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掌記(掌記)  拼音:zhǎng jì
1.負責記載或管理箋奏。唐。賈島送張校書季霞〉詩:「掌記試校書,未稱高詞華?!?br />2.元時戲劇的手抄曲本?!队罉反蟮鋺蛭娜N?;麻T子弟錯子身。第五出》:「不妨,你帶得掌記來,敷演一番?!?br />3.職官名。唐代尚宮局中設有掌記二人,正八品。負責宮內(nèi)入出,錄為抄目。
《國語辭典》:搢笏  拼音:jìn hù
把笏板插在腰帶上。《新唐書。卷一二六。列傳。張九齡》:「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帶,而后乘馬?!?/div>
《漢語大詞典》:削青
古人制簡記事,為防蠹和便于書寫,先以火炙竹令其出汗變青,謂之“削青”。后泛指書籍。 黃人 《〈清文匯〉序》:“一代無文,則一代學術思想,非附見於削青者,皆將晦翳澌熄而無可徵驗,茲可恫焉?!眳⒁姟?殺青 ”。
《國語辭典》:殺青(殺青)  拼音:shā qīng
1.古代制作竹簡,必先用火烤炙,至其冒出水分,刮去青皮,始方便書寫并防止蟲蠹,此一制作程序,稱為「殺青」。漢。劉向《別錄》:「殺青者,直治竹作簡書之耳。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簡者,皆于火上炙乾之。陳、楚間謂之汗。汗者,亦去其汁也?!挂卜Q為「汗簡」、「汗青」。
2.泛指書籍定稿或著作完成。漢。劉向 戰(zhàn)國策書錄:「其事繼春秋以后,訖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皆定以殺青,書可繕寫?!?br />3.電影拍攝完竣或電視劇制作完成。
4.綠茶加工制作時,將摘下的嫩葉加溫,防止茶葉中的酵素發(fā)酵的過程,稱為「殺青」。
《國語辭典》:志書(志書)  拼音:zhì shū
記載地方的疆域、沿革、古跡、人物、風俗、物產(chǎn)等的書籍。如各省通志、府志、縣志等。
《漢語大詞典》:記聞(記聞)
(1).記述所聞。史記·封禪書:“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shù)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云?!?span id="mj6ai1f" class="book">《孔子家語·六本》:“記聞而言,無務多説?!?王肅 注:“但記所聞而言,言不出説中,故不可以務多説?!?清 陳儀 《康熙六十年頒歷擬禮部請上尊號疏》:“於時書契未開,靈蹟丕顯,千世而后,猶可記聞?!?br />(2).記事與見聞。 元 袁桷 《鄧淳翁〈春秋集傳〉序》:“夫因義例以明圣人之意,懼義與例不得而盡,廣其記聞,不燭於理,則事益無以自附?!币嘀赣浾b與見聞。 清 沈德潛 《蔣先生傳》:“其於學有心得,不專恃記聞浩博也?!?/div>
《漢語大詞典》:畫事(畫事)
(1).謀劃事情。新唐書·齊映傳:“ 映 微時, 張延賞 遇之善。及 映 相,而 延賞 為左僕射,數(shù)為 映 畫事?!?br />(2).猶畫可。《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受批降若覆請得旨及入狀得畫事,別以黃紙,亦書宣奉行訖,録送門下省為録黃?!?br />(3).謂畫形以記事。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伎術醫(yī)卜·畫:“《易通卦驗》曰: 伏犧 方 牙倉 精作,無書以畫事。注云:作以為政而不書,但畫其形。此畫之起也?!?br />(4).繪畫的技能。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祝培之畫》:“ 浙 杭 祝王成 ,字 培之 ,年八十餘,畫事入微。余得其一牙牌,長一寸五分,闊一寸,一面畫 虬髯 下海……鬚眉畢具,上寫曲一齣,筆畫分明;一面畫二十小兒,種種游戲悉備?!?/div>
《漢語大詞典》:青汗
