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仲堪
 
仲熊
 
伯奮
 
伯虎
 
叔獻
 
叔豹
 
季仲
 
季貍
 
高辛氏


《春秋左傳·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闯紙?,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nèi)平外成。」晉·杜預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羆之倫?!?/span>

例句

早入八元數(shù),嘗承三接恩。 劉禹錫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典故 
南山虎
  
射殺白額虎
 
除白額
 
江中斬蛟
 
斬龍子
 
周處除三害
 
周處刀
 
不經(jīng)異興里
 
挾劍長橋
  
周處殺蛟
 
周侯斬蛟

相關(guān)人物
周處


《晉書》卷五十八〈周處列傳〉~569~
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也。父魴,吳鄱陽太守。處少孤,未弱冠,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脩細行,縱情肆欲,州曲患之。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子為三矣?!固幵唬骸溉舸藶榛?,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則一郡之大慶,非徒去害而已。」處乃入山射殺猛獸,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數(shù)十里,而處與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人謂死,皆相慶賀。處果殺蛟而反,聞鄉(xiāng)里相慶,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yún)菍ざ憽r機不在,見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將無及。」云曰:「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處遂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吳為東觀左丞。孫皓末,為無難督。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自新〉~627~
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馀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處與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簡釋

周處殺蛟:指英勇過人。為民除害。馬君武《從軍行》:“周處殺三蛟,項籍力扛鼎。”


例句

況是無三害,弦歌初政成。 張祜 晚次荊溪館呈崔明府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yún)翘稊佚堊印?李賀 春坊正字劍子歌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fā)題春竹。 李賀 聽穎師琴歌

周處長橋役,侯調(diào)短弄哀。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

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 王維 老將行

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jīng)。 羅隱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

典故
白虎青龍


《淮南子》卷十五《兵略訓》
「故上將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天數(shù)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箹|漢·高誘注:「角、亢為青龍,參、井為白虎,星、張為朱雀,斗、牛為玄武。用兵軍者,右參、井,左角、亢,背斗、牛,向星、張,此順北斗之銓衡也?!?/span>

例句

白虎鋒應出,青龍陣幾成。 陳子昂 還至張掖古城聞東軍告捷贈韋五虛已

典故
白虎議

相關(guān)人物
劉炟(漢章帝)


《后漢書》卷三《章帝紀》
「至永平元年,長水校尉鯈奏言,先帝大業(yè),當以時施行。欲使諸儒共正經(jīng)義,頗令學者得以自助。孔子曰:『學之不講,是吾憂也?!挥衷唬骸翰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于戲,其勉之哉!于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jīng)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span>

典故
射虎南山
 
射石
 
南山射虎
 
射虎將軍
 
石沒羽
 
林暗疑降虎
 
石臥山前認虎
  
白羽沒石
 
怪石飲羽
 
裂石驚弦
 
射虎中石
 
石虎銜箭
 
弦聲裂石

相關(guān)人物
李廣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列傳〉~2439~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矢,視之,石也。他日射之,終不能入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射殺之。
《韓詩外傳》卷六~268~
勇士一呼,三軍皆避,士之誠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為石,石為之開,而況人乎!夫倡而不和,動而不僨,中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鬃釉唬骸钙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瓜韧踔怨耙局各?,而四海來賓者、誠德之至也,色以形于外也。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既來?!?/span>
舊題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五
李廣與兄弟共獵于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矢即斃,斷其髑髏以為枕,示服猛也。鑄銅象其形為溲器,示厭辱之也。他日,復獵于冥山之陽,又見臥虎,射之,沒矢飲羽,進而視之,乃石也,其形類虎,退而更射,鏃破簳折而石不傷。余嘗以問楊子云,子云曰:「至誠則金石為開。」

例句

精感石沒羽,豈忘憚險艱。 李白 豫章行

典故   
封侯相
 
燕頷封侯
  
班筆擲
 
班超束書
 
擲筆
 
安能守筆硯
 
定遠見棄
 
相關(guān)人物
班超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班超〉~57~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jié)。然內(nèi)孝謹,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其后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四]而當封侯萬里之外。」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咕弥?,顯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yǎng)老母」。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后坐事免官。

簡釋

投筆:指棄文就武。唐魏征《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p>


例句

班筆行看擲,黃陂莫漫澄。 元稹 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

赴敵甘負戈,論兵勇投筆。 劉長卿 吳中聞潼關(guān)失守因奉寄淮南蕭判官

朅來投筆硯,長揖謝親族。 劉長卿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年少不應辭苦節(jié),諸生若遇亦封侯。 嚴維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

