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穆王八駿
周王八駿
瑤池八駿
八駿蹄
穆馭
周王八馬
八駿駒
姬滿駿
芝田八駿
追穆后
西征瑤池
巡瑤水
相關(guān)人物周穆王
西王母
《列子集釋》卷三〈周穆王篇〉~90~
王大悅。不恤國事,不樂臣妾,肆意遠游。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驊騮而左綠耳,右驂赤驥而左白羲,主車則造父為御,泰丙為右;次車之乘,右服渠黃而左踰輪,左驂盜驪而右山子,柏夭主車,參百為御,奔戎為右。
《穆天子傳》卷一~8~
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五〈畜獸二·馬·周穆王八駿〉~353~
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馭八龍之馬,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云而趨;八名挾翼,身有肉翅。遍而駕焉,按轡徐行,以巡天下之域。穆王神智遠謀,使轍?遍于四海,故絕地之物,不期而自報。(出王子年)
《昭明文選》卷四十六南朝齊·王元長(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穆滿八駿,如舞瑤水之陰?!固?#183;李善注引《穆天子傳》曰:「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唐。劉良注:「瑤水,瑤池也。」
簡釋
八駿:指駿馬。唐韋應(yīng)物《酬鄭戶曹驪山感懷》:“萬馬自騰踏,八駿按轡行?!?/p>
例句
巡非瑤水遠,跡是雕墻后。
來參八駿列,不假貳師功。
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
云隨夏后雙龍尾,風(fēng)逐周王八駿蹄。
八駿空往還,三山轉(zhuǎn)虧蔽。
不暇陪八駿,虜庭悲所遣。
八駿隨天子,群臣從武皇。
豈有四蹄疾于鳥,不與八駿俱先鳴。
不似勞車轍,空留八駿名。
兔不遲,烏更急,但恐穆王八駿,著鞭不及。
萬馬自騰驤,八駿按轡行。
穆王八駿超昆崙,安用冉冉孤生根。
典故 流水曲
弄琴牙
流水琴
山水調(diào)
鐘期耳
子期知音
罷琴
朱弦斷
弦斷
弦琴肯重聞
鐘歿師廢琴
山水在琴
弦絕
鐘期辨
相關(guān)人物伯牙
鐘子期
《呂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覽·本味》
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圭娮悠谒?,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非獨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御之不善,驥不自千里也。
《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78~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簡釋
高山流水:指對音樂精通或知心好友。唐牟融《寫意二首》之一:“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fēng)酒一樽。”
例句
預(yù)彈山水調(diào),終擬從鐘期。
潘岳閑居賦,鐘期流水琴。
迢遰親靈櫬,顧予悲絕弦。
莫學(xué)楚狂隳姓字,知音還有子期聽。
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聞。
不知鐘期百年馀,還憶朝朝幾千里。
吾見尹仙翁,伯牙今復(fù)存。
送君竟此曲,從茲長絕弦。
眾音何其繁,伯牙獨不喧。
鐘期一見知,山水千秋聞。
不遇鐘期聽,誰知鸞鳳聲。
始知知音稀,千載一絕弦。
琴弦綠水絕,詩句青山存。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
即今流水曲,何處俗人知。
何必鐘期耳,高閑自可親。
莫言山水間,幽意在鳴琴。
自惜同聲處,從今遂絕弦。
伯牙鳴玉琴,幽音隨指發(fā)。不是鐘期聽,俗耳安能別。
三尺焦桐七條線,子期師曠兩沉沉。
子期如可聽,山水響馀哀。
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我有幽蘭曲,因君遂絕弦。
絕弦罷流水,聞笛同山陽。
感游值商日,絕弦留此詞。
罷琴明月夜,留劍白云天。
聞?wù)f蕭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絕清弦。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fēng)酒一樽。
惠死莊杜口,鐘歿師廢琴。
卻怪鐘期耳,唯聽水與山。
猶倚披沙鑒,長歌向子期。
莊周高論伯牙琴,閒夜思量淚滿襟。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伯牙琴絕豈求知,往往情牽自有詩。
周醪忽同醉,牙弦乃共揮。
新詩一千首,古錦初下機。除月與鬼神,別未有人知。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幾擬以黃金,鑄作鐘子期。
深情托瑤瑟,弦斷不成章。
坐來山水操,玄斷吊遺埃。
鐘期不可遇,誰辨曲中心。
伯牙道喪來,弦絕無人續(xù)。
子期子野俱不見,烏啼鬼哭空傷悲。
獨此琴臺夜,流水為誰彈。
成風(fēng)郢匠斲,流水伯牙弦。
獨嗟流水引,長掩伯牙弦。
莫將流水引,空向俗人彈。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
