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折腰  拼音:zhé yāo
1.彎腰行禮。如:「折腰拜謝」。也作「折要」。
2.彎腰下拜。比喻屈辱自己、奉承他人?!稌x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固?。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挂沧鳌刚垡埂?/div>
《國語辭典》:折腰步  拼音:zhé yāo bù
弱不禁風(fēng),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漢書。卷三四。梁統(tǒng)傳》:「壽色美而善為妖態(tài),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
《國語辭典》:山子  拼音:shān zǐ
假山?!督鹌棵贰返谑兀骸赶炔饸Щ夷沁吪f房,打開墻垣,筑起地腳,蓋捲棚山子,各亭臺耍子去處?!埂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钢灰娔菆@里高高低低都是太湖石堆的玲瓏山子,山子上的雪還不曾融盡?!?/div>
《國語辭典》:上場(上場)  拼音:shàng cháng
1.演員或運動員出場。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假面披發(fā)、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豆棚閑話。第八則》:「今日若要我上場,說那整段的書,萬萬不敢?!?br />2.開始進行或有所行動?!冻蹩膛陌阁@奇》卷六:「看見人家有些顏色的婦人,便思勾搭上場,不上手不休?!埂都t樓夢》第四五回:「不如會個夜局,又坐了更,又解了悶,今兒又是我的頭家,如今園門關(guān)了,就該上場了?!?/div>
《國語辭典》:開場(開場)  拼音:kāi cháng
1.戲劇、電影等表演的開始。如:「他們趕到戲院,電影剛好開場?!?br />2.比喻一般活動的開始。如:「運動會已經(jīng)開場了?!?/div>
《國語辭典》:吐火  拼音:tǔ huǒ
一種從嘴巴里吐出火來的魔術(shù)特技表演。
《國語辭典》:頭回(頭回)  拼音:tóu huí
宋元時說書人在開講前說個小故事,以導(dǎo)出正文?!队魇烂餮?。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說話的,你因甚的,頭回說這『八難龍笛詞』?」也稱為「笑耍頭回」。
《國語辭典》:得勝頭回(得勝頭回)  拼音:dé shèng tóu huí
宋元時期說書人于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為引子,導(dǎo)出正文,稱為「得勝頭回」?!缎咽篮阊?。卷六。小天灣天狐詒書》:「千把個老大家事,弄得七顛八倒,做了一場話柄,故把銜環(huán)之事,做個得勝頭回?!挂卜Q為「笑耍頭回」。
《國語辭典》:得勝頭回(得勝頭迴)  拼音:dé shèng tóu huí
宋元時說書人于開講前說個小故事,以導(dǎo)出正文?!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quán)做個得勝頭回?!挂卜Q為「得勝頭回」。
《國語辭典》:加官  拼音:jiā guān
1.于原有官職外,兼領(lǐng)的其他官職?!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皆加官?!?br />2.中國傳統(tǒng)戲劇開場或喜慶節(jié)日宴會時,必先有一人或多人戴笑容面具,身穿紅袍,手持吉祥頌詞之條幅,走演一遭,以取好運兆?!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笐蜃由蟻韰⒘颂?,磕頭下去,打動鑼鼓,跳了一出『加官』,演了一出『張仙送子』?!埂段拿餍∈贰返谖濉鸹兀骸个畷r逃過加官,接著一出俞伯牙操琴?!?br />3.升官。如:「恪盡職守是本分,是否加官進祿則在其次。」明。邵璨《香囊記》第四二出:「蔭子封妻世應(yīng)稀,加官進爵人爭羨。」
《國語辭典》:熒屏(熒屏)  拼音:yíng píng
指電視螢光幕。
《國語辭典》:大面  拼音:dà miàn
傳統(tǒng)戲劇角色中的凈角。多飾地位較高、舉止莊重的人。注重唱工。也稱為「大花臉」。
《國語辭典》:段子  拼音:duàn zi
1.北方許多曲種如各種大鼓、相聲、評書等可以一次表演完的節(jié)目稱為「段子」。也稱為「段兒話」。
2.質(zhì)地較厚,一面平滑有光彩的絲織品?!端疂G傳》第二回:「史進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個筵席送行。托出一盤,兩個段子,一百兩花銀謝師。」也作「段頭」、「緞子」。
《國語辭典》:廣播(廣播)  拼音:guǎng bò
1.普遍施予。《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策傳》:「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裴松之注引《吳錄》載策上表謝曰:「陛下廣播高澤,不遺細節(jié),以臣襲爵,兼典名郡?!?br />2.廣泛傳播。如:「這種小事,他也到處去廣播,真無聊!」
3.利用音波與電波為人類服務(wù)的一種大眾傳播媒介,有調(diào)幅廣播和調(diào)頻廣播兩大類。
4.以廣播方式傳送出來的節(jié)目。如:「聽廣播」。
《國語辭典》:晚會(晚會)  拼音:wǎn huì
傍晚或夜間舉行的歡樂集會。如:「迎新晚會」、「慶生晚會」。
《國語辭典》:行放  拼音:xíng fàng
表演節(jié)目。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元宵》:「舞隊自去歲冬至日,便呈行放。遇夜,官府支散錢酒犒之?!?/div>
《漢語大詞典》:緣竿(緣竿)
古代百戲雜技中的爬竿節(jié)目。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曹西士上竿詩:“赴鎮(zhèn)之日,朝紳置酒以餞,適有呈緣竿伎者?!?清 翟灝 通俗編·俳優(yōu):“文選·西京賦:‘ 都盧 尋橦?!⒁?span id="hgeuznb" class="book">《漢書音義》:‘ 都盧 體輕善緣。’此即今緣竿戲也。”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白須老臣的講道,矮胖侏儒的打諢,王是早已聽厭的了;近來便是走索、緣竿、拋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戲,也都看得毫無意味?!?/div>
《漢語大詞典》:中幡
雜技節(jié)目之一。表演時,舞弄頂上有幡的高大旗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