擲筆不作尉,戎衣從嫖姚。 姚合 送任畹評事赴沂海

封侯應不遠,燕頷豈徒然。 岑參 送張都尉東歸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岑參 銀山磧西館

看取不成投筆后,謝安功業(yè)復何如。 崔涂 東晉

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 崔融 塞垣行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 張宣明 使至三姓咽面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 張說 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

龍泉恩已著,燕頷相終成。 張說 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嘗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張謂 同孫構(gòu)免官后登薊樓

昔去驚投筆,今來分掛冠。 李商隱 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寄劉韋二前輩二公嘗于此縣寄居

封侯萬里者,燕頷乃徒勞。 李頻 送許棠歸涇縣作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杜甫 后出塞五首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jù)鞍。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將軍欲定遠,見棄不應賒。 楊師道 詠硯

武人榮燕頷,志士戀漁竿。 權(quán)德輿 送山人歸舊隱

壯懷空擲班超筆,久客誰憐季子裘。 殷堯藩 九日

何言投筆去,終作勒銘回。 沈佺期 塞北二首之二

多君有奇略,投筆佐元戎。 獨孤及 送游員外赴淮西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王昌齡 從軍行二首之一

燕頷多奇相,狼頭敢犯邊。 王涯 從軍詞三首之二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 望薊門

因君指似封侯骨,漸擬回頭別醉鄉(xiāng)。 秦韜玉 寄李處士

莫向尊前更惆悵,古來投筆盡封侯。 許渾 贈河東虞押衙二首之二

此去知投筆,須求利劍磨。 許渾 送友人罷舉歸東海

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 錢起 送傅管記赴蜀軍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 錢起 送崔校書從軍

一朝愿投筆,世難激中腸。 韋應物 始建射侯

不有封侯相,徒負幽并客。 顧況 從軍行二首

封侯萬里外,未肯后班超。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

懷鉛慚后進,投筆愿前驅(qū)。 駱賓王 久戌邊城有懷京邑

龍庭但苦戰(zhàn),燕頷會封侯。 駱賓王 夕次蒲類津

投筆懷班業(yè),臨戎想顧勛。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

曳裾誠已矣,投筆尚凄然。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魏徵 述懷

蘇武執(zhí)節(jié)歸,班超束書起。 鮑溶 壯士行

燕頷已知飛食肉,龍門猶自退為魚。 黃滔 寄南海黃尚書

典故
半邊銅虎


《后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種陳列傳·陳球〉~83~
復辟公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桂陽黠賊李研等群聚寇鈔,陸梁荊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楊秉表球為零陵太守。球到,設(shè)方略,?月閒,賊虜消散。而州兵朱蓋等反,與桂陽賊胡蘭數(shù)萬人轉(zhuǎn)攻零陵。零陵下濕,編木為城,不可守備,郡中惶恐。掾史白遣家避難,球怒曰:「太守分國虎符,受任一邦,豈顧妻孥而沮國威重乎?復言者斬!」乃悉內(nèi)吏人老弱,與共城守,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fā)之,遠射千馀步,多所殺傷。賊復激流灌城,球輒于內(nèi)因地埶反決水淹賊。相拒十馀日,不能下。會中郎將度尚將救兵至,球募士卒,與尚共破斬朱蓋等。賜錢五十萬,拜子一人為郎。遷魏郡太守。
典故 
榜登龍虎

相關(guān)人物
歐陽詹
 
韓愈


《新唐書》卷二百三〈文藝列傳下·歐陽詹〉~5786~
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人。其先皆為本州州佐、縣令。閩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魚,雖能通文書吏事,不肯北宦。及常袞罷宰相為觀察使,始擇縣鄉(xiāng)秀民能文辭者,與為賓主鈞禮,觀游饗集必與,里人矜耀,故其俗稍相勸仕。初,詹與羅山甫同隱潘湖,往見袞,袞奇之。辭歸,泛舟飲餞。舉進士,與韓愈、李觀、李絳、崔群、王涯、馮宿、庾承宣聯(lián)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閩人第進士,自詹始。

《毛詩正義》卷十二之二〈小雅·節(jié)南山之什·小旻〉~42~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潝潝訾訾,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厎?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jīng)。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國雖靡止,或圣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論語注疏·述而》~6~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span>
典故  
釣魚人
 
