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離石胡人。劉龍兒子。隋煬帝大業(yè)十年龍兒舉兵稱王,以季真為太子,弟劉六兒為永安王。唐兵起,六兒聚眾附劉武周,季真從之,自號太子王。張綸、李仲文討之,季真降,詔授石州總管,賜姓李,封彭山郡王。后復(fù)連武周,武周敗,季真奔高滿政,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624 【介紹】: 唐滄州信陽人。世煮鹽為生。隋末依河間格謙。謙滅,與其黨人亡海曲。唐高祖武德四年自稱燕王。尋因羅藝請降,詔以為蔚州總管,封北平郡王。后又引突厥兵攻擾河北,復(fù)稱燕。因?qū)⑹克細w,眾益厭亂,終為部將所逼自殺。
人物簡介
【生卒】:585—618 【介紹】: 隋宗室,字世朏,小字阿孩。煬帝次子。少為文帝所愛,立為豫章王。工騎射。煬帝大業(yè)初封齊王。及兄楊昭卒,咸以暕當立為太子。而暕親昵小人,驕縱不法,且挾左道為厭勝,事發(fā),恩寵日衰。煬帝慮暕為變,日夕防范,暕懷危懼。后為宇文化及所殺。全隋文·卷八
暕字世朏,小字阿孩,煬帝第二子。開皇中,封豫章王,授內(nèi)史令。仁壽中,拜揚州總管。煬帝即位,遷豫州牧,進封齊王,轉(zhuǎn)雍州牧,尋徙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罷歸,從幸江都,為宇文化及所害。
人物簡介
【生卒】:?—627 【介紹】: 隋唐時襄州襄陽人,寓居京兆云陽,字子延。性剛愎不仁,勇攻戰(zhàn)。善用槊。隋大業(yè)中以戰(zhàn)功補虎賁中郎將,駐守涿郡。大業(yè)十二年起兵,取柳城、懷遠等地,自稱幽州總管。唐高祖武德元年歸唐,賜姓李,封燕郡王。助唐敗劉黑闥,任天節(jié)將軍,鎮(zhèn)守涇州。太宗貞觀元年率兵反唐,入據(jù)幽州,后敗逃至烏氏為左右所殺。
人物簡介
【生卒】:?—630 【介紹】: 唐宗室。初授左光祿大夫,封漢陽郡公,又進爵為漢陽郡王。代兄李恭為荊州都督,政務(wù)清靜,深為士庶所懷。拜宜州刺史加散騎常侍。
人物簡介
【生卒】:?—630 【介紹】: 唐高祖從弟。少輕俠,會高祖兵興,從平京師,拜宗正卿。武德初封淮安王,為山東安撫大使。及敗竇建德,從太宗平劉黑闥,遷左武衛(wèi)大將軍。貞觀初拜開府儀同三司。卒謚靖。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30 高祖李淵從父弟,海州刺史李亮之子。隋末在長安。高祖起兵后,潛入鄠縣山中,舉兵以應(yīng),自稱關(guān)中道行軍總管。高祖占領(lǐng)長安后,拜宗正卿。武德元年(618)封永康王,尋改淮安王。先后征討宇文化及、竇建德、劉黑闥等,頗有戰(zhàn)功。太宗貞觀元年(627)拜開府儀同三司。卒謚靖。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收其與太宗等聯(lián)句詩。
人物簡介
【生卒】:591—640 【介紹】: 唐宗室。高祖從父兄子,襄武王李琛弟。少沉敏,有識量。拜信州總管,進爵為王。破蕭銑,擒輔公祏,拜荊州大總管、揚州大都督。聲名盛隆,功勛著,封河間郡王,遷禮部尚書。性豪奢,重游宴,然寬恕退讓,無驕矜自伐之色。暴卒,謚元。
人物簡介
字士紳,吳郡(今江蘇蘇州)人。隋文帝仁壽中,召補春宮學(xué)士。煬帝大業(yè)中,為燕王楊倓記室。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后,為越王(太宗子李泰)文學(xué)。十年,李泰徙封魏王,仍為王府文學(xué),授朝散大夫。事跡據(jù)《吳郡志》卷二一引《大業(yè)雜記》。日本藏唐卷子本《翰林學(xué)士集》存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全唐詩續(xù)補遺
陸搢,字大紳,吳郡人。隋仁壽中,召補春宮學(xué)士,大業(yè)中為燕王記室。唐貞觀中,授朝散大夫、魏王府文學(xué)。詩一首。(《全唐詩》無陸搢詩,傳據(jù)《吳郡志》卷二一引《大業(yè)雜記》,從張忱石說)
人物簡介
【生卒】:?—632 【介紹】: 唐宗室。高祖第八子。封酆王。太宗貞觀二年授散騎常侍,拜金州刺史。早夭無子,國除。
人物簡介
【介紹】: 唐突厥頡利族人。其父咄六設(shè)。性開敏,善占對。高祖時封和順郡王。太宗嘉其忠,授右武衛(wèi)大將軍、化州都督,封懷化郡王。從伐遼,中流矢,太宗為吮血。卒贈兵部尚書。
人物簡介
新羅國的第26代君主。真興王孫,真智王侄。元年(陳太建十一年)八月封同母弟金伯飯為真正葛文王,金國飯為真安葛文王。六年二月改元建福,八年置禮部,他在位時期建立和完善各種新羅官制,在位五十四年,謚真平,無嗣子,女善德王繼位。
人物簡介
【生卒】:599—649 【介紹】: 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tǒng)一之業(yè)。高祖武德元年,為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后鎮(zhèn)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jù)勢力。九年,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為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為太上皇。銳意圖治,善于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nèi)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謚文皇帝。全唐文·卷四
帝諱世民。高祖神堯皇帝次子。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見帝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語畢而去。不知所往。因以為神。故采其語名之。首創(chuàng)大業(yè)。平定天下。初封趙公。進爵秦王。武德九年立為太子。八月受內(nèi)禪。明年改元貞觀。在位二十三年。年五十三。謚曰文皇帝。廟號太宗。追尊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