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要襋
詩·魏風·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焙笠浴耙Q”指好衣裳。 宋 蘇軾 《聞公擇過云龍張山人》詩:“山人樂此耳,寂寞誰侍側,何當求好人,聊使治要襋。” 清 杜浚 《歸不得行》:“典盡寒衣縫葛裳,漫向人前炫要襋。”
分類:衣裳
《漢語大詞典》:負繩(負繩)
(1).指衣裳的背縫上下相當。《禮記·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鄭玄 注:“繩謂裻與后幅相當之縫也?!?孔穎達 疏:“衣之背縫及裳之背縫上下相當,如繩之正,故云‘負繩’,非謂實負繩也?!?漢 劉向 說苑·修文:“衣必荷規(guī)而承矩,負繩而準下。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br />(2).指用墨繩打直線于木。 漢 劉向 說苑·正諫:“土負水者平,木負繩者正,君受諫者圣。”
《漢語大詞典》:龍裳(龍裳)
飾有龍紋的衣裳。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禮記曰:‘ 舜 葬 蒼梧 ,二妃不從。’明二妃生不從征,死不從葬,義可知矣。即令從之,二女靈達,鑑通無方,尚能以鳥工龍裳救井廩之難,豈當不能自免於風波而有雙淪之患乎?”
分類:龍紋衣裳
《漢語大詞典》:仙人衣
(1).仙人的衣裳。亦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氣。隋書·天文志下:“白氣如仙人衣。” 唐 劉禹錫 《觀云篇》詩:“深夜渡銀河,漠漠仙人衣?!?br />(2).人胞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一·人胞
《漢語大詞典》:衣衽
指衣裳前幅的下邊。
《漢語大詞典》:揭涉
提起衣裳過河。 唐 李白 《瑩禪師房觀山海圖》詩:“如登 赤城 里,揭涉滄洲畔?!?宋 郭彖 睽車志卷四:“行入一大林,有溪限其前,水石清淺。眾皆揭涉,得一徑,入大山谷間?!?/div>
分類:提起衣裳
《漢語大詞典》:衣襆
衣裳包裹。南史·王華傳:“ 華 時年十三,在軍中,與 廞 相失,隨沙門 釋曇冰 逃,使提衣襆從后,津邏咸疑焉?!?唐 谷神子 《博異志·崔無隱》:“須臾,白刃夫攜一衣襆入廳,續(xù)有女人從之,乃計會逃逝者也。”
分類:衣裳包裹
《漢語大詞典》:霧裳(霧裳)
輕薄如霧之衣裳。 三國 魏 曹植 《迷迭香賦》:“去枝葉而特御兮,入綃縠之霧裳;附玉體以行止兮,順微風而舒光。”
分類:輕薄衣裳
《漢語大詞典》:服卉
穿著用絺葛制的衣裳。亦指棉衣。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nóng)具·蠶簿》:“愿豐天下衣,不嘆貧服卉?!?元 方夔 《續(xù)感興》詩之六:“ 揚州 舊服卉,木棉白茸茸?!眳⒁姟?卉服 ”。
《國語辭典》:卉服  拼音:huì fú
用絺葛制成的衣服。為蠻夷之服?!稌?jīng)。禹貢》「島夷卉服」句下唐??追f達。正義:「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為之?!挂卜Q為「卉裳」。
《國語辭典》:綝纚  拼音:lín shǐ
1.衣裳毛羽下垂的樣子?!冻o。王褒。九懷。通路》:「翠縹兮為裳,舒佩兮綝纚?!?br />2.盛飾的樣子。東漢。張衡〈思玄賦〉:「冠巖巖其映蓋兮,佩綝纚以煇煌?!?/div>
《漢語大詞典》:騫衣(騫衣)
提起衣裳。騫,通“ 褰 ”。漢書·王莽傳上:“方今天下聞 崇 之反也,咸欲騫衣手劍而叱之?!?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下:“ 范榜 ,字 孟博 。郡召為功曹,即騫衣就車?!?/div>
分類:提起衣裳
《國語辭典》:整衣斂容(整衣斂容)  拼音:zhěng yī liàn róng
整理服裝,端正儀容。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二。孫士道》:「良久,整衣斂容如平時。」
《國語辭典》:衣繡夜行(衣繡夜行)  拼音:yì xiù yè xíng
穿著錦繡華服在夜間行走。語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比喻榮顯不為人知,徒自埋沒湮滅。《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上謂買臣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今子如何?』」也作「衣錦夜行」、「衣錦夜游」。
《國語辭典》:衣繡晝行(衣繡晝行)  拼音:yì xiù zhòu xíng
白天穿著錦繡華服在路上行走。比喻身居官職,榮耀異常?!度龂尽>硪晃?。魏書。張既傳》:「太祖謂既曰:『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行矣。』」也作「衣錦晝游」。
《國語辭典》:衣錦食肉(衣錦食肉)  拼音:yì jǐn shí ròu
穿的是錦繡華服,吃的是美味肉食。形容生活安樂富裕?!吨軙?。卷五○。異域傳下。突厥傳》:「突厥在京師者,又待以優(yōu)禮,衣錦食肉者,常以千數(shù)。」也作「衣帛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