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91,分53頁顯示  上一頁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苦行
苦行外道
佛伏苦行外道
苦行宿緣經
苦行論師
苦行林
客頭行者
信行
信受奉行
信解行證
恒行不共無明
律行
施行
故意方行位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苦行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Dus!kara-carya又Tapas,又常曰難行苦行,敢為身所難堪之諸種行也。主指佛法以外外道所教之行業(yè)。以苦行為出離解脫之道,此思想印度多行之者。觀世尊六年苦行之事跡可知。至后世,佛教中之荒行亦云苦行。【又】寺內之凈人謂之苦行。傳燈錄(豐干章)曰:「本寺廚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顾胃呱畟鳎ǔWu傳)曰:「乃禮歸宗寺禪師,充苦行焉?!?br />【佛學常見辭匯】
很艱苦的修行方法。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苦行常曰難行苦行,謂敢為身所難堪之諸種行,又謂艱難之行法也。專以苦行為出離解脫之道,本屬外道,但佛教行者,于正法之下,亦須修習種種之難行苦行也。
【俗語佛源】
古印度有不少宗教徒風行禁欲苦行。如佛經上提到的「六師外道」中的尼乾子外道亦稱「苦行外道」。當時實施苦行的內容有:裸體、拔發(fā)、涂灰、自餓、投淵、赴火、自墜、寂默、雞犬戒、臥冢間等,佛教斥為「無義苦行」。佛教既反對縱欲,也反對無意義的苦行,而提倡不偏不倚的「中道」。釋迦牟尼成道前,曾在著名的苦行林中作了六年苦行,結果形體枯瘦,并未獲得覺悟和解脫,最后毅然放棄了苦行生涯。《釋氏西域記》謂:「尼連水南注,恒水,水西有佛樹,佛與此苦行,日食糜六年?!辜粗复耸?。當然,適當?shù)摹缚嘈小?,包括生活儉約、勤于勞作等,可以抑止放逸、貪欲和名利心等,也是值得贊許的。南傳佛教提倡的「頭陀行」,即僧人行腳乞食,便是一例。又如《高僧傳·曇無竭》載:「幼為沙彌,便修苦行,持戒誦經?!骨诳嗷蛏嵘頌槿说纳朔Q為「苦行僧」或「苦行頭陀」。宋·洪邁《夷間乙志·法慧燃目》記載:「紹興五年大旱……苦行頭陀潘法慧者,默禱于佛,乞焚右目以施。即取鐵彈投諸火,煆令通紅,置眼中,燃香其上。香焰才起,行云滿空,大雨傾注,闔境沾足?!勾送猓鹚聦J聞谧鞯膬羧耍ㄎ闯黾艺撸┮卜Q「苦行」。如《景德傳燈錄·豐干》:「本寺廚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菇褚嘁浴缚嘈猩贡扔魃罴捌淝蹇嗟娜?。如:他為了事業(yè),四十多歲還不成家,放棄了一切娛樂,足不出戶,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李明權)
苦行外道
【佛學大辭典】
(流派)俱舍論九曰:「如諸離系及婆羅門輸婆多,般利伐羅多迦等。異類外道,受持種種露形,拔發(fā),杖烏鹿皮,持髻,涂灰,執(zhí)三杖,剪須發(fā)等無義苦行。」百論上曰:「勒沙婆弟子,誦尼乾子經。言五熱炙身,拔發(fā)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諸師,行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寂默常立,持牛戒等,是名善法?!怪褂^輔行十之一曰:「苦行即長壽天行,五熱炙身等??傆辛校阂?、自餓,二、投淵,三、赴火,四、自墜,五、寂默,六、持雞犬等戒?!贡拘屑浂脑唬骸富蛴新阈?,或臥棘上,或臥板上。(中略)或臥冢間,或蟻垤內,猶如蛇居。(中略)或復有用沙土煙塵,以涂坌身,正立而住?;虿皇嵯搭^首面目,發(fā)如螺髻,拳攣而住。或復拔發(fā),或拔髭須?!怪嵌日撊嗽唬骸钢T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則人不信。言是王子慣樂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div>
佛伏苦行外道
【佛學大辭典】
(故事)因果經三曰:「即于尼連禪河側,靜坐思惟,觀眾生根。宜應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于是諸天奉獻麻米,太子為求正真道故,凈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苦行宿緣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說佛六年苦行之宿因緣者。攝于佛說興起行經下。
苦行論師
【佛學大辭典】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出外道小乘涅槃論。
苦行林
【佛學大辭典】
(地名)釋尊苦行之地。優(yōu)樓頻螺村也。(參見:優(yōu)樓頻螺)
客頭行者
【佛學大辭典】
(職位)在禪院屬于知客寮而受其使令之侍者也。見象器箋八。
信行
【佛學大辭典】
(術語)對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謂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謂之信行。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慧。玄義十曰:「教門為信行人,觀門為法行人。」
信受奉行
【佛學大辭典】
(雜語)信受如來所說之法而奉行之也。諸經之終多有斯語。(參見:奉行)
【佛學常見辭匯】
信受如來所說的法和切實奉行如來所說的法。
奉行
【佛學大辭典】
(雜語)奉承行持教命也。仁王經末曰:「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勝鬘經末曰:「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咕S摩經末曰:「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往生論注下曰:「經始稱如是,彰信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div>
信解行證
【佛學大辭典】
(術語)是佛道之一期也,先信樂其法,次了解其法,依其法而修習其行,終證得其果也。
【佛學常見辭匯】
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其法而修行,最后必能證悟道果。
恒行不共無明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種無明之一。(參見:無明)
律行
【佛學大辭典】
(術語)戒律之行也。維摩經方便品曰:「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凈律行?!?br />【佛學常見辭匯】
戒律的實行。
施行
【佛學大辭典】
(術語)布施之行法也。施物于人也。
【佛學常見辭匯】
布施的行法,亦即把自己的東西送給人家。
故意方行位
【佛學大辭典】
(術語)十地中第三地至第七地之間也。在此位之菩薩,故意起煩惱而濟度眾生,故名。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西晉竺法護譯,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