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緹襲(緹襲)
猶什襲。謂用赤色繒把物品重重包裹起來。《后漢書·應劭傳》“ 宋 愚夫亦寶燕石” 李賢 注引《闕子》:“ 宋 之愚人得燕石 梧臺 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 周 客聞而觀之,主人父齋七日,端冕之衣,釁之以特牲,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俛而掩口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殊。’”后因謂鄭重珍藏為“緹襲”。晉書·摯虞傳:“ 燕 石緹襲以華國兮, 和 璞遙棄於 南荊 。”
《國語辭典》:來襲(來襲)  拼音:lái xí
前來侵犯。如:「臺風來襲」、「敵軍來襲」。《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居數(shù)月,秦人來襲之,至,幾奪其軍,此不信患也?!骨?。趙翼《陔馀叢考》卷一三:「若五月拔離速來襲揚州,高宗豈敢冒險前進乎?」
《漢語大詞典》:討襲(討襲)
謂用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備。三國志·魏志·傅嘏傳:“乘釁討襲,無勞遠費,此軍之急務也?!?span id="s15vsph" class="book">《唐律·職制·漏泄大事》:“諸漏泄大事應密者,絞。大事,謂潛謀討襲及收捕謀叛之類?!?唐 張說 《敕瀚海軍使蓋嘉運書》:“向若 安西 出兵,船虛討襲, 碎葉 逋丑,皆可成擒?!?/div>
《國語辭典》:夜襲(夜襲)  拼音:yè xí
夜間襲擊?!度龂尽>硪话?。魏書。典韋傳》:「布有別屯在濮陽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襲,比明破之?!埂段宕菲皆?。唐史。卷上》:「韓建使壯士三百人夜襲存孝軍營,被存孝設伏兵了出戰(zhàn),建兵大敗?!?/div>
分類:襲擊晚上
《漢語大詞典》:祖襲(祖襲)
效法,因襲。魏書·禮志四:“去圣久遠,典儀殊缺,時移俗易,物隨事變,雖經(jīng)賢哲,祖襲無改?!?南朝 梁 鐘嶸 《詩品》卷下:“ 檀 謝 七君,并祖襲 顏延 ,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乎?” 明 楊慎 丹鉛總錄·瑣語:“ 蘇老泉 詩:‘佳節(jié)每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白樂天 詩有‘百年愁里過,萬感醉中來’之句, 老泉 未必祖襲,蓋偶同耳?!?span id="jgyqyas" class="book">《光明日報》1982.7.11:“筆者推測 何瓦琴 讀史至此……為 虞翻 的其人其言大為感動,便祖襲其意,將‘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無恨’,很自然地翻成‘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上聯(lián)了?!?/div>
分類:效法因襲
《韻府拾遺 真韻》:襲秦(襲秦)
史記趙世家:武靈王自號主父,將士大夫欲從云中、九原直南襲秦。
《駢字類編》:下襲(下襲)
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疏:下襲水土者,襲,因也。下則因襲諸侯之事,水土所在。
《國語辭典》:襲擊(襲擊)  拼音:xí jí
趁人不備發(fā)動攻擊?!稘h書。卷六。武帝紀》:「誘致單于,欲襲擊之。」《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太祖輒于內(nèi)為長塹以拒之,遣奇兵襲擊紹運車,大破之,盡焚其谷。」
《漢語大詞典》:嗣襲(嗣襲)
繼承;承襲。舊五代史·晉書·盧質(zhì)傳:“ 武皇 厭代,其弟 克寧 握兵柄,有嗣襲之望?!?/div>
分類:繼承承襲
《漢語大詞典》:襲氣(襲氣)
謂貫通文氣。 清 惲敬 《答來卿書》之二:“平日養(yǎng)氣極壯,臨文沛然而下,不襲氣而氣注之?!?/div>
《國語辭典》:襲位(襲位)  拼音:xí wèi
繼承王位或爵位?!段宕菲皆?。唐史。卷下》:「話說李存勖襲位為晉王,已經(jīng)一十三年?!?/div>
《漢語大詞典》:襲裘(襲裘)
古代盛禮時,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見于外,謂之襲裘。禮記·檀弓上:“ 曾子 襲裘而弔, 子游 裼裘而弔。 曾子 指 子游 而示人曰:‘夫夫也,為習於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主人既小斂,袒括髮。 子游 趨而出,襲裘帶絰而入。 曾子 曰:‘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 孔穎達 疏:“凡弔喪之禮,主人未變之前,弔者吉服而弔,吉服謂羔裘玄冠緇衣素裳,又袒去上服,以露裼衣,則此裼裘而弔是也。主人既變之后,雖著朝服而加武以絰,又掩其上服,若是朋友,又加帶,則此襲裘帶絰而入是也?!?span id="zxolj8a" class="book">《禮記·喪大記》:“弔者襲裘,加武,帶絰。” 陳澔 集說:“弔者小斂后來,則掩襲裘上之裼衣?!?/div>
分類:裼衣不使
《駢字類編》:外襲(外襲)
韓伯 庸幽蘭賦 嫩葉旁開,浮香外襲。
《漢語大詞典》:襲常(襲常)
(1).因順常道。老子:“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張松如 校讀:“ 馬敘倫 曰:‘襲習古通。周禮·胥師注曰:“故書襲為習”,是其例證?!搜砸蝽槼5酪?。”一說為熟習常道。襲,通“ 習 ”。見 河上公 注。一本作“ 習常 ”。
(2).沿襲常規(guī)。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后生不務實,即詩到 李 杜 ,亦酒徒耳。而柄文者承弊襲常,方工雕浮靡麗之詞,取媚時眼?!?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世有辭言襲常,而不善故訓,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div>
《漢語大詞典》:裼襲(裼襲)
(1).古代禮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不裼,謂之襲。盛禮以襲為敬;非盛禮以裼為敬。禮記·表記:“裼襲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鄭玄 注:“不相因者,以其或以裼為敬,或以襲為敬。禮盛者,以襲為敬,執(zhí)玉龜之屬也;禮不盛者,以裼為敬,受享是也?!?孔穎達 疏:“行禮之時,禮不盛者,則露見裼衣;禮盛之時,則重襲上服。是行禮初盛則襲衣,禮不盛則裼衣,是裼襲不相因也……其行禮之時,或初襲而后裼,或初裼而后襲。所以然者,欲使人民無相褻瀆使禮相變革也?!?唐 白居易 《沿革禮樂策》:“以玉帛俎豆為數(shù),以周旋裼襲為容?!?明 歸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至於冠、婚、喪祭、燕射、士相見之禮,可得而議也,所以周旋裼襲,升降俯仰者,圣人能議之而不能為之也?!?br />(2).指穿著禮服。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他看了,連忙道‘請’。 安公子 早已裼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