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77,分139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觀火
觀宇
還觀
備觀
借觀
水觀
云觀
觀主
觀色
喜觀
觀眾
樂觀
壁觀
前觀
窺觀
《國語辭典》:觀火(觀火)  拼音:guān huǒ
比喻觀察明白透澈。語出《書經(jīng)。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舍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div>
《國語辭典》:觀宇(觀宇)  拼音:guàn yǔ
道士修行的地方。《西游記》第二四回:「那所在,不是觀宇,定是寺院?!?/div>
《漢語大詞典》:還觀(還觀)
仔細觀察。左傳·文公十八年:“ 行父 還觀 莒僕 ,莫可則也?!?楊伯峻 注:“ 杜 注云:‘還,猶周旋也?!瘎t還觀為徧觀、細審之意?!?/div>
《駢字類編》:備觀(備觀)
唐無名氏大合樂賦:魏文侯之臥聽,已悟前非;吳季子之備觀,難施先覺。
《漢語大詞典》:借觀(借觀)
(1).借閱。南史·王僧祐傳:“ 齊武帝 數(shù)閲武, 僧祐 獻《講武賦》, 王儉 借觀,不與?!?明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黃叔揚傳:“ 黃鉞 字 叔揚 , 蘇郡 常熟縣 人。少明敏好學,家無藏書, 鉞 日游書肆中,見書,不問古今,即借觀之,或竟日不還?!?br />(2).猶借鑒。 清 黃遵楷 《〈人境廬詩草〉跋》:“故其分門別類,勒成全書,亟自刊行者,意在借觀鄰國,作匡時之策也?!?br />(3).猶言試看,有引以為例之意。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 漢 世街彈之制,集縣民而致之,今雖不可行,借觀農(nóng)人之納丁漕,分期赴縣,率十餘日而竣,今若訪問農(nóng)民,亦自州縣詢之,夫何叢脞之有!”
分類:借鑒試看
《漢語大詞典》:水觀(水觀)
近水的樓觀。 南朝 梁簡文帝 《仰和衛(wèi)尉新渝侯巡城口號》:“水觀凌卻敵,槐影帶重樓。”
佛教一種入定之術(shù),指坐禪時觀遍一切處水而得正定。《楞嚴經(jīng)》卷五:“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其身?!?宋 文珦 《物外》詩:“望岳山心靜,臨池水觀成?!?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詩:“道人身齅香煙坐,童子能通水觀心?!?/div>
《漢語大詞典》:云觀(雲(yún)觀)
(1).宮殿門前兩邊所建高臺上的樓觀。因其高聳,故稱。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云觀變?yōu)楹弥?,象魏化為虎豹之蹊?!?br />(2).泛指高聳的樓臺。 宋 賀鑄 《水調(diào)歌頭·臺城游》詞:“云觀登臨清夏,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br />(3).指道院。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佛釋·道院:“鶴觀、云觀……并道院之稱?!?/div>
《國語辭典》:觀主(觀主)  拼音:guàn zhǔ
掌理道觀事務(wù)的人。如:「清風道長是白云觀的觀主?!?/div>
《國語辭典》:觀色(觀色)  拼音:guān sè
觀察別人的臉色?!墩撜Z。顏淵》:「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div>
分類:觀察臉色
《駢字類編》:喜觀(喜觀)
漢書張禹傅:禹為兒,數(shù)隨家至市,喜觀于卜相者前。久之,頗曉其別蓍布卦意。
《國語辭典》:觀眾(觀眾)  拼音:guān zhòng
觀看表演或比賽的人。如:「職業(yè)棒球比賽往往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到場搖旗吶喊?!?/div>
《國語辭典》:樂觀(樂觀)  拼音:lè guān
對人生或一切事物的發(fā)展充滿信心。相對于悲觀而言。如:「他天性樂觀開朗,善與人結(jié)交為友?!?/div>
《漢語大詞典》:壁觀(壁觀)
佛教語。大乘虛空宗的修行方法。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大師﹞寓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測之,謂之壁觀婆羅門?!?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六章第三節(jié):“ 菩提達磨 所修是大乘虛空宗的禪法,稱為壁觀。意思是外息諸緣,內(nèi)心無惴,心如墻壁,可以入道。”
《駢字類編》:前觀(前觀)
南北朝 蕭綱 泛舟橫大江 旁望重山轉(zhuǎn),前觀遠帆稀。
《漢語大詞典》:窺觀(窺觀,闚觀)
(1).暗中察看。漢書·蘇武傳:“時 漢 連伐 胡 ,數(shù)通使相窺觀, 匈奴 留 漢 使 郭吉 、 路充國 等,前后十餘輩?!?br />(2).觀望。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之一:“窺觀坐窮晡,未覺晷刻淹?!?br />(3).謂識見狹小淺陋。 明 李贄 《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此等若使閭巷小人聞之,盡當責以窺觀之見,索以‘利女之貞’,而以 文母 、 邑姜 為罪人矣,豈不寃甚也哉!”
闚觀:從狹縫中看。謂所見狹小。易·觀:“闚觀,利女貞?!?王弼 注:“所見者狹,故曰闚觀?!?明 李贄 《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此等若使閭巷小人聞之,盡當責以闚觀之見,索以利女之貞,而以 文母 、 邑姜 為罪人矣,豈不寃甚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