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緣覺乘(緣覺乘)
佛教語。佛教以車乘喻教法。佛對機(jī)說法,一般分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或加人乘、天乘為五乘。緣覺乘即三乘或五乘中之一乘。 隋 智顗 《法華文句》卷七之上:“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無???,緣覺乘出從他聞法苦,菩薩乘出內(nèi)無利智外無相好苦?!眳⒁姟?緣覺 ”。
《國語辭典》:緣覺(緣覺)  拼音:yuán jué
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里聽聞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圣諦、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對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dǎo)師。緣覺是梵語辟支佛的意譯,唐僧慧苑認(rèn)為,辟支佛意譯作緣覺是錯(cuò)誤的,應(yīng)譯作獨(dú)覺才正確。《中觀論疏。卷一末》:「問:『小乘有聲聞、緣覺二人……緣覺不稟教,聲聞稟教?!弧?/div>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xiàn)象而悟道的獨(dú)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biāo)的佛乘。獨(dú)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洞蟪饲f嚴(yán)經(jīng)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该钛萑私?,精微萬法全?!?/div>
《國語辭典》:鹿車(鹿車)  拼音:lù jū
1.鹿拉的車?!赌鲜?。卷七九。夷貊傳下。東夷傳》:「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yǎng)鹿如中國畜牛,以乳為酪。」
2.比喻空間狹小的車?!逗鬂h書。卷二六。趙憙傳》:「載以鹿車,身自推之?!?/div>
《國語辭典》:二乘  拼音:èr shèng
佛教用語:(1)大乘和小乘的合稱。佛教宗派中主張自利和眾生空的是聲聞乘,又稱為「小乘」,因?yàn)槟茌d度的眾生較少。發(fā)愿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修行佛道和主張眾生空和法空的是佛乘,又稱為「大乘」,因?yàn)槟茌d度利益的眾生較多?!洞笾嵌日摗肪硭模骸赣q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陜小,佛乘廣大?!?2)小乘。因小乘包含聲聞乘和獨(dú)覺乘。獨(dú)覺乘亦主張自利和眾生空,但由于他的證悟不待他人教導(dǎo)聞法,是自己覺悟的,故稱為「獨(dú)覺」。
分類:二乘副車
《漢語大詞典》:五乘
佛教語。謂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或云佛乘)。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五乘者,人、天、聲聞、辟支及佛,能乘人也。”參見“ 五衍 ”。
《漢語大詞典》:五衍
即五乘。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 李善 注:“五衍,五乘。 天竺 言衍,此言乘。五乘:一人,二天,三聲聞,四辟支佛,五菩薩?!痹敗?五乘 ”。
《漢語大詞典》:三駕(三駕)
(1).三次興兵。《左傳·襄公九年》:“三駕而 楚 不能與爭。” 杜預(yù) 注:“三駕,三興師?!?br />(2).指 北魏 時(shí)皇帝外出的三種車駕;大駕、法駕、小駕。魏書·禮志四:“ 太祖 天興 二年,命禮官桾採古事,制三駕鹵簿?!?span id="duaamut" class="book">《北史·魏本紀(jì)》:“﹝ 拓跋珪 ﹞始制三駕之法?!?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望專委博學(xué)之士,檢尋前代儀注及鹵簿,令於三駕諸仗內(nèi),參定今來乘輿出入名件而嚴(yán)設(shè)儀衛(wèi)之禁。”參閱魏書·禮志四。
(3).佛教以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稱三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六舟三駕,運(yùn)載群生?!?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四門幽闢,顧非相而遲迴;三駕晨嚴(yán),臨有為而出頓?!?/div>
《漢語大詞典》:辟支果
佛教語。小乘二果之一。系通過緣覺乘修得的正果。后用以比喻詩歌中成就較低者。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辯:“論詩如論禪, 漢 、 魏 、 晉 與盛 唐 之詩,則第一義也。 大歷 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 唐 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清 錢謙益 《〈唐詩英華〉序》:“ 嚴(yán)氏 以禪喻詩,無知妄論,謂 漢 、 魏 、盛 唐 為第一義, 大歷 為小乘禪,晚 唐 為聲聞、辟支果,不知聲聞、辟支即小乘也?!?/div>
緣覺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之教法。三乘之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總稱為緣覺乘。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shí)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階位可言。
【三藏法數(shù)】
因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名曰緣覺。謂此人以十二因緣為乘,由觀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出離生死,至于涅槃,故名緣覺乘。
【三藏法數(shù)】
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名緣覺。謂始觀無明緣乃至老死,此是觀十二因緣生;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是觀十二因緣滅。觀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故以此十二因緣為乘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shí)、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藏法數(shù)】
