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下佩劍。比喻棄武修文。語出
《禮記·樂記》:“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説劍也?!闭h,通“ 脫 ”。
《孔子家語·辯樂》作“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脫劍”。 唐
賈至 《閑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詩:“憶昔皇運(yùn)初,眾賓俱龍驤;解巾佐幕府,脫劍升明堂?!?br />(2).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 延陵季子 將西聘 晉 ,帶寳劍以過 徐君 。 徐君 觀劍,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 為有上國之使,未獻(xiàn)也。然其心許之矣。致使于 晉 ,故反,則 徐君 死于 楚 ……于是 季子 以劍帶 徐君 墓樹而去。 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后以“脫劍”用為悼念亡友之典。 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詩之二:“悲來欲脫劍,掛向何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