磻溪釣
   
渭濱叟
  
釣磻溪
 
呂叟
  
得熊羆
 
渭釣
 
渭川叟
  
渭水垂綸
 
渭水釣
  
渭川老
 
渭川垂釣
 
渭川圖
 
太公垂釣
 
渭川人
 
朝歌屠叟
 
君王獵渭濱
 
起釣屠
 
水濱老
 
渭川熊
 
渭川遺老
 
渭陽人
 
朝歌鼓刀叟
  
垂渭水綸
 
釣人不釣魚
 
釣叟值周王
  
釣翁王者師
 
釣周
 
經(jīng)綸釣
 
呂釣
 
呂公榮達
 
夢渭濱
 
磻石垂鉤
 
磻溪入釣
 
磻溪未遇
 
太傅翊周
 
太公屠釣
  
渭濱器
 
渭川遇主
 
渭上釣人
 
渭上叟
 
溪磻
  
垂綸渭川
 
獵卜非熊
 
呂叟釣
 
磻溪獨釣
 
莘渭擅耕魚
 
太公遇文獵
 
屠飯
   
熊虎周郊卜
 
魚釣終渭川

相關(guān)人物
呂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參考典故
夢傅野
 
太公望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栔弧柑?,載與俱歸,立為師。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后也?!固?#183;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營丘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span>
《韓詩外傳》卷七~282~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
《水經(jīng)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跡罕交,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維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晉·羊叔子(祜)《讓開府表》
「假令有遺德于板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間?!固?#183;李善注:「《尉繚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弧妒酚洝吩唬骸禾麉紊幸詽O釣奸周西伯。』」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箤㈩?,史遍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雇踔劣诖懴?,呂尚釣于涯,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股辛⒆兠鹪唬骸竿灥糜耔?,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弧?/span>

簡釋

傅野:喻賢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

朝歌屠叟: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p>

釣璜: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例句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

垂綸非釣國,好學異希顏。 儲光羲 游茅山五首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 元稹 山枇杷

莫戀此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漁人。 劉崇龜 寄桂帥

孤坐九層石,遠笑清渭濱。 劉駕 釣臺懷古

一種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跡愧商顏。 司空圖 漫書五首之五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司空圖 雜題二首之一

折樹休盤槊,沉鉤且釣璜。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

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姚合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垂綸。 孫逖 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宋之問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磻。 張渾 七考詩會

熊羆先兆慶垂休,天地氤氳瑞氣浮。 徐夤 府主仆射王摶生日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年。 方干 哭王大夫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獻浙東王大夫二首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方干 獻王大夫二首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方干 贈中巖王處士

我來擬學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沉。 方干 陸山人畫水

敢待傅巖成好夢,任從磻石掛纖鉤。 李咸用 夏日別余秀才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李咸用 寄題從兄坤載村居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李咸用 題友生叢竹

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隱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干瀆尊嚴伏蒙仁恩俯賜披覽

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昭儀忠漢日,太傅翊周年。 李嶠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zhèn)揚州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終年獨釣魚。 李涉 寄趙準乞湘川山居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jīng)綸。 李白 梁甫吟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李白 鞠歌行

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李頎 送喬琳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杜審言 扈從出長安應制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杜牧 早秋客舍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淪。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杜甫 傷春五首之三

幾時陪羽獵,應指釣璜溪。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權(quán)德輿 渭水

筑巖思感夢,磻石想垂綸。 武平一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況是昭明食魚郡,不妨閑擲釣璜鉤。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沈佺期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沈佺期 釣竿篇

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王維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

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 渭上偶釣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獨成周只渭濱。 羅鄴 吳門再逢方干處士

川涘將釣玉,鄉(xiāng)亭期散金。 蔡希寂 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yè)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蘇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xiāng)有懷之作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

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貫休 漁家

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錢起 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

還笑當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韋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韓偓 寄隱者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韓愈 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韻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鼎職。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薪何處逢知己。 駱賓王 疇昔篇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高適 金城北樓

