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云門(雲(yún)門)  拼音:yún mén
1.黃帝之樂,六樂之一。《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br />2.閘門?!段倪x。左思。蜀都賦》:「指渠口以為云門,灑滮池而為陸澤?!?/div>
《漢語大詞典》:云門宗(雲(yún)門宗)
中國 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創(chuàng)建于 韶州 云門山 (今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北),故名。在 北宋 與臨濟(jì)宗并盛,至 南宋 時衰落不傳。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南宗大師云門宗創(chuàng)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遺則 那樣自稱吾知之矣。”
《國語辭典》:蠶叢(蠶叢)  拼音:cán cóng
1.人名。相傳為蜀王的先祖,教民蠶桑?!杜逦捻嵏?。卷一。東韻。引揚(yáng)雄蜀王本紀(jì)》:「蜀王之先名蠶叢。」
2.泛指蜀地、蜀道。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呋兀骸赣脛谟昧Γ晦o虎窟之中;遠(yuǎn)水遠(yuǎn)山,又入蠶叢之境?!?/div>
《漢語大詞典》:蠶叢路(蠶叢路)
指 蜀 道。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清 沈紹姬 《司馬懿故居》詩:“掀髯西指蠶叢路,丞相祠堂尚 錦官 ?!币嗍∽鳌?蠶叢 ”。 清 袁枚 《續(xù)詩品·取徑》:“幽徑蠶叢,是誰開創(chuàng)?” 清 趙翼 《水城》詩:“百里蠶叢盡,孤城帶碧川。”
分類:
《國語辭典》:西土  拼音:xī tǔ
1.佛教稱阿彌陀佛所處的世界。參見「西方凈土」條。
2.長安。《文選。班固。西都賦》:「西土耆老,咸懷怨思?!固?。李善。注:「長安在西,故曰西土?!?/div>
《漢語大詞典》:吳蜀
(1). 三國 時的 吳國 與 蜀國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今但可然贊其伐 蜀 ,而自説新?lián)T郡,未可興動, 吳 必不敢越我而獨(dú)取 蜀 。如此進(jìn)退之計,可以收 吳 蜀 之利。”晉書·愍帝紀(jì)論:“ 王彌 者, 青州 之散吏也……新起之寇,烏合之眾,非 吳 蜀 之?dāng)骋?。?br />(2).泛指 吳 地與 蜀 地。宋史·儒林傳六·陳亮:“夫 吳 蜀 天地之偏氣, 錢塘 又 吳 之一隅?!?/div>
《國語辭典》:蜀錦(蜀錦)  拼音:shǔ jǐn
四川所出產(chǎn),用染色熟絲織成的傳統(tǒng)絲織品。
《漢語大詞典》:蜀國(蜀國)
泛指 蜀 地。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 華陽 曾子 ,鼓篋來游; 蜀國 顏生 ,摳衣請學(xué)?!?唐 劉得仁 《送智玄首座歸蜀中舊山》詩:“ 蜀國 煙霞開,靈山水月澄。”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何處游女, 蜀國 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綉羅金縷。”
分類:蜀國
《漢語大詞典》:井絡(luò)(井絡(luò))
(1).井宿區(qū)域。 晉 左思 《蜀都賦》:“ 岷山 之精,上為 井絡(luò) ?!?劉逵 注:“《河圖括地象》曰:‘ 岷山 之地,上為 井絡(luò) ,帝以會昌,神以建福,上為 天井 ’,言 岷山 之地,上為 東井 維絡(luò); 岷山 之精,上為天之 井 星也?!?唐 孫樵 《刻武侯碑陰》:“是 井絡(luò) 之野,與 武侯 存亡俱矣?!?惜秋 《維新夢·授職》:“回望 天彭 井絡(luò) ,彗星作作芒寒。”
