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天機(天機)  拼音:tiān jī
1.天意,天之機密?!痘茨献印T馈罚骸竸t內有以通于天機,而不以貴賤貧富勞逸失其志德者也?!顾?。陸游 醉中草書因戲作此詩:「稚子問翁新悟處,欲言直恐泄天機?!埂都t樓夢》第五回:「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穎慧,恐把天機泄漏,遂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隨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弧?br />2.靈性、天賦機靈?!肚f子。大宗師》:「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唐。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3.國家政務、政權?!度龂尽>硭钠?。吳書。吳主權傳》:「朕以不德,承運革命,君臨萬國,秉統(tǒng)天機,思齊先代,坐而待旦?!埂稌x書。卷七一。列傳。陳頵》:「昔孫秀口唱篡逆,手弄天機,惠皇失御,九服無戴?!?br />4.星宿名。即斗宿?!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南斗六星,天廟也,丞相太宰之位,主褒賢進士,稟授爵祿。又主兵,一曰天機?!埂睹魇?。卷一六二。楊瑄列傳》:「北斗第二第三第四星,明不如常。第二曰天璇,后妃之象。后妃不得其寵則不明,廣營宮室妄鑿山陵則不明。第三曰天機,不愛百姓,驟興征徭則不明。」也作「天璣」。
《國語辭典》:天機不可泄漏(天機不可洩漏)  拼音: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
天道的秘密不可預先透露。比喻秘密不能講出來。《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時老先生尚不曾高發(fā),天機不可泄漏,所以晚生就預先回避了?!埂都t樓夢》第七八回:「天機不可泄漏,你既這樣虔誠,我只告訴你,你只可告訴寶玉一人?!挂沧鳌柑鞕C不可泄漏」。
《國語辭典》:事跡(事跡)  拼音:shì jī
事情發(fā)展經(jīng)過的遺跡。亦指人生的經(jīng)歷及所做的種種事情。宋。歐陽修〈五代史記一行傳敘〉:「然其事跡不著,而無可紀次?!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高@是小弟半生事跡,專求老先生大筆,或作一篇文,或作幾首詩,以垂不朽?!挂沧鳌甘论E」、「事蹤」。
《國語辭典》:事跡(事蹟)  拼音:shì jī
個人或團體曾經(jīng)做過的事情。如:「偉人的事跡,足為后人典范。」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徵圣》:「鄭伯入陳,以文辭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舉禮。此事跡貴文之徵也?!姑?。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四:「凡及兩考,而事跡顯著者,皆得加授階?!埂都t樓夢》第四回:「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事跡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div>
《國語辭典》:機務(機務)  拼音:jī wù
1.機要的事務?!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機務纏其心,世故繁其慮?!?br />2.有關機械保養(yǎng)維修的工務。
《國語辭典》:大命  拼音:dà mìng
1.天命。《書經(jīng)。太甲上》:「天監(jiān)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晉。陸機吊魏武帝文〉:「當建安之三八,實大命之所艱?!?br />2.君命?!吨芏Y。夏官司馬。太仆》:「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后漢書。卷一五。李王鄧來列傳。王?!罚骸赋济纱竺?,得以鞭策托身陛下?!?br />3.天年、壽命。《左傳。哀公十五年》:「大命隕隊,絕世于良?!埂俄n非子。難一》:「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br />4.大事、要事。漢。賈誼《新書。卷四。無蓄》:「夫蓄積者,天下之大命也?!?jié)h。路溫舒書言宜尚德緩刑〉:「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
《國語辭典》:要務(要務)  拼音:yào wù
重要的事務。《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埂稘h書。卷七五。翼奉傳》:「臣聞之于師,治道要務,在知下之邪正?!?/div>
《國語辭典》:會議(會議)  拼音:huì yì
1.聚合眾人商議?!逗鬂h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齊武王演》:「諸將會議立劉氏,以從人望。」《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僖宗使宰相會議?!?br />2.有組織的商議事情的集會。如:「訓導會議」、「校務會議」。
