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生吳興之李氏。幼有瑞相。坐輒結跏。見者以為異。俄出家于錢唐之徑山。受具于新定。遂遍參諸方。入南康大寂法會。而受記莂焉。行止不常。多隱山谷。所至則衲子萃止。且嘗為大寂。致書于忠國師。國師問馬大師以何言教示徒。答云。大師教人以即心即佛。國師云。是甚么語話。良久又問。此外更有么。答云。又道非心非佛。有時又道不是心。不是心。不是物。國師云。猶較些子。在云。未審和尚此間如何。國師云。三點如流水。曲似刈禾鐮。 示眾云。即心即佛。是無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無病求藥句。僧問。如何是藥病對治句。在云。伏牛山下古今傳。然尤好求前賢遺跡。以快逸觀。若龍門山后魏三藏翻經(jīng)處。王屋山稠禪師解虎斗處。嵩山梵法師虎跑泉處。皆遍游歷。而無所戀著。元和中。居洛之伏牛山。與天然禪師為莫逆交。著三傷頌。辭理俱美。后遣弟子往選江南山水之絕勝者。而圖老焉。將歸江州之都昌院。行至葉。為道俗所留。長慶初。示寂于隋之開元寺。壽八十一云。 一缽和尚者。史不詳其姓名鄉(xiāng)里。嘗作一缽歌。以唱道勸世。故俗因以稱之。 偽蜀乾德初。有陳軍使妻高氏。唐中令駢諸孫女也。持不殺戒。馀二十年。后因其子娶婦會親。不得已而殺焉。未旬浹。高氏暴終。信宿而穌曰。初被黑衣使者。攝至岐府城隍廟。廟神則峨冠大袖。對金甲武士。坐堂上。使者引高進。武士言語紛紜。讓高破戒。且扼腕罵曰。吾護戒神將也。以汝能持戒。吾二十年。不遑寢食。以守衛(wèi)汝。豈期頓虧本志耶業(yè)報自然。今日之事。吾不能為汝地矣。城隍忽問高。汝別修何善。庶幾其可以自贖。高疇昔常誦上生經(jīng)。至是懵莫記憶。方恐懼間。遽曰。誦得三傷頌一缽歌遂誦如文。二神人擎拳立聽。顏色漸怡。及卒章。皆出涕淚云。
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習禪篇第三之四
釋自在。俗姓李。吳興人也。生有奇瑞。稍長坐則加趺。親黨異之辭所愛投徑山出家。于新定登戒。及諸方參學。從南康道一禪師法席。懸解真宗。逸蹤流輩道譽孔昭。行止優(yōu)游多隱山谷。四方禪侶叢萃其門。元和中居洛下香山。與天然禪師為莫逆之交。所游必好古。思得前賢遺跡以快逸觀。龍門山得后魏三藏翻經(jīng)處。王屋山得稠禪師解虎斗處。此山飲甘泉。改為甘泉寺。嵩山得梵法師馬跑泉。居無戀著。所著三傷歌辭理俱美。警發(fā)迷蒙有益于代前。蜀王氏偽乾德初。有小軍使陳公。娶高中令駢諸孫女若人持不殺二十馀年。后在蜀為男婚娶。禮須屠宰。高初不欲。親戚言。自己持戒行禮酒筵。將何以娛賓也。依違之際遂多庖割。俄未浹旬得疾頗異??诘叛浴R讯?。還蘇述冥間之事。初被黑衣使者追攝入岐府城隍廟。廟神峨冠大袖與一金甲武士唔坐。使者領高見神。武士言語紛紜讓高破戒。仍扼腕罵曰。吾護戒神將也。為汝二十年。食寢不遑。豈期忽起殺心頓虧戒檢。命雖未盡罪亦頗深。須送冥司懲其故犯。城隍神問高曰。汝更修何善追贖過尤乎。高常誦持上生經(jīng)。其數(shù)已多。于時懵然都無記憶恐懼之間白曰。誦得三傷頌一缽和尚歌。遂合掌向神厲聲而念。神與武士聳耳擎拳立聽。顏色漸怡。及卒章神皆涕淚。乃謂高曰。且歸人間宜切營善。拜辭未畢颯然起坐備陳厥事。自此三傷一缽之歌頌。人皆傳寫諷誦焉。一缽和尚者。歌詞葉理激勸憂思之深。然文體涉里巷。豈加三傷之典雅乎。在遣弟子去江南選山水之最者。吾愿往中終老。到江州都昌縣有好林泉回報。在行至葉縣。道俗所留往隋州開元寺示滅。年八十一。則長慶元年也。 系曰?;T律藏。出家者犯戒則招二罪。一違制。二業(yè)道也。高氏在家素不受戒。無違制愆。俗容有業(yè)道罪。寧得有護戒神邪。況高氏既持不殺。則冥然感止持無作之善生焉。因鮮克有終致遭幽責。告諸五眾當畏護戒之神夫如是。明則有戒法。幽則有鬼神歟。 次成都府元和圣壽寺釋南印。姓張氏。明寤之性受益無厭。得曹溪深旨無以為證。見凈眾寺會師。所謂落機之錦濯以增研。銜燭之龍行而破暗。印自江陵入蜀。于蜀江之南壖薙草結茆。眾皆歸仰漸成佛宇。貞元初年也。高司空崇文平劉辟之后。改此寺為元和圣壽。初名寶應也。印化緣將畢。于長慶初示疾入滅。營塔葬于寺中。會昌中毀塔。大中復于江北寶應舊基上創(chuàng)此寺。還名圣壽。印弟子傳嗣有義俛復興禪法焉。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姓楊。桂陽人。南岳般舟道場出家。游學鐘陵默有證入。得自在三昧。