直鉤猶逐熊羆起,獨是先生真釣魚。 黃滔 嚴陵釣臺

誰能惆悵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黃滔 題陳山人居

典故 
長康癡
 
癡虎頭
 
虎頭風
 
虎頭三絕
 
長康三絕
 
癡號
  
癡黠愷之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顧愷之〉~2405~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壬频で?,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愷之每畫人成,或數(shù)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埂瓙鹬娣ミ^實,少年因相稱譽以為戲弄。又為吟詠,自謂得先賢風制。或請其作洛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義熙初,為散騎常侍,與謝瞻連省,夜于月下長詠,瞻每遙贊之,愷之彌自力忘倦。瞻將眠,令人代己,愷之不覺有異,遂申旦而止。……初,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构仕讉鲪鹬腥^:才絕,畫絕,癡絕。
《太平廣記》卷二百一十〈畫一·顧愷之〉~607~
晉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人。多才氣,尤工丹青,傅寫形勢,莫不妙絕。謝安謂長康曰:「卿畫自生人已來未有?!褂衷疲骸盖洚嬌n蒼,古來未有?!乖砸粰划嫊杭幕感云涿钲E所珍秘者,封題之。其后玄聞取之,誑云不開。愷之不疑被竊,直云:「妙畫通神,變化飛去,猶人之登仙也。」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又嘗悅一憐女,乃畫女于壁,當心釘之。女患心痛,告于長康,康遂拔釘。乃愈。又嘗欲寫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辭。長康曰:「明府無病,若明點瞳子,飛白拂上,便如輕云蔽日?!巩嬋宋?,數(shù)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關(guān)于妙處。傳神寫貌,正在阿堵之中。」又畫裴楷真,頰上乃加三毛。云:「楷俊郎,有鑒識。具此,觀之者定覺殊勝?!癸蒂浺运难栽?,畫為圖。常云:「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褂之嬛x幼輿于一巖中,人問其故。云:「一丘一壑,此(明抄本此字上有謂之二字)子宜置巖壑中。」長康又嘗于瓦棺寺北殿內(nèi)畫維摩居士,畫畢,光輝月余?!毒熕掠洝吩疲d寧中,瓦棺寺初置僧眾,設(shè)剎會,請朝賢士庶宣疏募緣。時士大夫莫有過十萬者,長康獨注百萬。長康素貧,眾以為大言。后寺僧請勾疏,長康曰:「宜備一壁?!归]戶不出(不出原作往來,據(jù)明抄本改)一月余,所畫維摩一軀工畢。將欲點眸子,乃謂僧眾曰:「第一日觀者,請施十萬;第二日觀者,請施五萬;第三日觀者,可任其施?!辜伴_戶,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及百萬。劉義慶《世說》云,桓大司馬每請長康與羊欣講論畫書,竟夕忘疲。
典故   
龍虎地
 
龍虎勢
 
龍盤王氣
 
金陵龍虎勢
 
鐘山龍盤
 
成龍成虎
 
勢盤龍虎
 
相關(guān)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


《太平御覽》卷一百五十六〈州郡部二·?京都下〉~887~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梗〒?jù)《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
《清朝續(xù)文獻通考》卷三百十二〈輿地考八·江蘇省〉~0555~2~
諸葛武侯云:「金陵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之宅。」
《能改齋漫錄》卷九〈地理·石頭之名有二〉~27~
予嘗考之。蓋江南有兩石頭。鐘山龍蟠。石頭虎踞。與夫王敦蘇峻之所據(jù)者。此隸乎金陵者也。

例句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李白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之四

龍虎勢衰佳氣歇,鳳皇名在故臺空。 李群玉 秣陵懷古

典故
仁風動
 
袁宏扇
 
袁宏一扇風
 
贈扇有仁風
 
東陽仁
 
滿扇好風
 
偶然入手送東陽
  
仁風扇動
 
扇似袁宏
 
袁虎扇
 
贈扇揚風
 
持贈東冶亭
 
揚風贈扇
 
袁郎扇

相關(guān)人物
袁宏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40~
袁彥伯為謝安南司馬,都下諸人送至瀨鄉(xiāng)。將別,既自悽惘,嘆曰:「江山遼落,居然有萬里之勢?!鼓铣?#183;劉孝標注引《續(xù)晉陽秋》曰:「袁宏字彥伯,陳郡人,魏郎中令煥六世孫也。祖猷,侍中。父勖,臨汝令。宏起家建威參軍,安南司馬記室。太傅謝安賞宏機捷辯速,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乃祖之于冶亭,時賢皆集。安欲卒迫試之,執(zhí)手將別,顧左右取一扇而贈之。宏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缓献鴩@其要捷。性直亮,故位不顯也。在郡卒。」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袁宏〉~2398~
謝安常賞其機對辯速。后安為揚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乃祖道于冶亭。時賢皆集,安欲以卒迫試之,臨別執(zhí)其手,顧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购陸暣鹪唬骸篙m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箷r人嘆其率而能要焉。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應貞〉~2370~
悠悠太上,人之厥初?;蕵O肇建,彝倫攸敷。五德更運,應錄受符。陶唐既謝,天歷在虞。于時上帝,乃顧惟眷。光我晉祚,應期納禪。位以龍飛,文以豹變。玄澤滂流,仁風潛扇。區(qū)內(nèi)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耀其文。鳳鳴朝陽,龍翔景云。嘉禾重穎,蓂莢載芬。率土咸寧,人胥悅欣。

簡釋

仁風動:喻地方官有善政。唐獨孤及《送馬鄭州》:“當使仁風動,遙聽輿頌喧。”


