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牛談 朝代:春秋晉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晉國人。趙鞅家臣,有勇力,為車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或作籍父。春秋時晉國人,字叔。昭公時大夫。其祖先為晉司典籍,遂以為氏。昭公五年,荀躒如周葬穆后,談為介。葬畢,王宴,使用魯所貢壺樽。乃曰:“諸侯皆有鎮(zhèn)撫王室,晉獨無有,何也?”談答以晉居深山,戎狄為鄰,而遠于王室,王靈不及,無器可獻。王歷數(shù)王室賜晉之器,談不能對。王以為籍談數(shù)典忘祖,將失其后。定公時,其子秦被殺,無后。
張孟談 朝代:戰(zhàn)國趙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趙國人。趙襄子謀臣。嘗勸襄子以晉陽為都城。智伯攻晉陽三年,趙危急,奉使韓、魏,約共滅智氏而三分其地。事成,辭襄子賞而耕于野。后三年,韓、魏、齊、燕共謀趙,為襄子定計而敗其謀。
李同 朝代:戰(zhàn)國趙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前290 【介紹】: 戰(zhàn)國時趙國人。邯鄲傳舍吏子。本名談,司馬遷避父諱,改為同。秦圍趙都邯鄲,危急,趙將降。說平原君散財饗士人,得敢死之士三千人。遂率領三千人與秦軍戰(zhàn),秦軍退卻三十里。適逢楚、魏救兵至,邯鄲圍解,同戰(zhàn)死。
韓談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秦人。宦者。與子嬰謀,殺趙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人。文帝時宦者,以明星氣之學,得文帝寵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10 【介紹】: 西漢夏陽人。秦蜀守司馬錯八世孫。曾從唐都學天文,向楊何學《》,習道論于黃生。武帝建元、元封間為太史令。元封元年,舉行封禪大典,談留滯周南,未能參與,發(fā)憤而卒。生前擬撰寫史書,未成,因囑其子司馬遷繼承其業(yè),終于完成《太史公書》(即《史記》)。有《論六家要指》,評論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推崇漢初黃老之學。
全漢文·卷二十六
談,河內(nèi)人。建元中為太史令。元封初卒。
王談 朝代:東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吳興烏程人。年十八時,父為鄰人竇度所殺。談密市利鍤伺機殺度,歸罪有司。以孝勇得宥。晉安帝元興三年舉孝廉,不應。終于家。
陳談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十四
談之,豫章人。
陳道譚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簡介
陳道譚,(?-548年),又名陳談先,南梁吳興郡長城縣下若里人,陳文贊的長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中解縣洗馬川人。累官懷州刺史、御史大夫。中宗神龍元年官大理卿。因依附武三思,排擠張柬之、桓彥范等,于神龍二年擢刑部尚書。景龍四年,擢同中書門下三品,留守東都。睿宗即位后,貶蒲州刺史。玄宗開元二年,被指為酷吏,詔自滑州刺史放歸草澤。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其先居解縣洗馬川(今山西永濟東)。曾任懷州刺史、御史大夫。中宗神龍元年(705)官至大理卿。談阿附武三思,排擠桓彥范、張柬之等大臣,二年,擢刑部尚書。景龍四年(710),以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留守東都。同年八月,貶為蒲州刺史。玄宗開元二年(714)以酷吏為人所不齒,詔由滑州刺史放歸草澤。事跡散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一上》及《周利貞傳》、《桓彥范傳》,《唐會要》卷四一。《全唐詩》存《回波樂》詞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曲阿人。登進士第,官至長洲尉。有詩名,與包融等十八人為詩,殷璠匯次之為《丹陽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曲阿(今江蘇丹陽)人。玄宗開元二十年(732)登進士第,官至長洲尉。事跡散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一五、《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九。戭有詩名,殷璠將其與包融、孫處玄、樊光、沈如筠等18人詩編為《丹陽集》,并稱其詩“經(jīng)典古雅”?!?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句1聯(lián)。
談義
【佛學大辭典】
(術語)談話法義也。
談議
【佛學大辭典】
(術語)談話商議也。唐華嚴經(jīng)五十三曰:「知諸語言,知諸談議。」
懸談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講經(jīng)論者先于文前論一部之要義綱領,謂之懸談。如天臺之法華玄義,清涼之華嚴玄談是也。盂蘭盆疏記下曰:「未入經(jīng)文,義章先說,故曰懸談,懸即先也?!?/div>