夫?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蓺?!对姟贰ⅰ稌冯m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qū)⑦d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tǒng),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wù)光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晉·皇甫謐《高士傳》云:「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怀哺冈唬骸鹤尤籼幐甙渡罟?,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粻繝偕狭黠嬛?。許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在洛州陽城縣南十三里。
《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于諸侯,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鼓损伇P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
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有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齊二歲而桓公卒,會豎刀等為內(nèi)亂,齊孝公之立,諸侯兵數(shù)至。留齊凡五歲。重耳愛齊女,毋去心。趙衰、咎犯乃于桑下謀行。齊女侍者在桑上聞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殺侍者,勸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樂,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齊女曰:「子一國公子,窮而來此,數(shù)士者以子為命。子不疾反國,報勞臣,而懷女德,竊為子羞之。且不求,何時得功?」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行遠而覺,重耳大怒,引戈欲殺咎犯。咎犯曰:「殺臣成子,偃之愿也?!怪囟唬骸甘虏怀桑沂尘耸现?。」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過曹,曹共公不禮,欲觀重耳駢脅。曹大夫釐負羈曰:「晉公子賢,又同姓,窮來過我,柰何不禮!」共公不從其謀。負羈乃私遺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還其璧。
典故擊缶歌
耳熱歌
唱嗚嗚
仰天擊缶
唱莫烏烏
歌秦缶
擊缶歌嗚嗚
擊缶呼天
耳熟酒酣
歌余耳熱
熱我醉時耳
葛嗚嗚
擊缶鳴鳴
烏烏歌霸
《漢書》卷六十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列傳·楊敞·(子)楊惲〉~2894~
惲既失爵位,家居治產(chǎn)業(yè),起室宅,以財自娛。歲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孫會宗,知略士也,與惲?xí)G戒之,為言大臣廢退,當闔門惶懼,為可憐之意,不當治產(chǎn)業(yè),通賓客,有稱譽。惲宰相子,少顯朝廷,一朝以晻昧語言見廢,內(nèi)懷不服,報會宗書曰: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亨羊炰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shù)人,酒后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卬,頓足起舞,誠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惲幸有馀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惲者,猶隨風(fēng)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義,??植荒芑裾?,卿大夫意也;明明求財利,??掷Хφ撸酥乱?。」故「道不同,不相為謀?!菇褡由邪驳靡郧浯蠓蛑贫?zé)仆哉!唐·顏師古注:「李斯上書云:『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呼烏烏快耳者,真秦聲也?!皇顷P(guān)中舊有此曲也。」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2543~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閒、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書中·與吳質(zhì)書〉~897~
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典故箕山潁水
巢由洗耳
思洗耳
箕山客
洗耳溪
箕潁客
許由耳
掛瓢洗耳
箕山節(jié)
耳本不聞
南入箕潁
武仲天下讓
洗耳高人
有耳莫洗
箕山高節(jié)
相關(guān)人物堯
許由
巢父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22~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span>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十一〈琴曲歌辭·琴操·箕山操〉~307~
