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84,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外襲
襲常
裼襲
襲奪
襲蹈
襲跡
襲沿
剿襲
遞襲
踵襲
剽襲
襲承
襲荷
襲破
八襲
《駢字類編》:外襲(外襲)
韓伯 庸幽蘭賦 嫩葉旁開,浮香外襲。
《漢語大詞典》:襲常(襲常)
(1).因順常道。老子:“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張松如 校讀:“ 馬敘倫 曰:‘襲習(xí)古通。周禮·胥師注曰:“故書襲為習(xí)”,是其例證。’此言因順常道也。”一說為熟習(xí)常道。襲,通“ 習(xí) ”。見 河上公 注。一本作“ 習(xí)常 ”。
(2).沿襲常規(guī)。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丁籤·李夢(mèng)陽》:“后生不務(wù)實(shí),即詩到 李 杜 ,亦酒徒耳。而柄文者承弊襲常,方工雕浮靡麗之詞,取媚時(shí)眼?!?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世有辭言襲常,而不善故訓(xùn),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div>
《漢語大詞典》:裼襲(裼襲)
(1).古代禮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不裼,謂之襲。盛禮以襲為敬;非盛禮以裼為敬。禮記·表記:“裼襲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鄭玄 注:“不相因者,以其或以裼為敬,或以襲為敬。禮盛者,以襲為敬,執(zhí)玉龜之屬也;禮不盛者,以裼為敬,受享是也?!?孔穎達(dá) 疏:“行禮之時(shí),禮不盛者,則露見裼衣;禮盛之時(shí),則重襲上服。是行禮初盛則襲衣,禮不盛則裼衣,是裼襲不相因也……其行禮之時(shí),或初襲而后裼,或初裼而后襲。所以然者,欲使人民無相褻瀆使禮相變革也?!?唐 白居易 《沿革禮樂策》:“以玉帛俎豆為數(shù),以周旋裼襲為容?!?明 歸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至於冠、婚、喪祭、燕射、士相見之禮,可得而議也,所以周旋裼襲,升降俯仰者,圣人能議之而不能為之也。”
(2).指穿著禮服。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他看了,連忙道‘請(qǐng)’。 安公子 早已裼襲而來?!?/div>
《國(guó)語辭典》:襲奪(襲奪)  拼音:xí duó
出其不意的奪取?!妒酚?。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疙?xiàng)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div>
《漢語大詞典》:襲蹈(襲蹈)
猶蹈襲。因襲沿用。《韓詩外傳》卷七:“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wù)襲蹈其所以安存,則未有以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 唐 韓愈 《樊紹述墓志銘》:“多矣哉,古未嘗有也!然而必出於己,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難也!” 清 薛福成 《敘疆臣建樹之基》:“曩昔大吏無卓絶之才識(shí),往往襲蹈故常,或欲措施而權(quán)不屬,未能奮樹規(guī)模。” 章炳麟 《程師》:“自 晉 以降,特達(dá)之士,雖往往在吏職,然不以其學(xué)假借王官,何者?知學(xué)校之守,襲蹈常故而已!”
《國(guó)語辭典》:襲跡(襲跡)  拼音:xí jī
蹈襲前人的軌跡、作法?!犊鬃蛹艺Z。卷三。觀周》:「人主不務(wù)襲跡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于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豈不惑哉?」《韓非子。孤憤》:「今襲跡于齊晉,欲國(guó)安存,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襲沿(襲沿)
因循,沿襲。新唐書·文藝傳上·杜甫傳贊:“ 唐 興,詩人承 陳 隋 風(fēng)流,浮靡相矜,至 宋之問 、 沈佺期 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hào)律詩,競(jìng)相襲沿。”
分類:因循沿襲
《國(guó)語辭典》:剿襲(勦襲)  拼音:chāo xí
抄錄他人的創(chuàng)作、構(gòu)想以為己有。清。黃宗羲《明儒學(xué)案》卷六一:「今人之言,大抵剿襲之言?!挂沧鳌附艘u」。
《漢語大詞典》:遞襲(遞襲)
(1).輪流侵襲。宋書·索虜傳論:“五胡遞襲,翦覆諸華?!?南朝 梁 沈約 《改天監(jiān)元年赦詔》:“門下,五精遞襲,皇王所以受命,四海樂推, 殷 周 所以改物?!?br />(2).猶承襲。周書·儒林傳序:“自茲以降,三微驟遷,五紀(jì)遞襲,損益異術(shù),治亂殊涂?!?/div>
《漢語大詞典》:踵襲(踵襲)
猶沿襲。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政治所出,大抵踵襲卑陋,因於世俗而已?!?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十:“ 英宗 遺言,免用宮嬪殉葬,此最盛德事…… 英宗 一言,前足以杜歷代之踵襲,后足以立萬世之法程?!?清 趙翼 《大石佛歌》:“爾后踵襲遂流播,土木莊嚴(yán)日顯赫?!?/div>
分類:沿襲
《國(guó)語辭典》:剽襲(剽襲)  拼音:piào xí
抄襲、襲用。宋。歐陽修絳守居園池〉詩:「孰云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xué)盤庚書。」
分類:抄襲
《漢語大詞典》:襲承(襲承)
承受;繼承。 唐 韋展 《日月如合璧賦》:“可以襲承天意,可以敬授人時(shí)。” 郁達(dá)夫 《出奔》一:“ 董玉林 于 董長(zhǎng)子 死后,還襲承了床頭土下埋藏起來的一酒甕雪白的大花邊?!被ㄟ?,指銀元。
《漢語大詞典》:襲荷(襲荷)
猶襲承。 唐 羅隱 《讒書·拾甲子年事》:“一旦襲荷家業(yè),茍不以法而得,亦宜不以法而終,此倚伏之常數(shù)也?!?/div>
《漢語大詞典》:襲破(襲破)
用突襲手段擊敗敵方。史記·高祖本紀(jì):“ 韓信 用 蒯通 計(jì),遂襲破 齊 ?!?span id="yw616xu" class="book">《后漢書·張奐傳》:“﹝ 奐 ﹞乃潛誘 烏桓 陰與和通,遂使斬 屠各 渠帥,襲破其眾。”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guó)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節(jié):“ 吳郡 人 朱燮 、 晉陵縣 人 管崇 起兵,襲破 隋 將 趙六兒 營(yíng),眾至十萬人?!?/div>
分類:擊敗敵方
《漢語大詞典》:八襲(八襲)
猶言八重。文選·張協(xié)〈七命〉:“應(yīng)門八襲,琁臺(tái)九重?!?李善 注引 郭璞 爾雅注曰:“襲猶重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996'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上》:“開我八襲,闢我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