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詞典 2分類詞匯 48
《漢語大詞典》:詔音(詔音)
詔命。 唐 柳宗元 《禮部為文武百寮請聽政表》第二表之二:“臣等嘗覽載籍,粗知喪紀(jì),若 成周 《顧命》,歷代猶遵; 西漢 詔音,前王所奉?!?宋 呂陶 《答慶帥賀右史啟》:“叨被詔音,誤陞柱史,名非實稱,幸與愧并。” 宋 洪適 《唐京畿渭北鄜坊商華兵馬副元帥復(fù)京師露布》:“臣自聞國難,祗奉詔音,即投袂以興師,遂屬鞬而就道。”
分類:詔命
《國語辭典》:宣詔(宣詔)  拼音:xuān zhào
1.傳達(dá)詔書?!逗鬂h書。卷五六。種皓傳》:「大將軍何進(jìn)將誅宦官,召并州牧董卓,至澠池,而進(jìn)意更狐疑,遣劭宣詔止之?!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竿鞯钔猓袞|海龍王敖廣進(jìn)表,聽天尊宣詔?!?br />2.詔書、命令。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我若是不應(yīng)心,今夜便辭了宣詔。」
《國語辭典》:待制  拼音:dài zhì
職官名。唐代始設(shè),由六品以上的文官擔(dān)任,為侍從顧問之職。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四折:「黑漫漫打出迷魂寨,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轉(zhuǎn)千階?!?/div>
《漢語大詞典》:恩命
謂帝王頒發(fā)的升官、赦罪之類的詔命。《前漢書平話》卷下:“﹝ 劉恒 ﹞坐殿,群臣山呼萬歲畢,勅降恩命,大赦天下?!?/div>
《國語辭典》:待詔(待詔)  拼音:dài zhào
1.唐朝時,凡文詞經(jīng)學(xué)之士及醫(yī)卜技術(shù)等專家,養(yǎng)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詔命應(yīng)對。有畫待詔、醫(yī)待詔、棋待詔等名稱。
2.職官名。宋置。明、清屬翰林院。
3.宋元時對各種工匠的尊稱?!端疂G傳》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女童覺被他看見,臉都紅了,道:『蒯待詔,有甚說話?』」
《國語辭典》:錫命(錫命)  拼音:xí mìng
天子賜與諸侯爵服等誥命。《易經(jīng)。師卦。象曰》:「王三錫命,懷萬邦也?!埂段倪x。應(yīng)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備言錫命,羽蓋朱輪?!?/div>
《國語辭典》:命令  拼音:mìng lìng
1.發(fā)出號令,使人遵行。《后漢書。卷一○?;屎蠹o(jì)上。明德馬皇后紀(jì)》:「帝以后無子,命令養(yǎng)之。」《晉書。卷二○。禮志中》:「二妾之子,父命令相慈養(yǎng),而便有三年之恩,便同所生?!?br />2.上對下的號令。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九出:「獨(dú)立畫堂聽命令,珠簾底下一聲傳?!埂睹魇?。卷二○九。楊允繩列傳》:「近者督撫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權(quán)不重也?!?/div>
《國語辭典》:應(yīng)詔(應(yīng)詔)  拼音:yìng zhào
1.應(yīng)天子的詔命?!逗鬂h書。卷二七。杜林傳》:「時諸王傅數(shù)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應(yīng)詔?!鼓铣悺?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152' target='_blank'>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固非論經(jīng)于白虎之殿,應(yīng)詔于金馬之門?!?br />2.魏晉以來稱奉君王之命所寫的詩文。如三國魏曹植的應(yīng)詔詩、唐杜審言的望春亭侍游應(yīng)詔詩等。也作「應(yīng)制」。
《國語辭典》:書籍(書籍)  拼音:shū jí
