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91,分53頁顯示  上一頁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遍行惑
遍行真如
微行
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楞嚴懺悔行法
頓成諸行
經(jīng)行
解行
解行生
解行地
解行相應
解行發(fā)心
勤行
亂行
誓愿安樂行
遍行惑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為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也。
【佛學常見辭匯】
普遍游行的煩惱,亦即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
遍行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證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諸法。故云遍行真如。
【佛學常見辭匯】
十真如之一。(參見:十真如)
十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菩薩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為我法二空所顯,一法無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勝真如,此真如具足無邊之德,于一切法為最勝,故名最勝。三勝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極為殊勝,故名勝流。四無攝受真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zhí)等之依所取,故名無攝受。五無別真如,此真如無差別之類,非如眼等之有異類,故名無別。六無染凈真如,此真如本性無染,非后方為凈,故名無染。七法無別真如,此真如多數(shù)法種種安立無別異,故名法無別。八不增減真如,此真如離增減之執(zhí),非隨凈染而有增減,故名不增減。又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以若證得此真如已,現(xiàn)身相現(xiàn)國土自在故也。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無礙解得自在,故名。十業(yè)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一切神通之作業(yè)陀羅尼定門,皆得自在,故名。真如之性,實無差別,今隨勝德而假立十種。菩薩于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然猶未圓滿,故為使圓滿后后建立之。見唯識論十。
微行
【佛學大辭典】
(雜語)微妙之行法也。觀經(jīng)天臺疏曰:「微行妙觀,至道要術(shù)?!?/div>
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金剛頂經(jīng)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之略名。
楞嚴懺悔行法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釋諦閑撰。
頓成諸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遍成諸行之對。謂依圓融門修行之菩薩,若斷一惑,即斷一切惑,修一行,即具足一切行,頓成滿道行也。
【三藏法數(shù)】
頓成諸行者,即依圓融法門而修行也。謂諸菩薩,若斷一惑,則一切惑俱斷,若行一行,則一切行具足。故普賢行品云:一斷一切斷。等是也。
經(jīng)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于一定之地旋繞往來也。即坐禪而欲睡眠時,為此防之,又為養(yǎng)身療病。寄歸傳三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經(jīng)行。直去直來,唯遵一路。隨時適性,勿居鬧處。一則痊痾,一能銷食。(中略)若其右繞佛殿,旋游制底,別為生福,本欲虔恭。經(jīng)行乃是銷散之儀,意在養(yǎng)身療病。舊云行道,或曰經(jīng)行。二事總包,無分涇渭。遂使調(diào)適之事久闕東川?!剐澏唬骸肝饔虻貪瘢B塼為道。于中往來,消食誦經(jīng)。如經(jīng)布綃之來去,故言經(jīng)行?!贯屖弦[下曰:「十誦律云:經(jīng)行有五利:一剿?。ń艘舫草p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堅固。三千威儀經(jīng),有五處可經(jīng)行:一閑處,二戶前,三講堂前,四塔下,五閣下。」法華經(jīng)序品曰:「未嘗睡眠經(jīng)行林中。」同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jīng)行?!故b律五十七曰:「經(jīng)行法者,比丘應直經(jīng)行,不遲不疾。若不能直,當畫地作相,隨相直行,是名經(jīng)行法?!鼓Φ美召ち唬骸副惹鸾?jīng)行時,不得搖身行,不得大駛駛,不得大低頭,縮攝諸根,心不外緣,當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繩?!?br />【佛學常見辭匯】
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于避免坐禪時發(fā)生昏沉或睡眠。
解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知解與修行。解理行事也。天臺戒疏上曰:「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箘亵N寶窟中本曰:「由解行成就得入初地?!固粕畟鳎ɑ鬯紓鳎┰唬骸附庑懈呙?,根識清凈?!?br />【佛學常見辭匯】
知解與修行。
解行生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華嚴所立,三生成佛之第二。(參見:三生)