箕山操,許由作也。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以手掬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fēng)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損之。以清節(jié)聞于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于是許由喟然嘆曰:「匹夫結(jié)志,固如盤石,采山飲河,所以養(yǎng)性,非以求祿位也。放發(fā)一優(yōu)游,所以安己不懼,非所以貪天下也?!故拐哌€,以狀報堯。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于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箞栽唬骸负蔚日Z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箞栽唬骸缸鹞唬螢閻褐??」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為九洲伍長乎?!褂谑欠畧苑角绎嬇?,聞其言而去,恥飲于下流。于是許由名布四海。堯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云云,許由死,遂葬于箕山?!?/span>
《藝文類聚》卷三十六〈人部二十·隱逸上〉~639~
許由,字武仲,堯舜皆師之,與齧缺論堯而去,隱乎沛澤之中,堯舜乃致天下而讓焉。曰:「十日并出,而爝火不息,其光也不亦難乎。夫子為天子,則天下治,我由尸之,吾自視缺然?!乖S由曰:「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吾將為賓乎?!鼓巳ァK抻谀媛弥?,旦而遺其皮冠,巢父聞由為堯所讓,以為污,乃臨池水而洗其耳。池主怒曰:「何以污我水!」由乃退而遁耕于中岳,穎水之陽,箕山之下。
《高士傳·巢父》
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擊其膺而下之,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聞貪言,負吾之友矣!」遂去,終身不相見。
《高士傳·許由》
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為人據(jù)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后隱于沛澤之中。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乖S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乖唬骸皋芍^邪?」曰:「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由于是遁耕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jīng)天下色。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範繝偕狭黠嬛?。許由沒,葬箕山之巔,亦名許由山,在陽城之南十馀里。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絕也。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夫?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蓺。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qū)⑦d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tǒng),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wù)光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鬃有蛄泄胖适ベt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晉·皇甫謐《高士傳》云:『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怀哺冈唬骸鹤尤籼幐甙渡罟?,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許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辉诼逯蓐柍强h南十三里?!?/span>
簡釋
洗耳:指隱士清高脫俗。唐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之二“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p>
例句
箕山有高節(jié),湘水有清源。
心到物自閑,何勞遠箕潁。
聞道鶴書徵,臨流還洗耳。
今日歸寒山,枕流兼洗耳。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巢許在高潁,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親。
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潁。
數(shù)奇謫關(guān)塞,道廣存箕潁。
足明箕潁客,榮貴如糞土。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云洞任天真。
夙懷慕箕潁,晚節(jié)期松筱。
何以洗我耳,屋頭飛落泉。
持此一日高,未肯謝箕潁。
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
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便當提攜妻與子,南入箕潁無還時。
典故黃耳犬
黃耳不來
呼黃耳
傳黃耳
黃耳寄書
黃犬歸
黃犬書來
黃犬音信
犬附書
尺素托黃犬
寄書黃狗
遣黃犬
書曾憑犬
無犬附書
西來黃犬
黃犬寄書
洛下有書
相關(guān)人物陸機
