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群島(群島)  拼音:qún dǎo
一群大小島嶼聚集分布在海面上,稱為「群島」。如:「南沙群島」?!肚迨犯濉>硪蝗?。兵志七》:「福州灣即閩江口,群島林立,淺岸交錯,為完固之港。」
《國語辭典》:中沙群島(中沙群島)  拼音:zhōng shā qún dǎo
群島名。南海四大群島之一,隸屬于海南省。位于西沙群島東南,分布略成橢圓形。為一群尚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灘。
《漢語大詞典》:長山群島
在黃海北部、遼寧省遼東半島東南側(cè)。由分屬石城列島、里長山列島和外長山列島的五十多個島嶼組成。大長山島面積最大。海洋島附近海域為重要漁場。
《漢語大詞典》: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法國在大洋洲的屬地。在南太平洋中部。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1.39萬(1991年)。首府馬塔烏圖。產(chǎn)椰子、香蕉等。
《國語辭典》:西印度群島(西印度群島)  拼音:xī yìn dù qún dǎo
West Indies
群島名。位于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間的島群。約由一萬二千個島嶼以及數(shù)千個沙洲和珊瑚礁形成,陸地總面積約二十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地處赤道低壓區(qū)和副熱帶高壓區(qū)之間。傳統(tǒng)上分巴哈馬群島、大安地列斯群島、小安地列斯群島三群島。
《國語辭典》:西沙群島(西沙群島)  拼音:xī shā qún dǎo
群島名。位于海南島東南約三百三十公里處,即東經(jīng)一百二十度、北緯十度附近,是南海四大群島之一。地當南洋航線的要沖,是海防重地。由宣德群島、永樂群島兩組島群的三十多個島嶼組成,其中永興島面積一點八五平方公里,是南海諸島的最大島嶼。
《漢語大詞典》: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
英國在北美洲的屬地。在巴哈馬群島東南。面積430平方千米。人口1.9萬(1994年)。首府科伯恩城。經(jīng)濟以漁業(yè)為主。旅游業(yè)和金融服務業(yè)較重要。
《國語辭典》:巽他群島(巽他群島)  拼音:xùn tā qún dǎo
Sunda Islands
群島名。位于印度洋、麻六甲海峽、南海和蘇拉威西海(西里伯斯海)之間,為馬來群島的一部分。由大巽他群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蘇拉威西島及附近小島)和小巽他群島所組成。大部分屬歐亞板塊與印澳板塊間的島弧和海嶺帶。全區(qū)以馬來文化和語言為主。
《國語辭典》:南洋群島(南洋群島)  拼音:nán yáng qún dǎo
馬來群島的別名。參見「馬來群島」條。
《國語辭典》:澎湖群島(澎湖群島)  拼音:péng hú qún dǎo
群島名。位于臺灣海峽,由大小六十四個島嶼組成,絕大多數(shù)為火山島,總面積約一百二十八平方公里,其中以澎湖島面積最大。軍事地位重要,島上漁業(yè)與觀光業(yè)發(fā)達。
《國語辭典》:硫磺群島(硫磺群島)  拼音:liú huáng qún dǎo
Volcano Islands
群島名。位于太平洋小笠原群島南部,由火山巖組成。行政上隸屬于日本東京,并于群島中的硫磺島設立海上自衛(wèi)隊和觀測氣象的基地。群島上富產(chǎn)硫磺礦、椰子、可可、香蕉等。
《國語辭典》:馬來群島(馬來群島)  拼音:mǎ lái qún dǎo
Malay Archipelago
群島名。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包括菲律賓群島、小巽他群島、大巽他群島及摩鹿加群島。石油為主要礦產(chǎn),另有水稻、玉蜀黍、糖、煙葉、橡膠等。也稱為「馬來西亞印度群島」、「東印度群島」、「南洋群島」。
《國語辭典》:社會群島(社會群島)  拼音:shè huì qún dǎo
群島名。在南太平洋科克群島之東,為法國領(lǐng)土。分成東西二部分,東部為迎風群島,以大溪地島最大,西部為背風群島,均由火山構(gòu)成,輸出椰子乾及煙草。
《國語辭典》:千島群島(千島群島)  拼音:qiān dǎo qún dǎo
Kuril Islands
群島名。位于日本北海道東北方,由五十六個火山島組成??偯娣e約一萬六千平方公里。本為日俄兩國所共有,西元一八七五年后歸于日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全歸蘇聯(lián)(今俄羅斯)。
《國語辭典》:群島主義(群島主義)  拼音:qún dǎo zhǔ yì
遠洋群島國家對國家領(lǐng)海管轄范圍的主張。認為以群島最凸出的部分為基點,而基點連線范圍內(nèi)的每個島嶼間的海洋,不論大小寬窄,都是其領(lǐng)土的必然附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