書本冊籍的總稱?!都t樓夢》第一六回:「黛玉又帶了許多書籍來,忙著打掃臥室,安插器具?!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副藭r有了翻譯,我就問他們應(yīng)得翻些甚么書籍?!?/div>
《國語辭典》:代言  拼音:dài yán
1.代天子草擬詔命?!端问?。卷三七八。列傳。綦崇禮》:「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詔命數(shù)百篇,文簡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體。」
2.代替別人表達(dá)言論。《東周列國志》第二二回:「子魚能為我代言,乞念先君一脈,愿留性命,長為匹夫,死且不朽!」
3.為活動、商品等作宣傳。如:「為了拉抬買氣,業(yè)者不惜砸重金請名人代言。」
《國語辭典》:代言人  拼音:dài yán rén
代表某方面發(fā)表言論的人。如:「他是總統(tǒng)的代言人,所以每次談話都很謹(jǐn)慎?!?/div>
《漢語大詞典》:詔除(詔除)
詔命拜官授職。三國志·魏志·王粲傳:“﹝ 王粲 ﹞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以 西京 擾亂,皆不就。” 宋 劉攽 《賀知府某侍讀啟》:“向者叨被詔除,出分郡組,治任戒道,懷謁詣辭。” 清 吳偉業(yè) 《送何省齋》詩:“讀書入中祕,父子被詔除?!?/div>
《漢語大詞典》:孚號(孚號)
(1).易·夬:“揚(yáng)于王庭,孚號有厲。” 孔穎達(dá) 疏:“‘孚號有厲’者,號,號令也,行決之法,先須號令。夬,以剛決柔,施之於人,則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號令?!焙笠灾妇醯奶柫罨蛟t命。 宋 曾鞏 《侍中制》:“肆朕纘極,寤寐雋良,果得異能,屬之大任,用揚(yáng)孚號,明諭在廷。” 宋 陸游 《謝赦表》:“臣適以守藩,恭聞孚號。雖與民欣戴,如瞻咫尺之天;然受命禱祈,實勞方寸之地?!?br />(2).呼吁。 清 顧炎武 《與人書》:“此皆上臺秉公持正及大人君子孚號壯拯之力?!?/div>
《漢語大詞典》:傳詔(傳詔)
(1).傳達(dá)詔命。 唐 韓愈 《華山女》詩:“天門貴人傳詔召,六宮愿識師顏形?!?宋 蘇軾 《贈寫御容妙善師》詩:“紫衣中使下傳詔,跪奉冉冉聞天香?!?br />(2).傳達(dá)詔命的官員。宋書·朱脩之傳:“會 宋 使傳詔至, 脩之 名位素顯,傳詔見即拜之。彼國人敬傳詔,謂為‘天子邊人’?!?span id="q7s73pi"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高帝建元元年》:“﹝ 謝朏 ﹞曰:‘有何公事?’傳詔曰:‘解璽綬授 齊王 ?!?胡三省 注:“傳詔屬中書舍人,出入宣傳詔旨?!?/div>
《漢語大詞典》:宣命
(1).傳達(dá)皇帝的詔命。晉書·何曾傳:“故建官受任,則置副佐;陳師命將,則立監(jiān)貳;宣命遣使,則設(shè)介副?!?唐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詩:“宣命前程急,惟良待士寬?!?br />(2).皇帝的詔命。《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使君蒙詔,一似大杵中心,不感(敢)為(違)他宣命,當(dāng)時朝現(xiàn)(見),直詣閤門?!?span id="jkty3s8" class="book">《前漢書平話》卷下:“ 呂 女親手揪妃子髮,至於殿上。 呂 女曰:‘ 劉友 知罪么?爾一者負(fù)我,二者違了宣命?!?明 葉子奇 草木子·雜制:“ 元 朝一品衙門用三臺金印……惟宣命之寳用玉。以玉筯篆文,此其異也?!?br />(3).宣揚(yáng)威命。 三國 魏 應(yīng)璩 《與滿公琰書》:“外嘉郎君謙下之德,內(nèi)幸頑才見誠知己,歡欣踴躍,情有無量,是以奔騁御僕,宣命周求?!?/div>
《國語辭典》:宣敕  拼音:xuān chì
1.通知傳達(dá)命令?!逗鬂h書。卷一九。耿弇傳》:「弇乃嚴(yán)令軍中趣修攻具,宣敕諸部,后三日當(dāng)悉力攻巨里城?!?br />2.任命或調(diào)遣官員的正式公文?!顿Y治通鑒。卷二八二。后晉紀(jì)三。高祖天福六年》:「凝請密留空名宣敕十?dāng)?shù)通,付留守鄭王?!埂督鹗贰>硪蝗?。外國傳上。西夏傳》:「詔陜西宣撫司及沿邊諸將,降空名宣敕,臨陣立功,五品以下并聽遷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