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72,分105頁顯示  上一頁  94  95  96  97  98  100  101  102  10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說(應求 桃源 世稱 桃源先生 )
柳說
蔡說
王說(巖夫 )
趙說
王師說
丁希說
安宗說
張咸(君說、君悅 )
晁說之(景迂、景迂生、老法華、天臺教僧 以道、伯以 )
劉說
潘兌(說之 )
梅澤(說之 )
周兌(說道 )
朱彥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0—1085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應求,號桃源。受學從父王致。教授鄉(xiāng)里三十余年。神宗熙寧九年以特恩補將仕郎,為州長史。無田以食,無桑麻以衣,怡然自得。卒,敕建桃源書院。子孫世其學。有《五經(jīng)發(fā)源》。
全宋詩
王說(一○一○~一○八五),字應求,鄞(今浙江寧波)人,致從子(《宋元學案》卷六)。師事楊適(《延祐四明志》卷四)。建桃源書院,教授鄉(xiāng)里三十馀年,人稱桃源先生(《甬上宋元詩略》卷一)。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特奏名補將仕郎,為明州長史(《寶慶四明志》卷八)。元豐八年卒,年七十六。有遺稿十卷(《甬上宋元詩略》),已佚。清光緒《鄞縣志》卷二六有傳。
全宋文·卷九三三
王說(一○一○——一○八五),字應求,號桃源先生,明州鄞縣(今浙江鄞縣)人,鄞江先生王致從子。慶歷進士。隱居鄉(xiāng)里教授生徒三十馀年。熙寧中以特恩補州長史。家貧,恬然處之,子孫世其學。元豐八年卒,年七十六,著有《五經(jīng)發(fā)源》五十卷。見《深寧文鈔摭馀編》卷一,《寶慶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二,《宋元學宋》卷六,《宋詩紀事補遺》卷二一、卷二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柳說,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為秘書省校書郎、守陜州司理參軍,后遷大理寺丞。事見《京口耆舊傳》卷一。
蔡說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元年(1068)任泰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說(一○二八~一一○一),字巖夫,洛陽(今屬河南)人。舉正子。舉進士,通判滑州。神宗元豐三年(一○八○),知晉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密州(同上書卷三六五)。改涇州。六年,知相州(同上書卷四六七)。后歷知州府,官終知青州。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二十卷、詩集十卷,已佚。事見《道鄉(xiāng)集》卷三五《王公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二
王說(一○二八——一一○一),字巖夫,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王舉正子。取進士第,自太常寺太祝遷光祿寺丞、秘書丞、太常博士,拜中大夫,加直龍圖閣。歷知衛(wèi)、常、晉、徐、密、鄭、鄧州,兼京東東路安撫使。建中靖國元年終于青州官舍,年七十四。著有文集二十卷、詩集十卷。見鄒浩《中大夫直龍圖閣知青州軍州事王公墓志銘》(《道鄉(xiāng)先生文集》卷三五),《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六五、三六九、三七○、三七一、四三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三九)。神宗元豐元年(一○七八),知安溪縣(明嘉靖《安溪縣志》卷三)。
王師說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王師說,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元豐間侍親于永州。
丁希說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
安宗說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元祐二年(1087)任利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8—1099 【介紹】: 宋漢州綿竹人,字君說,一作君悅。張浚父。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哲宗元祐初詔復六科,哲宗親擢賢良第一。官至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于六藝百家、歷代文史,無不該貫,為文長于敘事。
全宋文·卷二五三○
張咸(一○四九——一○九九),字君說,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纮子。元豐二年進士,釋褐除蜀州新津縣主簿,遷仁壽、睢州百丈二縣令。元祐初,試賢良方正科,哲宗擢居第一,改宣德郎、簽書成都節(jié)度判官公事,轉(zhuǎn)奉議郎。元符二年卒,年五十一。見《奉議郎張君說墓志銘》(《全蜀藝文志》卷四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9—1129 【介紹】: 宋濟州巨野人,字以道,一字伯以,自號景迂生。晁端彥子。神宗元豐五年進士。以文章典麗,為蘇軾所薦。哲宗元符三年知無極縣,上書斥王安石及紹述諸臣政事之非。高宗即位,召授徽猷閣待制兼侍讀,以病未赴。晚年信佛。工詩,善畫山水。博通五經(jīng),尤精于《》。有《儒言》、《晁氏客語》、《景迂生集》。
全宋詩
晁說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宋史·晁補之傳》)。因慕司馬光為人,自號景迂生。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哲宗元祐初,官兗州司法參軍,紹圣時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縣?;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知定州無極縣。后入黨籍。大觀、政和間臨明州造船場,起通判鄜州。宣和時知成州,未幾致仕。欽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復以議論不合,落職。高宗立,召為侍讀,后提舉杭州洞霄宮。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見《嵩山文集》附錄其孫子健所作文集后記,《晁氏世譜節(jié)錄》,及集中有關詩文?!£苏f之詩,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舊鈔本《嵩山文集》(集中“禎”字皆缺,注“今上御名”,當沿宋本之舊)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七九八
晁說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又字伯以,自號景迂生、老法華、天臺教僧,清豐(今河南清豐)人,端彥子。熙寧中,父官杭州,隨侍。元豐五年登進士第。歷任兗州司法參軍,蔡州、宿州教授。元祐中,群公以博極群書、雅有史學科薦,蘇軾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薦。元符三年應詔上書,坐入邪籍二十馀年。崇寧中,為承議郎、知磁州武安縣、定州無極縣,監(jiān)陜州集津倉。大觀末監(jiān)明州造船場。宣和中通判鄜州,知成州。靖康元年以著作郎召,除秘書少監(jiān)兼太子諭德。未幾,除中書舍人兼太子詹事。坐請補外落職。金兵南略,避難高郵。高宗繼位,召為徽猷閣待制兼侍讀,提舉萬壽觀,再請,得提舉杭州洞霄宮。建炎三年正月卒于江寧舟中,年七十一。博通六經(jīng),尤長于《》,著述多達三十馀種,今存者僅《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晁氏客語》。見《晁氏世譜節(jié)錄》(《嵩山文集》附),陸游《景迂先生祠堂記》(《渭南文集》卷一八),范祖禹《手記》(《范太史集》卷五五)。
劉說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圣五年元符元年(1098)任興化軍知軍。
潘兌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說之?;兆诔鐚幎赀M士。歷中書舍人、左諫議大夫,以顯謨閣待制知洪州,遷徽猷閣待制。以堅不交朱勔,被其假御史誣罪以落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梅澤,字說之,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徽宗崇寧元年(一一○二),為官,行役陜西(《金石萃編》卷一四三)。宣和二年(一一二○),以朝請大夫知歙州,四月到官,十月召還(宋《新安志》卷九)。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兌,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通判漳州(清光緒《漳州府志》卷九),徽宗崇寧三年(一一○四)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周兌,字說道,處州(今浙江麗水)人。元符間通判漳州。崇寧三年,以朝奉大夫知袁州。見正德《袁州府志》卷六,《清河書畫舫》卷四上,《宋詩紀事補遺》卷三一。
朱彥說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政和元年(1111)任潮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