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范家祚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家祚,廣西省桂林府臨桂縣人,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4—1904 【介紹】: 清江蘇南通人,初名鑄,字無錯,號肯堂。貢生。以古文有聲名。光緒時入李鴻章幕府,常相與談論政事。自負甚高,而終身坎坷。詩多沈郁蒼涼之作,為晚清名家。有《范伯子詩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
范當世,字肯堂,江蘇通州人。諸生。有《范伯子詩》。
詞學圖錄
范當世(1854-1904) 初名鑄,字無錯,后改名當世,字肯堂,號伯子。江蘇省通州(今南通)人。 桐城派后期名家。早年從張裕釗學古文。妻為桐城古文家姚瑩女孫,又與吳汝綸游,深受桐城派影響。詩綜蘇、黃,時人譽為"聯界之虎"。散原老人贊嘆:"蘇黃而下,無此奇矣,"、"吾生恨晚生前歲,不與蘇黃數子游。得有斯人力復古,公然高詠氣橫秋。"吳汝綸以為"當今文學無出肯堂右者"(《與姚叔節(jié)》)。金天羽曰"貧窮老瘦,涕淚中皆天地名物"(《答蘇戡先生書》),并與江湜并舉:"大江南北,二子蓋豪杰之士也"(《答蘇戡先生書》)。
范伯子詩集·曾克耑序
以自然為宗,生造為法,奇橫為體,不事浮藻,不務枵響,不懈而及于古,率天下之志業(yè)者,自縱橫排蕩入,而造乎雄恢雅正之域,卓然為一代詩家宗祖,則通州范先生其人也。先生之為學,其本在誠,其用在仁,其道在通,其所憂傷憤嘆在邦國之興替,人才之消長,而非聲氣之盈虛,身世之通塞。故其發(fā)而為歌詩也,挾浩落之氣,淵穆之神,精微之思,出之以坦蕩質直之詞,若江海之茫洋無涯涘,大風作而濤瀾之奔騰,起伏萬狀,觀者固將目眩神震,茫然莫測其端倪。其精深博大,豈淺識所能窺者哉?則其不為眾人所知,亦固其所然。吾以為相知之事,非獨眾人難之也,即大師亦有所蔽焉。吁!可異也已!陶、杜、孟、蘇,世所稱詩壇魁碩也,然杜目陶為枯槁,蘇誚孟以寒苦,斯豈其學有所不逮邪?抑亦其性情各異乃不相喻邪?非有知言之彥出而別白之,則眾論何由定?然非歷時久,宅心公,用力勤,其識足以窺見其性情之真,感發(fā)之微,則論定亦非易易也。陶、杜之卓然并峙,蘇、黃所表章也;黃、元之足嗣少陵,姚、曾所揚闡也;至若孟、柳、梅、王之為世重,則又同光諸老所倡導也。獨以同光正宗名震一時若先生者,身歿而世遂莫之知,雖其詩高夐不易識,抑無人焉為之表揚之過也,子云有待后世之子云,其不以此也哉?先北江師往嘗從先生問學,而詔及門,所以稱道先生之詩者甚至。比章子斗航銳意欲為重鋟,黎公薪傳實助成之,而以序見屬。余以為二公傳闡先生之意既足尚矣,獨余老鈍無成,今茲所述,皆本昔日所飫聞于先師者,書以塞二公之望,而于先生之詩之精深博大,乃未能追其萬一。把筆序先生詩,乃不知愧汗惶悚之無極也。太歲在閼逢執(zhí)徐陬月,福州曾克耑。
范公謨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公謨,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年(1894年),參加光緒甲午科殿試,登進士二甲106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
范金鏞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新建人,字漚舫,一字藕舫,號漚道人。光緒六年進士。歷任禮部主事、云南知縣。落職后家居奉母。善畫草蟲,師法元人。有《漚舫詩鈔》、《漚道人題畫詩》。
維基
范金鏞(1854年—1923年),字漚舫,一字藕舫,號漚道人,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人。同進士出身,晚清著名畫家、詩人。光緒六年,登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一生清貧,但性情豪爽,寄興山水花鳥。其畫工于花鳥仕女,力主師法自然,書法奔放道勁,受到時人推崇,名高一世。著有《寒松閣談藝瑣錄》、《心香室詩鈔》五卷。
范溶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溶,四川省成都府華陽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年(1894年),參加光緒甲午科殿試,登進士二甲59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著以知縣即用。
范揚芳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揚芳,安徽省徽州府黟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年(1894年),參加光緒甲午科殿試,登進士三甲8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范國良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國良,安徽省鳳陽府懷遠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8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
