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1分類詞匯 31
《漢語大詞典》:大隧
(1).地道,隧道。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br />(2).古隘道名, 春秋 楚 要塞。在今 河南 信陽 南 豫 鄂 交界處,即 黃峴關(guān) 。一說為 武陽關(guān) 。參閱 清 江永 春秋地理考實(shí)卷三。
《漢語大詞典》:乘塞
守衛(wèi)邊疆要塞。漢書·匈奴傳下:“今罷乘塞,則生嫚易分爭之漸?!?顏師古 注:“乘塞,登之而守也。嫚易猶相欺侮也?!?span id="uskn1og" class="book">《新唐書·陳子昂傳》:“西老千里贏糧,北丁十五乘塞?!?/div>
《國語辭典》:炮臺(tái)(炮臺(tái))  拼音:pào tái
架設(shè)大炮供發(fā)射火炮的防禦性建筑。也作「炮壘」。
《漢語大詞典》:堡塞
猶堡壘,要塞。 宋 歐陽修 《程公神道碑銘》:“公誡諸堡塞無得數(shù)出兵, 夏 人以為有備,引去,自此不復(fù)窺邊。”
分類:堡壘要塞
《漢語大詞典》:塞徼
障塞,要塞。 漢 侯應(yīng) 《罷邊備議》:“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設(shè)屯戍以守之。然后邊境得用少安?!?/div>
分類:要塞
《國語辭典》:攻關(guān)(攻關(guān))  拼音:gōng guān
比喻集中全力解決困難。
《漢語大詞典》:固塞
堅(jiān)固的要塞。荀子·議兵:“城郭不辨,溝池不拑,固塞不樹,機(jī)變不張?!?span id="6lcfxkr" class="book">《史記·禮書》:“ 秦 師至 鄢 郢 ,舉若振槁。是豈無固塞險(xiǎn)阻哉?其所以統(tǒng)之者非其道故也?!?br />閉塞,不開朗。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臣性姿固塞,人品眇微?!?/div>
《漢語大詞典》:直轅(直轅)
古隘道名。 春秋 時(shí)要塞,在今 河南 信陽 南 豫 鄂 界上。即 義陽 三關(guān)中的 黃峴關(guān) (今 九里關(guān) )。一說即 武陽關(guān) 。
《漢語大詞典》:辟塞
聚集,充塞。 明 歸有光 《洪范傳》:“讀《洪范》者,當(dāng)知天人渾合一理。吾之所為,即天之道;天之變化昭彰,皆吾之所為;宇宙之間,充滿辟塞,莫非是氣;而后知儒者位天地、育萬物之功,初不在吾性之外。”
古 吳 楚 戰(zhàn)地 柴辟 南之要塞。
《漢語大詞典》:國蔽(國蔽)
國家的屏障,謂國境上的要塞。后漢書·馮衍傳上:“夫 上黨 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guān),西為國蔽?!?/div>
《漢語大詞典》:嚴(yán)塞(嚴(yán)塞)
整備要塞。后漢書·南匈奴傳:“臣伏念先父歸 漢 以來,被蒙覆載,嚴(yán)塞明候,大兵擁護(hù),積四十年?!?/div>
分類:整備要塞
《漢語大詞典》:營塞(營塞)
營壘要塞。《漢書·賈捐之傳》:“卻 匈奴 萬里,更起營塞,制 南海 以為八郡?!?/div>
分類:營壘要塞
《漢語大詞典》:川塞
河防要塞。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侯王設(shè)險(xiǎn),守固保強(qiáng),遠(yuǎn)遮川塞,近備城堭?!?/div>
分類:要塞
《漢語大詞典》:黽塞(黽塞)
戰(zhàn)國 時(shí)的要塞。故址在 河南 信陽 西。其地有大小石門,鑿山通道,地勢險(xiǎn)厄。戰(zhàn)國策·楚策四:“不知夫 穰侯 方受命乎 秦王 ,填 黽塞 之內(nèi),而投己乎 黽塞 之外?!?span id="t516qy5" class="book">《史記·春申君列傳》:“ 秦 踰 黽隘之塞 攻 楚 ?!?張守節(jié) 正義:“ 黽隘之塞 在 申州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河南一·重險(xiǎn)》:“ 黽阨塞 在 汝寧府 信陽州 東南九十里, 湖廣 應(yīng)山縣 北六十五里,亦曰 冥阨 ,亦曰 黽塞 ,又謂之 平靖關(guān) , 宋 時(shí)名為 行者坡 。其地有大小石門,鑿山通道,實(shí)為險(xiǎn)阨?!?/div>
《漢語大詞典》:望海蝸
古要塞名。故址在今遼寧省金縣馬雄島東北。地高臨海,形勢險(xiǎn)要,可屯兵瞭望,為海防重地。明洪武初,都督耿忠于此筑堡防倭寇。永樂間倭寇來侵,為總兵劉江所殲。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山東八。金州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