例句

江湖經(jīng)戰(zhàn)陣,草木待仁風。 暢當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揚風非贈扇,易俗是張琴。 李隆基 賜崔日知往潞州

當使仁風動,遙聽輿頌諠。 獨孤及 送馬鄭州

衣同萊子曾分筆,扇似袁宏別有天。 羅隱 寄池州鄭員外

庾監(jiān)高樓月,袁郎滿扇風。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香暖幾飄袁虎扇,格高常對孔融樽。 羅隱 虛白堂前牡丹相傳云太傅手植在錢塘

樓移庾亮千山月,樹待袁宏一扇風。 羅隱 途中晉州獻孟中丞

羽扇揚風暇,瑤琴悵別情。 錢起 奉和宣城張?zhí)啬贤で锵延?/a>

謝安春渚餞袁宏,千里仁風一扇清。 高湘 和李尚書命妓錢崔侍御

典故
崇侯

相關(guān)人物
姬昌
 
崇侯虎
 
紂王


《史記》卷三《殷本紀》
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閎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獻洛西之地,以請除炮格之刑。紂乃許之,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

例句

崇侯入輔嚴陵退,堪憶啼猿萬仞峰。 徐夤 西寨寓居之二

典故
倚馬才
 
文倚馬
  
馬前草詔
 
檄書倚馬
 
下馬具檄
 
詞成馬憂倚
 
軍書倚馬
 
露布催書
 
檄倚馬草
 
倚馬雄筆

相關(guān)人物
桓溫
 
袁虎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文學〉~273~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cè),極嘆其才。袁虎云:「當令齒舌閒得利?!鼓铣?#183;劉孝標注引《文選集注》卷四十九〈三國名臣序贊注〉引臧榮緒《晉書》云:「袁宏好學,善屬文,謝尚以為豫州別駕?;笢孛鼮榘参鲄④姟乇庇?,須露布文,呼宏使制。宏傍馬前,手不輟,俄頃而就?!?/span>

例句

?筆諭戎矜倚馬,華堂留客看驚鴻。 劉禹錫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因見寄兼呈張十一院長元九侍御

