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相關人物仲堪
仲熊
伯奮
伯虎
叔獻
叔豹
季仲
季貍
高辛氏
《春秋左傳·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舜臣堯,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晉·杜預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羆之倫?!?/span>
典故 南山虎
射殺白額虎
除白額
江中斬蛟
斬龍子
周處除三害
周處刀
不經異興里
挾劍長橋
周處殺蛟
周侯斬蛟
相關人物周處
《晉書》卷五十八〈周處列傳〉~569~
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也。父魴,吳鄱陽太守。處少孤,未弱冠,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脩細行,縱情肆欲,州曲患之。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子為三矣?!固幵唬骸溉舸藶榛?,吾能除之?!垢咐显唬骸缸尤舫?,則一郡之大慶,非徒去害而已?!固幠巳肷缴錃⒚瞳F,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數十里,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人謂死,皆相慶賀。處果殺蛟而反,聞鄉(xiāng)里相慶,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吳尋二陸。時機不在,見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將無及?!乖圃唬骸腹湃速F朝聞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處遂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吳為東觀左丞。孫皓末,為無難督。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自新〉~627~
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馀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骨搴釉唬骸腹湃速F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簡釋
周處殺蛟:指英勇過人。為民除害。馬君武《從軍行》:“周處殺三蛟,項籍力扛鼎。”
例句
況是無三害,弦歌初政成。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fā)題春竹。
周處長橋役,侯調短弄哀。
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
《淮南子》卷十五《兵略訓》
「故上將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東漢·高誘注:「角、亢為青龍,參、井為白虎,星、張為朱雀,斗、牛為玄武。用兵軍者,右參、井,左角、亢,背斗、牛,向星、張,此順北斗之銓衡也?!?/span>
《后漢書》卷三《章帝紀》
「至永平元年,長水校尉鯈奏言,先帝大業(yè),當以時施行。欲使諸儒共正經義,頗令學者得以自助??鬃釉唬骸簩W之不講,是吾憂也?!挥衷唬骸翰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挥趹?,其勉之哉!于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span>
典故射虎南山
射石
南山射虎
射虎將軍
石沒羽
林暗疑降虎
石臥山前認虎
白羽沒石
怪石飲羽
裂石驚弦
射虎中石
石虎銜箭
弦聲裂石
相關人物李廣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列傳〉~2439~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矢,視之,石也。他日射之,終不能入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射殺之。
《韓詩外傳》卷六~268~
勇士一呼,三軍皆避,士之誠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為石,石為之開,而況人乎!夫倡而不和,動而不僨,中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鬃釉唬骸钙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瓜韧踔怨耙局各?,而四海來賓者、誠德之至也,色以形于外也。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既來。」
舊題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五
李廣與兄弟共獵于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矢即斃,斷其髑髏以為枕,示服猛也。鑄銅象其形為溲器,示厭辱之也。他日,復獵于冥山之陽,又見臥虎,射之,沒矢飲羽,進而視之,乃石也,其形類虎,退而更射,鏃破簳折而石不傷。余嘗以問楊子云,子云曰:「至誠則金石為開。」
典故 封侯相
燕頷封侯
班筆擲
班超束書
擲筆
安能守筆硯
定遠見棄
相關人物班超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班超〉~57~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jié)。然內孝謹,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其后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四]而當封侯萬里之外?!钩瑔柶錉睢O嗾咧冈唬骸干囝h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咕弥@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yǎng)老母」。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后坐事免官。