謂緣覺之人,因觀十二因緣除于我執(zhí),而悟真空涅槃之理,以此之法,運(yùn)出三界,故名緣覺乘。(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shí)、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藏法數(shù)】
謂緣覺之人,由觀十二因緣生滅,除于我執(zhí)等惑,覺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緣之法,運(yùn)出三界,是為緣覺乘。(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shí)、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藏法數(shù)】
緣覺者,謂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也。以十二因緣為乘,運(yùn)出三界,到于涅槃,故名緣覺乘。(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shí)、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緣覺乘十地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十地)
十地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或曰十住。種種不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指聲聞乘十地,即受三皈地、信地、信法地、內(nèi)凡夫地、學(xué)信戒地、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2。指緣覺乘十地,即苦行具足地、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覺了四圣諦地、甚深利智地、九圣道地、觀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證寂滅地、六通地、徹和密地、習(xí)想漸薄地。3。指菩薩乘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dòng)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gè)十位,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圣位。4。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難知廣明智慧地、清凈自分威嚴(yán)不思議明德地、善明日幢實(shí)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諸神通智德地、大輪威藏明德地、虛空內(nèi)清凈無垢炎光開相地、廣勝法界藏明界地、普覺智藏能凈無垢邊無礙智通地、無邊德莊嚴(yán)回向能照明地、毗盧舍那智海藏地。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dòng)地、善慧地、法云地、有本有無垢之十地、修生顯得之十地。
一、本有無垢之十地 即一切眾生,本有凈菩提心,所具足之無量功德,開而為十也。
二、修生顯得之十地 真言行者,斷三妄執(zhí)而后,依三密之妙行,而修顯自心本有之十地功德也。
「十地十心」初地為種子,二地為芽,三地為皰,四地為葉,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用種子,八地為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也,九地為有,進(jìn)求佛慧,坐是最勝心也,十地為決定心。
【三藏法數(shù)】
(出楞嚴(yán)經(jīng))
十地者,謂菩薩所證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發(fā)生也。然地位有淺深,故始自歡喜,終于法云,分為十也。
〔一、歡喜地〕,謂菩薩智同佛智,理齊佛理,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經(jīng)云:于大菩提,善得通達(dá),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得法喜者,謂于證得之法而生喜樂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離垢地〕,謂由盡佛境界,明了諸法異性而入于同,若見有同,即非離垢;同性亦滅,斯為離垢。經(jīng)云: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三、發(fā)光地〕,謂同異情見之垢既凈,則本覺之慧光明開發(fā)。經(jīng)云:凈極明生,名發(fā)光地。(情見者,謂依情分別之見也。)
〔四、焰慧地〕,謂慧明既極,則佛覺圓滿;覺滿則慧光發(fā)焰,如大火聚爍,破一切情見。經(jīng)云: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五、難勝地〕,謂由前焰慧爍破一切情見,其同異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諸佛境界,無有能勝。經(jīng)云: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六、現(xiàn)前地〕,謂由前同異之相既不可得,則真如凈性明顯現(xiàn)前。經(jīng)云:無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xiàn)前地。
〔七、遠(yuǎn)行地〕,謂真如之境,廣無邊際。雖真如現(xiàn)前,分證則局,若盡其際,方為極到。經(jīng)云:盡真如際,名遠(yuǎn)行地。(分證者,謂菩薩于真如之理,分次第而證也。)
〔八、不動(dòng)地〕,謂真如之理既盡其際,全得其體,則真常凝靜,無能動(dòng)搖。經(jīng)云:一真如心,名不動(dòng)地。
〔九、善慧地〕,謂既得真如之體,即發(fā)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經(jīng)云:發(fā)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謂菩薩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滿,唯務(wù)化利眾生,大慈如云,普能陰覆,雖施作利潤,而本寂不動(dòng)。經(jīng)云:慈陰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之海者,以其深廣,無法而不容也。)
現(xiàn)前地寄緣覺乘
【三藏法數(shù)】
緣覺者由觀因緣而覺悟真空也。謂六地菩薩觀于十二因緣生滅之行,同于緣覺,故云現(xiàn)前地寄緣覺乘。(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shí)、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