié),四時迭代?!?br />2.年齡。如:「春秋正富」?!稘h書。卷五四。蘇建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br />3.書名??鬃訐?jù)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jīng)」。公羊、谷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秋」。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春秋時代。
《國語辭典》:六家  拼音:liù jiā
1.學(xué)術(shù)的流別,有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見《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2.史書的六種體裁,有《尚書》的記言體、《春秋》的記事體、《左傳》的編年體、《國語》的國別體、《史記》的通史紀(jì)傳體、《漢書》的斷代紀(jì)傳體。見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家》。
《國語辭典》:年譜(年譜)  拼音:nián pǔ
以編年體裁記載一人生平事跡的著作。如:「韓愈年譜」、「段玉裁年譜」。也稱為「年表」。
《漢語大詞典》:二體(二體)
(1).指文、武兩種舞蹈形式。一說指陰柔、陽剛兩種音樂風(fēng)格。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杜預(yù) 注:“舞者有文、武?!?孔穎達 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文舞執(zhí)羽、籥,武舞執(zhí)干、戚。舞者有文、武之二體?!?清 毛奇齡 竟山樂錄卷三:“二體者,聲有陰陽也。舊曰文、武二舞,非也。舞是樂容,非樂聲也?!?br />(2).兩種體裁。《初學(xué)記》卷二一引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夫 楚 謡 漢 風(fēng),既非一骨; 魏 製 晉 造,固亦二體?!?br />(3).特指史書編年體與紀(jì)傳體。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然則 班 ( 班固 )、 荀 ( 荀悅 )二體,角力爭先,欲廢其一,固亦難矣?!?br />(4).指陰、陽。 宋 范仲淹 《水火不相入而相資賦》:“雖天生之材,本四象而區(qū)別;蓋日用之利,合二體以交相?!?/div>
《漢語大詞典》:綱目體(綱目體)
中國 編年體史書體裁的一種。其體例為以大字提要稱綱,小字?jǐn)⑹路Q目。每一歷史事實綱目清楚,頗便查檢、閱讀。該體裁始于 宋 朱熹 的《通鑒綱目》,后 明 陳桱 通鑒續(xù)編等亦相沿用。
《國語辭典》:編年史(編年史)  拼音:biān nián shǐ
一種史書體裁。以史事系于年、月之下,創(chuàng)始于《春秋》。
《國語辭典》:編年體(編年體)  拼音:biān nián tǐ
按年代先后順序列記事實的史書體裁。如《春秋》、《資治通鑒》都是編年體的史學(xué)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