《述異記》
陸機少時,頗好游獵,在吳豪盛客獻快犬名曰黃耳;機后仕洛,常將自隨。此犬黠慧能解人語,又嘗借人三百里外,犬識路自還,一日至家。機羈旅京師,久無家問,因戲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赍書馳取消息不?」犬喜搖尾,作聲應(yīng)之。機試為書,盛以竹筒,系之犬頸。犬出驛路,疾走向吳,饑則入草噬肉取飽。每經(jīng)大水,輒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憐愛,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騰上,速去如飛。徑至機家,口銜筒作聲示之。機家開筒取書,看畢,犬又向人作聲,如有所求;其家作荅書內(nèi)筒,復(fù)系犬頸。犬既得荅,仍馳還洛。計人程五旬,而犬往還才半月。后犬死,殯之,遣送還葬機村南,去機家二廣記引作五百步,聚土為墳,村人呼為「黃耳?!?。
《藝文類聚》卷九十四〈獸部中·狗〉~639~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陸機少時,頗好游獵,在吳豪盛客獻快犬名曰黃耳;機后仕洛,常將自隨。此犬黠慧能解人語,又嘗借人三百里外,犬識路自還,一日至家。機羈旅京師,久無家問,因戲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赍書馳取消息不?」犬喜搖尾,作聲應(yīng)之。機試為書,盛以竹筒,系之犬頸。犬出驛路,疾走向吳,饑則入草噬肉取飽。每經(jīng)大水,輒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憐愛,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騰上,速去如飛。徑至機家,口銜筒作聲示之。機家開筒取書,看畢,犬又向人作聲,如有所求;其家作荅書內(nèi)筒,復(fù)系犬頸。犬既得荅,仍馳還洛。計人程五旬,而犬往還才半月。后犬死,殯之,遣送還葬機村南,去機家二廣記引作五百步,聚土為墳,村人呼為「黃耳?!?。
典故 馬耳射東風(fēng)
東風(fēng)馬耳
馬耳西風(fēng)
東風(fēng)打耳
馬耳北風(fēng)
空詞不酬杯水
《全唐詩》卷一百七十八〈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案:此詩。蕭土贊云是偽作?!?/span>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fā)。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崢嶸。人生飄忽百年內(nèi),且須酣暢萬古情。君不能貍膏金距學(xué)斗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xué)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fēng)射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謂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fēng)。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與君論心握君手,榮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韓信羞將絳灌比,禰衡恥逐屠沽兒。君不見李北海,英風(fēng)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土墳三尺蒿下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尚書》卷十九〈周書·囧命〉~294~
王若曰:「伯囧!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聰明齊圣,小大之臣,咸懷忠良。其侍御樸從,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欽,發(fā)號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萬邦咸休。惟予一人無良,實賴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cè)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諛,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爾無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貨其吉;若時瘝厥官;惟爾大弗克只厥辟,惟予汝辜?!雇踉唬骸竼韬?!欽哉!永弼乃后于?憲?!古f題漢·孔安國傳:「汝無親近于憸利小子之人,充備侍從在視聽之官,道君上以非先王之法?!?/span>
《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此孔子立志之關(guān)鍵也。故三十而立,則其理凝。四十而不惑,則其理通。五十而知天命,則其理貫。六十而耳順,則其理徹。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顾巍P媳瑁骸疙?。不逆也。耳聞其言則知其微旨而不逆也。」
例句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順科。
耳順何為土木勤,叔孫墻屋有前聞。
典故耳馀
張耳陳馀
相關(guān)人物張耳
陳馀
《漢書》卷三十二〈張耳陳馀列傳·陳馀〉~829~