棲身未識登龍地,落筆元非倚馬才。 吳融 靈池縣見早梅

戰(zhàn)龍思王業(yè),倚馬賦神功。 張說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應制

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 戎昱 上桂州李大史

軍書雖倚馬,猶未當能文。 李商隱 夜出西溪

倚馬才高猶愛藝,問牛心在肯容私。 盧延讓 逢友人赴闕

倚馬見雄筆,隨身唯寶刀。 高適 送蹇秀才赴臨洮

《國語辭典》:八元  拼音:bā yuán
上古高辛氏有干才八人,善于治國,世稱為「八元」?!蹲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固啤?追f達。正義:「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div>
分類:才子
《國語辭典》:三害  拼音:sān hài
1.晉代周處臂力過人,不修細行,縱情恣欲,眾人以他和南山虎、長橋蛟并稱為「三害」?!稌x書。卷五八。周處傳》:「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子為三矣。』」
2.泛稱三種禍害。
《國語辭典》:白額虎(白額虎)  拼音:bái é hǔ
傳說中極為兇猛的老虎,為周處所除三害之一。參見「周處」條。
分類:猛虎
《漢語大詞典》:長橋(長橋)
橋名。在 江蘇省 宜興市 ,建于 東漢 時,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又名 蛟橋 。橋跨 荊溪 ,又名 荊溪橋 。晉書·周處傳:“ 南山 白額猛獸, 長橋 下蛟,并子為三矣?!?span id="73n8stj" class="book">《初學記》卷七引 晉 祖臺之 《志怪》:“ 義興郡 溪渚 長橋 下,有蒼蛟吞噉人, 周處 執(zhí)劍橋側(cè),伺久之,遇出。于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shù)瘡,流血滿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誰看挾劍赴 長橋 ,誰看浸髮題春竹?!?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 周處 長橋 役, 侯調(diào) 短弄哀。”
《漢語大詞典》:彎弓飲羽(彎弓飲羽)
《韓詩外傳》卷六:“昔者 楚 熊渠子 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為石,石為之開,而況人乎!”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 李廣 )出獵,見草上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后因以“彎弓飲羽”形容勇猛善射。 清 梁清標 《送蕭都閫之云中》詩:“卻敵吹笳 劉越石 ,彎弓飲羽 李將軍 ?!?/div>
分類:勇猛
《國語辭典》:封侯  拼音:fēng hóu
封贈的侯爵?!妒酚?。卷一一一。衛(wèi)將軍傳》:「貴人也,官至封侯。」《文選。班彪。王命論》:「其后果定于漢,陵為宰相封侯?!?/div>
《漢語大詞典》:封侯骨
封侯的骨相。漢書·翟方進傳:“ 蔡父 大奇其形貌,謂曰:‘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jīng)術(shù)進,努力為諸生學問?!?宋 辛棄疾 《滿江紅·送湯朝美司諫自便歸金壇》詞:“活國手,封侯骨。騰汗漫,排閶闔。待十分做了,詩書勛業(yè)?!?/div>
分類:封侯骨相
《漢語大詞典》:投筆(投筆)
謂棄文而就他業(yè)。多指棄文就武。 唐 魏徵 《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宋 楊萬里 《送談星辰許季升》詩:“ 許子 儒冠怨誤身,如今投筆説星辰?!?span id="ko8f8qo" class="book">《瑟榭叢談》卷下引 清 蔡莘腴 《龍門即事》詩:“投筆何須侯萬里,飛書尚欲辟千人?!?王德鐘 《十九歲述懷》詩:“批龍?zhí)交⒅獰o我,投筆荷戈更有誰?”參見“ 投筆從戎 ”。
分類:棄文
《國語辭典》:投筆從戎(投筆從戎)  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
漢代班超因家貧而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后輟業(yè)而嘆:「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典出《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后指棄文從軍以衛(wèi)國建功?!赌鹾;ā返诙寤兀骸改愕阔k齋為何安安穩(wěn)穩(wěn)的撫臺不要做,要自告奮勇去打仗呢?雖出于書生投筆從戎的素志,然在發(fā)端的時候,還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軼史?!?/div>
分類:立功西域
《漢語大詞典》:棄筆(棄筆)
猶言投筆。謂放棄文墨之事。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棄筆;未見 陸機 之文,久同燒硯。”參見“ 棄筆從戎 ”。
《漢語大詞典》:棄筆從戎(棄筆從戎)
猶投筆從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唐 張鷟 游仙窟:“ 蜀 生狡猾,屢侵邊境。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div>
分類:文人
《漢語大詞典》:燕頷(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頷,下巴。 唐 王宏 《從軍行》:“兒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膚?!?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三:“ 童貫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視炯炯,不類宦人?!?span id="qp8aywm" class="book">《群音類選·蟠桃記·誕孫相慶》:“看蘭孫,虎頭燕頷,知不是等閑人。”
(2). 東漢 名將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異域之志。相士說他“燕頷虎頸”,有封“萬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陸續(xù)平定各地貴族的變亂,官至 西域 都護,封 定遠侯 。見后漢書·班超傳。后以“燕頷”為封侯之相。 南朝 陳 徐陵 《出自薊北門行》:“生平燕頷相,會自得封侯?!?唐 岑參 《送張都尉東歸》詩:“封侯應不遠,燕頷豈徒然?!?清 趙翼 《贈相士彭鐵嘴》詩:“幸免鼠目求官訊,本無燕頷封侯狀。”
