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莘,字尹潛,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邠孫。嘗為岳州決曹掾。苦思為詩,與陳與義等人多有唱和。事見宋胡稚注《簡齋詩集》卷二○《周尹潛雪中過門不我顧遂登西樓作詩見寄次韻謝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8—1090 【介紹】: 宋高郵人,字莘老。少從胡瑗學。仁宗皇祐元年進士。嘉祐中編校昭文館書籍,授館閣???。神宗即位,歷右正言、知諫院、同修起居注、知審官院。熙寧中因反對青苗法,謫知廣德軍,歷湖、廬等州,后召為太常少卿,改秘書少監(jiān)。哲宗立,拜御史中丞。以疾提舉舒州靈仙觀。有文集、奏議、《易傳》、《春秋經(jīng)解》等。
全宋詩
孫覺(一○二八~一○九○),字莘老,高郵(今屬江蘇)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明嘉靖《維揚志》卷一九),調(diào)合肥主簿。嘉祐中,進館閣??薄I褡诩次?,直集賢院,為昌王府記室。擢右正言,徙知通州。熙寧二年(一○六九),召知諫院、審官院。忤王安石,出知廣德軍。四年,徙湖州(《嘉泰吳興志》卷一四)。六年,移廬州(同上)。歷知蘇、福、亳、揚、徐諸州及應天府,入為秘書少監(jiān)。哲宗立,兼侍講,遷右諫議大夫,進御史中丞。以疾請罷,提舉舒州靈仙觀。元祐五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八),年六十三。有文集四十卷、《荔枝唱和詩》一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東都事略》卷九二、《宋史》卷三四四有傳。今錄詩十五首。
全宋文·卷一五八二
孫覺(一〇二八——一〇九〇),字莘老,高郵(今江蘇高郵)人。從胡瑗受學,登皇祐元年進士第,調(diào)合肥主簿。嘉祐中,進館閣???。神宗即位,直集賢院,擢右正言。出通判越州,徙知通州。熙寧二年,詔知諫院,同修起居注,知審官院。因條奏青苗法病民,與王安石異議,出知廣德軍,徙知湖、廬、蘇、福、亳、揚、徐等州,知應天府,入為太常少卿,易秘書少監(jiān)。哲宗即位,兼侍講,遷右諫議大夫,進吏部侍郎。擢御史中丞,以疾請罷,除龍圖閣學士兼侍講,提舉醴泉觀,求舒州靈仙觀以歸。元祐五年卒,年六十三。有文集、奏議六十卷,《春秋經(jīng)社要義》六卷,《春秋經(jīng)解》十五卷(存),《春秋學纂》十二卷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黃覺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二七○
黃覺,字莘老,達州通川(今四川達州)人。治平二年登進士第。熙寧七年任奉節(jié)縣令,后以宣教郎知巴縣。見正德《夔州府志》卷九,《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八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0—1097 【介紹】: 宋永靜軍東光人,字莘老。仁宗嘉祐中進士。以薦召試,補館閣???。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屢上疏反對新法,謫監(jiān)衡州鹽倉。神宗元豐中除右司郎中,知滑州。哲宗立,召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劾新黨并罷常平、免役法。拜尚書右丞,累遷右仆射。以言官劾其援引私黨等,罷知鄆州。哲宗親政,連貶新州安置。有《忠肅集》。
全宋詩
劉摯(一○三○~一○九七),字莘老,永靜軍東光(今屬河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試南宮令,徙江陵觀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韓琦薦補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屢上書論列新法不便,貶監(jiān)衡州鹽倉。數(shù)年后,召入同知太常禮院。元豐初,為開封府推官,遷右司郎中。因建議執(zhí)政合廳辦事,被言者劾以他故,罷官歸鄉(xiāng)。明年,起知滑州。哲宗立,召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六年(一○九一。拜尚書右仆射。摯性峭直,勇于去惡,旋為讒者羅織,出知鄆州,徙青州。紹圣初哲宗親政,以元祐黨人累貶鼎州團練副使,新州安置。四年,卒于貶所,年六十八。有《忠肅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所錄,輯為二十卷,其中詩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劉摯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王灝編《畿輔叢書》本(簡稱畿輔本)。輯得之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六六五
劉摯(一○三○——一○九八),字華老,永靜東光(今河北東光)人。嘉祐四年進士,調(diào)試南宮令,治平中以韓琦薦召試館職,補館閣校勘。熙寧四年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屢上疏論列新法擾民,遂貶責監(jiān)衡州鹽倉。元豐中,歷右司郎中,知滑州。哲宗立,召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元祐元年進尚書右丞。后連進左丞,中書、門下侍郎,為朔黨領袖。六年拜右儀射,旋為言官彈劾,出知鄆州。哲宗親政,累貶新州安置,紹圣四年末卒于貶所。著作有《忠肅集》等。《宋史》卷三四○有傳。