(2).井宿的分野。專指 岷山 。 唐 李商隱 《井絡(luò)》詩:“ 井絡(luò) 天彭 一掌中,漫夸天設(shè)劍為峰?!?張索 《擬李義山〈井絡(luò)〉》詩:“ 井絡(luò) 天彭 地勢雄,極天云霧起鴻濛?!?br />(3).泛指 蜀 地。宋書·袁豹傳:“清 江 源於濫觴,澄氛祲於 井絡(luò) 。” 宋 陸游 《晚登子城》詩:“老 吳 將軍獨(dú)護(hù) 蜀 ,坐使 井絡(luò) 無欃搶?!?br />(4).猶言井里、街道。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jì)歸武昌歌》:“ 武昌 何雄哉?高藩巨鎮(zhèn)天為開。英雄割據(jù)三千年,圣代乾坤盡陶冶。翬飛井絡(luò)周沓乎其間,不獨(dú)帆檣往來者?!?/div>
《國語辭典》:劍外(劍外)  拼音:jiàn wài
地名。唐時稱劍門以南的蜀中地區(qū)。就唐首都長安而言,四川位于劍門山外,故稱為「劍外」。唐于此置劍南道。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劍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泣滿衣裳。」
《漢語大詞典》:梁益
指 蜀 地。 蜀漢 有 梁 益 等州,因以并稱。 晉 張載 《劍閣銘》:“勒銘山阿,敢告 梁 益 ?!?span id="51fcucu" class="book">《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師不踰時, 梁 益 肅清?!?呂向 注:“ 梁 益 ,二州名?!?/div>
分類:蜀漢
《漢語大詞典》:蜀川
(1). 蜀 地的川流。 唐 皎然 《詠數(shù)探得七》:“鶴駕迎 緱嶺 ,星橋下 蜀 川?!?br />(2).指 蜀 地。《舊唐書·畢構(gòu)傳》:“卿孤潔獨(dú)行,有古人之風(fēng),自臨 蜀川 ,弊化頓易?!?/div>
分類:川流
《漢語大詞典》:蜀王
(1). 蜀國 的君主。 蜀 ,古國名。藝文類聚卷六引 漢 揚(yáng)雄 《蜀本紀(jì)》:“ 武都 人有女, 蜀王 納以為妃,疾卒,葬於 成都 ,作石鏡一枚,以表其墓?!?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 周顯王 之世, 蜀王 有 褒 漢 之地。因獵谷中,與 秦惠王 遇。 惠王 以金一笥遺 蜀王 ,王報珍玩之物。”
(2).指 唐玄宗 。 安祿山 反, 玄宗 奔 蜀 ,人稱 蜀王 ,含譏刺意。 唐 李賀 《過華清宮》詩:“ 蜀王 無近信,泉上有芹芽?!?唐 王渙 《惆悵詩》之五:“ 蜀王 殿里三更月,不見 驪山 私語人?!?/div>
《漢語大詞典》:蜀門(蜀門)
山名。即 劍門 。在 四川省 劍閣縣 北。山勢險峻,古為戍守之處。亦代稱 蜀 地。 唐 杜甫 《木皮嶺》詩:“季冬攜童稚,辛苦赴 蜀門 。”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門 ?!?span id="b0ucumi" class="book">《舊唐書·陽惠元傳》:“南赴 蜀門 ,西定 涇 壘 ?!?/div>
《漢語大詞典》:二蜀
指古時 蜀 地。即今 四川省 。南史·梁武陵王紀(jì)傳:“ 大寶 元年六月辛酉, 紀(jì) 乃移告諸州征鎮(zhèn),遣世子 圓照 領(lǐng)二 蜀 精兵三萬,受 湘東王 繹 節(jié)度?!?唐 項斯 《聞蟬》詩:“一棹三 湘 浪,單車二 蜀 塵。” 宋 董逌 廣川書跋·成都蘭亭:“ 寶月 刻《蘭亭序》, 東坡居士 為讚于后,蓋 子由 得于 中山 舊石,故今所摹,獨(dú)傳二 蜀 ,中州人或未知也。”
分類:四川
《漢語大詞典》:庸岷
四川 ( 蜀 )的別稱。文選·陸機(jī)〈答賈長淵〉詩:“ 庸岷 稽顙,三江改獻(xiàn)?!?李善 注:“ 庸岷 , 蜀 境也。 庸 ,國名也; 岷 ,山名?!?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 夏首 憑固, 庸岷 負(fù)阻?!?/div>
分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