簡釋
投筆:指棄文就武。唐魏征《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p>
例句
班筆行看擲,黃陂莫漫澄。
赴敵甘負戈,論兵勇投筆。
朅來投筆硯,長揖謝親族。
年少不應辭苦節(jié),諸生若遇亦封侯。
擲筆不作尉,戎衣從嫖姚。
封侯應不遠,燕頷豈徒然。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看取不成投筆后,謝安功業(yè)復何如。
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
龍泉恩已著,燕頷相終成。
嘗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昔去驚投筆,今來分掛冠。
封侯萬里者,燕頷乃徒勞。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鞍。
將軍欲定遠,見棄不應賒。
武人榮燕頷,志士戀漁竿。
壯懷空擲班超筆,久客誰憐季子裘。
何言投筆去,終作勒銘回。
多君有奇略,投筆佐元戎。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燕頷多奇相,狼頭敢犯邊。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因君指似封侯骨,漸擬回頭別醉鄉(xiāng)。
莫向尊前更惆悵,古來投筆盡封侯。
此去知投筆,須求利劍磨。
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
一朝愿投筆,世難激中腸。
不有封侯相,徒負幽并客。
封侯萬里外,未肯后班超。
懷鉛慚后進,投筆愿前驅。
龍庭但苦戰(zhàn),燕頷會封侯。
投筆懷班業(yè),臨戎想顧勛。
曳裾誠已矣,投筆尚凄然。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蘇武執(zhí)節(jié)歸,班超束書起。
燕頷已知飛食肉,龍門猶自退為魚。
《后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種陳列傳·陳球〉~83~
復辟公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桂陽黠賊李研等群聚寇鈔,陸梁荊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楊秉表球為零陵太守。球到,設方略,?月閒,賊虜消散。而州兵朱蓋等反,與桂陽賊胡蘭數萬人轉攻零陵。零陵下濕,編木為城,不可守備,郡中惶恐。掾史白遣家避難,球怒曰:「太守分國虎符,受任一邦,豈顧妻孥而沮國威重乎?復言者斬!」乃悉內吏人老弱,與共城守,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fā)之,遠射千馀步,多所殺傷。賊復激流灌城,球輒于內因地埶反決水淹賊。相拒十馀日,不能下。會中郎將度尚將救兵至,球募士卒,與尚共破斬朱蓋等。賜錢五十萬,拜子一人為郎。遷魏郡太守。
《新唐書》卷二百三〈文藝列傳下·歐陽詹〉~5786~
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人。其先皆為本州州佐、縣令。閩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魚,雖能通文書吏事,不肯北宦。及常袞罷宰相為觀察使,始擇縣鄉(xiāng)秀民能文辭者,與為賓主鈞禮,觀游饗集必與,里人矜耀,故其俗稍相勸仕。初,詹與羅山甫同隱潘湖,往見袞,袞奇之。辭歸,泛舟飲餞。舉進士,與韓愈、李觀、李絳、崔群、王涯、馮宿、庾承宣聯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閩人第進士,自詹始。
《毛詩正義》卷十二之二〈小雅·節(jié)南山之什·小旻〉~42~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謀猶回遹,何日斯沮?謀臧不從,不臧覆用。我視謀猶,亦孔之?。潝潝訾訾,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我視謀猶,伊于胡厎?我龜既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國雖靡止,或圣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論語注疏·述而》~6~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典故 釣魚人
磻溪釣
渭濱叟
釣磻溪
呂叟
得熊羆
渭釣
渭川叟
渭水垂綸
渭水釣
渭川老
渭川垂釣
渭川圖
太公垂釣
渭川人
朝歌屠叟
君王獵渭濱
起釣屠
水濱老
渭川熊
渭川遺老
渭陽人
朝歌鼓刀叟
垂渭水綸
釣人不釣魚
釣叟值周王
釣翁王者師
釣周
經綸釣
呂釣
呂公榮達
夢渭濱
磻石垂鉤
磻溪入釣
磻溪未遇
太傅翊周
太公屠釣
渭濱器
渭川遇主
渭上釣人
渭上叟
溪磻
垂綸渭川
獵卜非熊
呂叟釣
磻溪獨釣
莘渭擅耕魚
太公遇文獵
屠飯
熊虎周郊卜
魚釣終渭川
相關人物呂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參考典故夢傅野
太公望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栔弧柑梗d與俱歸,立為師。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后也?!固?#183;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營丘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span>