黃莘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五年(1072)任監(jiān)都進奏院。熙寧六年(1073)任河北東路提舉常平等事。熙寧七年(1074)任河北路轉運判官。元豐元年(1078)任秦鳳等路轉運判官。元豐二年(1079)任河東路轉運判官。元豐三年(1080)任秦州知州兼安撫使。元豐四年(1081)任秦鳳等路提點刑獄公事。元豐五年(1082)任職方郎中。元豐七年(1084)任汝州知州。
李莘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元豐元年(1078)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元豐二年(1079)5月沖替。元豐八年(1085)任亳州知州。元豐八年(1085)任宣州知州。元祐二年(1087)任江南東路轉運副使。元祐三年(1088)任江南西路轉運副使。元祐七年(1092)任河東路轉運使。元祐七年(1092)任光祿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7—1121 【介紹】: 宋成都雙流人,字子常。鄧綰子。神宗熙寧間進士。哲宗紹圣中,為國史院編修官,撰《神宗史》。徽宗初,力薦蔡京為相。進中書舍人、給事中兼侍講,修《哲宗實錄》。遷吏部侍郎、尚書左丞、中書侍郎。累官知樞密院事。仿陜西弓箭手制,募邊民置刀弩手,鎮(zhèn)撫五溪蠻。后位特進,拜少保,恩典如宰相。
全宋文·卷二七○八
鄧洵武(一○五五——一一一九),字子常,成都雙流(今四川雙流)人,綰子,洵仁弟。第進士,為汝陽簿。紹圣中,累遷至起居舍人?;兆诔?,改秘書少監(jiān),遷起居郎,力主相蔡京,進中書舍人、給事中兼侍講,遷刑部尚書。崇寧三年,拜尚書右丞,轉左丞、中書侍郎。坐事出知隨州,歷亳州、河南府。政和中知樞密院,封莘國公。宣和元年卒,年六十五,謚文簡?!?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九有傳。
陳起莘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越州上虞縣(今浙江紹興)人。崇寧五年(1106年)特奏名。
王莘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觀二年(1108)任江州知州。政和二年(1112)任兵部郎中。
葉莘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四二
葉莘,大觀中為宗子博士。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九之四。
呂希莘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五○六
呂希莘,宣和三年為提舉京兆府路常平,五年為提舉潼川府路常平。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七、刑法二之八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汀州寧化人,字起莘。少好吟詠。高宗紹興五年進士。官終饒州推官。
全宋詩
湯莘叟,字起莘,汀州寧化(今屬福建)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為饒州推官。事見《永樂大典》卷七八九四引《臨汀志》。今錄詩三首。
王莘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五年(1135)任光州知州。
吳莘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八二
吳莘,字商卿,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紹興初,為承直郎、知高郵軍興化縣事。著有《楚國圖經(jīng)》二卷。見《吳興掌故集》卷四及其自撰《高郵軍興化縣重建濯纓亭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7—1164 【介紹】: 宋眉州青神人,字起莘。唐杜甫十三世孫。高宗紹興間賜同進士出身。累擢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以直顯謨閣知遂寧府。屢陳時政得失及防金備御事。御史任內(nèi),極言無隱,凡眾所指目者如周麟之、王繼先、張去為,皆先后被劾去,聲振一時,都人稱骨鯁敢言者必曰杜殿院。孝宗即位,進定國是、修內(nèi)政、養(yǎng)根本三議。尋卒。
全宋文·卷四四二六
杜莘老(一一○七——一一六四),字起莘,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紹興十年第進士,授梁山學官,二十五年授珍州學官。歷官禮、兵部架閣,遷敕令所刪定官。二十八年主太常簿,兼籍田司。尋除博士,遷秘書丞,權吏部員外郎。紹興三十一年擢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后以直顯謨閣知遂寧府。隆興二年卒,年五十八。見《宋史》卷三八七本傳,《梅溪后集》卷二九《杜殿院墓志》,查籥《杜御史莘老行狀》(《名臣碑傳琬琰之集》中卷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