(3).指武將;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燒竹照之八十韻》:“燕頷不醒頽錦帳,蛾眉邀醉疊金椑?!?清 孫致彌 《詠史次王玠右先生韻》:“燕頷何年馳鐵馬,羊頭此日總金貂。” 清 陳維嵩 《賀新涼·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詞:“風前小進休仍卻,從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國語辭典》:虎頭燕頷(虎頭燕頷)  拼音:hǔ tóu yàn hàn
形容相貌威猛,一副富貴之相。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诰懦觯骸钙叱甙翰?,虎頭燕頷如畫,莽男兒走遍天涯。」也作「燕頷虎頸」。
《國語辭典》:燕頷虎頭(燕頷虎頭)  拼音:yàn hàn hǔ tóu
形容人容貌生得威儀、有富貴之相。唐。陳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陳公墓志銘:「公河目??冢囝h虎頭,性英雄而志尚元默。」《花月痕》第四二回:「總兵燕頷虎頭,后來功名鼎盛,如何會死?」也作「燕頷虎頸」。
《國語辭典》:龍虎榜(龍虎榜)  拼音:lóng hǔ bǎng
1.科舉考試完畢,朝廷公布的錄取名單?!度辶滞馐贰返谒木呕兀骸负擦指哒匌埢?,中書冒占鳳凰池?!?br />2.杰出人才的榮譽榜。如:「他今年投球表現(xiàn)優(yōu)異,名列投手龍虎榜的第一杰。」
分類:貞元八年
《國語辭典》:暴虎馮河(暴虎馮河)  拼音:bào hǔ píng hé
暴,徒手搏斗。馮,徒步渡河。暴虎馮河指空手與虎搏斗,不靠舟船渡河。語本《詩經(jīng)。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贡扔魅擞杏露鵁o謀?!墩撜Z。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也作「憑河暴虎」。
《國語辭典》:垂釣(垂釣)  拼音:chuí diào
釣魚。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莊周垂釣于濠,伯成躬耕于野?!埂都t樓夢》第四九回:「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皆是蘆葦掩覆。」
分類:垂釣釣魚
《漢語大詞典》:屠釣(屠釣)
宰牲和釣魚。舊指操賤業(yè)者。《韓詩外傳》卷八:“ 太公望 少為人壻,老而見去,屠牛 朝歌 ,賃於 棘津 ,釣於 磻溪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 呂尚 之處屠釣,至陋也。” 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三:“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八:“隨身百軸字平安,身世無如屠釣寬?!?/div>
《漢語大詞典》: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記·貨殖列傳:“ 陳 夏 千畝漆; 齊 魯 千畝桑麻; 渭川 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唐 孟浩然 《登總持寺浮圖》詩:“竹遶 渭川 遍,山連 上苑 斜?!?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 渭川 致乎斯景, 黃崗 寓乎此身?!?br />(2).樂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四:“ 彭年 善舞, 鶴年 、 龜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div>
《漢語大詞典》:渭曲
地名。在 陜西省 大荔縣 東南。周書·文帝紀下:“﹝ 宇文泰 ﹞遂進軍至 渭曲 ,背水東西為陣?!?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 褒中 秋鼓角, 渭曲 晚旌旗?!?/div>
《漢語大詞典》:渭濱(渭濱)
韓非子·喻老:“ 文王 舉 太公 於 渭 濱者,貴之也?!焙笠蛞浴拔紴I”指 太公望 呂尚 。《宋書·周續(xù)之傳》:“是以 渭 濱佐 周 ,圣德廣運; 商洛 匡 漢 ,英業(yè)乃昌?!?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詠》:“寵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濱遲?!?/div>
《國語辭典》:熊羆(熊羆)  拼音:xióng pí
1.熊和羆?!稌?jīng)。禹貢》:「熊羆狐貍,織皮?!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578' target='_blank'>柳宗元 〈鈷鉧潭西小邱記〉:「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2.比喻勇士或軍隊。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憑宗廟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羆之用?!?br />3.比喻輔君的賢臣。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楫商巖命,熊羆渭水占?!?/div>
《漢語大詞典》:獵渭(獵渭)
傳說 周文王 出獵 渭 濱,獲王者師 呂尚 ,故以“獵渭”謂獲賢才。 宋 黃庭堅 《次韻奉送公定》:“從來國器重,見謂骨相奇,筑 巖 發(fā)夢寐,獵 渭 非熊螭。”
《漢語大詞典》:磻溪叟
周 呂尚 的別稱。 唐 杜牧 《早秋客舍》詩:“不及 磻溪叟 ,身閑長自由?!眳⒁姟?磻溪 ”。
分類:呂尚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漢語大詞典》:釣國(釣國)
(1).求用于國君。 唐 駱賓王 《釣磯應詰文》:“且夫垂竿而為事者, 太公 之遺術(shù)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羅隱 《題〈磻溪垂釣圖〉》詩:“ 呂望 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參見“ 釣川 ”。
(2).謂網(wǎng)羅賢士以輔弼治國。 唐 獨孤授 《燕昭王筑黃金臺賦》:“屈於一人以釣士,則開霸而圖王;侈於一臺以釣國,則兼大而稱強?!?/div>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后用為典故。 唐 駱賓王 《釣磯應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div>
《漢語大詞典》:釣渭(釣渭)
指 周 呂尚 垂釣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韓愈 《叉魚》詩:“如 棠 名既誤,釣 渭 日徒消。”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顧嗣立 曰:“史記·齊太公世家:‘ 呂尚 年老漁釣, 周西伯 出獵,遇於 渭 之陽?!?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為筑巖釣 渭 ,亦過矣哉。”參見“ 釣川 ”。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 唐 駱賓王 《釣磯應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div>