《韓詩外傳》卷七~282~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
《水經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跡罕交,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維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晉·羊叔子(祜)《讓開府表》
「假令有遺德于板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間?!固?#183;李善注:「《尉繚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弧妒酚洝吩唬骸禾麉紊幸詽O釣奸周西伯?!弧?/span>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箤㈩保繁椴分?,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雇踔劣诖懴瑓紊嗅炗谘?,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股辛⒆兠鹪唬骸竿灥糜耔?,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弧?/span>
簡釋
傅野:喻賢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
朝歌屠叟: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p>
釣璜: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p>
例句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垂綸非釣國,好學異希顏。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門咽。
莫戀此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漁人。
孤坐九層石,遠笑清渭濱。
一種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跡愧商顏。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折樹休盤槊,沉鉤且釣璜。
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垂綸。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磻。
熊羆先兆慶垂休,天地氤氳瑞氣浮。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年。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我來擬學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沉。
敢待傅巖成好夢,任從磻石掛纖鉤。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
昭儀忠漢日,太傅翊周年。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終年獨釣魚。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淪。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幾時陪羽獵,應指釣璜溪。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筑巖思感夢,磻石想垂綸。
況是昭明食魚郡,不妨閑擲釣璜鉤。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獨成周只渭濱。
川涘將釣玉,鄉(xiāng)亭期散金。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還笑當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鼎職。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薪何處逢知己。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直鉤猶逐熊羆起,獨是先生真釣魚。
誰能惆悵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典故 長康癡
癡虎頭
虎頭風
虎頭三絕
長康三絕
癡號
癡黠愷之
相關人物顧愷之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顧愷之〉~2405~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尤善丹青,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埂瓙鹬娣ミ^實,少年因相稱譽以為戲弄。又為吟詠,自謂得先賢風制?;蛘埰渥髀迳仯鹪唬骸负沃磷骼湘韭?!」義熙初,為散騎常侍,與謝瞻連省,夜于月下長詠,瞻每遙贊之,愷之彌自力忘倦。瞻將眠,令人代己,愷之不覺有異,遂申旦而止?!?,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构仕讉鲪鹬腥^:才絕,畫絕,癡絕。
《太平廣記》卷二百一十〈畫一·顧愷之〉~607~
