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1,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葛屨
葛氏
白葛
葛覃
葛翁
夏葛
葛帔
葛衫
野葛
黃葛
懷葛
葛溪
吹葛
葛伯
膠葛
《國語辭典》:葛屨(葛屨)  拼音:gé jù
《詩經(jīng)。魏風(fēng)》的篇名。共二章。根據(jù)〈詩序〉:「葛屨,刺褊也?!故渍露錇椋骸讣m糾葛屨,可以履霜?!?/div>
分類:草編
《駢字類編》:葛氏
蜀志后主傳注:初,備以諸葛亮為太子太傅,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先。吳書:葛氏本瑯邪諸縣人,后徙陽都。陽都 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
《漢語大詞典》:白葛
(1).白夏布。 唐 杜甫 《送段功曹歸廣州》詩:“ 交趾 丹砂重, 韶州 白葛輕。” 唐 譚用之 《貽費道人》詩:“誰如 南浦 傲煙霞,白葛衣輕稱帽紗?!?宋 蘇軾 《病中游祖塔院》詩:“紫李黃瓜村路香,烏紗白葛道衣涼?!?br />(2).蔓草。白兔藿的別名。 唐 曹唐 《小游仙》詩之六三:“不知誰唱歸春曲,落盡溪頭白葛花?!?宋 劉子翚 《有懷》詩之十:“籃輿夢想行山處,白葛花開細雨中。”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白兔藿。
《國語辭典》:葛覃  拼音:gé tán
《詩經(jīng)。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葛覃,后妃之本也?!够蛞嘀笅D人自詠歸寧之詩。首章二句為:「葛之覃兮,施于中谷?!?/div>
分類:女子
《駢字類編》:葛翁
西湖志:見葛井下。
《漢語大詞典》:夏葛
(1).夏天穿葛衣。列子·湯問:“北國之人鞨巾而裘,中國之人冠冕而裳。九土所資,或農(nóng)或商,或田或漁,如冬裘夏葛,水舟陸車。默而得之,性而成之?!?唐 韓愈 《原道》:“帝之與王,其號名殊,其所以為智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飢食,其事雖殊,其所以為智一也。”
(2).指夏天穿的葛衣。 唐 薛能 《水簾吟》:“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簷?!?/div>
分類:夏天天穿
《漢語大詞典》:葛帔
用葛制成的披肩。南史·任昉傳:“ 西華 冬月著葛帔綀裙,道逢 平原 劉孝標 ,泫然矜之,謂曰:‘我當為卿作計。’”后因以“葛帔”為憐恤友人貧困之典。 清 趙翼 《至蘇州瘦銅子孝彥來見泫然有作》詩:“葛帔相看淚滿衣,貧官門戶已全非。”
《駢字類編》:葛衫
三柳軒雜識:張蕓叟南遷錄:潯陽甘棠湖之南有孟氏者,世業(yè)漁釣。公訪之,門闌蕭然,竹籬數(shù)掩。孟生出見,葛衫草履,容止語言,真是江上漁人。就茅廡一啜,左右皆漁器,腥穢逼人,稍即廳事,如富貴家。頃間延至中堂,榱題軒楹,皆漆髹涂,所設(shè)酒味菜羹,莫不旨嘉。久之,出妓女三四人,皆京師新聲 奚囊橘柚陶士行貧時,冬日母子嘗著敝葛。及士行貴,母恒于公服袖口內(nèi)縫一片,曰:汝當作佳官,盡心恤民,勿忘著葛衫時也。
《國語辭典》:野葛  拼音:yě gé
1.馬錢科「鉤吻」的別名。參見「鉤吻」條。
2.漆樹科漆樹屬「藤漆」、「毒漆藤」的別名。為落葉攀緣灌木,汁液有毒。
《漢語大詞典》:黃葛
(1).葛之一種。莖皮纖維可織葛布或作造紙原料者。《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前溪歌七》:“黃葛生爛熳,誰能斷葛根?!?唐 李白 《黃葛篇》:“黃葛生 洛溪 ,黃花自綿冪。” 王琦 注:“葛草,延蔓而生,引長二三丈,其葉有三尖,如楓葉而長,面青背淡,莖亦青色。取其皮漚練作絲,以為絺綌。謂之黃葛者,是取既成絺綌之色而名之,以別於蔓草中之白葛、紫葛、赤葛諸名,不致相混耳。七八月開花成穗,纍纍相承,紅紫色?!?br />(2).葛布。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白羅袍袴啟》:“披千金之暫暖,棄百結(jié)之長寒,永無黃葛之嗟,方見青綾之重?!?倪璠 注引吳越春秋:“ 越王 自 吳 還國,勞身苦心,懸膽於戶,出入嘗之。知 吳王 好服之被體,使國中男女入山采葛,作黃紗之布以獻之。 吳王 乃增 越 之封, 越國 大悅。采葛之婦傷 越王 用心之苦,乃作《苦之何》詩?!?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換葛紗》:“每至六月,自暑伏日起至處暑日止,百官皆服萬絲帽、黃葛紗袍。”借指亡國之君主。 明 夏完淳 《大哀賦》:“烏衣則披綸揮羽,黃葛則懸膽臥薪?!?/div>
《漢語大詞典》:懷葛(懷葛)
無懷氏 、 葛天氏 的并稱。二人皆為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名。古人以為其世風(fēng)俗淳樸,百姓無憂無慮。語本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贊》:“酬觴賦詩,以樂其志, 無懷氏 之民歟? 葛天氏 之民歟?”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因自號 松癡老人 ,郡守額其居曰‘ 懷葛 遺風(fēng)’。”
分類:古帝帝王
《駢字類編》:葛溪
唐 權(quán)德輿 清明日次弋陽 自嘆清明在遠鄉(xiāng),桐花覆水葛溪長。
《韻府拾遺 曷韻》:吹葛
張時采葛篇:種葛南山下,春風(fēng)吹葛長。二月吹葛綠,八月吹葛黃。
《駢字類編》:葛伯
書: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初征自葛。傳:葛伯游行,見農(nóng)民之餉于田者,殺其人,奪其餉,故謂之仇餉。仇,怨也。湯為是以不祀之罪伐之,廢。又序: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征之。傳:葛,國伯,爵也。 其土地山川及宗廟神祗皆不祀,湯始伐之。伐始于葛。
又明一統(tǒng)志:見葛城下。
《國語辭典》:膠葛(膠葛)  拼音:jiāo gé
1.交錯糾結(jié)。《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紛湛湛其差錯兮,雜遝膠葛以方馳?!埂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上》:「齊總總撙撙,其相膠葛兮,猋駭云訊,奮以方攘?!?br />2.廣大且繁復(fù)?!稌x書。卷一三○。赫連勃勃載記》:「溫宮膠葛,涼殿崢嶸,絡(luò)以隨珠,綷以金鏡?!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東西膠葛,南北崢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