《漢語大詞典》:釣玉(釣玉)
比喻選擢人才。 宋 沈佺期 《釣竿篇》:“釣玉君徒 尚 ,徵金我未賢?!?唐 方干 《獻王大夫》詩之一:“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宋 司馬光 《祁國正獻公挽歌》之二:“釣玉 吳臺 舊,誅茅 梁苑 新?!?/div>
分類:人才
《漢語大詞典》:釣璜(釣璜)
(1).垂釣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賢相。典出尚書大傳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見 呂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釣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呂 佐檢德合,於今 昌 來提?!薄?唐 劉禹錫 《和重題》:“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br />(2).借指賢臣。 清 顧炎武 《帝京篇》:“側(cè)席推干鼎,回車載釣璜?!?/div>
《漢語大詞典》:釣筑(釣築)
漁釣和版筑。用 周 呂尚 釣于 磻溪 和 傅說 舉于版筑的故事。后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宋 楊萬里 《紀聞》詩:“ 賓王 欺釣筑, 君實 誤兒童?!?宋 陸游 《秋霽遣懷》詩:“人生富貴本細事,釣筑逢時俱將相。”參見“ 釣川 ”、“ 版筑飯牛 ”。
《漢語大詞典》:癡絕(癡絶)
晉書·顧愷之傳:“ 愷之 在 桓溫 府,常云:‘ 愷之 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故俗傳 愷之 有三絶:才絶,畫絶,癡絶?!焙笠浴鞍V絶”為藏拙或不合流俗之典。 宋 蘇軾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之一:“才疎正類 孔文舉 ,癡絶還同 顧長康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詞:“ 盤龍 癡絶求鵝炙。這先生、黃齏甕熟,味珍無價?!?/div>
《漢語大詞典》:顧虎頭(顧虎頭)
東晉 畫家 顧愷之 小字 虎頭 ,故稱。亦借指畫家。 唐 杜甫 《題玄武禪師屋壁》詩:“何年 顧虎頭 ,滿壁畫滄洲?!?仇兆鰲 注:“ 杜修可 曰: 顧愷之 ,小字 虎頭 。”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出:“ 漢 家自恨 毛延壽 ,底事全憑 顧虎頭 。” 清 戴名世 《〈有明歷朝小題文選〉序》:“古之能傳神者惟 顧 陸 , 蘇子瞻 稱引 顧虎頭 之言推而廣之?!?/div>
《國語辭典》:虎踞  拼音:hǔ jù
1.比喻地勢險要。唐。李白 永王東巡歌:「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乖o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真乃為霸業(yè)之鄉(xiāng),誠為虎踞龍蟠之勢也?!?br />2.形容怪石的形狀。唐。王績〈游北山賦〉:「石當階而虎踞,泉度牖而龍吟?!?br />3.比喻以極優(yōu)越的條件或地位,而雄據(jù)一方?!睹魇贰>硪欢?。明玉珍列傳》:「近者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埂度龂萘x》第四○回:「孫權(quán)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險,亦不易取?!?/div>
《國語辭典》:虎踞龍蟠(虎踞龍蟠)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宋。辛棄疾〈念奴嬌。我來吊古〉詞:「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真乃為霸業(yè)之鄉(xiāng),誠為虎踞龍蟠之勢也。」
《國語辭典》:虎踞龍盤(虎踞龍盤)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勢周旋,形曲折,虎踞龍盤仙子宮?!?/div>
《國語辭典》:龍盤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龍盤繞,像虎蹲踞。語本《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敘京都下》:「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弧剐稳莸貏莺陚ルU要?!毒劳ㄑ浴>硭摹?。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地名曰西山,龍盤虎踞,水繞山環(huán),當出異人。」也作「龍蟠虎踞」、「虎踞龍盤」、「虎踞龍蟠」。
《國語辭典》:龍蟠虎踞(龍蟠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唐。李白 永王東巡歌:「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英烈傳》第一三回:「我看金陵乃龍蟠虎踞,真圣主之都?!?/div>
《國語辭典》:龍盤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龍盤繞,像虎蹲踞。語本《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敘京都下》:「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弧剐稳莸貏莺陚ルU要?!毒劳ㄑ?。卷四○。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地名曰西山,龍盤虎踞,水繞山環(huán),當出異人?!挂沧鳌庚報椿⒕帷?、「虎踞龍盤」、「虎踞龍蟠」。
《國語辭典》:仁風(仁風)  拼音:rén fēng
比喻德惠。因德惠普施有如風吹萬物?!稌x書。卷九二。文苑傳。袁宏傳》:「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埂段倪x。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大晉統(tǒng)天,仁風遐揚?!?/div>
《漢語大詞典》:倚馬(倚馬)
靠在馬身上。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絶可觀?!焙笕硕鄵?jù)此典以“倚馬”形容才思敏捷。 唐 吳融 《靈池縣見早梅》詩:“棲身未識登龍地,落筆元非倚馬才?!?明 徐渭 《漁陽三弄》:“奇禽瑞獸雖嘉兆,倚馬雕龍卻禍芽?!?清 李漁 《憐香伴·香詠》:“對客揮毫不構(gòu)思,自矜倚馬男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