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13分類詞匯 21
《國語辭典》:自取  拼音:zì qǔ
1.自行收取、取用。如:「佐料自取」、「如果需要說明書,請自取?!?jié)h。揚雄〈長楊賦〉:「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魏書。卷六○。列傳。韓麒麟》:「兇徒奸黨,迭相樹置;高官厚祿,任情自取?!?br />2.自己招致而與他人無關(guān)。如:「禍福自取」、「自取其辱」?!逗鬂h書。卷一六。鄧寇列傳。鄧禹》:「漢世外戚,自東、西京十有馀族,非徒豪橫盈極,自取災(zāi)故,必于貽釁后主,以至顛敗者,其數(shù)有可言焉?!埂度龂萘x》第五七回:「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div>
《國語辭典》:自取其禍(自取其禍)  拼音:zì qǔ qí huò
自惹災(zāi)殃?!段宕菲皆?。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div>
分類:災(zāi)殃
《國語辭典》:自取其辱  拼音:zì qǔ qí rù
自己招致羞辱。《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這是他自取其辱,好好的在戲館里看戲,怎么會和人打起架來呢?」
《分類字錦》:自取籍心
魏武帝答呂布書國家無紫綬自取所帶紫綬以籍心
分類:組綬
《漢語大詞典》:自取咎戾
見“ 自取罪戾 ”。
《漢語大詞典》:自取罪戾
謂自招罪過。《水滸后傳》第十二回:“豈不知元帥虎威,馬到成功?焉敢復(fù)生貳心,自取罪戾?!币嘧鳌?自取咎戾 ”。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目下大敵當(dāng)前,萬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分類:自招罪過
《國語辭典》:自取滅亡(自取滅亡)  拼音:zì qǔ miè wáng
自己的作法不當(dāng)而導(dǎo)致滅亡。唐。劉蕢〈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以其思慮昏而耳目塞,上出惡政,人為寇盜,皆不知其所以然,以其自取滅亡也?!埂读凝S志異。卷六。聶政》:「至于荊軻,力不足以謀無道秦,遂使絕裾而去,自取滅亡?!?/div>
《國語辭典》:自取其咎  拼音:zì qǔ qí jiù
自己招引禍患、罪過。《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xué)士》:「想當(dāng)時因得罪于荊公,自取其咎?!?/div>
《分類字錦》:自取一器
見虎守注
分類:梅杏
《漢語大詞典》:自取罪戾
謂自招罪過。《水滸后傳》第十二回:“豈不知元帥虎威,馬到成功?焉敢復(fù)生貳心,自取罪戾。”亦作“ 自取咎戾 ”。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目下大敵當(dāng)前,萬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分類:自招罪過
《漢語大詞典》:強(qiáng)自取柱
謂物性過硬則反易折斷。荀子·勸學(xué):“強(qiáng)自取柱,柔自取束?!?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柱,當(dāng)讀為祝。祝,斷也。”按,大戴禮記·勸學(xué)作“強(qiáng)自取折”。
《漢語大詞典》:強(qiáng)自取折
見“ 強(qiáng)自取柱 ”。
《漢語大詞典》:強(qiáng)自取柱
謂物性過硬則反易折斷。荀子·勸學(xué):“強(qiáng)自取柱,柔自取束。”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柱,當(dāng)讀為祝。祝,斷也?!卑?,大戴禮記·勸學(xué)作“強(qiáng)自取折”。
《分類字錦》:任其自取
隋書高祖文帝紀(jì)二年十月庚寅上疾愈享百僚于觀德殿賜錢帛皆任其自取盡力而出
分類:賞賚
《國語辭典》:咎由自取  拼音:jiù yóu zì qǔ
所有的責(zé)難、災(zāi)禍都是自己找來的。語含自作自受之意?!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一回:「但這件事,據(jù)兄弟看起來,他們兩家實在是咎由自取?!?/div>
《漢語大詞典》:自招
(1).自??;自致。后漢書·獨行傳·譙玄:“君高節(jié)已著,朝廷垂意,誠不宜復(fù)辭,自招兇禍?!?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亶 掩泣而言曰:‘罪過自招,自滅自消,豈敢更將面目,來污圣朝?!?宋 真德秀 《再守泉州勸農(nóng)文》:“比之游惰廢業(yè),自取飢寒,放蕩不謹(jǐn),自招危辱者,相去遠(yuǎn)矣?!?br />(2).自己供認(rèn)。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 劉爺 看了書吏所録口詞,再要拷問,三人都不打自招?!?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此皆 湖上笠翁 瞞人獨做之事,筆機(jī)所到,欲諱不能,俗語所謂不打自招者非乎?!?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小說二集序》:“ 許欽文 自名他的第一本小說集為《故鄉(xiāng)》,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自招為鄉(xiāng)土文學(xué)的作者?!?/div>
《漢語大詞典》:無咎(無咎)
沒有禍殃;沒有罪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子必來,我受,其無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 鄒陽 之説 吳梁 ,喻巧而理至,故雖危而無咎矣?!?span id="7oz35iv" class="book">《清史稿·后妃傳·太祖繼妃富察氏》:“今我順天命,安疆土。彼糾九國以虐無咎之人,天不佑也?!?br />(1).無災(zāi)禍;無過失。《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孔穎達(dá) 疏:“謂既能如此戒慎,則無罪咎?!?漢 劉向 列女傳·魯宣繆姜:“終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
(2).謂過由自取,無所怨咎。易·節(jié):“六三,不節(jié),若則嗟,若無咎。象曰,不節(jié)之嗟,又誰咎也?” 孔穎達(dá) 疏:“哀嗟自己所致,無所怨咎,故曰無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