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4詞典 6分類詞匯 188
《國語辭典》:改悔  拼音:gǎi huǐ
悔悟改正?!稇?zhàn)國策。燕策三》:「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div>
《國語辭典》:理解  拼音:lǐ jiě
1.了解、明白事理?!端问?。卷四三三。儒林傳三。林光朝傳》:「然未嘗著書,惟口授學(xué)者,使之心通理解?!?br />2.能以自己的口語、文字或其他符號,將已知的事實與原理、原則作成解釋,稱為「理解」。
《國語辭典》:識相(識相)  拼音:shì xiàng
能夠自知、自量、知趣。如:「你要識相點兒,別自討苦吃!」
《國語辭典》:經(jīng)驗(經(jīng)驗)  拼音:jīng yàn
1.實地體驗?!段饔斡洝返诙兀骸钙兴_道:『我這凈瓶底「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行者道:『可曾經(jīng)驗過么?』」《紅樓夢》第四二回:「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過的都經(jīng)驗了?!?br />2.親自實踐得來的知識或技能。如:「他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登山向?qū)А!?/div>
《漢語大詞典》:識變(識變)
謂了解、認識事物之變化。舊唐書·尉遲敬德等傳論:“皆所謂猛將謀臣,知機識變?!?/div>
《漢語大詞典》:眼根
佛教語。六根之一。指眼睛因接觸客觀事物而產(chǎn)生的視覺和認識。《圓覺經(jīng)》:“心清浄,故見塵清浄;見清浄,故眼根清浄?!?五代 齊己 《游道林寺四絕亭觀宋杜詩版》詩:“高僧眼根靜,應(yīng)見客吟神?!?宋 陳師道 《次韻寄答晁無咎》:“眼根清浄塵不留,登伽過盡不回頭?!?span id="gmao8cx"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他一樣有眼根,卻從來不解五色六章,何為好看,何為不好看?!?/div>
《國語辭典》:生字  拼音:shēng zì
不熟識的字?!段拿餍∈贰返诙嘶兀骸缸x過一年西文,只因腦力不足,記不清那些拼音生字,只得半途而廢?!?/div>
分類:不認認識
《國語辭典》:目生  拼音:mù shēng
眼生,不熟悉?!段宕菲皆?。漢史。卷上》:「今官司緝捉無行止目生異色人。可依直向咱說來!」
《國語辭典》:領(lǐng)教(領(lǐng)教)  拼音:lǐng jiào
1.接受別人的指導(dǎo)。也用于接受教益的謙詞?!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傅苡袠O難處置之事,要得領(lǐng)教,還望不棄才好?!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笡r太保公屢主禮闈,翰苑門生不知多少,何取晚生這一個野人?這就不敢領(lǐng)教了?!?br />2.領(lǐng)受,體驗。如:「他那種火爆脾氣,誰敢領(lǐng)教。」《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至于外省那般作幕的,真真叫做牛鬼蛇神,無般不有,這都是我領(lǐng)教過的?!?/div>
《國語辭典》:主觀(主觀)  拼音:zhǔ guān
1.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判斷事物,不求符合實際狀況。如:「凡事應(yīng)從不同角度審視,以免流于主觀?!?br />2.屬于認識的主體。相對于「客觀」而言。
《國語辭典》:辨識(辨識)  拼音:biàn shì
辨認識別。如:「草書不容易辨識?!?/div>
《漢語大詞典》:拜識(拜識)
(1).拜見認識。《元典章·臺綱二·禁治察司等例》:“任所并巡按去處,并不得拜識親眷,因而受人獻賀財物,如違,以贓論?!?span id="h27a2yl"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四回:“只因無個門路,不獲拜識尊顏。”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一場:“想不到江湖上有這樣磊落光明的豪杰,那一定要去拜識?!?br />(2).結(jié)拜兄弟;要好朋友。 賀敬之 等《慣匪周子山》第一場:“我在民團上拜識可多哩?!?/div>
《漢語大詞典》:眼識(眼識)
(1).佛教語。謂眼睛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眼識無明,易傾朱紫。”
(2).眼光;見識。 黃中黃 《孫逸仙》:“ 李 ( 李鴻章 )無理議之信念,復(fù)無觀察大局之眼識。” 梁啟超 《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jié):“然萌芽時代,豈能以今日我輩數(shù)千年后之眼識訾議之耶?” 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續(xù)篇》五:“ 吳稚暉 的眼識的確精明,他于風(fēng)塵中發(fā)現(xiàn)俊士。”
《漢語大詞典》:新覺(新覺)
(1).剛剛睡醒。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詩:“新覺眼猶昏,無思心正住。”
(2).新的認識。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jīng):“是用廣彼舊疑,增其新覺,將來學(xué)者,幸為詳之?!?/div>
分類:剛剛認識
《漢語大詞典》:目熟
猶眼熟。看著好像認識。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韓退之夢吞丹篆》:“ 退之 常説少時夢人與《丹篆》一卷令強吞之,傍一人撫掌而笑……后識 孟郊 似與之目熟,思之乃夢中傍笑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