即青簡。借指史冊。古代用竹簡記事,制簡須用火烤,去竹汗,取其易書,且可免蟲蛀,因稱“青汗”或“汗青”。 宋 王庭圭 《張持操攜徐獻之侍郎書見訪》詩:“君家人物照青汗, 曲江 猶識胡雛亂?!?元 王逢 《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青汗三千牘,丹心一寸誠。”參見“ 汗青 ”。
《國語辭典》:汗青  拼音:hàn qīng
1.一種古代制作竹簡的程序。參見「殺青」條。
2.書冊、史簡?!缎绿茣?。卷一三二。劉子玄傳》:「每記一事,載一言,閣筆相視,含毫不斷,頭白可期,汗青無日?!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6406' target='_blank'>文天祥 過零丁洋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iv>
《國語辭典》:粉牌  拼音:fěn pái
供張貼告示用的白漆木牌?!端疂G傳》第三九回:「只見門邊朱紅華表柱上,兩面白粉牌,各有五大字,寫道:『世間無比酒,天下有名樓』?!?/div>
《漢語大詞典》:月表
(1).按月記事之表。史記·太史公自序:“ 秦 既暴虐, 楚 人發(fā)難, 項氏 遂亂, 漢 乃扶義征伐;八年之閒,天下三嬗,事繁變眾,故詳著《秦楚之際月表》第四?!?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一:“ 漢 興,大中大夫 陸賈 紀録時功,作《楚漢春秋》, 史遷 以 項羽 為本紀, 秦 楚 之際為月表,實本于 陸賈 也?!?br />(2).古代測量月影用的標竿。 明 楊慎 《升庵經(jīng)說·禮記·月表》:“‘為朝夕必放於日月。’為朝夕者,蓋立圭以測日景,立表以量月采,日圭之法,具於周禮,月表世罕知。漢書·李尋傳:月者,眾陰之表,消息見伏,百里為品,千里立表。 王僧虔 詩,所謂‘月表望青邱’是也。 吳下 田家,以正月八日夜,立一竿於平地,月初出有影,即量之,據(jù)其長短,移於水面,就橋柱畫痕記之,梅雨水漲,必到所記之處,蓋古之遺法。”
《漢語大詞典》:君史
(1).隨侍國君記事的史官。 唐 元結 《說楚何荒王賦上》:“ 梁寵王 召君史問曰:‘史之記事無有遺乎?’”
(2).記述君主世系、史實的書籍。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有國史然后有君史。國史者,君民比并之史;君史者,一姓一代之史也?!?/div>
《漢語大詞典》:螭頭筆(螭頭筆)
指史臣入值記事。 宋 梅堯臣 《送李學士河東轉運》詩:“重持使者節(jié),北上 太行 行。未注螭頭筆,來賙塞下兵?!眳⒁姟?螭頭官 ”、“ 螭頭載筆 ”。
《漢語大詞典》:繩契(繩契)
謂結繩刻木以記事。 明 張居正 《敕修東岳廟碑文》:“惟 岱宗 之神,自繩契以來,秩在祝史,通乎上下,今天下郡國,皆有東岳廟?!?/div>
《國語辭典》:冊籍(冊籍)  拼音:cè jí
本子、冊子?!度龂萘x》第一○八回:「乃令一舌辯之士,赍捧冊籍,赴吳寨見諸葛恪?!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九回:「英領事在冊籍上一查,沒有這個人的名字?!?/div>
《漢語大詞典》:繩木(繩木)
上古時代記事的工具。隋書·經(jīng)籍志一:“書契已傳,繩木棄而不用;史官既立,經(jīng)籍於是興焉?!眳⒁姟?繩契 ”。
分類:記事工具
《漢語大詞典》:繩契(繩契)
謂結繩刻木以記事。 明 張居正 《敕修東岳廟碑文》:“惟 岱宗 之神,自繩契以來,秩在祝史,通乎上下,今天下郡國,皆有東岳廟?!?/div>
《國語辭典》:尺板  拼音:chǐ bǎn
古代臣子朝見天子時所拿記事用的手板。也作「尺版」。
《國語辭典》:尺板斗食  拼音:chǐ bǎn dǒu shí
形容官小位低,俸祿微薄。南朝梁。王僧孺與何炯書〉:「久為尺板斗食之吏,以從皂衣黑綬之役?!骨?。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晏叔原詞序》:「萬不至章甫縫掖之士,尺板斗食者流,獨無含咀宮商,規(guī)撫秦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