陳馀,亦大梁人,好儒術(shù)。游趙苦陘,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馀年少,父事耳,相與為刎頸交?!斒菚r,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得萬馀人來,皆壁馀旁。項羽兵數(shù)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破章邯軍。諸侯軍及敢擊秦軍,遂虜王離。于是趙王歇、張耳得出鉅鹿。與馀相見,責(zé)讓馀,問張黡、陳釋所在。馀曰:「黡、釋以必死責(zé)臣,臣使將五千人先嘗秦軍,皆沒?!苟恍牛詾闅⒅?,數(shù)問馀。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豈以臣重去將哉?」乃脫解印綬與耳,耳不敢受。馀起如廁,客有說耳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今陳將軍與君印綬,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馀還,亦望耳不讓,趨出。耳遂收其兵。馀獨與麾下數(shù)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由此有隙?!w王歇復(fù)居信都。耳從項羽入關(guān)。項羽立諸侯,耳雅游,多為人所稱。項羽素亦聞耳賢,乃分趙立耳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國?!趴投嗾f項羽:「陳馀、張耳一體有功于趙?!褂鹨遭挪粡娜腙P(guān),聞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縣封之。而徙趙王歇王代。耳之國,馀愈怒曰:「耳與馀功等也,今耳王,馀獨侯。」及齊王田榮叛楚,馀乃使夏說說田榮曰:「項羽為天下宰不平,盡王諸將善地,徙故王王惡地,今趙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請以南皮為捍蔽?!固飿s欲樹黨,乃遣兵從馀。馀悉三縣兵,襲常山王耳。耳敗走,曰:「漢王與我有故,而項王彊,立我,我欲之楚。」甘公曰:「漢王之入關(guān),五星聚東井。東井者,秦分也。先至必王。楚雖彊,后必屬漢?!苟邼h。漢亦還定三秦,方圍章邯廢丘。耳謁漢王,漢王厚遇之。馀已敗耳,皆收趙地,迎趙王于代,復(fù)為趙王。趙王德馀,立以為代王。馀為趙王弱,國初定,留傅趙王,而使夏說以相國守代。漢二年,東擊楚,使告趙,欲與俱。馀曰:「漢殺張耳乃從?!褂谑菨h求人類耳者,斬其頭遺馀,馀乃遣兵助漢。漢敗于彭城西,馀亦聞耳詐死,即背漢。漢遣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馀泜水上,追殺趙王歇襄國。贊曰:張耳、陳馀,世所稱賢,其賓客廝役皆天下俊桀,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耳、馀始居約時,相然信死,豈顧問哉!及據(jù)國爭權(quán),卒相滅亡,何鄉(xiāng)者慕用之誠,后相背之盭也!勢利之交,古人羞之,蓋謂是矣。
《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秦宓傳》
(張)溫曰:「天有耳乎?」宓曰:「天處高而聽卑,詩云:『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若其無耳,何以聽之?」
《詩經(jīng)·小雅·小弁》
「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箹|漢·鄭玄箋:「由,用也。王無輕用讒人之言,人將有屬耳于壁而聽之者,知王有所受之,知王心不正也?!?/span>
《南齊書》卷四十〈武十七王列傳·廬陵王子卿〉~703~
卿在鎮(zhèn),營造服飾,多違制度。上敕之曰:「吾前后有敕,非復(fù)一兩過,道諸王不得作乖體格服飾,汝何意都不憶吾敕邪?忽作?瑁乘具,何意?已成不須壞,可速送下。純銀乘具,乃復(fù)可爾,何以作鐙亦是銀?可即壞之。忽用金薄裹箭腳,何意?亦速壞去。凡諸服章,自今不啟吾知復(fù)專輒作者,后有所聞,當復(fù)得痛杖?!褂衷唬骸溉瓯仍诙?,讀學(xué)不就,年轉(zhuǎn)成長,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風(fēng)過耳,使吾失氣?!?/span>
典故服鹽車
困鹽車
負鹽
困驥
鹽車厄
老鹽車
鹽車病驥
鹽車驂
困坂
淚盡太行
嘆息良馬
鹽阪
鹽車勞
孫陽憐瘦骨
鹽車汗
鹽車絕足
重耳鹽車
相關(guān)人物汗明
伯樂
《戰(zhàn)國策》卷十七〈楚策四·汗明見春申君〉~573~
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驥于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窮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獨無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鳴屈于梁乎?」
《昭明文選》卷二十五〈詩丁·贈答三·答盧諶詩〉~70~
唐·李善注引《戰(zhàn)國策》,楚客謂春申君曰:「昔騏驥駕鹽車,上吳?,遷延負轅而不能進,遭伯樂,仰而鳴之,知伯樂知己也。今仆屈厄日久,君獨無意使仆為君長鳴乎?」
簡釋
鹽車:喻指人才處于困境。唐李白《天馬歌》:“鹽車上峻阪,倒行逆施長日晚。”
例句
鹽車淹素志,長坂入青云。
嘶風(fēng)重訴牽鹽恥,伯樂何妨轉(zhuǎn)眼看。
人疑游面市,馬似困鹽車。
鹽車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fēng)塵。
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
鹽官雖絆驥,名是漢庭來。
蜷跼鹽車萬里蹄,忽逢良鑒始能嘶。
鹽車今愿脫,千里為君行。
鹽車顧后聲方重,火井窺來焰始浮。
困坂思回顧,迷邦輒問津。
夜光失隋掌,驥騄伏鹽車。
金埒未登嘶若是,鹽車猶駕瘦何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