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4詞典 1分類詞匯 53
《國語辭典》:龍門(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聲望高的人的宅第?!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br />2.科舉試場的正門?!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复鬆敗⒍敻诉@些人進去,到了二門口接卷,進龍門歸號?!埂都t樓夢》第一一九回:「我們兩個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來,在龍門口一擠,回頭就不見了?!?br />3.漢朝司馬遷生于龍門,故以龍門代指司馬遷。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信生世等于龍門,辭親同于河洛?!?/div>
《國語辭典》:及第  拼音:jí dì
舊稱科舉中試為「及第」。《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凡秀才,試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為及第?!乖jP(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div>
《國語辭典》:宮花(宮花)  拼音:gōng huā
古時進士及第,天子賜宴,狀元、榜眼、探花所簪的金花?!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姑寄御酒二瓶,為伯父頤老之資;宮花二朵,為賢郎鼎元之兆。」
《國語辭典》:貢士(貢士)  拼音:gòng shì
科舉會試及第,但未經(jīng)殿試的讀書人。
《漢語大詞典》:得中
科舉時代謂考試中式。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鳯生 雖已得中,春試尚遠,還在園中讀書。”
《漢語大詞典》:高選(高選)
(1).謂用高標準選拔官吏。后漢書·王暢傳:“是時政事多歸尚書, 桓帝 特詔三公,令高選庸能。太尉 陳蕃 薦 暢 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由是復為尚書?!?span id="f4pdskz" class="book">《新唐書·獨孤郁傳》:“﹝ 獨孤郁 ﹞最為 權(quán)德輿 所稱,以女妻之…… 憲宗 嘆 德輿 乃有佳壻,詔宰相高選世族,故 杜悰 尚 岐陽公主 ?!?元 吳師道 《送徐檢校之浙省》詩:“羣僚極高選,吉士多藹藹?!?br />(2).指考試中高榜;高中。 宋 曾鞏 《謝曹秀才書》:“始足下試於有司, 鞏 為封彌官,得足下與 方造 、 孟起 之辭而讀之,以謂宜在高選?!?宋 周密 齊東野語·鄭時中得官:“吾十年前,曾許此命來春必高選,今所見乃不然?!?/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舉(鄉(xiāng)舉)
(1).由鄉(xiāng)里選拔人才。管子·八觀:“論賢不鄉(xiāng)舉,則士不及行。”《漢書·杜周傳》:“必鄉(xiāng)舉求窈窕,不問華色,所以助德理內(nèi)也。” 顏師古 注:“鄉(xiāng)舉者,博問鄉(xiāng)里而舉之也?!?br />(2).鄉(xiāng)貢、鄉(xiāng)試中式。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蘇大璋:“ 三山 蘇大璋 顒之 ,治有聲。戊午鄉(xiāng)舉,夢為第十一人。” 元施惠《幽閨記·書幃自嘆》:“十年映雪囊螢,苦學干祿,幸首獲州庠鄉(xiāng)舉?!?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康祺 于 同治 六年鄉(xiāng)舉后,以貲為刑部員外郎,十年成進士?!?/div>
《國語辭典》:失利  拼音:shī lì
1.戰(zhàn)敗、打敗仗?!队魇烂餮?。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兒》:「主上在夾寨失利,唐兵分道入寇。」
2.吃虧、喪失利益。《紅樓夢》第五八回:「深恐不令芳官認他做乾娘,便有許多失利之處,故心中只要買轉(zhuǎn)他們。」
《國語辭典》:師生(師生)  拼音:shī shēng
老師與學生的合稱。如:「師生聯(lián)歡」。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喪師衰經(jīng)》:「世道不古久矣!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骨濉@顫O《憐香伴》第一九出:「只怕師生名分終輸我,儒巾紗帽也差多,我便奉屈些,須你將奈何。」
《漢語大詞典》:試中(試中)
考試中選。金史·選舉志一:“ 泰和 元年,定制,不分舊等,但從所愿,試中則以三等為次?!?/div>
《國語辭典》:廷試(廷試)  拼音:tíng shì
科舉時代,會試通過的考生,擇優(yōu)由天子在朝廷親試。《明史。卷七○。選舉志二》:「中式者,天子親策于廷,曰廷試,亦曰殿試?!埂读凝S志異。卷八。褚生》:「后呂以歲貢,廷試入都?!?/div>
《漢語大詞典》:文解
(1).入京應(yīng)試的證明文書之類。科舉鄉(xiāng)試中式稱舉人,考中舉人即由地方官給予文解發(fā)解入京,參加中央考試。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九:“戊申,詔選人文解不合式樣,罪在發(fā)解官吏,舉人落第,次年免取文解?!?宋 洪邁 容齋三筆·郡縣主婿官:“本朝宗室袒免親女出嫁,如婿係白身人,得文解者為將仕郎,否則,承節(jié)、承信郎?!?span id="no7pe2f" class="book">《文獻通考·選舉三》:“工部侍郎 任贊 奏請諸色舉人,不是家在遠方水陵隔越者,逐處選賓從官僚中藝學精博一人,各於本貫,一例分明,比試,如非通贍,不許妄給文解?!?br />(2).公文。《元典章·兵部四·申臺文字重封入遞》:“各道遇有申臺文解,須要如法重封,入遞轉(zhuǎn)送。”《元典章·禮部一·表章主官??薄?/span>:“校勘無差,具解進呈,仍於文解上開寫撰文校勘官吏及復匣鎖鑰備細申呈?!?/div>
《國語辭典》:黃榜(黃榜)  拼音:huáng bǎng
天子所頒的詔書。以黃紙書寫而成,故稱為「黃榜」?!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赋㈩C下黃榜,詔開南省,考取賢才,孩兒意欲前去應(yīng)試?!?/div>
《國語辭典》:會元(會元)  拼音:huì yuán
1.科舉時會試考取第一名的人。《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得唐寅甚喜,許以會元?!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如今就把一個會元,撇在地下,我也無心去拾他了。」
2.總要、匯要。多用于書名。如《五燈會元》。
《國語辭典》:記分(記分)  拼音:jì fēn
1.記錄分數(shù)。如比賽、游戲時,對于各人得分的登錄。
2.記憶力、記性?!端疂G傳》第一○四回:「小子好記分。我說是姓王,曾在東京開封府前相會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