俄就澧陽西南山中。營小室以居。布衲蒲鞋?;蜃蛎隆o所滯虎豹雜處床榻間未幾。忽有輦材橐費。愿大搆繕以施者。其棟宇之盛。未旬浹已備。既辭去。問其名氏爵里于人。而卒無知者。然后意其為神助云。頃又太守以郡治之開元寺。固召居之。即告終。元和十五年。壽六十九。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釋道行。姓楊。桂陽人也。自生已來神府聰利肌體冰雪如也。年甫十二心誓慕道。于南岳般若道場受學。于鐘陵求訣。自默證法號自在三昧。由此布納蒲鞋用資殘息而已。就澧陽西南伐木為室。方丈而居?;⒈喾诖查街g。后有赍材殖為營堂宇。曾未浹旬一皆周具。視之寂無人焉。始知鬼神舍材輸力也。太守苦召居州治開元寺。未久元和十五年終。年六十九。焚舍利建塔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自在,俗姓王,開封(今屬河南)人。仁宗皇祐間落發(fā),住封丘村寺(《青瑣高議》別集卷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8—1470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仲昭。夏炳弟。永樂十三年進士。官至太常寺卿,直內閣。詩文書畫皆佳。
維基
夏昶(1388年—1470年),字仲昭,號玉峰、自在居士,南直隸昆山縣(今屬江蘇省昆山市)人。明朝畫家,官員?!?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夏昶早年過繼于舅父,故姓朱。永樂十二年(1414年)甲午鄉(xiāng)試中舉,與王永和同年永樂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進士,選入庶吉士,歸宗,復夏姓,明成祖賜名為昶。正統(tǒng)年間官至太常寺少卿。夏昶與上元縣的張益齊名,同年考中進士,同善作賦、畫竹,夏昶后來認為自己的辭賦,不如張益,于是終身不再作賦;張益也認為自己所畫的竹子不如夏昶,也終身不畫竹子。天順元年(1457年)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1—1495 【介紹】: 明陜西咸寧人,字大器。成化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太原知府,山西參政,官至戶部右侍郎。為薛瑄弟子,恪守師說,并為瑄搜輯校正文集。學者稱自在先生。
維基
張鼎(1431年—1495年),字大器,陜西西安府咸寧縣(今屬西安市)人。陜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第二甲第七名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成化十一年(1475年)出為山西太原府知府,政績卓著,深得民心,九載考滿,于成化十九年(1483年)升山西右參政,恐失太原民望,仍命管府事,轉左,歷河南按察使,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召為戶部右侍郎。以病乞歸。弘治八年(1495年)卒,朝廷賜祭葬如例。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陸丹林 (1896-1972) 字自在,號非素,齋號紅樹室。廣東三水人。同盟會員。入南社。喜搜羅書畫、印章。與張大千為知交,藏大千畫百余幅,為《張大千畫集》撰長序。主編《人之初》、《國畫月刊》、《蜜蜂畫刊》、《道路月刊》等,又編有《中國美術年鑒》??箲?zhàn)起,赴香港,編輯《大風》期刊,曾載郁達夫《毀家詩記》。南社中堅人物,性喜書畫文物,擅長美術評論,又熟諳文史,交游極廣,冒廣生稱為“能令英雄都入彀,即今惟有陸丹林”。與黃賓虹、張大千結識甚早,1931年創(chuàng)立第一個全國性中國畫家學術團體“中國畫會”,即由黃賓虹、陸丹林、賀天健、錢瘦鐵、鄭午昌等人發(fā)起,1934年創(chuàng)辦《國畫月刊》,黃賓虹、陸丹林、賀天健、鄭午昌等共任編輯。與符鐵年、張大千、張善孖、鄭午昌、謝玉岑等為“畫中九友”。有《革命史譚》、《革命史話》、《藝術論文集》、《美術史話》、《孫中山在香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