《國語辭典》:支流  拼音:zhī liú
1.由主流分出來的小河流。如:「漢水是長江的支流。」也稱為「支川」、「枝水」。
2.分支、支系。《齊書。卷三七。魏收傳》:「往因中原喪亂,人士譜牒,遺逸略盡,是以具書其支流。」宋。朱熹大學章句序〉:「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馀裔?!?/div>
《漢語大詞典》:大機(大機)
(1).事物變化的樞要、關鍵。《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公以至弱當至彊,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 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楚人伐鄭公子遂會晉人云云救鄭楚子使椒來聘》:“此夷夏盛衰之大機也?!?br />(2).國家的機要事務。新唐書·權德輿傳:“帝又自用 李絳 參贊大機?!?br />(3).佛教語。真諦,精義。《古尊宿語錄》卷十九:“出門弟子八十有四人,其角立者,唯 百丈海 得其大機?!?宋 陸游 《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大機大用君已傳,那遣老夫安注腳?!?明 陳恭尹 《立秋日送雪樵和尚開法曹溪》詩:“ 濟 上家風得大機,白雪高坐見人稀。”
《國語辭典》:補充(補充)  拼音:bǔ chōng
增補,使原來不足之處得以充足。如:「補充說明」、「補充體力」。
《漢語大詞典》:邊要(邊要)
(1).邊防要地。北齊書·高隆之傳:“ 隆之 表請自非實在邊要,見有兵馬者,悉皆斷之?!?宋 范仲淹 《龍圖閣直學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君在 南海 ,予方經(jīng)略 陜西 ,嘗薦君可仕邊要,朝廷纔有 涇州 之命?!?清 黃景仁 《金縷曲·送楊才叔試令甘肅》詞:“ 長城 盡處 河 流繞,更經(jīng)心、 洮 、 湟 、 關 、 隴 ,幾重邊要。”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固我邊要,永綏南荒?!?br />(2).邊地要職。 宋 曾肇 《南京謝上表》:“以儒懦而辭將符,以親嫌而避邊要?!?宋 王圭 《宋元憲公庠神道碑》:“又武臣,用恩幸者多得任邊要,而孤寒者常在東南,至老無恩澤?!?br />(3).邊地要事。 唐 蘇颋 《命呂休璟等北伐制》:“ 北庭 副都護 郭虔瓘 、 安處哲 等,懷才抱器,蓄鋭俟時,慣習軍容,備知邊要。”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天子以為封疆大臣,宜留心邊要,朝廷事非所宜言。”
《漢語大詞典》:首務(首務)
首要事務。《后漢書·張衡傳》:“蓋聞前哲首務,務於下學上達,佐國理民,有云為也?!?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賢,以舉才為首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冤獄:“訟獄乃居官之首務?!?黃侃 《禮學略說》:“然則治禮者,舍深藏名號,何所首務乎?”
《漢語大詞典》:重務(重務)
重要事務。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朕新委元臣,綜釐重務?!?清 昭梿 嘯亭雜錄·五大臣:“凡軍國重務皆命贊決焉?!?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親查閱》:“到任之后,一應城池倉庫,皆職掌所關,俱宜次第細加查閲,至于庫銀倉穀,尤屬交盤重務,非可潦草過套,以自貽累也?!?/div>
分類:要事事務
《漢語大詞典》:不夕
謂暮不見君。指無急要事。左傳·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杜預 注:“不夕,言無事?!?孔穎達 疏:“旦見君謂之朝,莫見君謂之夕……人息事少,故百官承奉職事,皆朝朝而莫不夕。不夕,言無事也?!?/div>
分類:不見要事
《漢語大詞典》:宣鎖(宣鎖)
宋 制,凡擬草除授宰執(zhí)及重要事項的制詔,由天子當晚宣召當直翰林學士官面諭,歸院后,令內侍鎖學士院,禁人出入。天明前呈送皇帝,俟當日晨交中書授舍人宣讀后,方可開院。合稱“宣鎖”。見宋史·職官志二。 宋 周必大 《玉堂雜紀》卷下:“ 隆興 初,上用 真宗 故事,輪講筵,學士院官直宿禁林……間遇除授宣鎖,講筵官已入直,率聞名蒼皇而出,有不及伺候,從吏借馬於內諸司者?!?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下·史嵩之致仕》:“丙申之春,御筆:‘ 史嵩之 退安晚節(jié)已踰十年,可特授觀文殿大學士,依舊金紫光祿大夫求國公致仕,仍盡與宰執(zhí)恩數(shù),令學士院降詔,仍免宣鎖。’” 宋 劉克莊 《沁園春·答陳上舍應祥》詞:“把一枝色筆,擲還 郭璞 ,些兒殘錦,回乞天孫。永免朝參,更無宣鎖,送老三家水竹村?!?/div>
《漢語大詞典》:世要
世上的要事。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所有非所務,所務非世要。”
分類:世上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