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46,分77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雙語
詔語
長語
長語
老語
兒語
胡語
造語
情語
嬌語
半語
一轉語
三語掾
莊語
辭語
《國語辭典》:雙語(雙語)  拼音:shuāng yǔ
兩種語言。如:「應觀眾要求,這部影片以中、日雙語播出。」
《漢語大詞典》:詔語(詔語)
(1).詔書上的話。 明 葉盛 水東日記·何文淵自經(jīng):“ 何文淵 嘗告人曰:‘詔語“天佑下民作之君,父有天下傳之子”出自手筆。’”
(2).告誡吩咐。 清 王夫之 《顯考武夷府君行狀》:“或有詔語於子孫僮僕,皆下氣怡聲?!?/div>
《漢語大詞典》:長語(長語)
多馀的話;廢話。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五》:“《詩眼》云:‘茍當於理,則綺麗風花,同入于妙;茍不當理,則一切皆為長語?!?明 王鏊 著有震澤長語
《漢語大詞典》:長語(長語)
(1).多說話。 唐 杜甫 《哀王孫》詩:“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你卻怎生背地里閒言落可便長語?”
(2).長的詩篇。太平廣記卷四三二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 周雄 ﹞前后于稅人場連斃數(shù)虎,行旅賴之。 西川 書記 常莊 作長語以賞之, 蜀 帥補軍職以壯之?!?金 趙元 有《欽若遽有商於之行作長語為別兼簡仲澤弟一笑》詩,見中州集卷五。
分類:詩篇
《漢語大詞典》:老語(老語)
舊話。 宋 蘇軾 《和猶子遲贈孫志舉》:“詩詞各璀璨,老語徒周諄。”
分類:舊話
《國語辭典》:兒語(兒語)  拼音:ér yǔ
兒童使用的詞匯和語言。如:「著急的母親,只聽見女兒兒語喃喃,卻不知她所言為何。」
《國語辭典》:胡語(胡語)  拼音:hú yǔ
1.泛指北方和西北方各民族的語言?!顿Y治通鑒。卷二七六。后唐紀五。明宗天成四年》:「上退朝,多召入便殿,訪以時事,福以胡語對?!固?。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也稱為「胡言」。
2.毫無根據(jù)的亂說話。如:「他這樣信口胡語,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也作「胡說」。
分類:西北北方
《漢語大詞典》:造語(造語)
(1).說無根據(jù)的話。莊子·盜跖:“爾作言造語,妄稱 文 武 。”亦指無根據(jù)的話。 宋 曾鞏 《與王介甫第一書》:“ 歐公 更欲足下少開廓其文,勿用造語及模擬前人,請相度示及?!?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刑部·癸卯妖書:“……復借改易東朝為名,而指 朱次揆 姓名以實之,其立意甚毒,造語甚巧。”
(2).說話或作文時選用詞句。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用事偶同:“其用事造語,若出一轍,而不以為嫌也?!?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六:“余謂此段文字,不甚類 晉 宋 間人,絶似 唐 柳子厚 、 劉夢得 、 孫樵 輩造語?!?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四》:“為了造語驚人,對仗工穩(wěn)起見,有些文豪們是簡直不恤于胡說八道的。”
《國語辭典》:情語(情語)  拼音:qíng yǔ
表達情意的語言或文字。元。燕公楠摸魚兒。又浮生平頭六十〉詞:「飛墮高寒玉宇,鐵腸還解情語?!?/div>
《國語辭典》:嬌語(嬌語)  拼音:jiāo yǔ
輕柔的說話聲。唐。溫庭筠舞衣曲〉:「管含蘭氣嬌語悲,胡槽雪腕鴛鴦絲?!?/div>
分類:細語
《駢字類編》:半語(半語)
宋 楊萬里 宿靈鷲禪寺二首 其二 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
《國語辭典》:一轉語(一轉語)  拼音:yī zhuǎn yǔ
不因循原有的評語、觀點,而另賦新意。宋。辛棄疾〈臨江仙。莫笑吾家蒼壁小詞。序〉:「主人戲下一轉語,為蒼壁解嘲。」
《國語辭典》:三語掾(三語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掾,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晉太尉王衍問阮修儒家與道家的異同,阮答以「將無同」三字,語意模棱兩可,但卻得到太尉的賞識,被聘為幕僚,世人遂稱其為「三語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后多用為幕府官員的贊美詞。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宋。蘇軾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江東三語掾。」
分類:王衍王戎
《國語辭典》:莊語(莊語)  拼音:zhuāng yǔ
莊重的言論。指探討宇宙、人生真理的言論。《莊子。天下》:「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挂卜Q為「莊論」。
《漢語大詞典》:辭語(辭語)
(1).文辭;言辭。 漢 賈誼 新書·道德說:“是以先王舉德之頌而為辭語,以明其理;陳之天下,令人觀焉?!?span id="1wtgx1u" class="book">《后漢書·南匈奴傳》:“而單于驕踞,自比 冒頓 ,對使者辭語悖慢,帝待之如初?!?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序:“誠宜率先作歌詩以稱道盛德,不可以辭語淺薄,不足以自效為解?!?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今其賦氣質卑弱,辭語儇淺,去古人遠甚,殆近世村夫子所為也?!?章炳麟 《文學總略》:“蓋人有陪貳,物有匹耦,愛惡相攻,剛柔相易,人情不能無然,故辭語應以為儷?!?br />(2).指口供。后漢書·安成孝侯賜傳:“坐 楚 事,辭語相連,國除?!?span id="aiu50p6" class="book">《后漢書·梁竦傳》:“辭語連及 舞陰公主 ,坐徙 新城 ,使者護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