晉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人。多才氣,尤工丹青,傅寫形勢,莫不妙絕。謝安謂長康曰:「卿畫自生人已來未有。」又云:「卿畫蒼蒼,古來未有?!乖砸粰划嫊杭幕感云涿钲E所珍秘者,封題之。其后玄聞取之,誑云不開。愷之不疑被竊,直云:「妙畫通神,變化飛去,猶人之登仙也。」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又嘗悅一憐女,乃畫女于壁,當心釘之。女患心痛,告于長康,康遂拔釘。乃愈。又嘗欲寫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辭。長康曰:「明府無病,若明點瞳子,飛白拂上,便如輕云蔽日。」畫人物,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貌,正在阿堵之中。」又畫裴楷真,頰上乃加三毛。云:「楷俊郎,有鑒識。具此,觀之者定覺殊勝?!癸蒂浺运难栽?,畫為圖。常云:「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褂之嬛x幼輿于一巖中,人問其故。云:「一丘一壑,此(明抄本此字上有謂之二字)子宜置巖壑中?!归L康又嘗于瓦棺寺北殿內畫維摩居士,畫畢,光輝月余?!毒熕掠洝吩?,興寧中,瓦棺寺初置僧眾,設剎會,請朝賢士庶宣疏募緣。時士大夫莫有過十萬者,長康獨注百萬。長康素貧,眾以為大言。后寺僧請勾疏,長康曰:「宜備一壁?!归]戶不出(不出原作往來,據明抄本改)一月余,所畫維摩一軀工畢。將欲點眸子,乃謂僧眾曰:「第一日觀者,請施十萬;第二日觀者,請施五萬;第三日觀者,可任其施?!辜伴_戶,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及百萬。劉義慶《世說》云,桓大司馬每請長康與羊欣講論畫書,竟夕忘疲。
典故 龍虎地
龍虎勢
龍盤王氣
金陵龍虎勢
鐘山龍盤
成龍成虎
勢盤龍虎
相關人物諸葛亮(字孔明)
《太平御覽》卷一百五十六〈州郡部二·?京都下〉~887~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梗〒短接[》卷一五六引)
《清朝續(xù)文獻通考》卷三百十二〈輿地考八·江蘇省〉~0555~2~
諸葛武侯云:「金陵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之宅?!?/span>
《能改齋漫錄》卷九〈地理·石頭之名有二〉~27~
予嘗考之。蓋江南有兩石頭。鐘山龍蟠。石頭虎踞。與夫王敦蘇峻之所據者。此隸乎金陵者也。
例句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龍虎勢衰佳氣歇,鳳皇名在故臺空。
典故仁風動
袁宏扇
袁宏一扇風
贈扇有仁風
東陽仁
滿扇好風
偶然入手送東陽
仁風扇動
扇似袁宏
袁虎扇
贈扇揚風
持贈東冶亭
揚風贈扇
袁郎扇
相關人物袁宏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40~
袁彥伯為謝安南司馬,都下諸人送至瀨鄉(xiāng)。將別,既自悽惘,嘆曰:「江山遼落,居然有萬里之勢?!鼓铣?#183;劉孝標注引《續(xù)晉陽秋》曰:「袁宏字彥伯,陳郡人,魏郎中令煥六世孫也。祖猷,侍中。父勖,臨汝令。宏起家建威參軍,安南司馬記室。太傅謝安賞宏機捷辯速,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乃祖之于冶亭,時賢皆集。安欲卒迫試之,執(zhí)手將別,顧左右取一扇而贈之。宏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合坐嘆其要捷。性直亮,故位不顯也。在郡卒?!?/span>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袁宏〉~2398~
謝安常賞其機對辯速。后安為揚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乃祖道于冶亭。時賢皆集,安欲以卒迫試之,臨別執(zhí)其手,顧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购陸暣鹪唬骸篙m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箷r人嘆其率而能要焉。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應貞〉~2370~
悠悠太上,人之厥初。皇極肇建,彝倫攸敷。五德更運,應錄受符。陶唐既謝,天歷在虞。于時上帝,乃顧惟眷。光我晉祚,應期納禪。位以龍飛,文以豹變。玄澤滂流,仁風潛扇。區(qū)內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耀其文。鳳鳴朝陽,龍翔景云。嘉禾重穎,蓂莢載芬。率土咸寧,人胥悅欣。
簡釋
仁風動:喻地方官有善政。唐獨孤及《送馬鄭州》:“當使仁風動,遙聽輿頌喧?!?/p>
例句
江湖經戰(zhàn)陣,草木待仁風。
揚風非贈扇,易俗是張琴。
當使仁風動,遙聽輿頌諠。
衣同萊子曾分筆,扇似袁宏別有天。
庾監(jiān)高樓月,袁郎滿扇風。
香暖幾飄袁虎扇,格高常對孔融樽。
樓移庾亮千山月,樹待袁宏一扇風。
羽扇揚風暇,瑤琴悵別情。
謝安春渚餞袁宏,千里仁風一扇清。 和李尚書命妓錢崔侍御
《史記》卷三《殷本紀》
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閎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獻洛西之地,以請除炮格之刑。紂乃許之,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
典故倚馬才
文倚馬
馬前草詔
檄書倚馬
下馬具檄
詞成馬憂倚
軍書倚馬
露布催書
檄倚馬草
倚馬雄筆
相關人物桓溫
袁虎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文學〉~273~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嘆其才。袁虎云:「當令齒舌閒得利?!鼓铣?#183;劉孝標注引《文選集注》卷四十九〈三國名臣序贊注〉引臧榮緒《晉書》云:「袁宏好學,善屬文,謝尚以為豫州別駕。桓溫命為安西參軍。溫北討,須露布文,呼宏使制。宏傍馬前,手不輟,俄頃而就?!?/span>
例句
?筆諭戎矜倚馬,華堂留客看驚鴻。
棲身未識登龍地,落筆元非倚馬才。
戰(zhàn)龍思王業(yè),倚馬賦神功。
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
軍書雖倚馬,猶未當能文。
倚馬才高猶愛藝,問牛心在肯容私。
倚馬見雄筆,隨身唯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