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83,分9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人語
言語
一語
不語
語言
語言
論語
鳥語
天語
相語
燕語
傳語
鶯語
好語
妙語
《分類字錦》:人語(人語)
舊唐書大食國傳。大食國本在波斯之西。大業(yè)中,有波斯胡人牧駝?dòng)诰慵娔Φ啬侵?。忽有獅子人語謂之曰,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穴中并有黑石白文,讀之便作王位。胡人依言,果見穴中有石及槊刃甚多。上有文,教其反叛。于是糾合亡命,渡恒曷水,劫奪商旅,其眾漸盛。遂割?波斯西境,自立為王。
分類:人語師子
《國語辭典》:言語(言語)  拼音:yán yǔ
1.說話?!兑捉?jīng)。頤。象曰》:「君子以慎言語,節(jié)飲食?!埂度龂萘x》第一回:「性寬和,寡言語?!?br />2.文章著述。《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虞丘壽王、東方朔、枚皋、王褒、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xiàn)納?!?/div>
《國語辭典》:言語(言語)  拼音:yán yu
1.稟告。如:「等我過去言語一句,你再進(jìn)來?!?br />2.發(fā)言。如:「你怎么不言語呢?」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門四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墩撜Z。先進(jìn)》:「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顾?。邢炳。疏:「夫子門徒三千,達(dá)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
2.文體的四種形式。指奏議、書論、銘誄、詩賦。《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shí)、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駢字類編》:一語(一語)
南北朝 王僧孺 為人有贈(zèng)詩 幸有褰裳便,含情寄一語。
宋 蘇軾 送李公恕赴闕 立談左右皆動(dòng)色,一語徑破千言牢。
元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其四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元 張昱 別故人 未別欲千言,臨別無一語。
分類:一語
《國語辭典》:不語(不語)  拼音:bù yǔ
不說話、不談?wù)??!度龂萘x》第九回:「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語?!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mèng)》第六三回:「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湘云忙一手奪了,擲與寶釵?!?/div>
告訴、囑咐。文選·江淹〈雜體詩·效李陵“從軍”〉》“袖中有短書,愿寄雙飛燕” 李善 注引 漢 陳琳《止欲賦》:“欲語言於玄鳥,玄鳥逝以差池?!?/div>
《國語辭典》:語言(語言)  拼音:yǔ yán
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匯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dá)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洞蟠鞫Y記。五帝德》:「吾欲以語言取人,于予邪改之?!埂度龂萘x》第一一回:「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dá),心中大喜?!?/div>
《國語辭典》:論語(論語)  拼音:lún yǔ
書名??鬃討?yīng)答弟子、時(shí)人及弟子相與問答之言,由孔門后學(xué)記錄而成的書。原有《魯論》、《齊論》、《古論》三種,《齊論》、《古論》久亡,今《論語》即《魯論》,凡二十篇。宋時(shí)以《論語》合《大學(xué)》、《中庸》、《孟子》為四書。
《國語辭典》:鳥語(鳥語)  拼音:niǎo yǔ
1.鳥鳴聲。如:「花香鳥語」。
2.古代指蠻夷之邦的語言。《后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及其化行,則緩耳雕腳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
《漢語大詞典》:天語(天語)
(1).上天之告語。 唐 李白 《明堂賦》:“聽天語之察察,擬帝居之將將?!?宋 李清照 《漁家傲》詞:“彷彿夢(mèng)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br />(2).謂天子詔諭;皇帝所語。 唐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cè)立使》詩:“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 鷄林 ?!?宋 蘇軾 《用王鞏韻贈(zèng)其侄震》詩:“朝廷貴二 陸 ,屢聞天語溫。”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茅元儀 武備志成,曾經(jīng) 神宗 乙夜之覽,天語稱其該博?!?/div>
《漢語大詞典》:相語(相語)
(1).相告,告知。國語·齊語:“相語以事,相示以巧,相陳以功?!?br />(2).相互談?wù)f。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zèng)張籍》詩:“捨酒去相語,共分一日光?!?宋 辛棄疾 《賀新郎》詞:“又檣燕,留人相語?!?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婁秀華》:“何處小郎,強(qiáng)來與人家閨秀相語?”
《國語辭典》:燕語(燕語)  拼音:yàn yǔ
1.燕子的鳴叫聲。唐。姚合酬任疇協(xié)律夏中苦雨見寄〉詩:「樹暗蟬吟咽,巢傾燕語愁?!顾?。無名氏西江月。梁上喃喃燕語詞:「梁上喃喃燕語,紙間戢戢蠶生。」
2.聊天、閒談?!妒酚洝>硪弧鹁?。李將軍傳》:「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埂稘h書。卷八一??坠鈧鳌罚骸搞迦諝w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div>
《國語辭典》:傳語(傳語)  拼音:chuán yǔ
傳話、告知。岑參 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bào)平安?!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主母?jìng)髡Z郎君,這是畏關(guān),此關(guān)一過,打點(diǎn)共做神仙便了?!?/div>
分類:傳語傳話
《漢語大詞典》:鶯語(鶯語)
(1).鶯的啼鳴聲。 晉 孫綽 《蘭亭》詩之二:“鶯語吟脩竹,游鱗戲?yàn)憹??!?唐 白居易 《琵琶引》:“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陳三立 《園夜聽驟雨》詩:“賸得放晴澆茗椀,隔枝鶯語可分明?!?br />(2).形容悅耳的語音或歌聲。 宋 張先 《醉桃源》詞:“歌停鶯語舞停鸞, 高陽 人更閑?!?徐遲 《牡丹》三:“她經(jīng)常穿蜜黃色的袍子,著淡青色的坎肩……鶯語瀝瀝,粉香四溢。”
《漢語大詞典》:好語(好語)
(1).贊揚(yáng)、稱頌的話。史記·南越列傳:“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無失禮,要之不可以説好語入見。入見則不得復(fù)歸,亡國之勢(shì)也。” 唐 李賀 《沙路曲》:“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王琦 匯解:“好語,謂民間稱頌之語。”
(2).指仁義之言,善言。世說新語·言語“ 魏明帝 為外祖母筑館於 甄氏 ” 劉孝標(biāo) 注引《魏末傳》:“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fù)殺其子?!?文帝 曰:‘好語動(dòng)人心。’”
(3).佳音,好消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huì)馬上先寄六韻》:“素書傳好語,絳帳赴佳期。” 宋 蘇軾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詩之三:“此生已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宋 蘇轍 《次韻子瞻十一月旦日鎖院賜酒及燭》:“光明坐覺幽陰破,溫暖深知覆育長。明日白麻傳好語,曼聲微繞殿中央?!?br />(4).溫和婉轉(zhuǎn)的話。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秘書曲水硯:“ 大受 以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鄭 以好語調(diào)停之?!?br />(5).態(tài)度和悅地對(duì)人說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引經(jīng):“有 王生 者,宅為人所奪,久不給直,訟於官。 陳 不能決,第好語曰:‘毛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王秀才 獨(dú)不能作鵲耶?’聞?wù)咝χ?。?/div>
《國語辭典》:妙語(妙語)  拼音:miào yǔ
詞美意深而富于情趣的言語。宋。蘇軾雪后便欲與同僚尋春一病彌月雜花都盡獨(dú)牡丹在爾劉景文左藏和順阇黎詩見贈(zèng)次韻答之〉:「知君苦寂寞,妙語嚼芳鮮。淺紫從爭(zhēng)發(fā),浮紅任蚤焉。」《隋唐演義》第九二回:「萬里橋名應(yīng)遠(yuǎn)游,神僧妙語好推求。幸然圣壽還無量,珍重前途可免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