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46,分77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語說
故語
成語
囈語
鳳語
蟬語
語重
語澀
手語
真語
書語
鄙語
琴語
春語
語嘿
《漢語大詞典》:語說(語説)
合語之說。合語,謂旅酬時互相談?wù)摿x理。禮記·文王世子:“大樂正學(xué)舞干戚。語説,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shù)。” 鄭玄 注:“語説,合語之説也?!?孔穎達 疏:“言合語者,謂合會義理而語説也?!?陳澔 集說:“大樂正教世子及士以舞干戚之容節(jié),及合語之説,與乞言之禮,此三者,皆大樂正授之以篇章之數(shù)。”
《漢語大詞典》:故語(故語)
典故成語。 明 楊慎 《〈風(fēng)雅逸篇〉序》:“録古諺、古語、古言、鄙諺、圖語、野語、俗語、故語、民語、不恭之語百五十條為第八卷?!?清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沈伯時 論詞云:讀 唐 詩多故語,多雅淡。 宋 人有隱括 唐 詩之例?!?/div>
分類:成語
《國語辭典》:成語(成語)  拼音:chéng yǔ
漢語中有典源,具多層表義功能的固定語??勺鳛榫渥拥某煞?,形式不一,以四言為主。一般都有引申的比喻義,而非單純使用字面上的意思。如「矛盾」、「綿里針」、「勢如破竹」、「篳路藍縷」等。
《國語辭典》:囈語(囈語)  拼音:yì yǔ
1.說夢話。晉。王嘉《拾遺記》卷八:「常在孫策座上酣醉,忽臥,于夢中誦周易一部,俄而驚起,……眾座皆云:『呂蒙囈語通周易?!弧埂读凝S志異。卷一。賈兒》:「伺母囈語,急啟燈,杜門聲喊?!?br />2.比喻無稽之談。如:「我不相信這種囈語會出自他的口中,一定有人造謠生事?!?/div>
《漢語大詞典》:鳳語(鳳語)
形容美妙的聲音或樂曲。 唐 鮑溶 《會仙歌》:“輕輕濛濛,龍言鳳語何從容。” 五代 齊己 《風(fēng)琴引》:“一一宮商在素空,鸞鳴鳳語翹梧桐?!?/div>
《駢字類編》:蟬語(蟬語)
白玉蟾 暑退涼生蟬有語,水長天遠雁無書。
《韻府拾遺 腫韻》:語重(語重)
李商隱韓碑詩:句奇語重喻者少。
《漢語大詞典》:語澀(語澀)
說話艱難,不流利。太平廣記卷一八○引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苗纘:“ 苗粲 子 纘 應(yīng)擧,而 粲 以中風(fēng)語澀,而心緒至切?!?/div>
《國語辭典》:手語(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勢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埂读凝S志異。卷三。夜叉國》:「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
2.以手的姿勢或動作示意的語言。用來教誨聾啞兒童,為聾啞與聾啞、或聾啞與諳手語的常人間溝通思想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真語(真語)
(1).佛教語。說真如一實之理之語,即不作曲示的實語。 唐 棲白 《寄南山景禪師》詩:“一度林前見 遠公 ,靜聞?wù)嬲Z世情空?!?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五:“憑取一真語,天官自相尋。”
(2).真實的話。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至今重游此山,覺童語終是真語?!?/div>
《漢語大詞典》:書語(書語)
(1).書傳中的話。常含有引經(jīng)據(jù)典、咬文嚼字之義。隋書·李密傳:“ 密 與 化及 隔水而語, 密 數(shù)之…… 化及 默然,俯視良久,乃瞋目大言曰:‘共你論相殺事,何須作書語邪?’”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虎》:“ 澄 欲舉令以觀女意,執(zhí)盃曰:‘請徵書語?!?br />(2).指書信中的話語。
《國語辭典》:鄙語(鄙語)  拼音:bǐ yǔ
俗語、諺語?!稇?zhàn)國策。楚策四》:「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弧埂妒酚洝>砥吡?。平原君虞卿傳。太史公曰》:「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馀萬眾,邯鄲幾亡?!挂卜Q為「鄙諺」。
分類:俗語
《駢字類編》:琴語(琴語)
唐 皎然 荅鄭方回 琴語掩為聞,山心聲宜聽。
《駢字類編》:春語(春語)
唐 白居易 病中書事 鶯多過春語,蟬不待秋鳴。
唐 李賀 嘲雪 喜從千里來,亂笑含春語。
《漢語大詞典》:語嘿(語嘿)
見“ 語默 ”。
《漢語大詞典》:語默(語默)
(1).亦作“ 語嘿 ”。謂說話或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南朝 陳 張正見 《白頭吟》:“語默妍媸際,浮沉毀譽中?!?唐 白居易 《唐故撫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自生至滅,隨跡示教,行止語嘿,無非佛事?!?秦牧 《藝海拾貝·〈哲人·小孩〉》:“有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你在閱讀的時候,覺得那個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動靜語默,他的聲音笑貌,仿佛可以觸摸似的。”
(2).喻指出仕或隱居。 晉 陶潛 《命子》詩:“時有語默,運因隆窊?!?逯欽立 注:“語默,出處?!?span id="6rzhume" class="book">《南史·張裕傳》:“是以披聞見,掃心胸,述平生,論語默。” 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