【三藏法數(shù)】
解行生者,謂善財童子于福城東初見文殊,得蒙開發(fā)而啟信解,遂令參問諸善知識,皆獲開示修行法門,乃至最后參見普賢,令其入于毛孔剎中,修行菩薩廣大愿因,圓滿諸佛無上道果。如此解行,即于一生而得圓滿也。
三生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即三世轉(zhuǎn)生之意。傳燈錄曰:「有一省郎,夢至碧巖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云此是檀越結(jié)愿,香煙存而檀越已三生矣?!拱拙右自姡骸甘勒f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拱复巳皋D(zhuǎn)生而言。其外又有諸宗所立三生成佛之義者有數(shù)家,今列之如圖。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
〔一、見聞生〕,見聞生者,謂八難眾生,宿世見聞華嚴大經(jīng)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毀謗,故感八難之報,墮地獄中,受諸極苦。今蒙如來放足下輪相清凈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見聞華嚴大經(jīng)善種,即得脫地獄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內(nèi),超登十地也。(八難者,地獄難、畜生難、餓鬼難、長壽天難、北郁單越難、盲聾瘖啞難、世智辨聰難、生在佛前佛后難也。梵語兜率,華言知足。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二、解行生〕,解行生者,謂善財童子于福城東初見文殊,得蒙開發(fā)而啟信解,遂令參問諸善知識,皆獲開示修行法門,乃至最后參見普賢,令其入于毛孔剎中,修行菩薩廣大愿因,圓滿諸佛無上道果。如此解行,即于一生而得圓滿也。
〔三、證入生〕,證入生者,謂舍利弗,于逝多林中,令海覺等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彼諸比丘聞是說已,心意清凈,信解堅固,頂禮文殊,作如是言:仁者所有色身相好,愿我悉得。于是文殊為諸比丘開示演說大乘之法,令諸比丘成就深信,獲大智慧,于一生內(nèi),證入法界也。(梵語舍利弗,華言身子。梵語逝多,華言勝林,即給孤獨園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
解行地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由解而修行,未證真如之地前三賢菩薩階位。
【佛學常見辭匯】
由知解而修行的地位,也就是還未證得真如之地前三賢菩薩的階位。
解行相應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解與行相應也。(參見:解行)
【佛學常見辭匯】
知解與修行相應。
解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知解與修行。解理行事也。天臺戒疏上曰:「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箘亵N寶窟中本曰:「由解行成就得入初地?!固粕畟鳎ɑ鬯紓鳎┰唬骸附庑懈呙?,根識清凈?!?br />【佛學常見辭匯】
知解與修行。
解行發(fā)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起信論三發(fā)心之一。菩薩十行之行成就,而發(fā)十回向之心也。起信論義記下末曰:「解行發(fā)心者,位在十回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順行十度,行成純熟,發(fā)回向心入十向位,故云解行發(fā)心也。」
【三藏法數(shù)】
解即解了,行即修行。謂十行位中能解法性本空,順修六度之行,發(fā)回向心,入十回向,故名解行發(fā)心。(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礙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勤行
【佛學大辭典】
(行事)勤行善法也。六波羅蜜中之精進波羅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毗梨耶,秦言精進。欲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埂居帧可叶〞r于佛前讀經(jīng)禮拜,稱為勤行。定勤行之時,總有一切時,六時,四時,三時,二時等之別。一切時者,不擇行住坐臥,是菩薩之精進波羅蜜也。六時者,晝?nèi)谷病3砍罩悬S昏為晝?nèi)?。初夜中夜后夜為夜三。智度論七曰:「菩薩夜三晝?nèi)?,六時禮請。」又曰:「菩薩法晝?nèi)龝r夜三時,常行三昧。」同二十六曰:「佛以佛眼一日一夜各三時,觀一切眾生誰可度者?!雇攀唬骸阜鸪?nèi)龝r夜三時,以佛眼遍觀眾生,誰可種善根?!谷粍t六時之勤行,略中之本法也。四時者,晨朝日中黃昏夜半也。三時者晝之三時也。二時者晨昏之二時也。自四時已下,今現(xiàn)行之。
【佛學常見辭匯】
勤行善法,亦即六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
亂行
【佛學大辭典】
(雜語)亂暴放逸之行也。
誓愿安樂行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四安樂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眾生入于佛道之誓愿,而安樂行法華之法也。(參見:四安樂行)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四安樂行)
【三藏法數(shù)】
謂由眾生不聞、不知、不覺,于是起慈悲心,誓愿為說。故經(jīng)云: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愿安樂行。(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