范宗瑩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范宗瑩(1857年1月4日—?),云南省大理府太和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六年(1890年),參加光緒庚寅科殿試,登進士三甲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二
范軾,字亦坡,號眉生,黃陂人。光緒戊戌進士,授兵部主事,歷官撫州知府。有《秀蕻園集》。
維基
范軾,字亦坡,號眉生,湖北省漢陽府黃陂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登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授兵部主事。官至撫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范廷銓(1858 -1931) ,字衡伯,無錫人。光緒6年秀才,稟貢生,候選訓導。光緒16年游幕漢陽,經五年,遍歷荊襄數郡。曾校閱蒲坼縣試文。歸后講求新學,往日本考察教育行政,后歷任廷弼商業(yè)學堂、東林學堂、竟志女校及積余學校校長。著有《萬樹梨花館詩稿》等。
范鐘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鐘,江蘇省通州直隸州人,進士出身。清朝文學家范當世二弟。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32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維基
金蓉鏡(1855年—1929年),初名鼎元,字養(yǎng)壽,又字學范,號子篯,后更名蓉鏡,字香嚴,號甸丞、殿丞,又號闇伯、潛庵,晚號香嚴居士、香嚴庵主、香嚴頭陀、就李鄉(xiāng)民、敬持老人,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清光緒戊子舉人,十五年(1889)己丑進士,歷任工部鉛子庫都水司主事,湖南郴州、靖州直隸州知州,永順府知府,工部窯廠監(jiān)督,軍機處章京。民國后,曾任浙江通志局分纂,嘉興縣農會會長等。光緒三十二年(1906)八月十日,同盟會湖南分會會長禹之謨,因率學生迎接革命烈士陳天華、姚宏業(yè)靈樞安葬,又領導湘鄉(xiāng)學界反對鹽捐浮收,在長沙被捕,移解靖州。時金蓉鏡任靖州知州,對禹之謨施用酷刑,被割舌,遭殺害。辛亥革命前夕,辭官回嘉興。宣統(tǒng)三年(1911)十一月七日,嘉興光復,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時,企圖活動擔任分府民政長,被革命黨人抵制。民國8年(1919)太湖水患,金蓉鏡等人在嘉興發(fā)起請愿修浚太湖。同年,又籌辦嘉興城區(qū)公共閱報處,進行社會教育。9年曾呈請北洋政府對嘉興、嘉善、平湖、祟德、吳興、德清6縣實行減賦獲準。善書畫,師事沈曾植,所作山水,簡略荒率,不求工致,有書卷氣。詩有名,亦宗沈曾植,上承秀水詩派。富藏書,卒后遺囑將圖書1364部、6228冊捐于高士詞(辭官回鄉(xiāng)后,創(chuàng)立高士祠于南湖畔,以祭樞嘉興歷代鄉(xiāng)賢),后轉歸嘉興圖書館。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陳蛻,(1860-1913),本名陳范,原籍湖南省衡山,生于江蘇陽湖(今常州)。原名彝范,晚年更名蛻,字叔柔、蛻庵,號夢坡,退僧退翁,別號有夢通、憶云、錫疇、瑤天等。是一位精通詩文的清末報人。
范桂萼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桂萼,直隸省正定府藁城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3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

人物簡介

維基
嚴修(1860年4月2日—1929年3月14日),字范孫,號夢扶,別號偍漏生,天津府天津縣(今天津市)人。嚴修是中國清末民初時期創(chuàng)辦新學的教育思想家、改革家和實踐家,他主張教育救國,致力于教育變革。嚴修在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師范教育、女子教育及社會教育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實踐,他循序漸進辦教育,對外國教育進行了廣泛考察,取法西方、立足本土辦教育的理念。1882年,嚴修鄉(xiāng)試中舉,次年中進士,后入清翰林院任職。1894年,嚴修任貴州學政,提倡經世致用之學,任內曾捐資辦學。1897年,嚴修上奏朝廷廢除科舉、開設經濟特科,被梁啟超稱之為“新政最初之起點”。戊戌變法失敗后,嚴修棄政從教回到天津與張伯苓在嚴氏家館的基礎上先后共同創(chuàng)辦天津南開中學、南開大學等南開系列學校,被尊稱為“南開校父”。同時,嚴修也是書法家,在近代與華世奎、孟廣慧、趙元禮并稱天津書法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